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雲長》《戰國》片方聯合發出的針對網絡「黑水」的「懸賞令」引起軒然大波。所謂「黑水」是指有規模、有組織地對某部影片給出極低的分數和評價。儘管很多人認為這不過是片方借題發揮,但網絡「水軍」還是在電影界引起廣泛的討論。[
我來說兩句][
往期回顧]
攀比和嫉妒是文化中的兩大痼疾。有競爭有意見完全可以拿到檯面上來說事兒,背後出陰招放黑水不是能耐。堡壘都從內部攻破,如此的自相殘殺下去,別說中國電影走出世界,走到東海都難!是時候反思了,體制、人心還有道義,如此的手段,顏面何在?!
反方:既有交口何懼黑水造假在山寨大國不是新鮮事兒,娛樂圈到處流傳影評人「交口」的事跡,最終爆原來自造繁榮盛況。事物是相輔相成的,黑水出世終結了交口的孤單。而且,黑水能夠存在也證明了影視劇的質量確實需要提高,所謂的靠打分定成敗的模式也該退出舞臺了。
這年頭,到處都是水。電影界尤其如此。
古裝片越來越多,是第一大「水」。似乎大家都在裝,這個裝不是現裝,而是古裝,古裝了,就容易審查了,你不古裝,你就只能玩地下。反戰題材越來越多,是第二大「水」。《英雄》要反戰要和平,《關雲長》也要反戰要和平,似乎武俠劇的精神意義就在於發揮出一個和平價值觀。我很為歷史上的關二爺糾結,「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時,內心應該多麼痛苦啊。玩純真、玩仁愛,是第三大「水」。你不拍拍怎麼「活著」,不拍拍「秋菊怎麼打官司」,只拍純潔與無性,不僅對約翰-列儂「世界上最偉大的體育運動是做愛」進行反駁,還讓人們必須感恩——殊不知,上山下鄉不是用來純潔的,而是用來反思的。
以上「水」,是電影質量中的水。在電影評價上,也有許多「水」。我之前特別喜歡看《電影報導》,但後來發現,《電影報導》從來都是只報喜不報憂,只談八卦不談精神。採訪個影迷,都是歌唱家或詩人出身,我就納悶了,批判一下剛剛看過的電影,怎麼就這麼難?這是電影評價中的第一「水」。現在,這個水還只算是「清水」或「白水」。不說別人壞話的人,你只能罵他中庸,但是,光說別人壞話的人呢,你就應該罵他無恥了。《關雲長》引發了關於的「黑水」論戰,原因是,《關雲長》認為有些人拿了《倩女幽魂》的「五毛錢」,既無恥地給《倩女幽魂》打10分,還無恥地給《關雲長》和《戰國》打0分或1分。
《關雲長》這邊因為沒有「黑水」,感覺很是吃虧。這個吃虧,主要是不自信,怕分被打低了,影響到票房。於是,為了票房計,《關雲長》拿出來了10萬元錢讓人找「黑水」。對此,我很是糾結,別人的IP是隱私,你懸賞了,未必就能像網警打擊黃色網站那樣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我的建議是,10人民幣可以拆成20萬個「五毛」,找丫20萬「五毛」去給《倩女幽魂》和《戰國》打0分或1分去。
有人說,電影評分機制不透明,不獨立,是水多的最主要原因。有白水,自然會有黑水。但在筆者看來,那些擔心因為評分影響票房的電影,本身一定很水。因為質量很水,所以就想引進水,或是引進點「白水」,或是懸賞打擊「黑水」。其實,《阿凡達》和《讓子彈飛》就不會擔心這水那水,無論是神馬水,都水來土掩之,兵來將擋之。然後再很不屑地扔在地上兩個字:玩去!
「黑水」也好,「白水」也好,都比較來勢洶洶。這本身就是大片,比真正的國產大片更大片,更好看,更真實,更激烈,更有矛盾衝突的可觀賞性。但是,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悲劇,靠水來築城,怎能建成鐵骨錚錚的中國電影。再過幾天,《功夫熊貓2》與《加勒比海盜4》就要上映了,中國電影拿什麼去跟人家叫板,僅用「黑水」或「白水」,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電影的「黑水」,只能黑掉中國電影和中國影迷。
王傳濤(娛評人)
搜狐娛樂評論頻道特約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搜狐娛樂評論頻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優稿優酬。
上搜狐微博 與明星對話
(責任編輯:李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