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胡同大名堂,這個胡同裡可都是名人!

2021-01-11 小敏和你去旅遊

胡同,源於蒙古語。也就是從元朝開始這個稱呼的。 閒下來後,有時我會從郊外來到市區的胡同小巷裡,感受和找尋老北京文化歷史的氣息。 細細尋覓,北京胡同的幽深曲折,四合院的濃鬱文化,大雜院的生活氣息,個時期的文化生活商業烙印……在每條胡同裡依然留有餘香,耐人品味。曾陪我太太去她家以前的老院子—一個早已破舊不堪的小院,聽她津津樂道的講兒時胡同裡的故事。也和她一起大清早橫穿大半個北京城,去城南胡同深處一個油餅豆漿鋪吃油餅,然後再帶一大包回家。流連在這些百年、甚至數百年的胡同小院裡,想像曾經的清風微瀾,尋常巷陌;歷史的風雲變幻,驚濤駭浪;評數那些名流鴻儒,政客梟雄;觀看百姓的市井百態,家長裡短,會有很多感悟和趣味。北京胡同小院與皇家宮殿林園交映生輝,才能呈現完整的北京歷史文化。北京的文化歷史才能更加生動鮮活、濃鬱有趣、根深葉茂。

不誇張的說,北京那麼多高樓大廈,不一定比得上遺留下來的、已經不多的胡同四合院的文化歷史價值,更別說故宮、殿壇和園林了。要了解一個城市,或一個村鎮,特別是它的歷史和文化,絕不單是看它的高樓大廈、新街闊路,更要看它的舊巷老宅、遺址古建。一磚一瓦,一牆一柱,都是故事,儘是滄桑。胡同小巷裡,更有綿延不斷的青藍交替、世事變遷、貧富更迭、薪火相傳。胡同,既是老北京人的鄉愁,更是北京歷史文化的活生生的載體,沒有了它們,歷史不再鮮活生動。梁思成留下的不只是一聲嘆息,更是長鳴警鐘。

北京城實在不小,散落在城區四周的胡同和四合院也不少。還是從北京東城的東四這十幾條胡同說起吧。民國初期所謂"東貴西富"的說法,大概主要指的是東四這十幾條胡同吧?辛亥革命後,軍閥混戰,政局動蕩,真箇是"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很多奪得實權的達官新貴,選擇了日漸繁華的東城,特別是東四一帶居住。久而久之,民間就形成了"東貴西富"的說法。

先說東四頭條。頭條的一大半被大名鼎鼎的孚郡王府佔據。其實更早它是怡親王府,就是康熙帝的十三子允祥的府邸。民國時期還被張作霖的大將楊宇霆買下。如今,已住進了很多單位和住戶,除幾個主殿外,都已經破舊不堪。頭條被孚郡王府佔了一半,剩下的部分比較短了。西頭已經建起了地鐵站,東頭是相聲大師侯寶林的老宅,門臉很小,大門朝北,估計院子也不大。東四二條一個大院梁上掛著一對鳥籠,有點老北京的味道吧?據說當年二條整條胡同大部分都是福安康公爵的府邸。東四二條東頭是1910年成立的頗為著名的漢語培訓學校。起初是為了培訓傳教士,後來培養了大批外國駐華人士包括美國著名的史迪威上將。解放後,這裡成了文化部大院。很多著名的文化界人士如沈雁冰、周揚、夏衍、陽翰笙等都在這裡居住過。三條35號,曾經的車郡王府,石墩也就是"門當",早已不翼而飛,大門和院落如今已面目全非。門內"理髮"二字讓人感覺親切,啼笑皆非。東四三條一個不知名的大院,沒有任何標牌,顯然已重修過。聽說京劇名伶、民國美女孟小冬曾在這裡住過。東四三條的一處大院,一看便知,被法院查封了。令人遐想無限。仔細看,上年頭的磚瓦上有細膩美妙的雕花刻字。東四四條1、3、5號曾是同治年間禮部侍郎愛新覺羅綿宜的宅院。四條83號寶泉局東作廠,就是清代的造幣廠。進去轉了一圈,沒撿著一枚銅錢。

這個巨大門臉的院子殘破成這樣無人管理,一定藏著不少複雜曲折的故事。這是東四四條的一家洋貨行,看模樣,有近百年了,透著一點洋範兒。這就是當年的"國貿大廈"啊。東四五條55號,據說該院原共有房屋105間。院內假山門洞曲徑通幽,一潭清水倒映林木;百年銀杏參天。原為清朝某大員的私人花園,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成為當時的國務總理唐紹儀的宅邸,之後又賣給清末外務部尚書梁敦彥。解放後成為軍產。五條的這家大門有些特別,寫著篆刻之類的字。後來一查,原來,這家年輕的主人兒時有點智障,後來學了篆刻,開了個小店。他在篆刻方面有著非凡的天賦,十幾年來越刻越好,知名度也越來越大,不少老外都慕名前來訂製他的作品。千萬不要小看了這破敗的門面,仔細端詳頂上圓筒形的瓦,當年那可是只有王公貴族才能用的。在這裡是這一帶比較有名的幼兒園。看那高門上的四根圓形門戶,當年可能有些來頭的人家。東四六條清代大學士崇禮住宅。是整個東城區都少有的幾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不知為何大門這麼殘破?

東四六條裡的育芳胡同5號,據說是民國前大總統徐世昌的住宅之一。東四六條的166中學,100多年前的舊名是貝滿女中。冰心、孫維世、鮑蕙喬等畢業於這個學校。東四六條別具一格的四合院酒店—新紅資酒店。在各條胡同裡還散落著一些很有特色的酒店、餐廳、咖啡廳、茶館在胡同裡,油條豆漿和特色小吃店已經非常少見了。54號,五四青年?有創意的咖啡小館,開在律師事務所對面。東四七條79號,這個院門夠破舊!老北京人說:仔細瞅瞅,四個"戶對"!也就是四品以上官員才能有的。後來是閻錫山在北京的宅院,現在的大門顯然是解放後改小了。胡同裡建起了老年公寓,這應當是未來發展趨勢吧!房頂上有個大大的鴿子房。在胡同上空鳴哨翻飛的鴿群,曾是留在老北京人心中美麗的記憶。如今,北京胡同養鴿子的人已經很少了。

八條裡面住過很多名人:民國總理朱啟鈐、著名學者章士釗先生、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都先後在此居住。東四八條71號,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住在這個院子裡。東四八條61號院,四根戶對和大大的門當(文官方石上站瑞獸,武將用石鼓)昭示著它曾經的榮耀。如今大門已被改小,裡面已經是個大雜院了。東四九條61號,貝子奕謨府,道光皇帝的侄子奕謨的府邸。只留下這個漂亮的亭子。旁邊已修成地鐵站。東四十條,與張自忠路相接。在民國時期就開始被拓寬為交通幹道。解放後通了公共汽車、有軌電車。近幾年通了地鐵。段祺瑞的執政府大門,在段祺瑞執政府門口,立著著名的三一八慘案發生地紀念碑。段府辦公大樓。乾隆皇帝的三女兒和靜公主的府邸。戲劇藝術家歐陽予倩的住宅。 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歷史文化的根基。 希望我們還能保住先人們留下的、碩果僅存的、無比珍貴的遺產吧!

相關焦點

  • 恭儉胡同的名人與舊事
    恭儉冰窖為半地下拱形結構建築,大廳是冰窖的外室,到冰窖內室要經過一個小門,走下數階樓梯方能到達底層,類似於今天的地下室。內室分為兩個廳,一個被改造成大餐廳,另一個用來存放餐飲物品。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恭儉胡同曾是內官監所在地,在這幾百米長的胡同中,明代修建有五座寺廟。自南向北分布著火神廟、三官廟、大馬關帝廟、真武廟及素雲觀。
  • 醬菜裡的浮生若夢 胡同裡的人情冷暖——《芝麻胡同》劇評
    《芝麻胡同》的導演是劉家成算是電視劇圈裡的金牌導演了,作品裡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鐵齒銅牙紀曉嵐》了,其次還有另外兩部京味兒劇《情滿四合院》和《正陽門下的小女人》,因此他的作品可謂是「京味十足」且地道醇香。劉家成執導的作品取材於現實生活,關注小人物命運,在他的作品中,不論是鏡頭、臺詞還是細節,都洋溢著「溫暖的現實主義」。
  • 史家胡同名稱的由來
    徐向前、劉文輝、榮毅仁等一大批名人在此居住過,北京人藝1952年6月12日在這宣布成立,人藝宿舍也在這條胡同裡,經常可以看到人藝老藝術家們的身影。史家胡同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胡同,形成於元大都時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原屬皇華坊管轄。明代將此地名略作改動,將皇帝的"皇」字改為了黃色的"黃」字,由於明朝國運綿長,黃華坊延用二百多年時間,史家胡同仍屬黃華坊管轄。
  • 推薦北京最值得去的胡同:帶時光「故事」的胡同
    寫了《京華煙雲》的林語堂也坦言:不了解這個城市。語言文學大師們都無法形容京城,作為生活在這的平民百姓更無以言表對首善之都濃濃情誼。如果有跡可循,那隻好是記憶裡的色相,揉捏在北京城的人文特色,還有那幽幽迴轉的胡同。《胡同的故事》裡包含了46位作家的文章,大多數出生於民國初期到五十年代的老作家與北京胡同的故事。
  • 核心區40餘條胡同實現不停車 胡同因此靜下來
    可沒想到好景不長,沒過兩天,15日便出現了反彈,此後一周共計80多輛車停在了胡同裡。是啊,就算開闢了新車位,如何與居民在家門口免費停車的多年習慣做鬥爭、如何清走見縫插針的社會車輛,也是實現不停車的關鍵。「咱胡同好不容易清淨了,可不能這麼快就被打回原形!」
  • 從無名夾道變身「長壽巷」,胡同裡的生活場景讓我們看見美好~
    西城街巷裡的美好場景又上新啦在這個金秋時節漫步到什剎海的後馬廠胡同
  • 乾麵胡同裡的小樓女子,還有隔壁小樓裡的交通大學,如今何在?
    胡同裡的小樓而在現存的這千餘條胡同裡,若論氣派、權貴,則當屬史家胡同;若論名人、大師,則當屬乾麵胡同。上篇介紹了乾麵胡同61號曾住過的名人大家,這篇介紹乾麵胡同57甲號和57號。雖然是在胡同裡,但這兩個院裡都不是四合院,而是小洋樓。這小洋樓,可不一般哦。
  • 北京胡同裡的貓擼貓地圖
    大部分時間它們或穿梭於胡同中或靜坐於門墩、房脊之上,又或在汽車底下偷瞄你。少了些乖巧多了幾分傲氣,這種貓一般都被稱為「老北京胡同貓」。給這些胡同裡的貓拍照的拍攝師叫貓賊,是在北京做了10年流浪貓救助公益的貓賊攝影主理人。今年9月在東城的燈草小院辦過胡同貓展,北京很多愛貓人都去打過卡。
  • 藏在中街胡同裡好吃又實惠的美食
    原文標題:藏在中街胡同裡好吃又實惠的美食,全吃過的才敢自稱老饕!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瀋陽吃貨王,ID:sychw024】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中街的美食可謂數不勝數特別是這裡的美食胡同足以吸引小編再次前往官局子胡同
  • 《新世界》大結局裡鐵林帶敵特潛伏胭脂胡同 歷史上有無這個地方
    《新世界》大結局裡鐵林帶敵特潛伏胭脂胡同 歷史上有無這個地方時間:2020-02-21 15:52   來源:聲宏紫閣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世界》大結局裡鐵林帶敵特潛伏胭脂胡同 歷史上有無這個地方 熱播大劇《新世界》進入大結局了,鐵林最終被徐天一槍斃命,報了殺父之仇。
  • 北京胡同裡的貓,眼神中藏著宇宙,最與花木和諧
    【文明養寵、科學養寵;有寵相伴,生活美美噠】文/10000年如果你沒到過北京的胡同,就等於沒到過北京。作為歷史名城和祖國的心臟,北京值得一提的東西太多了,不過要想了解活生生的北京,就必須往北京的胡同裡鑽上一鑽。
  • 南鑼鼓巷往西,條條胡同擁有精彩故事
    另外胡同的5號是一座四合院屬於區級的登記文物。02雨兒胡同:小胡同出來不少大人物雨兒胡同跟北京許多老胡同一樣,只有300多米長,也算是個北京歷史悠久的胡同。這條短短的胡同裡曾經也住過不少名人。這個院子最開始是皇太極第四子葉布舒的宅邸東邊的部分建築。1955年,齊白石住進這所院子,只住了一年左右,就搬回跨車胡同了。後來為北京畫院所有,2012年修復後改為齊白石舊居紀念館,對外開放。11、13、15號這三個院子是一個整體,外界又稱為董家大院。因為這裡住的是清買辦兼北海公園董事長董叔平。另外,粟裕大將、羅榮桓元帥也都曾在雨兒胡同居住過。
  • 《新世界》大結局裡鐵林帶敵特潛伏胭脂胡同,歷史上有無這個地方
    那麼,現實生活裡,老北京有沒有這個「香車絡繹不絕、妓風大熾、呼酒喚客徹夜震耳」的胭脂胡同呢?《新世界》第一集保密局四組組員鐵林出現在胭脂胡同顧院。他大白天正在胭脂胡同與清吟小班班主顧小寶鬼混,媳婦關寶慧找上門來捉姦,藏在大衣櫃裡的鐵林被關寶慧搜了出來。
  • 「樂遊北京」去兀那羊市角頭磚塔兒胡同尋訪千年古剎 名人故居
    當我們聽到元雜劇《張生煮海》中的這兩句戲詞便會聯想到磚塔胡同磚塔胡同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也是迄今為止唯一自元大都時期即有文字記載且胡同名稱一直未變並沿用至今的胡同有專家稱之為「胡同之根」今天,就隨文旅君的腳步一起探秘磚塔胡同磚塔胡同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地區東北部
  • 北京的南鑼鼓巷的東西兩側各有八條胡同,還有一條隱藏小菊兒胡同
    由於這些胡同的存在,南鑼鼓巷也被稱之為「蜈蚣街區」,因為兩側的各自多條胡同構成了「蜈蚣腿」。一個鮮為人知的事情是:在南鑼鼓巷裡面,還有一條東西向的胡同,它的名字叫小菊兒胡同。小菊兒胡同與南鑼鼓巷的關係如圖所示。
  • 南鑼鼓巷,最古老的胡同,繁華景象堪比前門大街
    現在開了各種風格和有個性的店,有各種精緻時尚的私人住宅店,舊北京胡同與小資本的氛圍相結合,成為北京的時尚標誌,如果想安靜地體驗舊北京的情趣,可以在兩條胡同裡找一次,許多名人的故居和歷史建築一定不會讓你白費。
  • 胡同檔案丨後圓恩寺胡同
    後圓恩寺胡同,鼓樓東大街南側,呈東西走向。東起交道口南大街,西止南鑼鼓巷。全長444米,寬6米,瀝青路面。後圓恩寺胡同,清代屬鑲黃旗,乾隆時稱後圓恩寺胡同,因胡同在圓恩寺背後而得名,宣統時稱後圓恩寺。民國後沿稱。
  • 盤一盤2020開年大劇《新世界》中的老北京胡同
    作為2020開年大劇《新世界》,相信朋友們並不陌生,最近響徹各大社交平臺的豪橫二字,便是這部開年電視劇的經典臺詞之一。總的說來,北京的每一條胡同背後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由來故事。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劇中那些只聽名字就讓人無限神往的胡同,都有什麼來歷和故事。1、平淵胡同平淵胡同是大哥金海和刀美蘭所居住的地方。
  • 胡同文化(節選)作者:汪曾祺 誦讀:王卉
    (節選)  胡同原是蒙古語,據說原意是水井,未知確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種來源。有的是計數的,如東單三條、東四十條。有的原是皇家儲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庫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這條胡同裡曾住過一個有名的人物,如無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寶胡同原名大啞巴胡同,大概胡同裡曾住過一個啞巴。王皮胡同是因為有一個姓王的皮匠。王廣福胡同原名王寡婦胡同。有的是某種行業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賣手帕的。羊肉胡同當初想必是賣羊肉的。
  • 集團領導來到史家胡同,專題調研住總胡同物業!
    自2014年以來,住總北宇物業公司進駐朝陽門街道史家、禮士兩條胡同,試點物業化管理,提供環衛保潔、綠化養護、交通疏導、秩序維護、安全防範、設施巡查六大類服務,成為胡同首批「國企管家」。目前已在東、西城核心區設立朝陽門、景山、體育館路、永定門外、新街口、德勝、椿樹共7個項目部,管理319條胡同,面積總計614萬平方米,是目前北京市胡同管理規模最大的物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