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王國繼承制度,為何英、法、西、德等國的國王因缺而互相繼承

2021-01-08 文史野餐

中國皇帝繼承制度是嫡長子繼承制,並夾帶兄終弟及制,這對於中國人來說很好理解,而我們經常發現歐洲英、法、西、德意志等國的國王經常出現因缺而互相繼承,讓人感覺特別混亂,搞不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

概括地講,這是由於歐洲國家的繼承規則和廣泛的聯姻導致的。

在歐洲的王國時代,君主制的國家(地區)分為兩類:世襲君主制和選舉君主制。世襲制的國家(地區)主要是長子繼承制。長子繼承制最基本的規則就是,君主最大的孩子有最優先的繼承權;如果君主沒有孩子,則按照某一規則由其他近親繼承。在男權時代,男子通常享有更高的繼承權,比如著名的《薩利克法》就規定女子沒有繼承權。

1、嚴格貫徹《薩利克繼承法》的國家中,包括法蘭西王國,德意志大部分的君主國,這些國家在上述長子繼承的基礎上,排除了所有女性的繼承權,通常優先傳子,然後是兄弟或者兄弟的兒子。另外,有些地區允許女性的後代繼承,但大部分地區不允許。

2、不貫徹《薩利克繼承法》的國家,也有許多偏向男權,比如英格蘭在2013年以前也是男性優先。女性雖然有繼承權,但是要排在同級男性後面。例如英格蘭與愛爾蘭聯合王國中的亨利八世的三個孩子依次當了國王或者女王,順序是愛德華六世(幼子),瑪麗一世(長女),伊莉莎白一世(次女)。

3、還有些國家貫徹嚴格的長子繼承制,不考慮男女的因素,但比例較小。

除了繼承制度以外,各國互相通婚聯姻也是各國王位互相繼承的重要原因。歐洲貴族通常都是跨國通婚的,因此許多國家的王室之間都有很強的親緣關係,例如丹麥 、瑞典和挪威的女王瑪格麗特一世,她是丹麥公主,嫁給了丈夫挪威國王哈康六世,她在她兒子死後繼承了她兒子的丹麥王位,又在丈夫死後繼承了丈夫的挪威王位。

還有一個更著名的例子,英格蘭聯合王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被稱作「歐洲的祖母」,她的子女包括:

長公主維多利亞:嫁給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腓特烈三世,生了德皇威廉二世,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一世的王后索菲;

阿爾伯特愛德華王子;娶了丹麥公主亞裡山德拉,子女包括聯合王國國王喬治五世,挪威國王哈康七世的王后摩德;

艾麗斯公主:嫁給了黑森大公路德維希四世;

阿爾弗雷德王子:薩克森-哥達-阿爾滕堡大公,娶了俄羅斯女大公瑪麗亞·亞歷山大羅夫娜(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女兒),子女包括羅馬尼亞國王斐迪南一世德王后瑪麗;

阿瑟王子:康諾特和斯特拉森公爵,娶了路易斯·瑪格列公主(德皇威廉一世侄孫女),子女包括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六世的太子妃瑪格麗特(丈夫繼位前死了= =)

貝翠絲公主:嫁給了巴騰堡的海因裡希·莫裡茨王子,子女包括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的王后維多利亞尤金妮亞。

因此,這些歐洲王室互相有著廣泛與緊密的親緣關係,在上述繼承法下,如果國王沒有子嗣,非常容易出現由其他國家的親屬來繼承王位的情況。

例如威廉三世,他是蘇格蘭國王、奧蘭治親王、荷蘭執政、英國國王。

又例如英國溫莎王朝,自1917年統治英國和其海外領地的家族,其前身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是源自德國,曾經統治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1826年-1918年),比利時(1831年至今), 葡萄牙 (1853年-1910年),保加利亞 (1887年-1946年)和英國的歐洲王室。一戰期間,英國因為和德國交戰,為安撫民心,英格蘭王室把自己的王朝名從薩克森—科堡-哥達改為了溫莎。

再舉一個例子,西班牙的卡洛斯二世,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之子,母親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瑪利亞·安娜。由於卡洛斯二世很早就被診斷為不育,誰來繼承西班牙殖民帝國就成為西班牙乃至全歐洲的重要問題。有權繼承西班牙王位的有三位王子,分別是法國安茹公爵腓力(法王路易十四的次孫)、巴伐利亞的約瑟夫·斐迪南親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外孫)和奧地利的卡爾大公(利奧波德一世次子)。他們的繼承權都是建立在與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的關係上的。

路易十四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妮是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的長女,路易十四本人娶了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的長女瑪利亞·特麗薩。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的母親瑪利亞·安娜是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的次女,利奧波德一世本人娶了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的次女瑪格麗塔。而瑪格麗塔和卡洛斯二世是同母所生。利奧波德一世與瑪格麗塔只有一個女兒:瑪利亞·安東妮婭,她就是 巴伐利亞的約瑟夫·斐迪南親王之母。

西班牙的貴族階級由於希望保持西班牙殖民帝國的完整,支持安茹公爵腓力為繼承人,前提是他放棄法國王位的繼承權。最終卡洛斯二世在他們的堅持下立囑指定腓力為繼承人。 1700年11月1日,卡洛斯二世去世,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終結。法國的安茹公爵腓力即位成為國王 腓力五世 ,他是延續至今的西班牙波旁王朝 的第一位君主。

相關焦點

  • 遺產戰爭:法王路易十四為何要求繼承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四世的遺產
    1665年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四世去世,其女婿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以自己有權繼承費利佩四世的任何遺產為由,要求西班牙將西屬尼德蘭交給自己。西班牙拒絕了路易十四的要求,路易十四趁機發動了遺產繼承戰爭。那麼遺產戰爭的結果如何,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諾曼徵服:法蘭西的公爵為何成了英格蘭國王
    1066年英格蘭國王懺悔者愛德華逝世,法蘭西王國的諾曼第公爵威廉宣稱繼承英格蘭王位,但英格蘭貴族推舉哈羅德·戈德溫森為國王。威廉於是遠徵英格蘭,打敗哈羅德·葛溫森,成為英格蘭國王。那麼威廉是如何徵服英格蘭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諾曼第公國
  • 歐洲奇怪的王位繼承:為什麼歐洲國家喜歡讓外國人來當國王?
    喬治一世先說英國,這個是大家最熟悉的歐洲國家。公元1714年英國女王安娜去世,她沒有子女可以繼承王位。比利時獨立後,開始茫然了,竟然發現沒有合適的人當國王,最後召開國民大會進行選舉,選舉了德國的利奧波德親王當比利時的國王,這個德國親王開創的比利時王國一直延續至今。而挪威在1905年獨立以前,一直是瑞典屬國,國王由瑞典王子擔任。
  • 2020丨公元1420年:聖女貞德與英法百年戰爭
    根據條約規定,英王不僅為自己贏得一位年輕貌美的法蘭西公主,還修改了法蘭西王位繼承順序,廢黜了新娘17歲的弟弟查理的太子之位,約定當嶽父查理六世去世後由自己及子嗣繼承法國王位,英法將聯合為共戴一王的國家。中世紀對國家最常見的比喻是「政治身體」(bodypolitic),將國王比作身體中的頭部。
  • 18世紀的法蘭西,稱霸歐洲的一搏
    法蘭西民族的迅速形成先說法國這邊的情況,地理位置上法國的前身是西法蘭克王國。不同於另外兩個王國,西法蘭克王國演變成法蘭西王國後,似乎就受到眷顧,自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之後,法國就形成了法蘭西民族國家。這個民族國家的形成在歐洲算是比較早的,早到什麼程度?那會兒才15世紀中期,哥倫布都還沒有到達美洲。
  • 王國風雲3領地如何繼承 十字軍之王3領地繼承心得分享
    王國風雲3領地如何繼承 十字軍之王3領地繼承心得分享 繼承是遊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特別是關於領地的
  • 淺談,縱觀整個法蘭克王國,還是要以法蘭西繼承其歷史為主
    非我族類的是本國的百姓一堆人形金幣而已,你敢想像某和親公主帶著匈奴兒子來漢朝繼承皇位嗎,海因裡希親王那種當然沒有。和中國根本不同,歐洲人接受外國君主並不是崇洋媚外,僅僅是君權神授下的階級差距罷了,歐洲的國王娶的王后永遠都是外國公主,本國女極難上位,就是一個證明。歐美那一眾國家之間的關係,感覺跟周天子時期的各國之間的關係,本質上還是植根於西方基督教文明。如果放到現在,就跟內陸窮省想請個沿海發達省份的領導來就任的感覺差不多。
  • 國王臨終前,將國家平分給3個兒子,如今已發展成三個世界大國
    其實不止是中國,國外同樣也是如此,在歐洲的歷史上,有這麼一個國王。前半生的戎馬生涯他統一了西歐一個廣大的地區,在政治上機智敏銳、洞察秋毫,卻在王位繼承上犯了錯,最終導致辛苦一生的心血付之東流。這位國王被稱之為查理大帝,他原先是法蘭克王國的國王,統治時期版圖大肆擴大。
  • 他不會說英語,因血緣關係繼承英國王位,卻建立英國最強大的朝代
    歐洲歷史不知從何時開始,不同國家的王室之間流行聯姻,這麼多年下來,整個歐洲王室之間都有或深或淺的血緣關係,所以一個歐洲國家王室成員繼承另一個歐洲國家王位的情況很常見,再正常不過。
  • 裂地分矛,歐洲中世紀時期的「國中之國」與王權的對抗
    封建制度是緣起於法蘭克人,在日耳曼人的原始部落中,有權有勢的統治階級對自由民提供保護,而出於交換,自由民則作為附庸向這些人效忠,並履行參軍打仗的義務,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隨著國家的建立中慢慢形成了早期封建主與附庸的關係,公元5世紀日耳曼人克洛維一世建立法蘭克王國,標誌著歐洲早期封建制度的徹底形成
  • 10至14世紀,他們的國王繼承一直沒有出現過中斷
    在下一個世紀,與歐洲大陸相比照,英國王權的司法權得到了重要、迅速且不同尋常的發展。皇室司法至上的原則同上訴的首要程序被確定了下來。雖然在其後的三個世紀中,未成年的和軟弱的國王時不時地要向朝中重臣作出較大的皇室讓步,但在君主政體的基本完整性上從未作出過任何妥協。500年的英國憲政史就是圍繞著王權行使權而爭吵的歷史,無論作為其實際上或是名義上的持有者。
  • 至今統治瑞典王國的朝代——貝爾納多特王朝,歷代國王都是法國人
    瑞典,國號全稱「瑞典王國」,歐洲北部的君主制國家,由貝爾納多特王朝統治,實行君主立憲制度。卡爾十五世(1826年—1872年),貝爾納多特王朝第三代國王,第二代國王奧斯卡一世的長子,1859年父親死後繼承王位,他愛好和平,厭惡戰爭,宣布瑞典為永久中立國,得到國際承認,從此瑞典遠離戰爭,1872年去世,終年46歲,在位13年。
  • 歐洲千古一帝去世後,3個孫子分掉他的王國,如今成三個發達國家
    而在歐洲的歷史上,也有過不少分國例子,今天要講的便是歐洲三個發達國家雛形由來。 查理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的國王,也是撲克紅桃K牌上那個沒有長鬍子的國王形象原型,當然查理本人是有鬍子的。 查理大帝是個很有事業心的人,他勇猛善戰,喜歡擴張。本來查理還有個弟弟,弟弟和他一起瓜分王國。但這個弟弟意外去世了,於是29歲的查理成了法蘭克王國的唯一君主,他以打仗多和結婚多聞名,在位44年發動了55場大大小小的戰爭,控制了大半個歐洲的版圖。
  • 歐洲最忠誠的騎士,為完成國王的遺願,出入戰場都佩戴國王的心臟
    經常與同樣是獨立王國的英格蘭發生戰爭,道格拉斯家族在蘇格蘭王國對抗英格蘭王國的戰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詹姆斯從小就在家族的影響下,成長為一位精通軍事和劍術的騎士。英格蘭王國徵服蘇格蘭王國蘇格蘭人顯然不會向英格蘭人屈服,於是以羅伯特·布魯斯為首的蘇格蘭人發起了反抗,史稱蘇格蘭抗英戰爭,道格拉斯家族的詹姆斯是積極支持者之一,成為其麾下騎士,他發誓從此以後會一直效忠和追隨羅伯特
  • 民法典來了|龍翼飛:婚姻家庭繼承編的制度創新與法律適用
    作為《民法典》編纂工作的參與人,龍教授還對婚姻家庭編及繼承編中的創新制度進行細緻地闡述,包括法條由來和法條的理解與適用,既有對立法原意的探究,又講述了審判實務中的具體應用。龍教授的解讀視角新穎、獨特,內容詳實、豐富,讓參會幹警對《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 全球5千多人具有繼承資格,世系和宗教很重要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研究一下英國的王位繼承制度,看看繼承英國王位需要哪些條件。根據英國下議院制訂的法律,英國的王位由君主的子女或無子女君主最近的親戚繼承,繼承順位取決於世系、性別(2011年10月28日之前出生的男性在繼承順序上先於其姐姐)、合法性和宗教。
  • 今天的義大利與古羅馬帝國,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繼承關係
    後來,歐洲各國都搶著說自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比如說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當然這種繼承關係是建立在西歐國家主觀認為西羅馬帝國才是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者的前提下的;拜佔庭帝國也就是東羅馬帝國滅亡後,奧斯曼土耳其和沙俄爭相做羅馬帝國的繼承者,當然這種觀點也是建立在東歐國家主觀認為東羅馬帝國才是羅馬帝國繼承者的前提下的。後世普遍認為它們都稱不上羅馬帝國繼承者,甚至說神羅是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帝國。
  • 史海鉤沉觀西東(上)
    如此就出現了小說《傲慢與偏見》中所述「限定繼承法」:這一類土地所有者,後代如果沒有男丁(服役人),就得由其家族(遠房親戚中的)男丁來繼承土地。1866年英國宣布廢除土地的國王所有制,私人土地獲得了完整的所有權,很多封建義務得以被廢除,限定繼承地產逐漸允許自由繼承。
  • 歐洲王室的任性和惆悵,是什麼讓歐洲王室存續千年
    他當國王,就是跟歐洲的著名美女「瑪戈王后」有關。這兩人是彼此不鍾情的,他們當然都有所愛,但愛的都不是對方。結婚時,亨利四世的嶽母凱薩琳·德·美第奇王后還策劃了一場陰謀,歐洲歷史成為「聖巴託洛繆慘案」.首先,歐洲歷史所謂的「神」是存在的,至少他們認為存在。在歐洲歷史上,宗教一直參與政治,羅馬教皇就是上帝派來人間的使者。他們可以授予君權。中世紀歐洲君主,幾乎都是由教皇加冕才能成為君主,否則不被認同。拿破崙加冕封王稱帝是建立法蘭西帝國的一重大歷史事件。即便是拿破崙也不例外。
  • 英格蘭爵位制度簡析:「公侯伯子男」五爵是如何誕生的?
    導語在歐洲的封建採邑制度之中,上至最高位的國王,下至最低階級的騎士、農奴,他們之間有著五個等級的貴族劃分,它們分別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但是這5個爵位並不是中世紀一開始就在歐洲所出現的,它們的起源和發展也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最終五爵位的高低等級才得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