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睡的正確打開方式來了。
有位媽媽說:哄睡簡直就是人間煉獄。
當媽的眼皮似有千斤重,腦殼也想睡到發暈,一缺覺就氣虛,可偏偏娃精神啊,該嚎嚎該玩玩,拿親娘當玩具,摸臉摳鼻孔扯頭髮...輪流上演,想裝睡都不行,哄娃睡覺,真是太苦了。
前兩天,黃磊也被哄睡折磨到崩潰,看完他描述的哄睡經歷,不少媽媽直言真是太有同感。
黃磊說:因為白天「放電」不充分,孩子在晚上就沒法及時「斷電」並進行「充電」,然後他就會上床進行一系列的騷操作,要哄他睡覺難如登天。
具體操作如下:頭朝東南西北4個方向分別躺5~10次,每次約三十秒,並且在轉動的過程中無規律,沒有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方向,自動隨意隨機轉動,同時用腳擊打床面或者是牆面,次數從50次起步。
不停的敘述今天以及近期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每一個同學說過的話,每一句話都至少要重複2~3次。
打七七四十九個哈欠,打到你都開始跟著打哈欠,再喊上九九八十一聲「爸爸」,從第38聲開始,每一聲「爸爸」都讓你心裡長一次草。
然後就是不停的坐起來,再躺下去,要求換房間,要求換床,要求拿一個玩具,要求喝水,要求你講一個故事,要求你唱一首歌,所有的要求完成之後,閉上了眼睛,閉上了嘴.....
片刻,你以為他睡著了,當你站起身準備離開的時候,就又聽到了那一聲讓你長草的「爸爸……」。
怎麼樣?真不真實,崩不崩潰?
網友媽媽們是這樣說的:這場景真是不要太真實,我每天都在經歷相同的經歷,擊打床面和牆面還有喝水簡直太真實了。
「敘述的及其富有渲染力和畫面感,每個哄娃睡覺的媽媽都是這樣過來的。」
「友情提醒啊,白天一定要給娃狠狠的放電並放電,要不然大晚上耗不過娃。」
真是每個哄睡陪睡的家長,都得具有超強的承受能力和忍耐力,不然真耗不贏精力充沛的小傢伙。
每一個哄娃睡覺的媽媽/爸爸,都有一段辛酸史。
孕事曾經徵集過哄睡的話題,很多媽媽都分享了自己的崩潰經歷。
「家有一個鬧覺的娃,晚上10點,11點,精力充沛,每天都在上演花樣哄睡,大寫的心累+崩潰。」
「每天哄睡少則半小時,多則一兩個小時,都快把老母親熬成了禿頭。」
「吃飽喝足了,安安靜靜的躺床上了,感覺世界都安靜了,可就在我準備起身活動的時候,突然一個翻身,「媽媽,媽媽,媽媽」叫得你懷疑人生,哄睡時間繼續開啟。」
之前網上也有個哄睡視頻,在媽媽圈裡爆火了。
視頻裡,從寶寶充沛的勁頭來看,一時半會是數不著的,還得折騰個夠,折騰的對象,當然是陪睡的媽媽。
不堪折磨的媽媽應該是無計可施了,啟動了最後的武器——「裝死」模式。
可寶寶一點沒有被「表現」所迷惑,果斷乾脆的爬到媽媽身邊,開始下黑手:伸出兩隻肉肉的手臂,抓住媽媽的頭髮,狠準穩的就是一扯。。。
這還沒完,後續還有一系列操作,撐胸、鎖喉,身體360度旋轉,扯頭髮+扯頭髮,爬到媽媽身上........縱使這樣,媽媽還是沒醒。只是默默把手放到嘴上,不讓自己疼得叫出聲。
最後孩子總算是睡著了,讓人看了都鬆了一口氣。。。真是每個陪睡的媽媽,都是超強忍者,忍耐力驚人。
哄睡為何這麼難?
其實睡眠問題在兒童中很常見,特別是學步期和學齡前兒童,失眠,睡前恐懼、夜驚、夢遊和尿床都會擾亂孩子的自然睡眠模式。
很多孩子的睡眠問題與白天的行為和就寢習慣有關。
就比如黃磊,因為孩子白天活動量不夠,所以在正常的就寢時間裡孩子仍精力充沛,不想睡覺。
那具體哪些原因會導致孩子入睡困難呢?
①白天活動量不夠,睡得太多。就像黃磊說的,孩子如果能白天正常「放電」,那麼晚上他就會及時「斷電」並進行「充電」,又或是白天睡得太多,活動量不夠,那續航時間就會變長。
②白天吃太多含糖食物,或者睡前看電視會擾亂孩子的睡眠。
③壓力。孩子也會有壓力,通常來自家裡或學校,比如在學校受欺負,或是家庭氛圍很緊張(父母吵架等),壓力會讓孩子難以入睡。
④咖啡因。許多蘇打水和能量飲料含有咖啡因,會讓孩子晚上睡不著。儘量限制孩子午餐後的攝入量。最好是儘量少喝這類飲料。
⑤其他醫療問題。它可能是一種睡眠障礙,比如睡眠呼吸暫停或不寧腿綜合症,也可能是由過敏引起的鼻塞、生長痛或溼疹引起的皮膚瘙癢引起的。
很多因素會導致哄睡困難,但只要家長有耐心,就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好的睡眠習慣,幫助孩子入睡並保持好的睡眠。
那怎麼才能讓孩子有一個好的睡眠習慣,讓哄睡變得輕鬆些呢?
在分享哄睡方法前,媽媽們得知道自家寶寶——每天要睡多久才夠。
為了達到身體的最佳狀態,兒童通常比成人需要更多的睡眠,具體的睡眠時間表可以參考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
每天睡飽,睡足,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很重要。
老話常說:孩子睡得好,身體才能棒,這也是家長們每天準點哄孩子睡覺的原因,睡個好覺很重要,對孩子來說更為重要。
研究表明,定期獲得充足睡眠的孩子可以改善注意力,行為,學習,記憶以及整體身心健康。
而睡眠不足則會給孩子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①睡眠不足會讓孩子變得暴躁、易怒或過於情緒化。
②注意力無法集中。
③精神不好,心不在焉,專注力很差。
④起床困難。
⑤經常比正常的就寢時間更早地感到睏倦。
睡眠不足會給孩子的生活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同時,長時間的睡眠不足,還會導致高血壓,肥胖症甚至抑鬱。
那如何才能讓哄睡變得輕鬆,讓寶寶睡得更好呢?
其實,如果能夠訓練好寶寶的睡眠習慣,加上一些哄睡的技巧,就能讓哄睡變得更輕鬆,讓寶寶睡得更好,具體分兩步:
1、建立好睡前常規
①制定睡眠時間表。讓寶寶每天在同一時間上床睡覺,堅持固定的日常安排,包括每天睡前的洗澡時間,換上舒服的睡衣,講故事,喝奶,按摩,做讓寶寶放鬆的事,讓這些形成固定的習慣,可以告訴寶寶這個點該睡覺了。
②寶寶開始出現晝夜規律後,就可以嘗試幫助他建立良好的睡前常規,這基本是在寶寶3-6個月的時候。
③讓一個醒著但昏昏欲睡的嬰兒躺下,以幫助寶寶學會獨立入睡。
建立好睡前常規的好處就是:通過長期的堅持告訴寶寶,這個點該睡覺了。
2、十個幫助寶寶入睡的方法
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寶寶的睡眠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年齡、健康狀況、身體發育、胃容量、日間活動水平、餵養方式、攝入量、性格、對環境的敏感度等。還有家庭因素和睡眠環境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
所以幫助寶寶入睡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每個媽媽是最了解寶寶的,根據寶寶的生活習性來引導寶寶入睡,才是最適合寶寶的方式。
但這些快速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更容易入睡,媽媽們可以來試試:
①保持正常作息。保持晚上的作息時間基本規律。每天都保持一樣的睡前流程,換尿布,餵奶,打嗝,然後回到嬰兒床上。
②關掉所有的燈光。光線一定會影響寶寶入睡,關掉燈,黑暗的環境可以幫助寶寶去適應白天和黑夜,如果有需要,選擇一盞小夜燈,橘色燈光比藍光白光更柔和。
③確保床只用來睡覺。不要在床上看書或做作業,或是把床作為懲罰,只在睡覺時使用床,讓孩子把床和休息放鬆聯繫在一起。
④確保臥室舒適。在舒服的溫度下孩子會更容易入睡,也會睡得更好,如果外面有噪音,用風扇或音響設備發出的白噪音可以幫助掩蓋它。確保孩子的床上沒有太多的玩具,因為這些玩具會讓孩子在睡覺時分心。
⑤不要讓孩子太餓或太飽就上床睡覺。睡前可以吃點小點心(比如熱牛奶和香蕉),但要注意在睡前一兩個小時內不要吃太飽,同時要限制咖啡因飲料。
⑥白天保持足夠的運動量。有規律的運動可以讓寶寶充分放電,每天推薦一個小時的運動量,多帶孩子做戶外運動,但也要儘量讓孩子在睡前三小時內遠離劇烈運動。
⑦注意午睡。通常情況下,孩子們在兩次睡眠之間至少需要4個小時的時間,才會累到再次打盹。儘管不同的孩子對睡眠的需求不盡相同,但一定要確保孩子不會睡得太久或太接近晚上睡覺時間。
⑧就寢前至少2小時關閉屏幕。電視、手機、平板電腦和視頻遊戲發出的藍光會擾亂身體的睡眠/覺醒周期,讓人更難入睡。睡前至少2小時關掉這些設備,睡覺時把它們放在孩子的臥室外面。
⑨睡前減少壓力和恐懼。壓力和恐懼會讓孩子無法入睡,在睡前和孩子度過輕鬆的時光,幫助孩子放鬆下來。
⑩睡前把手放在寶寶胸部。如果寶寶還醒著或睡得很輕,把手放在寶寶的胸前幾分鐘。溫柔的壓力可以給寶寶帶來舒適和安慰,讓寶寶稍微安定下來。記住,要達到深度睡眠需要20分鐘。
最後要說的是:建立寶寶好的睡眠習慣,重在堅持,偶爾的睡眠問題,也都會過去。
但如果寶寶在幾個月的時間裡每周入睡困難超過3次,並且影響寶寶白天的生活,這可能意外著寶寶有失眠或其他睡眠障礙,如果發現有問題,一定要及時和兒科醫生談談,以排除潛在的問題。
希望每個寶寶都能睡得香香,身體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