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最偉大的國王,使歐洲擺脫伊斯蘭化危險,去世不久王國卻崩亡

2020-12-11 文史磚家

文/格瓦拉同志

作為波蘭史上最偉大的國王,約翰三世本名揚·索別斯基,生於利沃夫附近的奧萊斯克,父親是若烏凱夫的領主雅科夫。索別斯基年輕時曾週遊法國、荷蘭和英國,回國後參加對瑞典、韃靼人、哥薩克人和奧斯曼帝國的戰事,因戰功赫赫升任大元帥、軍隊總司令。1674年5月,國王米哈烏駕崩,野心勃勃的索別斯基遂通過軍事政變上臺,稱號為約翰三世。

約翰三世畫像

波蘭大約在960年建國,並在11世紀初成為強大的國家,但在12世紀下半葉陷入割據混戰當中,並遭到條頓騎士團、波西米亞等國的侵略。1385年,為共同對抗條頓騎士團的侵略,波蘭與鄰國立陶宛實現聯合,建立波蘭立陶宛王國。17世紀早期,聯合王國達到勢力巔峰,版圖囊括今日波蘭本土、俄羅斯西部、烏克蘭北部和白俄羅斯,面積達73萬平方公裡。

約翰三世登基之初,波蘭立陶宛王國的局勢岌岌可危,內部有貴族無休止的紛爭,外部則面臨著奧斯曼帝國持續不斷的入侵。為重振帝國的榮光,約翰三世在國內嚴厲鎮壓反叛貴族的同時,還採用縱橫捭闔的外交手腕,積極尋求合力對抗奧斯曼帝國侵略的盟友。1676年,約翰三世率軍在茹拉夫擊潰土耳其軍隊,迫使後者撤出剛吞併不久的烏克蘭。

波蘭立陶宛王國巔峰時地圖

茹拉夫戰役的勝利,使得約翰三世名聲鵲起,而深受奧斯曼帝國侵擾之苦的神聖羅馬帝國,出於維護國家安全的考慮,便主動拉攏波蘭與其結盟。1683年,在約翰三世與利奧波德一世的見證下,波蘭與神聖羅馬帝國締結反對奧斯曼帝國的條約,規定如果締約一方的首都被圍,另一方必須全力赴援。讓這兩位君主沒想到的是,盟約剛籤訂不久便派上大用場。

1683年7月,志在吞併整個歐洲的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穆德四世,任命帕夏(即宰相)巴沙為主帥,統領17萬裝備精良的大軍進攻維也納。在當時,維也納不僅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都城,而且還是整個歐洲的文明中心,一旦它被穆斯林國家佔領,其對歐洲各國士氣的打擊可想而知。所以,當約翰三世得知維也納即將被包圍的消息後,便火速組織起多國聯軍,晝夜不停地前往救援。

波蘭騎兵縱隊

同年9月,就在維也納行將陷落之際,約翰三世率領的聯軍適時來援,真好比天將神兵。約翰三世熟知土耳其軍隊的陣型和戰法,所以剛剛抵達維也納城下,便擺出弧線陣法迎敵,並親率精銳的波蘭騎兵縱隊猛攻敵軍左翼,在擊潰對手後,又聯合法國、奧地利、薩克森等軍隊進攻敵軍防守薄弱的右翼。戰事持續一整天時間,最終,聯軍以傷亡4500人的代價斬殺敵軍4萬餘人,一舉扭轉戰局。

維也納之戰結束後,奧斯曼帝國的精銳盡失,不僅再無力發動對歐洲的攻勢,而且在此後數年間,相繼丟失匈牙利和巴爾幹半島上大片土地,實力一落千丈。穆罕穆德四世出於憤怒,下令將主帥巴沙斬首示眾,並處決作戰不利的十餘名將領,而這種措施,只能加劇土耳其軍事實力的衰落。從此以後,奧斯曼帝國由攻轉守,逐漸淪為遭受列強瓜分的二流國家。

奧斯曼帝國在維也納之戰中一敗塗地

對於歐洲各國來講,維也納戰役的勝利,不僅粉碎了奧斯曼帝國不可戰勝的神話,而且成功地保衛了基督教文明的核心地區,使其免於被全盤伊斯蘭化,意義如何強調都不為過。而作為解救維也納之圍的英雄,約翰三世也獲得了「波蘭之獅」的稱號,成為歐洲各國頂禮膜拜的偉人。時至今日,維也納依舊矗立著約翰三世的雕像,向世人標明它的豐功偉績。

維也納戰爭結束後,約翰三世抱著恢復帝國昔日榮光的夢想,很想把摩爾多瓦、瓦拉幾亞等地區從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解救出來,從而將波蘭的領土擴展到黑海沿岸。為此,約翰三世在1684-1691年間數次用兵摩爾多瓦,但並沒有取得期望中的成績。不僅如此,由於國內貴族之間爭權奪利的鬥爭異常激烈,而王子們也為了爭奪王位大打出手,導致波蘭幾乎陷入崩潰的狀況。

俄奧普三國瓜分波蘭形勢圖

由於無力挽救國內危局,加之在對外徵戰中勞而無功,約翰三世在晚年異常苦悶,最終在1696年抑鬱而終,享年67歲。約翰三世駕崩後,貴族們為爭奪王位陷入混戰當中,而新興的沙俄又在不斷蠶食波蘭的國土,遂導致王國在內憂外患中開始走向衰落。1768年,波蘭立陶宛王國淪為沙俄的附庸,1772-1795年間又連續遭到沙俄、普魯士、奧地利的三次聯合瓜分,最終走向滅亡。

史料來源:《1683維也納之戰》、《奧地利史:從史前到現代》、《列國志:波蘭》 。

相關焦點

  • 是偉大國王還是怪物?歷史上最著名的英國國王——亨利八世
    1.登上王座亨利在1509年父親去世後成為國王,他的王國以充滿活力的年輕人而受到歡迎。登基後不久,亨利八世與凱薩琳結婚。隨後,他積極從事國際和軍事事務,發起了由沃爾西組織的針對法國的軍事運動。到1515年,沃爾西被提拔為大主教,紅衣主教和大法官,他的施政方針是為了加強封建王朝的專制統治。
  • 波蘭攝政王國:一戰時德國在波蘭扶持的傀儡政權
    1916年德國為了削弱俄國,獲取波蘭人的支持,恢復波蘭獨立,成立了波蘭攝政王國。那麼波蘭攝政王國是怎麼的興亡是什麼情況,船長為你細細道來。德國決定在波蘭扶持一個親德的傀儡政權,加強波蘭與德國的聯繫,扶持奧地利大公卡爾·史蒂芬或其子卡爾·阿爾布雷希特為波蘭國王,徵召波蘭人入伍,緩解德軍在西線的壓力。三,波蘭攝政王國
  • 西班牙:被穆斯林統治七個世紀,是如何徹底「去伊斯蘭化」的?
    雖然都是日耳曼人,但為了爭奪土地和統治權,法蘭克王國和西哥特王國之間相互討伐。頻繁的戰亂使得下層民眾苦不堪言,這更給了天主教傳教的機會,藉機籠絡了大量下層民眾,發展信徒。各國的統治者為了穩固統治,也主動向羅馬教廷靠攏,這為天主教在西歐各地紮根提供了基礎。589年,西哥特國王裡卡多一世宣布羅馬天主教為國教。
  • 1660年,波蘭被迫將其最後一片沿海地區拱手讓與瑞典人
    然而,無論是一度十分強大的波蘭-立陶宛王國還是哈布斯堡王朝,都沒有能夠從奧斯曼帝國的衰落中撈到多大的好處,而波蘭-立陶宛聯合體還沒有來得及成為真正的聯合王國,波蘭便馬上要走到盡頭了。1660年,波蘭被迫將其最後一片沿海地區拱手讓與瑞典人,後者在「三十年戰爭」中蠶食了波蘭北部的大片土地。更糟糕的是,波蘭內部的分裂也愈演愈烈,大批新教徒在反宗教改革中遭受迫害,國內矛盾激化;烏克蘭的哥薩克人多次起來反抗波蘭王國的統治,農奴們也不堪壓迫,紛紛揭竿而起。偉大的約翰索比斯基於1674年即位成為波蘭國王,他是波蘭最後一位真正的國王,在他之後的歷任國王都是在外國勢力的幹預下上臺的。
  • 波蘭第一王國(波蘭語:Królestwo Pol...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波蘭第一王國(波蘭語:Królestwo Pol... 波蘭第一王國(波蘭語:Królestwo Pol... Rankovic 11-16 08:32 波蘭第一王國(波蘭語:Królestwo Polskie,國際音標:[kruˈlɛstfɔ ˈpɔlskʲɛ];拉丁語:Regnum Poloniae),是一個始於1025年第一任國王波列斯瓦夫一世加冕,終於1385年立陶宛大公約蓋拉迎娶波蘭女王雅德維加,波蘭與立陶宛大公國被雅蓋洛王朝聯合統治
  • 歐洲千古一帝去世後,3個孫子分掉他的王國,如今成三個發達國家
    而在歐洲的歷史上,也有過不少分國例子,今天要講的便是歐洲三個發達國家雛形由來。 查理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的國王,也是撲克紅桃K牌上那個沒有長鬍子的國王形象原型,當然查理本人是有鬍子的。 查理大帝是個很有事業心的人,他勇猛善戰,喜歡擴張。本來查理還有個弟弟,弟弟和他一起瓜分王國。但這個弟弟意外去世了,於是29歲的查理成了法蘭克王國的唯一君主,他以打仗多和結婚多聞名,在位44年發動了55場大大小小的戰爭,控制了大半個歐洲的版圖。
  • 歐洲王國繼承制度,為何英、法、西、德等國的國王因缺而互相繼承
    中國皇帝繼承制度是嫡長子繼承制,並夾帶兄終弟及制,這對於中國人來說很好理解,而我們經常發現歐洲英、法、西、德意志等國的國王經常出現因缺而互相繼承,讓人感覺特別混亂,搞不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概括地講,這是由於歐洲國家的繼承規則和廣泛的聯姻導致的。在歐洲的王國時代,君主制的國家(地區)分為兩類:世襲君主制和選舉君主制。
  • 波蘭的輝煌過往——超千年的歷史,兩次拯救歐洲,三次被瓜分滅國
    在歐洲的版圖上,有兩個國家的地緣最差——四戰之地,一個是德國,另一個是波蘭。德國位於西部歐洲的最東邊,波蘭位於東部歐洲的最西邊。德國與波蘭的分界基本上就是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在歐洲的界線,德國以西屬於日耳曼人,波蘭以東屬於斯拉夫人。
  • 德國最偉大的五位君主,腓特烈大帝只排名第四,前三位比他更偉大
    德國在歐洲的地理位置在介紹德國歷史最偉大的五位君主之前,先簡述德國君主制歷史。按照史學界的認定,只要一個歐洲國家所在的土地,曾經是法蘭克王國統治的疆域,那這個歐洲國家的君主制開端就是法蘭克王國,所以毫無疑問,法蘭克王國就是德國君主制開端,而德意志第二帝國就是德國君主制結束,時間長達1400餘年。既然法蘭克王國是德國君主制的開端,那筆者認為,德國歷史最偉大的君主第一名,毫無疑問就是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查理一世。
  • 歐洲的守護者——手握半個歐洲的查理五世
    查理五世要說16世紀歐洲最強大的君主,那就非查理五世莫屬。查理五世的統治是歐洲基督教君主制發展的頂峰。查理五世擁有的領土比查理曼大帝統治的領土大得多。歷史學家認為這是哈布斯堡家族對「A. E. O.U」 (奧地利是世界之王)格言的印證,這是奧地利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使得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日不落」領土的人。下圖是16世紀繪製的世界地圖。1、天生貴族公元1500年2月24日查理五世生於佛蘭德斯的根特,這是他父親勃艮第公爵菲利普的領土。
  • 波蘭史前半段,蒙古鐵蹄剎車,普魯士臣服,擊敗俄國吞土
    波蘭人公認的歷史上第一個國王,是公元1000年加冕的波列斯瓦夫一世,從那時起波蘭才正是成為一個王國。由此你也能反過來想明白,前面那個梅什科既然不是國王,性質只能歸為大部落酋長。波蘭的王國時代不僅到來的很晚,而且持續的時間還很短。
  • 儘管黃袍加身,波尼亞託夫斯基卻成為波蘭這個棋盤上的一個小卒子
    他並不渴望戴上波蘭王國的王冠,他對王位沒有渴望,他甚至不願意留在波蘭。波尼亞託夫斯基一直認為自己在歐洲人裡都屬於見多識廣,他意識到自己與粗魯、難以駕馭的波蘭貴族沒有多少共同語言,後者只接受自己選定的國王,一旦發現當選的國王對他們的特權構成威脅他們便會立即反對國王。
  • 歐洲奇怪的王位繼承:為什麼歐洲國家喜歡讓外國人來當國王?
    喬治一世先說英國,這個是大家最熟悉的歐洲國家。公元1714年英國女王安娜去世,她沒有子女可以繼承王位。比利時獨立後,開始茫然了,竟然發現沒有合適的人當國王,最後召開國民大會進行選舉,選舉了德國的利奧波德親王當比利時的國王,這個德國親王開創的比利時王國一直延續至今。而挪威在1905年獨立以前,一直是瑞典屬國,國王由瑞典王子擔任。
  • 俄羅斯最偉大的五位君主,彼得大帝只能第三名,第一名拯救全歐洲
    法國最偉大的五位君主排名,拿破崙一世排第二,第一那位實至名歸德國最偉大的五位君主,腓特烈大帝只排名第四,前三位比他更偉大英國最偉大的五位君主,第二名實現英國統一,榜首令英國稱霸全球現在筆者繼續趁熱打鐵,給俄羅斯歷史最偉大的五位君主排名,從第一名到第五名分別是亞歷山大一世、伊凡三世、彼得一世、葉卡捷琳娜二世、留裡克一世。
  • 《凡爾登條約》的締結,法蘭克王國如何一分為三,成就西歐各國
    然而不久後,國王路易重新復位,與三個兒子達成暫時的和解,但對於幼子查理更為疼愛,查理隨後也得到了更多的封地,這更引起洛泰爾兄弟的不滿,不久又發生反叛,但此次反叛並沒有成功,反而使得國王路易將法蘭克的大片土地都分給了查理,這也奠定了查理在加洛林家族中的地位和未來西法蘭克王國的基礎。
  • 多次淪陷,卻號稱永不滅亡,位於東歐的波蘭到底是怎樣的國家?
    公元966年,波蘭大公梅什科一世創製了文字,建立了波蘭第一個王朝皮亞斯特王朝。他的兒子博萊斯瓦夫一世又進位為波蘭第一個國王。波蘭在西歐成為一個全方面的強國。14世紀,卡西米爾三世統一波蘭,進行政治經濟改革,在首都克拉科夫開設大學,鼓勵外來人口來這移民。正是移民來的猶太人們通過理財使得王國的經濟和文化飛速發展,銀行和學校開始遍布波蘭各地。
  • 他是歐洲千古一帝,三個孫子瓜分他的王國,現在變成三個發達國家
    歐洲向來是世界經濟的重心,經過古希臘時期各個王國的開疆拓土和後來推進的資本主義改革,歐洲的地位得到鞏固,作為擁有最多世界發達國家的版圖,歐洲各個國家的歷史也曾是非常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
  • 川普在波蘭:一幅名畫背後的歷史故事 | 世相
    這幅由波蘭名畫家揚.馬泰伊科(Jan Matejko,1838-1893)在 1866 年所畫的油畫,以戲劇化的象徵手法,重現了 1773 年歐洲列強與貴族叛徒,聯手推動「第一次瓜分波蘭」的國際協議。而馬泰伊科筆下的主角,則是油畫右下角、痛苦倒地(但被微笑的川普所擋住)的愛國議員——塔德烏什·雷伊坦(Tadeusz Rejtan)。
  • 歐洲最忠誠的騎士,為完成國王的遺願,出入戰場都佩戴國王的心臟
    騎士是歐洲歷史上一種極其重要的職業,幾乎貫穿著整個歐洲歷史,他們是一個國家極其重要的軍事力量,也是忠誠、英勇、謙卑、公正等美好精神的象徵,因此在歐洲能成為騎士是莫大的榮譽。隨著熱兵器取代冷兵器的近代歷史開始,騎士的重要性在慢慢減弱,但在歐洲仍然是榮譽的象徵,歐洲歷史那些著名的騎士更是深受歐洲人的景仰和紀念,如果要評選出歐洲歷史最忠誠的騎士,現在要介紹這位英國騎士絕對是當之無愧的,他叫詹姆斯·道格拉斯,以下簡稱詹姆斯。
  • 曾經的歐洲鋸木廠,被譽為禁酒王國的北歐國家
    「瑞典」一詞來自瑞典語「安寧的王國」的意思。國名來自瑞典的起始地區(今瑞典中部)。別稱:「森林王國」「湖泊王國」「歐洲鋸木場」「北歐雪國」「禁酒王國」。瑞典的強盛時期,領土包括現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以及俄國、波蘭和德國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