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箭影接連特價,杜琪峯最滿意電影完美洗藍

2020-12-03 騰訊網

就在前幾天,CC和Arrow不約而同地開始了自家的特價活動。CC是一貫的官網現貨全部半價一天,Arrow則是官網持續特價,不知道碟友們買了啥呢。那麼接下來回顧下二月份的重點碟訊吧。

作者

方天宇

編輯

parallel

深焦·收藏系列

二月碟訊

- CC標準收藏五月發行 -

CC今年五月看起來是個重點月份,這個月將發行的六套影碟為《大逃亡》、《夫君》、《跳吧,女孩子》、《狂野生活》、馬丁·斯科塞斯短片集與侯麥的六個道德故事套裝。

其中《大逃亡》的源與之前米高梅的公版4K修復源應該是同源,但之前的藍光有幾點令人詬病的內容,首先是修複本身的色調有爭議,同時畫面看起來有輕到中度DNR的跡象,加上公版的藍光碼率低編碼也一般,導致畫質極其不盡人意。本想著這次CC發行總算能以雙碟收錄的話,可以徹底洗掉之前藍光編碼壓碟問題,結果沒想到CC依舊是單碟配置。近三小時的正片與花絮放在一張碟內(而且之前的公版藍光花絮均為標清編碼收錄,CC則會把標清內容放大成高清以更高碼率收入,這給正片留的空間更少了,而且CC花絮還多了一條訪談花絮),令人極度不安。唯一的希望是CC官網上放出的截圖看起來色彩與之前公版的不同,希望最後呈現出的畫質能令人滿意吧。不過CC之前在鐳射碟LD時代製作的,一條1991年導演與配樂錄製的評論音軌,總算是在這次藍光發行重見天日。

《夫君》這次是全球首次洗藍,帶上了全新4K修復的正片與原始單聲道無損音軌。去年在上海電影節看了此片,那時候放的還是老的轉錄源。光從CC官網帶的新修復片段與電影節放的版本一比,質感與銳度可以說是提升了一整檔。花絮方面,攜帶了2009年的一條評論音軌,新錄製的製片人與演員訪談、紀錄片導演丹尼爾·瑞姆製作的全新論文分析視頻、2009年的半小時致敬卡薩維茨特別節目與1970年卡薩維茨上Dick Cavett Show的一集。

《跳吧,女孩子》正片攜帶全新的4K修復源,音軌為原始無損單聲道,花絮方面除了一段新錄的影評人介紹外只有部分段落的評論音軌。《狂野生活》則是保羅·達諾的首部導演作品,CC也毫不吝嗇將其收入其中以表愛意。花絮方面配備了數位演職人員的全新訪談、關於影片後期的對話訪談和2018年影片放映現場的談話內容。

馬丁·斯科塞斯短片集也算是之前有渠道透露出後等了好久的發行了,這張單碟藍光收錄了五部老馬的短片,分別為《義大利裔美國人》、《美國男孩:關於史蒂文·普林斯的一份簡介》、《剃鬚記》、《那不僅是你,穆瑞!》和《你這麼好的女孩在這裡幹什麼》。五部短片全部經過新的4K修復呈現,配備原始無損單聲道。花絮方面,有全新錄製的老馬與影評人對談,還有包括了阿里·艾斯特與薩弗迪兄弟這些其他導演的討論花絮。同時還有更多的花絮內容等待公布。

侯麥的六個道德故事套裝則是自家DVD套裝升級成藍光,六部影片均為2K修復並帶有原始無損單聲道。這些作品應該也算是除了法版的大套裝外的唯一藍光版本,CC選擇了三碟帶上了這六部作品(其中兩部時長不到一小時),花絮基本是之前DVD內容移植過來。包含了四部侯麥短片(《夏洛和牛排》、《維羅妮卡和她的笨學生》、《娜嘉在巴黎》和《當代女大學生》)、侯麥擔任顧問的短片《曲線》、教育電視節目中侯麥導的一集以及各種老的訪談、對談等花絮。

同時繼上個月公布CC將發行網飛的四部作品後,這個月CC又公布了奉俊昊的《寄生蟲》以及《殺人回憶》都將發行CC版,也是值得期待的發行。之前CC收錄的韓國片僅有《密陽》與原版《下女》兩部,不知之後是不是會開始更多考慮韓國影片的收錄。

-Arrow箭影五月發行-

箭影這個月的Academy系列公布因為一些原因推遲,只公布了Video系列的片目,三套新片三套老片,新片為《同感公司》、《找到你了》、《女人》與《後代》雙片;老片為《群蛇奪寶》、《血潮》與《夢魔》。

Arrow開始多選新片也從一個方面顯示出老的B級片的片庫衰竭,畢竟現在市場上的這些獨立廠牌,不少是專攻這種類型。這個月新片中《找到你了》與《同感公司》都比較符合Arrow一貫的新片選片口味,均為現代恐怖類型下帶有特殊想法的作品。兩片配置也基本都由評論音軌、幕後花絮、訪談、刪減片段這類組成。而《女人》與《後代》這個雙片限量套裝有點迷,畢竟兩片的口碑也比較差,這兩片放一起應該也是因為均改編自傑克·珂強的小說並且有相同的角色出現。不論怎樣,Arrow對這個套裝的配置還是極其上心,兩片為此發行都全新4K重做了(雖然僅為距今十年左右的新片),花絮都帶了不止一條的評論音軌、全新幕後製作紀錄片、全新訪談、刪減片段、導演短片等內容。

在老片三部中,《血潮》源自原始底片掃描的全新4K修復,《夢魔》源自原始底片掃描的全新2K修復,《群蛇奪寶》則僅為高清呈現老源。三部影片的花絮則均配備了新評論音軌以及訪談花絮。其中《夢魔》的配置可以說是最豪華,收錄了影院版以及導演剪輯版雙正片,全新評論音軌、七段全新訪談花絮以及一部新製作的電影幕後紀錄片。

同時,Arrow也揭開了大家期待許久的加美拉套裝的第一層面紗。公布了外封設計、初步配置以及發行日期。此套裝將於7月27日正式發行,八碟的配置攜帶了加美拉系列全部13部影片。影片均為之前日版的修復源,其中評價最高的平成三部曲為4K修復,音軌則帶有原始日語以及英語配音。同時花絮將攜帶海量的內容,包括新製作與老的內容。有評論音軌、大量訪談,同時1965年的第一部還將攜帶北美版正片(猜測是Arrow獨家掃描修復)。同時豪華版還將帶有全新系列分析、怪獸圖片等內容的80頁書,其他更多的花絮還等待公布。

- 尤裡卡五月發行-

尤裡卡五月將發行三部作品,其中MOC電影大師系列收錄《馬布斯博士的一千隻眼》與《柔道龍虎榜》。

《馬布斯博士的一千隻眼》的發行代表著尤裡卡總算將弗裡茨·朗的馬布斯博士三部曲完整發行了藍光。這次的藍光源自之前的修復源,攜帶原始德語以及弗裡茨·朗認可的英語兩條音軌。花絮配置均為之前的內容,包含了全片評論音軌、2002年對沃爾夫岡·普萊斯的訪談花絮以及另一個結尾。

《柔道龍虎榜》的發行比較驚喜,不過鑑於尤裡卡打包購買了那麼多星空傳媒的修復,也不算意外了。此次尤裡卡使用的是星空傳媒做的4K修復,我曾在去年北京電影節在大銀幕上看過4K DCP,雖然因為原始素材和拍攝等原因,這個修復並不完美,但質感已經比老的藍光源好上太多。這個新修復前不久也在香港發行藍光,可惜一般般的編碼壓碟加上BD25還是對畫面呈現有所限制,這次尤裡卡應該可以完美呈現這個全新的修復效果。音軌方面攜帶了原始的粵語以及英語配音,花絮方面包含有亞洲電影專家的全新評論音軌、一條香港電影專家的老評論音軌、長達40分鐘的杜琪峯訪談以及老的幕後製作花絮。

同時,《職業槍手》將作為尤裡卡經典系列發行。此片在年初由Kino發行過美版藍光,此次尤裡卡也同樣使用了4K修復源與義大利和法語兩條音軌的原始混音。在花絮方面,尤裡卡同樣攜帶了亞力克斯·考克斯為此片錄製的一條新評論音軌,同時還加了通心粉西部片專家的一段全新訪談。

-《欲望號快車》UHD配置公布 -

柯南伯格的《欲望號快車》在藍光時代一直沒等到高清版本的發行,沒想到直接得到了4K修復的待遇並將於四月份在德國發行UHD。

近期,發行商公布了這套碟的詳細配置。UHD將以4K解析度加HDR極致呈現全新4K修復的效果,音軌則帶有英語原聲與德語配音,均分別以5.1和2.0的DTS-HD MA規格呈現。花絮方面,發行商Turbine Medien則攜帶了許多全新錄製的訪談,拍攝了柯南伯格、維果·莫騰森、攝影、製片、配樂以及選角導演,總長有140分鐘。同時,老的製作花絮以及訪談花絮,加起來約半小時,也收錄其中。最後影碟還帶上了三部柯南伯格拍攝的短片:《乳巢》、《攝像機》與《直播世界上最後一個猶太人在世界最後一個電影院裡自殺》(《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中的段落)。比較可惜的是之前CC的LD中攜帶的柯南伯格評論音軌沒有攜帶,發行商也說為了這條評論音軌與CC前後協商了近一年時間,最後還是無法獲得。這個新修復同時也會發行不帶UHD的普通藍光版,BD+DVD配置,藍光鎖B區。

- 澳洲新碟商系列Imprint -

澳洲碟商Via Vision也開始做起了全新的影碟系列,名為Imprint,目前公布了第一批的發行影片,從配置上看起來和指示劑系列比較相近,從好萊塢六大中拿到之前未發行藍光的影片修復源,並配備自製花絮進行發行的策略。

Imprint的第一批發行包括了1953年版《世界大戰》、《電話驚魂》、《我的老公是異形》、《決鬥的人》與《滑鐵盧戰役》。其中《決鬥的人》花絮拷貝之前Shout Factory發行的美版外,其餘均是新錄製了電影學家的評論音軌或者是訪談作為獨家花絮。而且這批全都是派拉蒙的影片,看來派拉蒙也是放開自家的這些老片授權了,但其中比較驚訝的是《世界大戰》。因為在電影史上都算作重要的名作,派拉蒙對其新做了4K修復,一直以為此片之前未發藍是派拉蒙等著發行UHD,結果沒想到授權給了澳洲的這個新廠牌系列,實屬神奇。

《世界大戰》這套也很明顯成為了Imprint想要打出名聲的重要發行,作為系列編號第一部發行的作品,正片源自派拉蒙進行的4K修復,音軌帶了新混音的5.1軌,但是可惜原始單聲道僅以Dolby Digital規格攜帶。花絮方面新錄製了一條評論音軌外,包含了之前的老花絮:兩條評論音軌、幕後製作紀錄片、講述H·G·威爾斯的特輯、奧遜·威爾斯著名的廣播劇版《世界大戰》與紀錄片。

-《阿基拉》UHD配置更新 -

阿基拉的4K修復UHD也是今年日本動畫界發行的重點期待之一了,雖然現在還不知道會不會像近期《千年女優》一樣,再次成為慘遭嚴重DNR的4K修復日本動畫。這套UHD將於4月24日發行,到時候就能知道具體的修復效果了。

之前公布日版的配置近期剛剛更新,在UHD+BD的雙碟配置上多加了一張BD25的花絮碟。正片為新4K修復加上HDR調色,音軌依然以Dolby TrueHD 5.1的規格攜帶了那條192kHz的重混音軌,同時還帶上了LPCM規格的2.0原始軌。花絮碟雖然單獨給了一張,但內容沒有太多,包含了之前LD時代就有,但是日本之前發藍光沒有帶上的《AKIRA SOUND CLIP BY 芸能山城組》,一段1988年製作的配樂花絮,同時花絮碟還帶有1988年原版片尾字幕、故事板及預告,加起來也就67分鐘的內容。

二月重點碟評

卡爾·齊曼的三段奇妙旅程:CC標準收藏版

在英國二跑發行了藍光之後,CC也跟進發行了卡爾·齊曼的作品,同樣為《史前探險記》、《毀滅的發明》與《吹牛伯爵歷險記》這三部,CC以合集的形式進行了收錄。

CC的配置與之前二跑的三部單獨發行大體一致,影片均源自捷克的4K修復源,修復效果極其精美,說是滿分畫質也毫不為過。音軌則均為原始混音的無損單聲道。在花絮配置上與二跑也是大同小異,三部均分別帶有齊曼博物館製作的一些短花絮,包含小段的訪談、當年製作拍攝的幕後畫面、修復對比等。同時三部也均有額外花絮攜帶,《吹牛伯爵歷險記》雖然少了二跑自己製作的關於吹牛伯爵歷史的分析視頻,但是信息量極其豐富的2015年紀錄片《卡雷爾·澤曼:電影裡的冒險家》依然攜帶。

《毀滅的發明》少去二跑自己錄製的約翰·斯蒂文森訪談,多加入了CC自己製作的24分鐘特效技師討論分析齊曼作品中特效使用的訪談。同時帶上了美版正片開頭,還攜帶了四部齊曼的短片作品:《聖誕夜之夢》、《帶來好運的馬蹄鐵》、《靈感》與《驢耳國王》,比二跑多收錄了兩部。《史前探險記》的花絮,以CC自己新錄製的約翰·斯蒂文森訪談替換了二跑錄製的訪談,同時攜帶了完整版美國發行版本正片。這個美國版正片的收錄過程比較有趣:二跑版也攜帶了這一個版本,為二跑版本剪輯的人從一個畫質糟糕的錄像帶源中提取出北美版獨有的畫面段落與音軌,然後費了很大勁與修復的原版畫面剪輯起來,聲音與畫面配對成北美版的正片。

但就在二跑影碟發行前, 這位負責剪輯的人找到了一條有可能是《史前探險記》早已丟失的北美版膠片存放地點信息,可惜二跑影碟已經製成無法繼續跟進。於是得知CC計劃發行此片的時候,他將這條消息告訴了CC的負責人。最後證實信息指向的拷貝確是北美版的底片,是一個16mm的拷貝。最後CC通過掃描這個拷貝與原始版本的修復剪輯拼起來了這個高清版的北美版正片。

同時,CC這次難得在包裝上也玩了花樣。三部影片的單獨包裝打開後做了類似於立體書一樣的凸出效果。上次有這種包裝設計的可能還要追溯到CC《哥斯拉》原版藍光的那個凸出來的哥斯拉頭吧。不過這套的封面上寫著特殊限量包裝,可能這個包裝在第一批賣光後就沒有了(比如CC《時光大盜》的幻彩版封面就是僅限了第一批碟),加上前兩天CC官網半價時肯定不少人買了這一套,所以若是對這個包裝喜愛的碟友應該趕緊入手。

—FIN—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特別專題

DAU不是電影,DAU是一場運動

DAY 10

70周年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公布,金熊導演又沒法上臺領獎

DAY 9

這部場刊榜首的電影,今夜會拿到金熊嗎

偉大電影配樂師的遺作,竟然是一部科幻電影

第二部現身的DAU,依舊讓人毛骨悚然

DAY 8

專訪蔡明亮:告別語言,種下四年影像它自會長出寂寞和思念

在柏林,打動我的是這部來自非洲的處女作

DAY 7

我們究竟可以容許一個天才導演自我沉溺到多遠?

電影史,正在柏林發生!

DAY 6

目前金熊獎一號種子,是這部柏林滿分愛情傳奇

洪尚秀神奇貓調度,再用電影秀恩愛

DAY 5

渣男竟是他反對主流價值的一把利刃

柏林這部電影會不會要包攬所有表演獎?

DAY 4

賈樟柯:記憶擁有者要有熱情講述歷史

從沒見過一部柏林主競賽電影,讓如此多五星刷屏

DAY 3

從柏林上空13000英尺跳下,但不知有沒有打開降落傘

一頭牛和一窩豬,成了柏林目前最大贏家

DAY 2

70周年柏林,我們最期待的就是她

柏林影帝已經出爐?韓國虐殺片又蠢但爽?

DAY 1

新柏林電影節?XXXXXXX

奇遇開幕片,真的是電影嗎?主競賽至少目前還值得期待

請為口碑榜投票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圈「三大惡人」之首:杜琪峯
    生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杜琪峯是無法選擇的,年少的他,見識了很多人性最骯髒的事情。杜琪峯小時候因為沒有錢,又喜歡電影,會經常偷溜進影院裡看電影。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童年的環境,為他的電影奠定了基礎,這在他日後的電影裡也有所反應。1972年,懷揣著電影夢的杜琪峯,考入了香港無線電視臺,但他只是一名打雜的普通員工。
  • 杜琪峯,香港電影中最特立獨行的導演
    在香港導演裡面,最特立獨行的導演當屬杜琪峯。他出生在魚龍混雜的九龍城寨,這裡賭場、妓院、毒品,凡是違法的東西都有,每天都在上演死人與享受的戲碼。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杜琪峯對骯髒之事見怪不怪,黑社會情結自然就注入到了他的思想當中。
  • 香港黑幫片只看杜琪峯:10部經典電影,你看過哪些?
    大家好,當你們看到小編這篇文章時,你們已經被小編犀利的文筆吸粉了吧,你們一定要多多關注小編哦~  杜琪峯拍了不少令人回味的電影:槍火、暗戰、神探、放逐、黑社會、毒戰、奪命金……技術嫻熟特色鮮明,這些令人朗朗上口的黑幫警匪片集齊來便足以「構造江湖」。
  • 杜琪峯:香港電影裡不可缺少的一角
    要說香港最擅長拍黑幫電影的導演,沒人比得過杜琪峯。 杜琪峯的父親從事的工作與戲劇相關,因此在幼年時候,杜琪峯就接觸到了不少類型的電影。
  • 香港影壇的中流砥柱:杜琪峯
    2001年07月13日16:07:07 網易報導  香 港 影 壇 的 中 流 砥 柱:杜 琪 峰 唯獨外表憨厚的杜琪峯,完全以實而不華的踏實作風,執著的創新突破、對電影製作的誠意和嚴謹,對演員個性的挖掘和尊重以及重視新生力量扶佐後輩的熱誠,頑強地在商業和藝術間尋找平衡,遊韌自如,顯示出無限的潛質和活力。
  • 杜琪峯65歲!《槍火》只拍19天這電影卻拍3年,林雪染血紗布戴3年
    作為香港電影的重要人物,導演杜琪峯和他的暴力美學已經成為香港電影史上的重要符號。只要是看港片的影迷,尤其是男影迷,都或多或少對杜琪峯的電影有著某種情結:無論是那些經典影片,還是已經不再年輕的那些演員們,至今還被無數影迷津津樂道。
  • 杜琪峯任第56屆金馬獎評委主席,10月1日公布入圍電影名單
    內地觀眾開始熟悉杜琪峯導演應該是從《槍火》開始,而這一部電影也是杜琪峯導演捧回第一座金馬獎獎盃的獲獎佳作,更為重要的是,《槍火》這部電影作品形成了鮮明的杜琪峯槍戰片風格,也讓香港警匪電影多了一種表現形式。《槍火》之後,杜琪峯相繼拍攝了《暗戰》《奪命金》《毒戰》等多部警匪題材的電影,票房成績都非常優秀,其中《毒戰》更創下警匪片內地票房第一的佳績。
  • 李小龍套裝公布修復效果,會是最完美版本嗎?
    九月還有一部來自達辛導演的作品《血濺虎頭門》,算是越獄片與黑色電影一種結合。和《不夜城》一樣,箭影之前發行此片使用的CC高清轉錄源,而此次CC洗藍則來自於TLEFilms的全新4K修復源,攜帶原始無損單聲道音軌。花絮方面新的內容為一條來自於2017錄製的節目,由著名電影學家大衛·波德維爾講述本片的群戲表演風格。
  • 杜琪峯當年寫死了發哥,港片從此多了一個江湖大佬
    聊香港電影,江湖義氣的小馬哥周潤發、宿命血染的銀河映像杜琪峯。而曾經,他們只是一個漁村少年、電視臺雜工。1989年,由杜琪峯執導,周潤發、張艾嘉、吳孟達主演的影片《阿郎的故事》,讓周潤發繼《龍虎風雲》、《英雄本色》後,第三次拿到了金像獎影帝。
  • 豆瓣8.5分,劉德華首次稱帝之作,杜琪峯拍出華語電影神來之筆
    11月大螢屏爆片未現「探底」的片子卻不少,其中由向佐主演的電影《我的拳王男友》,幾乎在上映首日便與「年底最爛」產生關聯。最終,豆瓣4.9分與2000多萬的成績,也是票房口碑雙失利的典範。其實,演員陣容普通劇本粗糙的電影獲得如此成績,原本並不值得關注。
  • 杜琪峯:香港電影界最後一位大佬,堪稱香港黑幫片「教父」
    可以說,杜琪峯是導演界難得的一位能夠駕馭各種風格的導演。但是已經年過60的杜琪峯導演,卻稱自己還沒有什麼作品。可以看出,杜琪峯對自己的要求一向嚴格,也許,對於杜琪峯來說,電影這個行業永遠沒有盡頭,值得他用一生去追求。如今娛樂圈越來越浮躁,而杜琪峯是難得的能夠放下浮沉,專心拍電影的人。他拍攝的電影,用最直接鋒利的語言,去展現暴力美學。
  • 杜琪峯評分最高的八部電影,劉青雲佔了一半,第一名實至名歸
    杜琪峯最香港影壇的知名導演,從電視臺時期再到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他拍攝過的經典實在太多,還多次獲得最佳導演獎。不僅如此,他的風格也極其多變,警匪片、愛情片、文藝片,皆能遊刃有餘,由他掌舵的「銀河映像」曾是代表著香港電影的一面大旗,其影響力不言而喻。
  • 香港電影最後的旗幟,杜琪峯與銀河映像代表作十八部
    在97之後香港電影從之前的輝煌時期進入到低谷期,大批的電影人北上,港產片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上都產生了巨大的滑落。而就在此時由杜琪峯導演牽頭的銀河映像電影製作公司於1996年成立了,在之後的二十多年裡,銀河映像一直堅守著港產片最後的陣地。以商業片賺取資金,以作者電影確立銀河映像的獨有風格,成為了香港電影最後的旗幟。
  • 脾氣火爆的電影人周星馳、袁詠儀、杜琪峯,王晶的故事
    導演和演員應是職場上最有趣的組合之一,很容易擦出靈感的火花和憤怒的火花。按理說,導演是一部電影的靈魂,主控整部片子的拍攝工作。1989年,34歲的王晶自編自導了四部電影,五部電影的編劇,其中《賭神》一舉打破香港票房紀錄。有一陣子,王晶忙得14天都沒有休息,有時在片場突然眼前一黑,倒地就能睡著。
  • 得王晶父親真傳,曾與劉德華互不順眼,影壇大佬杜琪峯的傳奇人生
    杜琪峯的出身並不是什麼演藝世家,最開始的時候,他只是在TVB電視臺裡面打雜,負責給別人送信。後來TVB的藝員訓練班招生,由於近水樓臺先得月,杜琪峯也就進入了藝員訓練班,從此開始了他的影視之路。當時,杜琪峯在藝員訓練班裡,學到的大多數都是當演員演戲的技巧。
  • 《暗花》13個幕後故事,揭開梁朝偉再不拍杜琪峯電影之謎
    杜琪峯那陣子很忙,只有夜晚有空,想到了就給大家打電話,走吧,去拍幾段。演員都是明星啊,人家不要安排檔期啊,杜琪峯不管,他點評《PTU》裡的任達華:他的優點,隨叫隨到!3、《暗花》的劇本靈魂韋家輝,加入到劇組,杜琪峯已經帶人在澳門拍了一些零碎了。劉青雲在澳門街頭的鏡頭,梁朝偉拿玻璃樽砸別人的手,都拍了。
  • 從《無味神探》到《黑社會》,香港只有一個杜sir導演杜琪峯
    大多數人對香港電影的印象最深,這是由《賭神》、《功夫》的廢話和《無間道》的世界所創造的賭博時代。。所有這些都與杜琪峯無關。關於「票房不如王晶,藝術成就不如王家衛」有很多類似的問題,但是真正看過杜琪峯電影的粉絲永遠不會懷疑杜琪峯的江湖狀態。在探索新的動作玩法類型片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獨特的暴力美學。
  • 羅大佑與杜琪峯:雲宮音,龍頭棍
    作為當下香港最重要的類型片導演,杜琪峯一步步放大著他影片中的政治隱喻;另一邊,從略帶文藝範兒的校園民謠,到廣為流傳的電影配樂,再到振聾發聵的政治題材的歌曲,臺灣音樂人羅大佑的稜角愈磨愈利,同時他也在不斷拓寬著自己的曲風。
  • 一顆賽汀,王家衛親手把自己電影修復成了鬼片?
    不過首當其衝的《視差》還是十分驚喜,這部精彩的政治陰謀片是首次洗藍,全新的4K修復肯定也會讓全片最精彩的元素——戈登·威利斯的大師級攝影畫面展現得淋漓盡致。正片配備原始無損單聲道音軌,同時帶一段全新錄製的亞力克斯·考克斯介紹。亞力克斯·考克斯這幾年不拍片,反倒是在各個影片藍光花絮中頻繁出現,不論是拍幕後紀錄片、做評論音軌還是講這種介紹視頻,看來也算是轉型了。
  • 吳京最「非主流」的一部電影,然而卻格外出彩,太適合演反派
    羅守耀是父親最疼愛的兒子;天生熱愛藝術的羅守耀,在美國讀書時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電影專業。在畢業之後,羅守耀回到了香港擔任父親公司的總經理。本來可以安安心心當個太平公子哥的羅守耀,是一個不甘寂寞的典型。在杜琪峯的銀河映像接連推出《槍火》和《暗戰》之後;羅守耀對杜琪峯的銀河映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後羅守耀就積極和杜琪峯進行溝通;在2001年之後,羅守耀就買下了銀河映像的大部分股權,當上了銀河映像的主要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