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疫情宅家期間,有人專心研究美食,有人一心追劇。作為2020開年大劇《新世界》,相信朋友們並不陌生,最近響徹各大社交平臺的豪橫二字,便是這部開年電視劇的經典臺詞之一。
這部劇除了充斥著滿屏的雄性荷爾蒙和俠肝義膽之外,最讓人難忘的,便是那一個又一個有趣而又飽含故事的胡同名字,比如男主土生土長的珠市口胡同,大哥金海的家——平淵胡同,女反派柳如絲的洋氣小樓——東郊民巷,又比如變態兇手小紅襖家——絨線胡同,清吟小班班主居住的胭脂胡同,還有沈世昌居住的槐花胡同,等等等等。
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據記載,新中國成立之初北京胡同統計有兩千餘條。眾所周知,北京是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城市,而北京胡同的名稱,不僅留下了歷史變遷痕跡,也反應了當下社會的濃濃風情。
總的來說,北京胡同的名字大致有以下幾個規律:以「人名姓氏」命名的,如安成胡同;有以「市場商店」命名的,如菜市口胡同;有以「形象標誌」命名的,如寬街;有以「地名或建築標誌」命名的,如大柵欄;有以「樹木植物」命名的,如棗林胡同;有以「方位」命名的,如西紅門胡同;有以「衙署官方機構」命名的,如兵馬司胡同;有以「寺廟」命名的,如護國寺街。總的說來,北京的每一條胡同背後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由來故事。
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劇中那些只聽名字就讓人無限神往的胡同,都有什麼來歷和故事。
1、平淵胡同
平淵胡同是大哥金海和刀美蘭所居住的地方。跟所有的老北京胡同一樣,一色的青磚青瓦透出當地的古樸民風。
平淵胡同位處西城區,東臨菜市口大街,西接盆兒胡同。早在解放之前,政府填平臭水溝和葦塘,建起居民住宅,取「平填水淵」之意,把這一帶統稱為「平淵裡」,又叫平淵胡同。
2、東交民巷
東郊民巷是大反派沈世昌的女兒柳如絲的居住所。推開低調古樸的大院大門,一棟兩層小洋樓屹立在你的眼前,有一股別有洞天的意味。
舊時因這裡是漕運地,所以原稱叫做東江米巷。後自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後至1900年間,英國、法國、日本、美國等各國公使相繼入駐此地,成為東城使館區,因此改名為東郊民巷。
3、槐花胡同
槐花胡同便是劇中大反派——沈世昌的住所。
北京胡同的名字不但樸實而又親民,而且大多數聽了名字就知道它的含義,槐花胡同便是如此。據查尋資料顯示,槐花胡同位於新街口豁口附近,每年5月份左右,槐花盛開,簇簇擁擁。不過隨著經濟發展,槐花胡同早已被拆遷。
4、絨線胡同
絨線胡同是劇中十七的住所,沒錯,就是那個表面乖巧聽話但內心陰暗變態的連環殺手。
絨線胡同得名,可不是因為這裡加工絨線,它與我們熟知的絨線不搭邊。在老北京的日子裡,雜貨店叫做「絨線鋪」,有別於點心鋪、油鹽鋪,時間長了,胡同就有了名字。
絨線胡同是所有胡同中少有未被更改名字的胡同之一,據傳絨線胡同這個稱呼從明朝開始至今都未改動過。絨線胡同位於天安門和西單之間的西絨線胡同,與中南海、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為鄰,不僅是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更是古老與現代交融的經典符號。
5、胭脂胡同
胭脂胡同因此地曾有店鋪製售胭脂粉,主供「八大胡同」煙花女施用,故名胭脂胡同。胭脂胡同是八大胡同之一,是花街柳巷的代名詞。
所謂八大胡同,其實就是以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鐵樹斜街以南,由西至東的八條胡同,而胭脂胡同排在第二位,它們分別是百順胡同、胭脂胡同、韓家潭、陝西巷、石頭胡同、王廣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紗帽胡同。
據史載這條胡同在鹹豐年間就:「香車絡繹不絕、妓風大熾、呼酒喚客徹夜震耳。」
除了以上劇中出現的高頻率胡同之外,男主徐天工作的白紙坊警署又有什麼故事和來源呢?
「白紙坊」這個名字的由來與當時此地造紙業的興旺有很大關係。
據有關資料記載,白紙坊作為現在京城中唯一沿襲元明建制,以「坊」作為區域名的地方,歷史悠久且有比較顯著的地域特點。
元代即在此建有官署,主管皇家用紙的生產,以後逐漸成為京城手工造紙作坊聚集地。直到現在還有與造紙印刷有關的一批著名企業在白紙坊轄區,如北京印鈔廠、經濟日報社、北京郵票印製局、中國地圖出版社等。
電視劇中的故事情節雖然是虛構的,但是劇中這些胡同都是有據可循,並且有些依然真實存在著。時至今日,北京胡同早已成為北京城的一大特色,很多朋友不辭辛苦千裡迢迢來到北京,就是為了一睹北京胡同的歷史風貌,感受一下曾經的滄海桑田。
朋友們,關於劇中的胡同名字的由來,您還有其他的見解嗎?等到疫情過去,不妨約個三五好友,一起去看看這些有趣有可愛的胡同吧。
》本文內容參考百度百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