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了好幾款麵包,這個波蘭種軟歐包歷經了幾番波折,還是跌跌撞撞的出道了!因為今天到了吐司盒,本來是打算做一款吐司的,連番失誤,最後變成香芋麻薯麵包。跟大家分享一下!
波蘭種:70克水,70克高筋麵粉,1克酵母粉
主麵團:280克高筋麵粉,耐高糖酵母3克,糖25克,鹽3克,水100克,淡奶油60克,黃油30克
改了方向之後增加了麻薯:150牛奶(家裡牛奶今天剛好霍霍完了,我用了水加20克奶粉替代。)糖35克,麻薯粉40克。(木薯粉90克,糯米粉60克,玉米澱粉30克,蓋上保鮮膜隔水蒸三十分鐘)
把波蘭種和主麵團材料除黃油酵母外,混合均勻,轉移至案板操作。這個時候我發現麵團偏幹,好像不適合做吐司,但還是硬著頭皮開始了。
面很快成團,越摔越覺得不對,麵團在手裡,感覺比重特別小,於是我開始了一連串的自我安慰,直到出現了上圖2這種狀態,波蘭種發揮作用了,我趕緊把麵團扔進冰箱冷凍。十分鐘後取出來,揉了幾下,我就發現催眠都不好使了,老是有這種斷麵筋的聲音,於是加快速度放了酵母和黃油!
繼續揉?還是就此作罷?有了上兩次揉費麵團的經驗,我選擇果斷放手。至此21天無敗績的歷史被終結。浪費是不可能的,想到軟歐對麵團要求低一些,於是轉戰軟歐包。
昨天做了香芋泥,還有很多剩下的,於是決定做香芋麻薯麵包。香芋泥做法在上篇文章,麻薯做法如下:把麻薯粉,白糖,奶粉,椰子粉加入清水中,不停攪拌,直到完全融入,無乾粉顆粒。全程小火,順時針攪拌。
慢慢的出現透明物質,等到麻薯能拉出長絲的時候,關火加入6克黃油,攪拌至融化,裝入保鮮碗,放冰箱冷藏備用。
麵團發酵至兩點五倍大,然後拍扁排氣,分成十份。團成圓形,蓋保鮮膜醒面20分鐘。
取一個麵團擀成長舌形,捲起再擀,把麻薯先放置在面坯上,然後再抹上芋泥,從一端開始捲起,直至把面坯整理成長棗狀。最後刷上蛋液撒上黃油香酥顆粒。
等到面坯增長至1.5倍大,開始預熱烤箱,上下火200度,預熱十分鐘。烤三十分鐘。
一直注意觀察,直到表面微黃,蓋錫紙繼續烤,烤好迅速取出烤盤,放在架子上晾涼。倉促下的產物,香芋麻薯爆漿麵包,真的爆漿了!
也顧不上燙不燙手了,急於想知道這樣修改有沒有問題。選了一個破肚子的,掰開一看,先聞到濃濃的椰奶香味,外皮這個時候還是酥脆的,配上絲滑的芋泥,QQ的麻薯,脆脆的香酥顆粒。豐富的口感,超級幸福!吃甜食時的幸福感和吃完之後的負疚感是成正比的!不管了……
今天一共做了四款,全部手工製作,總結一下:新手純手工製作,不適合大批量生產,還是一天一款比較合理,這樣品質也能保證!
今天還要繼續表揚我的田螺崽崽,給媽媽做的後勤保障超棒噠!整理收納,拖地都很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