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作品讀書筆記

2020-12-15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太陽城札記 ,gh_30bb2b675f79】

一生所愛盧冠廷;莫文蔚 - 齊天周大聖之西遊雙記 電影歌樂遊唱版

今天,我隨手打開桌上的兩本書:《生死場》和《呼蘭河傳》,看到蕭紅的作品,心中有點感觸。

這兩本書看了很多遍。還是不理解,很多地方。也許水平還不夠。 在現當代的那麼多個女作者當中,我最欣賞的就是她。她的意志頑強,確實是一個女中豪傑。

在哈爾濱,她拖著懷著7個多月身孕的笨重之身子,在一個旅館裡等著她的丈夫回來繳房租。沒有想到的是她的丈夫卻一去不回頭,留下她一個人,孤孤單單。

在沒有任何辦法的情況下,她只能求救於報社,接二連三的給報社寫信。

當時,在《國際協報》副刊部的主編裴馨園看了她的信之後,很快召開全體的報社的人員,開了一個短會,想如何解救這個女人。

當時有一個年輕人沒有說什麼話,因為他也很貧窮,沒有任何經濟來幫助她。這個人就是蕭軍。

後來他代表報社來看蕭紅,他帶來了幾本文學書刊。

但是這幾本書有什麼作用呢。

精神的東西永遠是渺小的。特別在那樣的情況下。

他看到一個發著黴味的房子,和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女孩子。

這時候是沒有什麼浪漫可言的。

蕭軍轉身就想走,但是蕭紅知道這是唯一的機會,這是一根救命稻草,不能失去,她就叫蕭軍坐下來聊一聊。

蕭軍就跟她聊了。不聊則已,一聊才知道原來是一個超凡脫俗的才女呀。 接下來的幾天,蕭軍隔一天就會來看她一次,並且帶來了食物。就是沒有辦法能夠帶她走,因為他沒有錢。

終於老天作美呀,松花江潰堤,一夜之間,失去所有的家園。

蕭紅就在那樣的情況下逃離了那間旅館。

二人再次見面的時候,是在裴馨園的家中。

這時候,兩個人緊緊抱在一起。可以說叫做劫後重生呀,患難見真情呀。

後來生了一個孩子,由於無力撫養這個孩子,就把這個孩子送人了。

接下來,他們兩個人就風風雨雨走過六個年頭。

在這段時間裡,他們兩個人的創作都達到了高峰。

可是快樂總是短暫的,畢竟緣分走到了盡頭。

最後他們只能扔下一句「性情不合」,各自走各自的路了。

這是無奈的宿命。 接下來蕭紅又遇到了另一個男人,他叫端木蕻良。這是一個文質彬彬的書生。

兩人相愛並且同居。但是端木蕻良性情軟弱,很多事情都是蕭紅做。但是那份愛彼此還是很珍惜的。

老天再次弄人呀,更可怕的是1942年1月,蕭紅在香港的一家醫院裡悽然離去。

就像一隻蝴蝶,飛累了,就翩翩的離去,連影子都沒有留下。

她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兩個她心愛的男人都沒有在她身邊。她是寂寞的走的。年僅三十一歲呀!這是無奈的宿命。 經過這樣的人生的人,難怪寫出了的文章那樣的淡定。

不管什麼事情,在她的眼中都是無所謂的樣子。對於生死,看得那樣的透徹。那樣毫不在乎。現在我終於明白了。 她的一生是寂寞。寂寞的生,寂寞的死。但是我們始終沒有看到她軟弱的一面。她的散文很多都說自己很餓。但是她還是活得那樣的率真,那樣的灑脫! 難怪有一句這樣的話,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

很有道理,值得深思!!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太陽城札記 ,gh_30bb2b675f79】

相關焦點

  • 母性的放逐與重構——淺析蕭紅作品與生命中的母親形象
    蕭紅影視形象本文通過蕭紅小說作品描寫多樣貌的母親形象,歸納出「罪惡母親」群像,再回溯蕭紅散文作品及其他著作中描寫真實母親與後母的文字書寫二、蕭紅作品中的母親形象——以小說角色為例蕭紅筆下的母親大多是缺乏母愛的,呈現出母愛是與仇恨、痛苦、厭倦、悔恨和失望交織在一起的,揭去母親形象神聖面紗後的真實本相──失去人性的惡母群像。蕭紅作品中母親形象,大抵可以從三大面向談起:「非人化」、「失職化」、「否定生育」。
  • 讀書筆記 開啟讀書的另一扇門
    很多人都知道讀書好,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開闊的眼界和紮實的積累,但是開啟讀書卻很難,或者說堅持讀書很難。不為讀書而讀,只是通過讀書讓自己更充盈、更凝練,打開讀書這扇門至關重要,而讀書筆記就可以讓你的點點滴滴變成生活的井井有條。《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傳媒業出身的奧野宣之著名的代表作。
  • 讀書筆記怎麼寫?教你繪製思維導圖製作讀書筆記
    傳統的讀書筆記指讀書時把文中精彩的部分整理出來,或把認為對自己有讀書心得的內容記錄下來。適當的做一些讀書筆記可以幫助自己理解書籍內容和訓練自身閱讀能力,還能從側面加深對書籍的記憶力。你可曾想過用思維導圖製作讀書筆記?
  • 《生死場》:一部奠定蕭紅文學地位的作品
    蕭紅寫於1934年的小說《生死場》是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也是我國最早的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小說之一。在小說中,蕭紅以熾熱的愛國熱情和女性作家特有的細膩筆觸,描寫了東北人民的深重苦難生活和他們的覺醒反抗。蕭紅用鮮明的主題思想把這些「生活碎片」有機地串聯起來,讓它們構成一幅完整的生活圖景。《生死場》在一個共同的主題貫穿之下,作品從一個生活片斷到另一生活片斷,而主題就在這生活片斷的交替中逐漸發展。月英的慘死,金枝的不幸遭遇,老王婆因老馬被人奪去而產生的悲痛等等,無不體現著《生死場》的主題思想:廣大農民在農村無聲息地生,無聲息地死。
  • 蕭紅生命中的6個男人(上):在一起不是因為愛情,只為填補寂寞
    蕭紅,原名張乃瑩,出生在新文化運動前夕的一個地主家庭。她在1932年被關在哈爾濱東興順旅館時,基於被軟禁的境遇,依靠文字排解內心苦悶,開始了自己的短篇小說創作,不過許多作品並未發表。只不過,她的理念與當時共產黨的理念比較接近,又在寫作之初與共產黨地下黨派所辦的《國際時報》有著千絲萬縷地聯繫,所以文壇一直認為蕭紅的作品是頗負政治性的。蕭紅一生都是無黨派人士,如此評價顯然不能完全詮釋蕭紅本身所具備的傳奇色彩。
  • 讀書筆記——學會做讀書筆記,整理自己的寫作素材庫
    為什麼必須要做讀書筆記?因為如果一味低頭讀書,讀完就忘就是常態,甚至合上書本那一刻,你已經講不出書中重點。而這點對於實現讀書變現就是最大的障礙。關於讀書筆記的重要性,我們不多做闡述,現在直接開始講乾貨:如何做讀書筆記?一、常用劃線折頁法這是我們從小就在用的方法,實踐證明,最簡單最樸素的方法往往最好用。
  • 蕭紅與她的《呼蘭河傳》
    小時候上學的時候,學的最多的就是那些民國文人們的作品了,想想也是,白話文可不也就從民國開始的嘛!想到那些民國的文人,我就會想到徐志摩,張恨水這樣的文人,他們西裝革履,談吐考究,簡直是平民百姓眼裡的標準紳士。然後就是他們整天花前月下,談情說愛,是那個紛亂世道的截然不同的一批人。
  • 以《呼蘭河傳》為例——淺析蕭紅作品的寫作風格和審美特質
    蕭紅以嫻熟的寫作技巧,抒情詩的意境,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造就了她的巔峰之作,為中國文學奉獻了一部不朽的經典。本文以《呼蘭河傳》為例,從蕭紅「獨特的抒情特質和敘事風格」、「寂寞清冷的寫作情調」和「充滿童話與繪畫的審美內涵」三個方面,談談其作品的寫作風格和審美特質。
  • 好用的讀書筆記app軟體推薦
    特意在手機應用商店搜了下「讀書筆記」四個字,發現出來的都是一些有道雲筆記、印象筆記這些在工作辦公中使用的筆記工具,再往下翻就是一些微信閱讀、愛奇藝閱讀之類的看書app,真正針對讀書做筆記這個場景使用的讀書筆記app軟體很少。
  • 《羊脂球》手繪讀書筆記教程(初級):含人物、內容、背景、特色
    對於初學者來說,唯有反覆賞析作品才能更好地理解外國文學。做讀書筆記的第一步是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繪製讀書筆記的中心。原著的封面可以作為很好的參考:這裡我參考封面文字部分製作了讀書筆記的中心:一個賞心悅目的讀書筆記,跟極具特色的中心圖案息息相關!
  • 蕭紅:23歲寫下不朽名著,懷著別人孩子談戀愛,把人生下成了死棋
    1920年蕭紅進入呼蘭縣立第二小學女生部讀書,1924年升入縣立第一初高兩級小學。她學習刻苦,成績優秀,作文尤其突出。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呼蘭縣也掀起反帝愛國熱潮,蕭紅第一次參加學生運動,上街遊行、示威,聲援上海工人、學生的愛國鬥爭。蕭紅生來便有著倔強和反抗的氣質。
  • 孩子不愛讀書,也討厭做讀書筆記,怎麼辦?(非深度長文)
    有位家長很煩惱:上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不愛讀書,更不愛做讀書筆記,每次老師布置的讀書作業都完成的很糟糕,怎麼辦?孩子願意讀書的前提,首先是讀書讓他感到快樂。家長教育孩子讀書,大都功利,為了功課,為了成績,極少想過為了孩子的快樂。
  • 《茶花女》手繪讀書筆記教程(初級):含情節、背景、書評、書摘
    我將以《茶花女》為例,向你們介紹一種有趣而實用的讀書筆記——手繪讀書筆記。tips:1、書評是需要刻意訓練的,一般網站上都有關於世界名著的作品賞析,初學者可以多參考網絡上的書評筆記;2、書評筆記的內容也要簡潔,一般寫三點主要手法就可以;3、建議使用序號或字母標明順序,而序號或字母可以用簡單手繪圖案的形式,增加筆記的亮點。
  •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思維導圖怎麼畫?從繪製角度學習製作
    以往在看《三國演義》時為了深化印象會記錄一些讀書筆記便於後續理解或回味。隨著思維導圖工具的出現,更多人會選擇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製作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思維導圖相比傳統段落式的讀書筆記可以針對性的記錄重點內容,而非成段式記錄,以減少記錄所需時間。通過思維導圖發散性的特點還能加深對文章內容的記憶。然而我們該如何利用思維導圖來製作《三國演義》讀書筆記呢?
  • 《黃金時代》紀錄片巡迴啟航 獲蕭紅後人稱讚
    5月7日,該片紀錄片《她認出了風暴》重走蕭紅路的首站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啟動,蕭紅研究會副會長章海寧、蕭紅侄子張抗以及紀錄片的兩位導演之一崔毅到現場與觀眾暢聊蕭紅,近距離感受那個「黃金時代」。5月7日,該片紀錄片《她認出了風暴》重走蕭紅路的首站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啟動,蕭紅研究會副會長章海寧、蕭紅侄子張抗以及紀錄片的兩位導演之一崔毅到現場與觀眾暢聊蕭紅,近距離感受那個「黃金時代」。張抗稱讚這部紀錄片對歷史充滿了敬意,是迄今為止自己看過最優秀的拍攝蕭紅的作品,章海寧也表示片中很多場景讓大家重溫了那個年代,他們表示自己現在最迫切的願望就是能儘快看到完整的《黃金時代》。
  • 五年級第26課《憶讀書》預習筆記,憶讀書之趣,品讀書之樂
    6、無病而呻:文中比喻文藝作品缺乏真情實感,矯揉造作。一般作「無病呻吟」7、自作多情:一廂情願地做出種種表示,想以此博得對方歡心。母愛、童趣,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幼年時代就管飯傑出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著有詩集《繁星》和《春水》,散文集《拾穗小札》等。八、課文內容導讀(一)第一部分「談讀書,感受多」(第1自然段),總寫「我」對讀書的感受。開篇點題。「多」字突出了作者談到讀書時那壓抑不住的情感,可見作者對讀書這件事興趣很濃,體會很深。
  • 《西蒙的爸爸》手繪讀書筆記教程(初級):含內容、特色、手法
    )、籤字黑筆(用於書寫)書籍:《羊脂球》經典譯林版第三章——《西蒙的爸爸》儀式:沐浴更衣(至少把手洗乾淨)準備工作:至少閱讀兩遍原著,網絡、相關書籍查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先看看《西蒙的爸爸》手繪讀書筆記整體效果吧
  • 繪製讀書筆記的流程詳解
    會讀書和愛讀書可是不一樣的,就像小北的一個朋友,就是典型的會讀書的人,他不僅喜歡讀書,涉獵很多的行業,同時,他每讀一本書都會做上一份思維導圖,十分的細緻。說到思維導圖,今天,小北就來分享一個做思維導圖的方法吧,話說你知道關於讀書筆記的思維導圖要怎麼做嗎?
  • D8讀書筆記《洋蔥閱讀法》第四章卡片讀書法
    D8,讀書筆記,《洋蔥閱讀法》第四章 卡片讀書法。這一章不長。為什麼要做讀書筆記,是為了提醒自己留意,理解關鍵概念,並且應用關鍵概念。一本書裡有很多精化的時候,也要明確知道哪些對自己有用,並且把這些有用信息做成筆記。我理解,這個「有用」不妨理解為對自己是有價值的信息。時代在進步,閱讀也在進化,從手抄時代的拼記憶力,到印刷時代的比知識寬度,如今的資訊時代,各位創作者比的其實是「誰學得更快」。
  • 讀《呼蘭河傳》,看蕭紅一生為何如此悲涼?
    《呼蘭河傳》作者蕭紅,原名張迺瑩,1911年出生,1942年去世,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在魯迅支持下發表小說《生死場》出名,其一生短暫孤苦。《呼蘭河傳》是她生前最後一部作品,寫於香港。第三章,蕭紅寫到了自己的家,充滿她童年全部樂趣的張家花園,還有疼愛自己的祖父,祖父教她念詩,給她燒小豬,燒鴨子,在祖父的呵護下,蕭紅無憂無慮的一段童年生活。從第四章開始,蕭紅的筆調轉換,文中多處用我家的院子是荒涼的,我家是荒涼的,用荒涼詮釋生與死的麻木,人與人之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