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分析的角度,本身「疫情對經濟衝擊」的問題就很複雜,而未來行業發展本身又是很難預測的,因此,要推斷疫情過後哪些行業有發展前景是很困難的事情,過去歷史能給我們的參照很少。
當然,很少並不是沒有,過去百年內曾經發生過幾場全球範圍內規模巨大的瘟疫,有科學家通過分析這些瘟疫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再進行仿真建模,得出過一些結論,我們可以參看一下。
疫情對整體經濟的影響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科學家曾經發表過一篇重要研究《瘟疫的全球經濟影響》,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看疫情對經濟以及行業的影響。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分成兩部分,一是直接經濟影響,主要是醫療相關各項費用的增加。二是間接經濟影響,涵蓋的內容比較多,主要包括:
因死亡造成的勞動力減少、害怕感染導致的缺勤旅行、文藝、體育和各類公眾集會形的活動減少消費者信心的影響,選擇居家隔離後導致所有不必要開支都被主動削減返工後,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工作效率的下降通過數據模型的演算,科學家們得出了這樣的分析結果:
從這個模擬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疫情對行業衝擊最明顯的是旅遊業,但是在疫情結束後,旅遊業的反彈也是最明顯的,但是反彈高度只有下跌高度的一半。
其次是製造業,在疫情過程中,製造業會受到一些影響,反之在疫情結束後也會有一定比例的反彈。因為本次疫情的特殊性,整體影響的變化不夠明顯,我們可以參看下當年sars對分行業的影響來獲得更直觀的認識:
出現這兩種差異的原因在於sars的致死率要更高而傳播率更低,導致了sars對旅遊業的衝擊要小得多。通過這張圖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對各行業的影響變化。
有較好發展的行業猜想
2003年非典時,淘寶應運而生並且拉開了中國網際網路購物的浪潮,此後中國的網際網路經濟大力發展。到了2019年,所有消費行業中能網際網路化的基本上都已經完成了網際網路化,網上購物、點外賣、訂機票等等,幾乎所有能在線上糾結的事情都已經轉移到了線上。在能轉移都轉移完的情況下,因為參考03年的經驗而認為2020年的疫情會發生大規模線下轉移到線上就是緣木求魚了。
當然,這個是針對消費端的猜想,而在其他領域,疫情卻在慢慢改變著很多領域。
遠程醫療:在本次疫情中,因為病毒傳染力較強全國各範圍內都有大量病疫,但是國內的專家卻是有限的,希望通過有限的專家覆蓋全國不現實。有了遠程醫療,專家就可以在異地去治療一些危重病人,在剛建好的火神山醫療裡就有遠程醫療的相關設備。
遠程醫療並不是新鮮事物,在過去遠程醫療無法大面積推行的原因在於5G的普及。遠程醫療不比一般的線上經濟,對時效性的要求非常高,動手術的時候如果有長時間的延遲可能會導致手術失敗。這次疫情後,會顯著推動遠程醫療的發展。
視頻會議與在線辦公系統
與遠程醫療類似,視頻會議與在線辦公也不是新鮮,在過去視頻會議主要應用與跨國企業等超大型企業,中小企業是很少用的。本次疫情導致大量公司開工延後或者轉移到線上,對於無法正常開工的中小企業來說,只能通過視頻會議和在線辦公來遷移一部分工作內容。有了這次疫情的推動,視頻會議與在線辦公會迎來比較大的發展。
物聯網
這次疫情中,各大醫院都在面臨相同的問題,口罩防護鏡等防護用品急缺。物品急缺的原因除了過年導致產能無法跟上外,還有各原因是某會不作為,導致全國捐獻的救急物資躺在倉庫裡,無法傳遞到需要的醫生手中。如果物聯網足夠發達,通過物聯網系統就能實時追蹤到物品的去向,使得物流系統的流轉更加透明化。
5G會大力發展
不管是上面提到的遠程醫療、在線辦公、物聯網,這些系統對通信系統的要求更加高,過去之所以沒有大幅發展也是跟4G網絡達不到要求有關係。這次疫情就像是個催化劑,會給5G帶來進一步大力發展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