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海軍水面作戰艦艇都是如何配置?

2020-12-09 浩若蒼穹

現在各國海軍,主要的軍事力量依然是水面戰鬥艦艇部隊,一方面可以通過航母搭載的艦載飛機對對方戰艦實施轟炸,同時具備良好的防空作戰效果;另一方面還可以發揮水下反潛力量,清除水下的威脅軍事力量。飛機不能在天空持續巡航太久,人機都需要一定的休息時間,水下的潛艇也不能在水下持續巡航太久,人在密閉空間裡太久非常危險,所以,海軍的主要作戰力量依然以水面艦艇為主。

世界海軍的發展史,以二戰為重要分界點,二戰前的海軍艦艇大多各具作戰特點、各司其職,在空軍時代還未到來的情況下,主要以水面艦載大炮正面轟擊為作戰手段,噸位和排水量成為了海軍實力的重要標誌。二戰以後,海軍艦艇之間的功能交叉越來越多,海軍作戰方式主要是艦載飛機之間的對決,艦載飛機的數量和性能決定了海軍實力,隨著艦艇的反潛能力不斷增強,而潛艇的下潛深度卻未有顯著提高,使得潛艇在海戰中的作用處於次要地位。

如何構建水面艦艇部隊,使得海軍艦艇種類既能完成國家戰略和國防目標,又能使海軍日常的維護保養費用降到最低,這就成為了當前各國軍事機構對於海軍構成研究的各種方案。最理想的狀態就是,一個國家只需要兩種水面艦艇,一個是萬噸以上的巨大全能艦艇,它以核燃料為驅動力,可以在全世界執行遠洋航行任務,從戰略上最大程度上維護國家利益。

另一個是萬噸以下的輕型驅逐艦,它以常規動力為驅動,它主要負責近海作戰任務,用來保衛國家的領土和主權安全。這樣的海軍艦艇構成,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省國防開支,通過簡化海軍艦艇部隊序列,優化海軍的指揮效力,發揮出最優的艦艇戰鬥力。然而,理想化的狀態就意味著,在現實中這樣做困難重重,最關鍵的就是巨大的全能艦艇太昂貴,輕型的驅逐艦無法全面負責近海作戰的戰術意圖。

先說全能艦艇,建造一艘這樣的艦艇費錢無數,後續的保養維護費用更是天文數字,全世界能夠建造這樣巨大戰艦的國家寥寥無幾,而且由於作戰任務要求高,建造技術難度非常高,屬於高精尖軍事領域,掌握這樣高難度軍事建造工藝的國家也是寥寥無幾。那麼,有沒有辦法可以緩衝兩者之間的失衡問題呢?辦法就是,建造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二等軍艦」,在全能艦艇用牛刀殺雞的時候,可以向上補齊全能艦艇的空缺,減少作戰的費用消耗。

在輕型艦艇不足以完成近海作戰意圖的時候,可以及時頂上去,協助完成輕型艦艇完成不了的軍事任務,上下兼顧,完美銜接好海軍構成的空間缺,使得海軍力量結構臻於完善。「二等軍艦」是驅逐艦還是護衛艦並不重要,只要能夠執行相應的海洋作戰任務即可,減少海軍艦艇種類,簡化海軍艦艇構成,優化海軍作戰戰術指揮系統,這時現在各個國家發展海軍的重要思路。

降低海軍艦艇的種類分布,這對於提高海軍作戰能力非常重要,既能有效降低海軍後勤保障的費用消耗,還能大幅提高後勤保障的功能效力,對於快速應對海域突發事件有著積極的作用。其中,歐洲國家對於發展「二等軍艦」最為積極,主要是歐洲國家的遠洋航行軍事任務比較少,近海作戰的軍事任務比較多,發展全能艦艇白白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得不償失,「二等軍艦」可以很好地完成歐洲海軍的軍事任務和作戰目標。

亞洲的日韓兩國則有不同,他們都有具備全能艦艇功能的萬噸驅逐艦,這與他們的鄰國海軍實力非常強大有關,他們必須具備相對應實力的海軍才可以,同時,他們還具備近海作戰的輕型驅逐艦,儘管海軍軍費支出龐大,但因為複雜的地緣因素,使得它們依然保持如此規模的海軍力量。

亞洲的另一個大國印度,發展海軍的道路又與眾不同,印度海軍一直夢想著稱霸印度洋,控制全球海運商路的咽喉樞紐,所以印度海軍的構成非常複雜,從萬噸全能艦艇到千噸的驅逐艦,一共發展了五級型號噸位的驅逐艦。

這時的印度海軍構成五花八門,海軍的後勤供應保障繁重,日常的艦艇維修保養成本非常高,這主要是和印度海軍真正執行的作戰任務不多,實戰考驗的經歷欠豐,印度政府對海軍的期望值過高有關。從長遠來看,海軍力量的結構優化勢在必行,隨著海陸空天四位一體的軍事力量構築思想的形成,過於龐雜的海軍結構顯然不適應現代化快速高效的戰場要求,「扁平化」的構建趨勢不可阻擋。

然而,過度「扁平化」也不可取,只有既能減少後勤供應壓力,又能保障實現作戰目標的海軍部隊,才是未來海軍改革的最優目標,經驗表明,萬噸的全能艦艇、5000噸的「二等軍艦」、千噸的輕型驅逐艦組成的三級化海軍力量構成是最符合目前海軍改革的現實目標。印度海軍的四級化軍事力量構成顯然會造成資源浪費,導致戰場指揮系統的繁冗,進而影響戰場指揮意圖的快速傳達,作戰任務目標的實現。

筆名:阿松

相關焦點

  • 戰列艦,巡洋艦等大型水面艦艇被淘汰,海軍主戰艦艇是否會小型化
    當今時代2萬噸以上的大型水面主戰艦艇只剩下了航空母艦,諸如補給艦,兩棲攻擊艦,船塢登陸艦,海上預製艦等兩萬噸以上的艦艇全部是兩棲類或者輔助艦艇,。那麼將來的水面艦艇會不會越來越小?恰恰相反是現如今絕大多數的艦艇都在大型化。水面艦艇越來越小的錯覺從何而來?
  • 美評選全球最危險水面艦艇,055大驅排第一!美媒:將安裝電磁炮
    文/行人海軍裝備的發展水平一直以來都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各國的水面艦艇力量也構成了當今世界上海上力量的核心。這些先進的艦艇各司其職,分工也不盡相同,有擔負防空反導的,還有專門負責為航母等大型水面艦艇做「帶刀護衛」的。
  • 來看看建艦艇一覽圖,有一點中國海軍都羨慕!
    作為蘇聯海軍的主體「繼承人」,俄羅斯海軍從紅海軍那裡繼承了龐大的艦隊遺產,即使由於軍費限制俄羅斯海軍規模一直在縮減,但依然被各國認定為世界第二海軍。69艘,其中潛艇就有19艘,水面艦艇和輔助船隻共50艘,但水面艦艇大多都是小噸位艦艇,唯一的亮點就是兩艘排水量達到27500噸的新型兩棲攻擊艦。
  •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大型水面艦艇為什麼都叫「護衛艦」?
    深度摘要:日本海上自衛隊,雖然沒有正式海軍的名義,但卻比大多數國家的海軍實力還要強。不過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所有大型水面艦艇,不分大小,都叫「護衛艦」,這是為什麼呢?圖1:為什麼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大型水面艦艇都叫「護衛艦」日本海上自衛隊,雖然沒有正式海軍的名義,而且根據日本的和平憲法規定,只能裝備專屬屬防禦性武裝,不能裝備進攻型艦種和武器。但是,海上自衛隊的綜合實力卻非常強大,遠遠超過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海軍。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編制員額45752人,實際兵力約4.36萬人,年度預算約1.1萬億日元。
  • 2020中國海軍水面艦艇盤點,讓國人興奮!
    2.現代級驅逐艦現代級驅逐艦是中國2000年至2006年從俄羅斯引進的,一共引進了四艘,全部服役於東海艦隊,最大排水量8000多噸,最大航速33節左右,航程4500海裡,在當時,其是中國海軍作戰能力最強的水面艦艇。
  • 美海軍欲打造「無人艦隊」 美媒:先搞清楚有沒有這作戰需求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據「防務新聞」8月17日報導,當美國海軍在推進其大型無人作戰艦船的計劃時,越來越多的人正達成共識,認為美國軍方應當在進行重大投資之前搞清楚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作戰需求。報導稱,在《2020年國防授權法案》中,美國國會已經連續兩年削減了大型水面無人艦艇的(LUSV)開發投入。今年的法案中已經要求美國海軍在正式決定購買這一裝備之前,先造出一款通過所有測試並完成集成工作的原型船。
  • 中國海軍反水雷作戰能力如何?且看東海艦隊實戰化掃雷行動
    水雷被喻為海上作戰最高效的武器,具有易布難掃、隱蔽性強、殺傷力大、造價低、投放便捷等眾多特點,故反水雷作戰被稱為當今世界海軍三大難題之一。這兩個國家將反水雷作戰能力視為是海軍最核心的能力之一,在反水雷艦艇和獵掃雷裝備的研製發展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這兩個國家的反水雷作戰平臺已經不再局限於反水雷艦艇一種,像利用飛機、水面其它作戰艦艇進行反水雷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趨勢。而且,專門進行獵掃雷任務的獵掃雷艦艇噸位顯著提高,像日本的「浦賀」級掃雷支援艦、「八重山」級遠洋掃雷艦噸位都達到了千噸甚至數千噸 ,可以赴遠海海域執行獵掃雷任務。
  • 美國海軍開始暴兵:艦艇總數將增至522艘,無人艦艇佔三分之一!
    但令人很遺憾的是,根據美國海軍最新發展規劃,從現在開始到2045年美國海軍的艦艇數量不僅不會削減,反而會繼續增加。美國海軍造艦計劃美國海軍計劃到2030年時擁有355艘艦艇,2045年時擁有522到588艘艦艇,其中無人作水面作戰艦艇數量在119到166之間,無人潛艇數量範圍是24到76,無人艦艇總數處在143到242的區間。
  • 051型飛彈驅逐艦:海軍第一代國產主戰艦艇,終將退出海洋大舞臺
    051型驅逐艦是近海防禦作戰向外海延伸的必然產物:自海軍成立以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受制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和軍方的戰略眼光,海軍發展是以「空潛快」為主,即以海軍航空兵、海軍潛艇兵以及憑藉良好的機動性快速部署到近海海域的護衛艇、魚雷艇等小型水面作戰艦艇。
  • 全世界海軍必備的特種艦艇!武器裝備極少,但地位卻非同一般
    對於一支軍隊來說,戰時作戰、平時訓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過由於海軍艦艇的「出場費」太過高昂,因此使用常規作戰艦艇訓練海軍學員和其他官兵,經濟角度來講並不划算。為了平衡「新手上路」和經濟效益,各國海軍都紛紛建造了自己的訓練艦,用於彌補這方面的短板。
  • 海上閱兵展示人民海軍四大特徵
    4月23日,參加海上閱兵的中國海軍戰略核潛艇。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達/攝4月23日下午,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在青島海域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西寧艦上檢閱了海軍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和海軍航空兵部隊,人民海軍32艘艦艇編為6個群、39架戰機編為10個梯隊,依次接受檢閱。
  • 美國海軍的宙斯盾戰鬥系統設計與作戰歷史
    宙斯盾戰鬥系統,正式編號是Weapon System Mk7,是全世界第一種全數位化的艦載戰鬥系統,是美國海軍第一種具備決策輔助功能的系統,美國海軍現役最重要的整合式水面艦艇作戰系統。對此美國海軍提出一個「先進水面飛彈系統」的提案,經過不斷發展,在1969年12月改名為空中預警與地面整合系統,英文縮寫Aegis剛好是希臘神話中宙斯之盾,灣灣翻譯為「神盾戰鬥系統」、中國大陸翻譯為「宙斯盾系統」。
  • 日本給出一份海軍排名,俄羅斯不是前二?第四的位置備受爭議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傳統的地面機械化作戰的模式已經被淘汰,超視距、電子信息化的精準打擊模式成為新的戰爭形態。在這種模式下,傳統戰爭模式的主力-陸軍已經逐漸走向二線,海軍和空軍開始成為戰爭的主導軍種,尤其是海軍更是憑藉著其全球到達的能力成為各國重點發展的軍種。
  • 美成功試射新戰斧飛彈 可打擊2千公裡外水面艦艇 速度仍是短板
    美成功試射新型戰斧飛彈 可打擊2千公裡外水面艦艇 速度仍是短板據美國《海上力量》(Sea Power)雜誌網站援引美國雷神公司(Raytheon)的消息報導,該國海軍成功試射了兩枚新型「戰斧「Block V巡航飛彈。
  • 美國海軍FFGX護衛艦敲定,中國海軍將會如何出牌?
    義大利芬坎蒂尼造船集團中標了FFGX那麼,作為美國海軍「佩裡」級護衛艦自2015年全部退役以來的下一代護衛艦項目、也作為美國海軍準備打造「全驅艦隊」以來的一個非驅逐艦水面主戰艦艇項目,這短短的四五年時間裡,美國海軍怎麼越過越回去、又把「全驅水面戰主戰部隊」給忘到九霄雲外去了?FFGX的性能究竟如何?
  • 陸軍直-10武裝直升機登上海軍的兩棲艦艇,專家卻如此點評
    據環球網報導,近期隸屬於解放軍陸軍某集團軍航空旅的直-10武裝直升機登上海軍的兩棲艦艇,參與了跨海登陸演習。而有軍事專家評論,陸軍火力強大的攻擊直升機的上艦,將大大提高海軍的兩棲垂直登陸作戰能力。不光是直-10,包括直-9和米-171等其他型號的直升機也參與了演訓。不少陸軍直升機飛行員是第一次在海軍艦艇上降落,雖然071型船塢登陸艦起降甲板寬大,但海軍艦艇都是在不斷移動中的。而海上的風浪和氣流也比陸地更為複雜,這非常考驗飛行員的經驗與水平。
  • 海軍遠洋艦艇數量PK,日本只有41艘,中國完美逆襲是日本的1.5倍
    日本海自只有41艘遠洋作戰艦艇,而中國海軍完全逆襲,數量是日本的1.5倍。中日海上軍事力量發生逆轉是近十幾年的事。在遠洋作戰艦艇上,日本海自有四艘直升機航母,3艘兩棲登陸艦,他們都能搭載20多架直升機,擁有反潛和兩棲登陸作戰能力,是日本的看門利器,作為艦隊的旗艦擁有航母就意味著其海軍的實力穩穩的位居世界的前十位。世界上擁有獨立建造航母能力的國家屈指可數,因此擁有2艘出雲級和2艘日向級直升機航母的日本海軍自然躋身了世界海軍的五強。
  • 越南海軍四大金剛:蟄伏金蘭灣的超級獵豹戰艦,排水量比056還大
    在2019年,越南海軍派出了主力作戰艦艇——陳興道號護衛艦高調的訪問了日本。隨後東協幾國開展海上聯演,圍繞《海上意外相遇規則》,參演各方實兵演練,聯合搜救、聯合救災等內容。東協各國參演兵力包括新加坡海軍「忠誠」號護衛艦、汶萊皇家海軍「達魯塔克瓦」號巡邏艦、泰國皇家海軍「達信」號護衛艦、菲律賓海軍「達古潘市」號後勤支援艦以及本文的主角——越南海軍的「四大金剛」、絕對主力——「陳興道」號護衛艦。人們突然發現越南海軍也有一些不錯的戰艦。陳興道號護衛艦屬於俄制11661型「獵豹3.9」級護衛艦。
  • 海軍軍官軍銜為何放在袖子上?夏常服和作戰服為何又不放了?
    世界各國軍隊的軍裝,主要品種基本上都區分為常服、禮服和作戰服,此外還有一些輔助品種比如體能訓練服、工作服、防護服等等,每一種軍裝的軍銜標誌放置的位置都不一樣,士官和軍官的軍銜標誌放置位置更是有非常大的不同。
  • 『莫斯科號』巡洋艦再次入役,俄下一代大型水面艦艇何時出現?
    升級後的『瓦良格號』1164型光榮級飛彈巡洋艦,是蘇聯在肯達級,克列斯塔I、II級,卡拉級之後,建造的又一型常規動力巡洋艦,由尼古拉耶夫造船北廠建造,是俄海軍中少數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大型水面艦艇T3-31 & T3CT-96反潛反艦兩用魚雷,該雷重1800千克,戰鬥部裝藥250千克,動力裝置為電機+銀鋅電池+對轉槳,航速40/45節,作戰深度2~400米,在攻擊水面艦時,採用尾流自導方式53-68型核魚雷,戰鬥部裝藥量為2萬噸級TNT屬戰術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