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什麼是真正的用戶畫像

2020-12-1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如今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每個用戶都被標籤化,運用用戶畫像的方式了解用戶,從而推送相關消息;最常見的情況就是你買了商品後,推薦會自動推送與此商品相關的商品,促進消費;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什麼是真正的用戶畫像,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用戶畫像又稱用戶角色,作為一種勾畫目標用戶、聯繫用戶訴求與設計方向的有效工具,用戶畫像在各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我們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往往會以最為淺顯和貼近生活的話語將用戶的屬性、行為與期待的數據轉化聯結起來;作為實際用戶的虛擬代表,用戶畫像所形成的用戶角色並不是脫離產品和市場之外所構建出來的,形成的用戶角色需要有代表性能代表產品的主要受眾和目標群體。(來源百度)

一、用戶畫像是什麼?

用戶畫像的核心是為用戶打標籤,即——將用戶的每個具體信息抽象成標籤,利用這些標籤將用戶形象具體化,從而為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

我理解的用戶畫像是一種標籤(淺層次)、數據的集合體(深層次),最終的導向還是獲取用戶的信息,並提供戰略決策。

1. 什麼是標籤

舉個例子:男,28歲,未婚,收入2萬,愛美食,科技控,喜歡美女、喜歡旅遊、有車。

這樣的描述,就是一個初步的用戶畫像,就是一組標籤信息(即用戶信息標籤化)。

那麼我們再看一下這一張截圖:

(來源站酷,某作品集中的一頁)

這很明顯是一個反面教材了,大家能在這張截圖中,看出什麼標籤嗎?

從,姓名、學生、年齡、快畢業、藝校生、探索未知等標籤就可以了解到專業水平、學習興趣?這是怎麼挖掘出來的?

標籤又可以分為三大類(寬泛):

統計類標籤:這類標籤是最為基礎也最為常見的標籤類型,例如:對於某個用戶來說,其姓名、性別、年齡、地市、活躍時長等,這類數據可以從用戶註冊數據、用戶消費數據中得出,該類數據構成了用戶畫像的基礎。規則類標籤:該類標籤基於用戶行為確定的規則產生。例如:定義該用戶為高頻投訴用戶,規則為「近30天投訴次數>10」;在實際開發畫像的過程中,由於運營人員對業務更為熟悉,而數據人員對數據的結構、分布、特徵更為熟悉,因此規則類標籤的規則由運營人員和數據人員共同協商確定。學習挖掘類標籤:該類標籤通過系統智能化學習挖掘產生,用於對用戶的某些屬性或某些行為進行預測判斷;例如:根據用戶的消費行為習慣判斷該用戶的消費能力、對某類商品的偏好程度,該類標籤需要通過算法挖掘產生。

標籤規則(舉例:這個規則是在給用戶定上具有消費力等等標籤)。

相同的商品:我妹妹打開某寶,東西都賊便宜,而我賊貴,你們懂了吧。

2. 為什麼需要標籤?

用戶畫像的核心工作是為用戶打標籤。打標籤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讓用研或者產品能夠理解並且方便數據統計。

以電商舉例:

如,標籤可以做分類統計:喜歡美食的用戶有多少?喜歡美食中的男女比例又是多少?

在做精細分類:喜歡甜食的有多少?喜歡辣條的有多少?那麼他們的地域分布比例又是多少?那麼針對涼茶的男女喜好比例又有多少?

如:標籤可以做數據挖掘/清洗:利用關聯規則計算,喜歡美食的人,通常會喜歡什麼什麼臥室環境。那麼同樣也可以分析出什麼地域的人偏好什麼樣的美食,什麼樣的環境。

根據初步數據分析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一旦這個上海地域的人登錄了某電商APP,可以快速根據該地域喜歡的,推就完事了(如:上海人大多數都喜歡偏甜的零食,或者小資生活的周邊、布置等等)。

那麼這裡會牽扯到「模型」,通過算法和培養,能讓一個APP更加懂你。

比如:我在某寶上,買了一個汽車改裝用品,就瘋狂給你推薦汽車相關;因為我購買(達成)、瀏覽相關(計算)和瀏覽時間(培養),讓他更加確定了,我對這方面的需求很大。

二、數據分析本質是什麼?

由於本文重點傾向交互側,數據分析這一塊留著下次說。

數據分析的本質是獲得信息和知識,從而在判斷和決策中使用。

根據分析的方法和目的,數據分析可以被劃分為:

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將數據整合為一份可視化的報告,進行演講或陳述,但它不能解釋某種出現的結果及未來發生的事情。

1. 信息可視化

預測性分析(Predictive Analysis):預測性分析不僅可以對數據特徵和變量(可以假定取消範圍的因素)之間的關係進行描述,還可以基於過去的數據預測未來。

預測性分析首先會確定變量值之間的關聯,然後基於這種已知的關聯預測另一種現象出現的可能性(如:某短視頻中會產生廣告,通過行為事件進行預測你購買/下載產品的可能性)。

2. 預測分析

決策性分析(Decision Analysis):通過對比、驗證等手段,直接反應情況,給出明確的好壞。

所以要分析數據,至少要包含描述性分析的能力,這樣獲取的信息才有價值。(回顧上文,可以關聯標籤的含義)剩下的就是進階能力,預測和決策了;讓用研和產品同學更高效的、更準確的解決問題,而不是紙上談兵「我認為」、「我感覺」。

數據又分為靜態和動態數據:

靜態信息數據:靜態數據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變化,一般不隨運行而變。包含有:人的基本屬性,公司基本屬性、商業屬性等等;一般來說,做調研獲得的靜態數據都是真實的信息,無需進行分析和清晰。

動態信息數據:動態數據是常常變化,直接反映事務過程的數據,比如,網站訪問量、在線人數、日銷售額等等,也就是用戶不斷變化的行為。

得出的數據是為了完成用戶畫像的架構圖:

三、定量驗證

如果算法或者模型沒跑起來的話,我們需要帶著描述性分析+定量驗證,去構建初步的用戶畫像(如果是算法和模型搭建起來的用戶畫像則不要驗證)。

這篇不重點講定量了,如果還有小夥伴不知道的,可以去看前面的文章《定量與定性》。

四、構建用戶畫像

以韓梅梅的戶畫像為例,我們將其年齡、性別、職位、等等,通過場景描述,挖掘用戶痛點,從而了解用戶動機;其中將21~30歲最為一個年齡段,以職業作為一個範圍,利用數據分析(定性)得到數據標籤結果,最終滿足業務需求,從而讓構建用戶畫像形成一個閉環。

以一個健身APP為例:

畫像重要組成部分:

揭示關鍵差異(目標行為和觀點):給用戶一個定義名稱,這個名稱要圍繞產品最關鍵的特點凸顯出來,也可以從目標行為和觀點上去定義。

基礎信息:一個虛構的典型用戶,可能跟某類用戶的大部分人比較相似,但不會是某一個具體的人;有了這些個人信息,能夠讓用戶畫像看起來更像一個真實的人,更容易引起用戶的同理心(根據調研信息抹去真實的信息,如:名字、職業等等)。

相關設備產品使用情況:標識出相關特點,比如產品的使用情況,一天的生活軌跡等等,這部分內容主要跟產品、研究對象、研究目標相關。

競品使用情況:可以圍繞差異點來提供思路。

簡介場景:比如健身類的產品,那麼整個故事背景要圍繞這個健身去展開。

其他重要屬性:其他的重要屬性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用戶,為了讓用戶形象更生動;個人語錄:如:我立了一個flag,降低體脂,我會圍繞這個目標堅持下去的。

最後得出的畫像還需要計算TGI。

TGI:Target Group Index(目標群體指數) TGI=[「目標用戶群」中某一特徵的總用戶數在「目標用戶群」總用戶數的佔比/「全量用戶」中具有該特徵的總用戶數在「全量用戶」總用戶數的佔比]*標準數100 TGI指數大於100,則說明該特徵用戶傾向較強(和平均相比) 小於100,則說明該類用戶相關傾向較弱(和平均相比) 而等於100則表示在平均水平。

最後將畫像信息標籤化-建立數據分析-驗證(如:ABtest)——轉化為實際場景的用戶畫像——最終決策(如果是算法和模型搭建起來的用戶畫像則不要驗證)。

本文由 @交互思維鋪子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深度解析B端用戶畫像從理解到建立
    編輯導語:如今很多地方都會用到用戶畫像,特別是各種網際網路產品,精準的用戶畫像可以讓你更有效的轉化用戶,如何精準建立B端用戶畫像?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B端用戶畫像從理解到建立的深度解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什麼是B端用戶畫像?
    圖片來自網絡在上周的文章中,我們已經知道了,對於傳統企業的轉型,必須先明確其用戶畫像。那麼對於傳統企業來說,到底什麼是B端用戶畫像呢?其實,用戶畫像的概念來源於C端產品,所以B端用戶畫像與C端用戶畫像也有共通之處。那麼,我們首先來了解什麼是C端用戶畫像,B端產品的用戶畫像與C端產品用戶畫像又有哪些同與不同?
  • 一文帶你講透:什麼是用戶畫像
    本文共有5個部分:什麼是用戶畫像、「用戶畫像和用戶標籤、標籤、標籤體系的關係」、用戶畫像的應用、怎麼做好用戶畫像、參考資料,主要介紹用戶畫像的定義、應用以及怎樣做用戶畫像才能助力業務發展,適合對數據感興趣的網際網路人閱讀。以下,enjoy:在網際網路的各項業務中,無論是金融、電商、社交,還是新媒體、新零售,如何優化產品,提升服務都是最重要的事。
  • 用戶畫像是如何用來數據驅動的?
    這也是西方哲學三大終極問題,用戶畫像從客觀描述了「你是誰?你在哪?你要到哪裡去(你要做什麼)?」。比如唐三藏——「貧僧,從東土大唐而來,要往西天取經」 我們先看一下來自百科的解釋: 用戶畫像又稱用戶角色,作為一種勾畫目標用戶、聯繫用戶訴求與設計方向的有效工具。
  • 「營銷數位化10講」(3):營銷數位化的靈魂是用戶畫像
    今日頭條、抖音上有巨量內容,也有海量用戶。如果靠用戶自己搜索、尋找,多浪費時間啊,好在現在有AI技術用於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就是根據用戶在平臺瀏覽、觀看、交易等行為留下的痕跡(數據),按照一定的畫像規則和目的,給用戶畫像,然後根據用戶畫像精準推送內容。
  • 培訓機構線上引流轉化12釵之(1):用戶畫像是核武器
    今天來講第一步驟中的第一小點:用戶畫像。  一、為什麼我要把用戶畫像放到第一節來講?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來說說什麼是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是真實用戶的虛擬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實數據之上的目標用戶模型;說人話就是——使用我們產品的核心用戶是什麼樣的,他們有什麼樣的消費習慣、行為特徵,刺激他們購買的需求是什麼等等。  那麼,做用戶畫像對引流有什麼幫助呢?
  • To B運營:3個表格構建B端用戶畫像
    來源/ 鳥哥筆記(ID:niaoge8)徐瑩瑩編輯/ jenny但是很多人對B端用戶畫像是模糊的、零散的認知,甚至是不知道怎麼構建B端用戶畫像。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B端用戶畫像的見解。01定義我認為,B端用戶畫像,是企業和多個核心角色共同構成的畫像。建立B端用戶畫像,需要三部分的信息,分別是企業信息、角色信息和用戶路徑。
  • 網易郵箱開啟深度調研 致力於「和用戶在一起」
    近日,網易郵箱官網出現了一則關於「網易郵箱用戶調研」的推廣。筆者從網易郵箱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網易郵箱正在啟動一項近年來規模最大、足跡遍布全國的深度用戶調研。網易郵箱深度用戶調研即將啟動如此大規模的用戶調研為哪般?據了解,網易郵箱此次進行的用戶調研,在調研前期就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如何定性用戶畫像?如何對用戶進行抽樣?抽樣的標準怎麼定?在這些問題上,網易郵箱團隊經過多次磋商,最終達成一致。
  • 《只狼》永生之謎劇情內容是什麼 永生之謎劇情深度剖析
    我們今天來看看只狼永生之謎劇情內容有什麼隱藏的秘密? 永生之謎劇情深度剖析: 在道策做實驗的過程中,可能是與仙峰寺做了什麼交易誘惑了仙峰寺的僧人加入了實驗團隊。在我們撿到紅白色風車的那個懸崖,我們可以看到無數的木人和紅白風車,而右邊的懸崖則只有一朵白色風車,這白色風車即是象徵著米娘,那紅白風車和木人又代表著什麼呢?
  • 雷鳥科技發布TCL電視印度用戶畫像報告:男性聯網用戶佔比高達 92.5%
    雷鳥科技發布TCL電視印度用戶畫像報告
  • 深度解析二次元手遊用戶畫像,二次元遊戲市場空間如何?
    二次元手遊用戶群體多為年輕人,且男性比例較高。根據 Quest Mobile 數據顯示,2018 年我國二次元手遊用戶中 60%以上為 30 歲以下的年輕人,但隨著第一代二次元用戶的成長,二次元手遊用戶的年齡結構是在不斷改變的。這點和二次元遊戲的主要角色也相似。伴隨著 80、90 的消費能力的提升,二次元遊戲用戶的 ARPU值仍然存在提升空間。
  • 原神攻略:聖遺物機制深度剖析!
    大家晚上好~ 這裡是又菜又愛玩的會長sama-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篇聖遺物機制的深度剖析 ...
  • 網易嚴選畫像建設實踐
    面向業務:標籤是面向業務的一種數據組織形式,可以讓業務直接用起來,幫助業務從「看數據」變成「用數據」,真正意義上起到數據驅動業務。畫像:畫像作為標籤的集合,可以綜合提供多維度的正交信息,幫助我們更準確、形象地洞察實體。
  • 用戶畫像實踐之神策標籤生產引擎架構
    用戶畫像是建立在數據基礎之上的用戶模型,是產品改進、精準營銷等業務場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而構建用戶畫像的過程就是要給用戶打上各種維度的標籤,並基於標籤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這其中,建設靈活、全面、高效的標籤體系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從標籤體系建設的需求出發,闡述神策數據在設計標籤生產引擎過程中所做的思考和實踐。
  • 小丑巴基的深度剖析,這才是巴基真正的作用
    小丑巴基可以說是海賊王裡一個很奇葩的存在,個人實力不足卻可以當上七武海,剛出場就被路飛揍飛,卻在後續的幾次大事件影響著戰爭的走向和世界的格局,甚至在最新的劇場版中仍然戲份很足,這麼逗逼的一個人,卻為何讓尾田如此鍾愛,今天我們就來深度分析一下這個角色!
  • 用戶畫像無頭緒?手把手教你RFM模型
    用戶畫像:在第一階段,我們基於RFM模型做用戶消費分析,並定義一些指標。根據我們的分箱,分組表現如下:超過85%的用戶在最近半年至少消費一次。用戶最近一次消費在距今1~4周的用戶數量佔比為10%,但提供了將近50%的銷售額。最近一次購買距今超過9個月的用戶幾乎不產生消費。
  • 深度剖析2020年黑馬交易所Asproex生態通證Moon
    本期直播主題為《深度剖析2020年黑馬交易所Asproex生態通證Moon》,分享嘉賓Asproex 首席市場顧問艾霖老師。本次直播由Asproex(阿波羅)主辦,為了讓更多用戶能夠參與到直播活動中來,本次直播已在Asproex(阿波羅)社群、Asproex社群與幣撲等直播平臺同步直播。
  • 太力深入剖析大數據時代,用大數據為客戶「畫像」
    社會快速發展主要是靠大數據+機器深度學習來推進,所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把數據作為要素,與資本、技術等形成要素市場,把握時代脈搏,重視算力算法,才能在未來的數字經濟時代,掌握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優勢。11月14日,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成棟教授赴太力集團,就「數據分析環境與客戶終身價值」的主題跟太力集團的高層管理展開探討,進行深入的互動式教學。
  • 深度剖析辛巴辛選傳聞,究竟確有其事還是無中生有?
    深度剖析辛巴辛選傳聞,究竟確有其事還是無中生有?小編在這就相關依據剖析這些傳聞的真假。1、辛巴辛選直播間所售燕窩是假貨還是誇大宣傳?從聲明以及產品檢測報告來看,辛巴團隊這次是大意失荊州,犯了誇大宣傳的錯。首先,這款產品是合格的,不存在假貨一說。
  • 深度剖析:英格拉姆和西亞卡姆之爭,天賦和年齡決定了兩人的未來
    深度剖析:英格拉姆和西亞卡姆之爭,天賦和年齡決定了兩人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