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噠噠、噠噠噠噠……位於河南省光山縣光山羽絨服裝智能製造基地、羽絨服生產車間裡傳出的各種設備有序運轉的聲音,是工人們用自己的辛苦勞動演奏的美好生活奮鬥樂曲。曾經只能為家人縫縫補補的手藝如今已成為增收致富的本領,在這裡打工的每一個巧手婦女們兒都在抓住精準扶貧的大好機遇,努力改變著自家的生活。
「從家裡出發,步行不到十分鐘就到車間了。我在這裡上班一年多了,全家脫貧沒問題。」正在縫紉機上飛針走線的趙學敏說。
家住河南省光山縣槐店鄉的趙學敏,今年43歲。是一位家庭主婦,為了方便照顧在家上學的孩子,趙敏一直沒有外出務工,靠和丈夫務農維持生計,一直沒有脫貧致富。
2017年12月,距離趙敏家數公裡光山羽絨服裝智能製造基地成立。服裝加工、設計研發和電商企業入駐智能化製造基地。趙敏很快的在入住的企業裡面,找到一份製衣工的工作。
2020年12月初,全國大範圍降溫,羽絨服生產企業,訂單暴漲,趙敏一個月能有4000多元錢的工資,即使在6月份國內淡季,企業的外貿不斷,這個讓趙敏一樣工友們收入穩定,在家門口就業,脫貧致富。
光山羽絨服裝智能製造基地,擁有縫紉機位650餘臺,年生產羽絨服及各類服裝80萬件,年產值逾2億元。
智能製造基地已成為一個集設計研發、生產加工、電商銷售、技術培訓為一體的創業孵化器,在脫貧攻堅、產能提升、科技研發、品牌培育、平臺建設等方面為河南省光山縣羽絨產業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19年被授予信陽市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區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