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井才(右)向妻子傳遞黨的聲音
在昌圖縣泉頭鎮農林村,一提起謝井才,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更會對他致富思源感黨恩、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事跡津津樂道。
雖為五尺男兒,也總有力不從心的時候。謝井才因為患有哮喘,幹不了重活兒,日子過得捉襟見肘。2015年,一家成了貧困戶。很快,鎮村兩級和駐村幹部的幫助,似一道曙光撥開了謝井才眼前的烏雲。隨著新農合、產業扶貧、低保等政策紅利的釋放,謝井才的家庭負擔逐漸減輕,2016年摘下了貧困的帽子。
「脫了貧我還想致富。可不能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要擼起袖子加油幹,憑藉自己的努力和雙手,把生活越過越好。」謝井才一番話樸實無華,行動卻是扎紮實實:村裡的野櫻莓種植項目開工後,他來到基地幹起了零活兒;村裡建設文化廣場,他去做零工;靠著以前學的手藝,夏季在村裡文化廣場旁支起燒烤攤,點燃家門口「夜經濟」的同時,增加了一份收入。
自助者人助之。今年,考慮到謝井才家的情況,村裡又給他安排了公益崗,每個月工資450元。在鎮村兩級的幫扶下,謝井才又承包了3個溫室大棚,和妻子一起搞起了棚菜種植。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是他細心,好問愛琢磨,很快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行家裡手。
「翻蓋了房子,有了好日子,吃水不忘挖井人,脫貧不忘感黨恩。我曾經是一名貧困戶,是黨委政府的好政策讓我脫了貧、致了富。黨在我困難時給了我溫暖和希望,黨的恩情永遠難忘,我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黨。」2017年7月1日,適逢黨的生日,謝井才鄭重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從遞交申請書的那一刻起,謝井才就開始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村民們發現,不知從何時起,在村裡不時能看到他清理環境衛生、收集垃圾的身影。2018年7月,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後,謝井才的幹勁兒更足了,保持村屯環境整潔也成了一種習慣,開始自備掃笤等清掃工具,平時勤打掃,秋天清落葉,冬天下雪主動清掃村路,從沒向村上提過任何要求。今年7月9日,經過組織的考驗,謝井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作為一名黨員,謝井才積極參加黨支部組織的各項活動。每逢『三會一課』都會提前去,幫助打掃衛生、倒水、布置會場等,會上認真學習、積極發言,支部部署的工作任務,他也都會帶頭完成。」農林村黨支部書記羅宏偉介紹,謝井才還積極向妻子及周邊群眾傳遞黨的聲音,為村裡工作的開展作貢獻,被泉頭鎮黨委評為共產黨員中心戶。同時,他努力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教導孩子禮貌待人、本分做人。2019年,謝井才一家被評為鐵嶺市文明家庭。
謝井才表示,因為家庭的特殊原因,不僅在貧困攻堅中,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他就一直沒離開過黨的溫暖。
撫摸著胸前的黨徽,他堅定地說:「我將身體力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我們村的發展貢獻力量。」
鐵嶺日報全媒體記者吳可
編輯:韓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