證據確鑿!火星隕石中發現含氮分子,距尋找地外生命更近一步!

2020-12-14 天文在線

利用先進的技術,科學家們在大約1500萬年前從火星表面噴射出的隕石中發現了含氮的有機化合物,證明了早期生命的證據可以在今天被保存和檢測到。

如圖1所示。一塊叫ALH84001的火星巖石碎片(左)。放大的區域(右)顯示了宿主直紋巖上的橙色碳酸鹽顆粒。資料來源:小池百合子等人(2020年)《自然通訊》。

日本東京理工學院地球生命科學研究所(ELSI)的研究科學家小林惠子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機構太空與航天科學研究所的研究科學家小池瑞穗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火星隕石的碳酸鹽礦物中發現了含氮的有機化合物質。自火星的諾亞紀時代以來,這種有機物質很可能已經保存了40億年。由於碳酸鹽礦物通常會從地下水中沉澱出來,這一發現表明,早期的火星是溼潤的、富含有機物的,可能適合居住,有利於生命的開始。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了解火星上是否有有機化合物,如果有,它們的來源是什麼。儘管火星探測器的最近研究發現了火星有機物存在的有力證據,但對於它們的來源、年齡、分布和保存的範圍,以及它們與生化活動可能存在的關係,我們知之甚少。火星隕石是火星表面的碎片,它們被流星撞擊而進入太空,並最終落在地球上。這些火星隕石為了解火星歷史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其中一顆特別重要的隕石名叫Allan Hills (ALH) 84001,1984年發現於南極的Allan Hills,因此命名為ALH84001。

它含有橙色的碳酸鹽礦物,是從40億年前火星近地表的含鹽液態水中沉澱出來的。這些礦物記錄了火星早期的水環境,許多研究試圖了解它們獨特的化學成分,以及它們是否為火星上可能的古代生命提供證據。但是,由於受到南極冰雪造成的地球物質汙染,很難說隕石中有多少有機物是真正來自火星。除了碳之外,氮(N)是地球生命的基本元素,也是行星系統演化的有用示蹤劑。然而,由於之前的技術限制,在ALH84001中的氮還沒有被測量。

這個由ELSI-JAXA(東京地球生命科學研究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聯合小組帶領的新發現使用了最先進技術的分析技術去研究ALH84001(火星隕石阿蘭山84001)碳酸鹽的氮含量,並且該小組現在確信他們已經發現了證明40億年前火星有機物中含氮的第一個可靠的證據。

陸地汙染是外星物質研究面臨的一個嚴肅問題。為了避免這種汙染,該小組研發了新的技術來準備樣品。比如,他們在ELSI(東京地球生命科學研究所)乾淨的實驗室裡,用銀膠帶從宿主隕石上提取出大約有一根頭髮的寬度的極微小的碳酸鹽顆粒。然後,研究小組在JAX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聚焦離子束儀器進一步處理這些顆粒,儘可能去除的表面汙染物。他們還使用了一種叫做氮K-邊緣 x射線吸收邊近結構(-xanes)光譜學的技術,這種技術使他們能夠檢測出極少量的氮,並確定氮的化學形式。附近火成礦物的對照樣本沒有檢測到氮,表明有機分子只存在於碳酸鹽中。

經過仔細的汙染檢查,研究小組確定檢測到的有機物,很可能是真正的火星人。他們還確定了硝酸鹽形式的氮的貢獻,硝酸鹽是目前火星上的強氧化劑之一,其貢獻微不足道,這表明早期的火星可能沒有強氧化劑,正如科學家所懷疑的,它比現在的氧化程度要低。

火星現在的表面對大多數有機物來說太過嚴酷,無法生存。 然而,科學家預測有機化合物可以在近地表環境中保存數十億年。這似乎是研究小組在 ALH84001碳酸鹽中發現的含氮有機化合物的情況,這些化合物似乎在40億年前被困在礦物中,在最終被送到地球之前保存了很長時間。

研究小組贊同有許多重要的開放性問題,比如這些含氮有機物是從哪裡來的?Kobayashi 解釋說,有兩種可能:要麼來自火星之外,要麼是在火星上形成的。在太陽系歷史的早期,火星可能被大量的有機物覆蓋,例如來自富含碳的隕石,彗星和塵埃顆粒。

科學家們在火星隕石中發現了40億年前的含氮有機分子。這些分子,有一部分溶於了濃鹽水中,另一部分則被鎖在了碳酸鹽裡。研究小組負責人Koike就這項發現補充說明,或許早期火星上有產生含氮有機物的實時化學反應。不管怎樣,含氮有機分子的發現表明,在火星變成我們已知的紅色星球前,早期的火星或許更像「地球」,有少量的氧氣,更加的潮溼,富含有機物。更或者它過去可能是藍色的。

圖2.

(左)從ALH 84001(火星隕石)在超導膜上提取的碳酸鹽。(右)氮元素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光譜。藍條表示的是含氮有機物吸收的能量。

Koike 2020發布於《Nature Communication》雜誌

圖3.

火星早期(40億年前)和現在的圖示。很久以前的含氮有機物在碳酸鹽中被封存了很長時間。Koike 2020發布於《Nature Communication》雜誌

相關知識

火星是距離太陽第四遠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水星的第二小行星。在英語中,火星這個名字是取自羅馬戰神,也通常被稱為「紅色星球」。被稱為紅色星球是因為受普遍存在於火星表面的氧化鐵的影響,使火星呈現出肉眼可見的天體所特有的紅色外觀。火星是一顆有著稀薄大氣層的類地球行星,表面特徵會讓人聯想到月球表面的月球坑,以及地球的山谷、沙漠和極地冰蓋。

由於旋轉周期以及旋轉軸相對於黃道平面的傾斜和地球非常相似,所以在火星上,時間的流逝,白天黑夜和季節都和地球很像。火星是奧林帕斯山和水手號谷的所在地,奧林匹帕山是太陽系中最大的火山,也是太陽系行星上存在的最高山峰。水手號谷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峽谷之一。北半球平滑的北極盆覆蓋了整個星球面積的40%,這個盆地也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撞擊坑。火星有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它們很小,形狀也不規則。它們可能是被捕獲的小行星,類似於5261 Eureka(小行星),火星特洛伊小行星

查閱的資料

nature communications是英國nature集團旗下的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是一個僅在網上出版的多學科雜誌,專門發表生物學、物理學和化學等各領域的高質量研究論文。

《Nature》雜誌1869年創刊於英國,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涵蓋生命科學、自然科學、臨床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431353933醫學、物理化學等領域。自成立以來,始終如一地報導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裡最重要的突破,影響因子40.137(17年數據)。

《Nature》網站涵蓋的內容相當豐富,不僅提供1997年6月到最新出版的《Nature》雜誌的全部內容,其姊妹刊物《Nature》出版集團(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8種研究月刊,6種評論雜誌,2種工具書。

XANES(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tructure)是一種X射線吸收近邊結構(XANES)又稱近邊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NEXAFS),是吸收光譜的一種射線結構。

奧林帕斯山(OlympusMons)是太陽系最高的火山,它位於火星上。奧林帕斯山火山口深約3公裡,頂峰高26公裡,平均高度22公裡,是地球上珠穆朗瑪峰的三倍。它的外形如同一個巨大的盾牌,奧林帕斯山底部的面積比英國還大,頂上的火山口能容納兩個倫敦還綽綽有餘。奧林帕斯山總是位於活火山區,而且數百萬年來它一直在增大。

奧林帕斯山

奧林帕斯山是一座由於大量噴發和熔巖層疊堆積而形成的巨型火山,火星上的低引力和非常微弱的地表地質構造活動促使了這座巨大火山的形成,火山周邊幾乎都圍繞有4千米長的懸崖峭壁,火星上的火山活動大約在200萬年前停止,但是科學家不排除奧林匹斯火山將來會有重新「覺醒」的可能性。

水手號谷(Valles Marineris),或稱為水手號峽谷、水手峽谷或水手谷,命名來自水手9號,是火星最大的峽谷,也是太陽系最大最長的峽谷。它是在1972年由水手九號宇宙飛行器發現的,其長度與紐約到洛杉磯的距離相當。太陽系最大的峽谷將火星的臉畫出一道寬大的割痕,名為水手峽谷的雄偉山谷前後延展了超過4500公裡,最寬處超過600公裡寬,而往下約刨了8公裡深。手號谷東西範圍為東經267.3度至東經331.1度,即西臨諾克提斯迷宮、往東進入大片混沌地形;南北範圍則是南緯2.96度至南緯19.09度。

北極盆地(英語:North Polar Basin或Borealis basin)是位於火星北半球的一個巨大盆地,面積佔了火星表面積40%。海盜1號的登陸地點克裡斯平原被認為曾是向北極盆地開口的海灣。

作者:.elsi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火星上的洪水導致生命出現?好奇號發現了什麼?是否有證據證明?
    火星上曾發生大洪水?好奇號發現「證據」,40億年前經歷了什麼?好奇號是美國宇航局多年前成功投放的火星探測車,它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很多火星的高清照片,也讓我們對這顆紅色的星球有了更多的了解。根據科學報導來看,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與諸多的科學家合作,在研究好奇號所傳回的數據和照片中發現,火星上,在40億年前很有可能發生了一場大洪水。這場洪水的發生很可能是由於火星環境的劇變所導致的,而且洪水的原因很可能是一顆地外天體的撞擊。既然由地外天體的撞擊引起了大洪水,這也就意味著在火星上極可能是有微生物存在的。
  • 發現月球、火星隕石最多的地方
    1794年,德國物國學家Ernst Chiadni提出隕石是從宇宙空間降落到地球的證據,但當時人們還未認識到隕石的重要性和真實性,他的思想不僅未立即被人們接受,隕石來自宇宙空間說在當時還遭到了嚴厲的批評,直到在以後的幾十年,這個理論不斷被隕石隕落事件所證實,隕石才逐漸被視為珍貴的地外樣品,得到了廣泛的科學研究。
  • 火星發現三個湖泊,水資源充足,難道火星真有外星生命?
    自古以來,人類對探究外星生物生命活動極其重視。近期,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一篇關於火星南極以下存在多個冰下水體的文章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火星南極冰層下再次出現了液態水湖,這是距離2018年首次發現火星液態水資源以來,第一次有明顯的證據證明火星上的局部水資源豐富。
  • 時間線:人類對於火星生命探索的歷程與發現
    儘管沒有發現水或生命的直接證據,但火星車完成了迄今為止最複雜的火星地質和氣候研究。 在短短幾個月內,他們發現了火星表面曾經存在液態水的證據。機遇號發現火山口內有特殊的巖石形態,表明過去某個時候存在流動的水,附近的化學物質表明該地點曾經是鹹水海岸。
  • 漫畫圖解:「毅力號」今年7月飛往火星,好奇號發現疑似生命證據
    一個由天體生物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宣稱,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現的有機分子可能是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證據。在今年2月《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文章中,研究小組認為,「噻吩」的存在可能是紅色星球上古代生命的跡象。
  • 隕石中發現未知蛋白,地球生命或來自奧爾特星雲
    在此之前,科學家曾經在隕石中發現了一些有機物、核糖和一些成形的胺基酸,而這次發現是首次在隕石中發現複雜的蛋白質。其實這並不是人類第一次從隕石中發現生命物質。神秘的DNA組件早在上世紀60年代,NASA的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的研究團隊就曾在隕石中發現了構成DNA的組件。
  • 惠更斯行動:是一趟搜尋地外生命?還是尋找人類起源的旅程?
    原因只有一個地外生命。 土衛六也被稱為「泰坦星」,也是復仇者聯盟系列中滅霸的老家。其地底下蘊藏著豐富的水,被科學界認為是太陽系內部環境最像早期地球的天體,也因此科學家猜測,在土衛六的內部很有可能已經誕生出生命 。
  • 勇氣號出現故障,卻找到了火星存在生命的「證據」!真有生命?
    火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為了探索出火星生命,早在上個世紀,科學家們就對火星展開了探索,起初科學家發現火星環境惡劣後,對它能夠孕育生命充滿了懷疑。不過勇氣號在火星的探測上卻有了重大的發現,並且還找到了火星存在生命的「證據」,這是怎麼回事呢?
  • 火星粘土中發現生命存在所需化學成分
    MIL 090030隕石內一些粘土紋理的電子顯微鏡圖片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多年來,科學家在包括南極洲在內的許多地方發現了大量來自火星的隕石。這些隕石為科學家研究火星的地質歷史提供了第一手的信息。
  • 火星隕石寓意如何
    1,已知的物理特性是特定而大體的,已知的化學組分是不靠譜的,那我們怎麼判斷火星隕石呢?我認為,現階段只能由「證據法則」來判斷鑑別火星隕石。例如,外部特徵和內部化學成分都完全與已知火星隕石資料庫相符者;又如2018年6月雲南勐海的火星隕石,那看著火亮的流星擊到房上然後又散落在附近的地面上的「目擊火星隕石」,這些就是"直接證據",可以鑑定和肯定是火星隕石。當然,之外的還有間接證據、推理證據。推理證據,是巖石僅符合通常的物理特徵和化學特徵的分析,這是火星隕石的可能性大但還不能肯定。
  • 謎團:作為地球最相似的姊妹星,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沒有任何其它行星比火星和地球更為相像了。按照八大 行星距太陽由近至遠的排列次序,地球排在第三,而火星排在第四因此,它們可以 說是名副其實的姊妹星。但作為人類發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 器,它被公認為人類火星之旅的開端。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這是人類一直要探究的一個重要謎團。當然,以火星現 在的自然條件來看,生物存在的跡象是微乎其微,但是若干年、上億年前呢? 人們還是禁不住地要問。
  • 歐空局「鴿子王」外火星任務,能找到火星生命嗎?
    幾千年來,人類一直仔細觀察著我們的鄰居火星。它在夜空中緩慢移動,像一個閃爍的紅點。直到水手4號探測器於1965年首次飛越火星。才讓我們參觀了這個星球,並揭開了它的秘密。從那時起共有五十多個探測任務試圖探索火星世界。它們正在慢慢發現紅色星球最大的謎團。例如遼闊的海洋曾經覆蓋火星表面的一部分,火星是如何成為今天的荒蕪世界的?
  • 非洲撒哈拉發現一塊火星隕石,距今44億年,它將證明火星存在水
    比方說同處於太陽系宜居帶中的火星,很多證據都表明,火星遠古時期是存在水的,那麼,如今火星上的水又去了哪裡呢?水的形成之謎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形成的?火星的水或是自然形成的在非洲的撒哈拉地區,科學家們在沙漠中發現了一塊來自火星的隕石,通過研究,發現這塊火星隕石形成的時間,已經有44億年之久了,這意味著,它來自於火星誕生早期。
  • 探索火星的秘密:火星,你竟然有噻吩?你是不是藏人了?
    簡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發現了被稱為噻吩的有機化合物,而噻吩中含有的碳和硫是生命所必需的兩種成分。這算是不小的一步。他們正在尋找更特殊的證據。什麼?在火星上發現的有機化合物竟和白松露有很多共同之處?
  • 在火星上發現「巨型結構」,NASA:形狀相似的巖石
    自從人類探測器首次踏足火星以來,人們一直希望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發現生命的證據,有了這一個想法,所以有些人就喜歡把結構怪異的東西想像成「人工建築」。外星獵人相信他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基地的證據,他們也相信這證明了火星上曾經存在智能生命,這是怎麼回事呢?
  • 火星發現「人腿骨」是怎麼回事?是生命化石?科學家給出了解釋
    然而,這並沒有消減我們對外星生命探索的熱情,反而在近幾年對於此事更熱衷了。對於外星生命,火星有生命跡象一直是個備受熱議的問題,科學家前前後後往火星發射了幾十個宇宙探測器,從這些探測器傳回的圖像上看,我們發現了火星的一些秘密。
  • 火星曾經是藍色的嗎?火星隕石的發現揭示了這顆紅色星球的歷史
    科學家們在一顆火星隕石中發現了40億年歷史的含氮有機分子,為這顆紅色星球的早期歷史提供了新的線索。科學家稱,這塊名為ALH 84001的隕石是1500萬年前從這顆紅色星球的表面噴射而出的。它於1984年在南極洲被發現。
  • 又有2顆宜居星球被發現,有承載生命體的能力,距地僅19光年!
    又有2顆宜居星球被發現,有承載生命體的能力,距地僅19光年!現在科學家們探索地外星球的目的,除了尋找地外資源之外,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尋找其他的可宜居的星球,雖然我們現在在地球上的生活比較安逸,其實地球早就已經不堪重負,傷痕累累。
  • 科學家:NASA漫遊者發現了火星上古代生命的證據
    這種有機化合物是火星早期生命的徵兆嗎?一個國際天體生物學家小組聲稱,由美國宇航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現的有機分子可能是火星生命的證據。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小組認為,「噻吩」的存在是地球上煤炭,原油和白松露中發現的特殊化合物,這可能是紅色星球上古老生命的標誌。
  • 為啥尋找生命要找類地行星和碳基生命?關於探索地外生命的方法論
    關注天文或者宇宙的朋友也許會常常會看到科學家們發現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報導,也經常看到關於金星、火星、歐羅巴、泰坦等等很多太陽系內的行星發現了具有和地球類似的環境,並且猜測可能產生生命的信息,這時有的朋友肯定會納悶,宇宙之大無奇不有,難道就只有類似地球的環境才能產生生命嗎?憑什麼一定要有水才有生命?憑什麼一定要在宜居帶才有生命?難道就不能有矽基生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