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原標題:廣東部分小貸公司融資槓桿率可放寬至5倍 分析稱:短中期內不會改變
作者:冉學東 徐曉梅
摘要:近日,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廣東證監局經省人民政府同意聯合印發《關於加強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支持疫情防控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意見》。這是防疫期間全國首個省級支持中小企業金融專項文件。
疫情當前,各地積極採取相關措施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而廣東省發文稱,小貸公司的融資槓桿率可放寬至5倍,這在全國並不多見。一時間,在業內引起熱議。
近日,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廣東證監局經省人民政府同意聯合印發《關於加強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支持疫情防控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這是防疫期間全國首個省級支持中小企業金融專項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在特殊情況下廣東省下發的利好政策,有人不免會問,這種政策是不是具有可持續性。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短中期內不會改變,因為受到衝擊的部分中小企業、特定行業從停產受損逐漸走向收支平衡再到恢復盈利,必然不是一個短期的過程。因此相應政策必然也會存在一定的持續性,以幫助中小企業度過此次難關。」
融資槓桿放寬至5倍
為加強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意見》一共有18條政策,疫情防控金融服務的重點對象為疫情防控相關企業以及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等群體。其中,在小額貸款方面,《意見》指出,為了履行地方金融企業服務功能和社會責任,要降低小額貸款和小額再貸款利率。
具體為,支持省粵科科技小額貸款公司、廣州立根小額再貸款公司等加大小額貸款和小額再貸款投放力度,對疫情防控相關企業和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發放的貸款,以及對參與疫情防控的小額貸款公司發放的再貸款,年化綜合實際利率下調5%-10%。對醫療器械、藥品、醫護用品製造等防疫必需行業的企業,安排專門團隊對接,符合條件的貸款申請在5個工作日內放款。鼓勵小額貸款公司對疫情防控相關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和個人下調貸款利率、減免手續費用、延期或展期1-3個月、免除1-3個月罰息、完善續貸安排、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
另外,《意見》還強調,適度放寬優秀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槓桿。各項監管指標優良、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小額貸款公司,經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批准,其融資餘額可放寬至不超過淨資產的5倍,單戶貸款餘額上限上調為不超過註冊資本的5%且不超過1000萬元。其中,通過銀行、小額再貸款公司及法人股東借款等非標準化融資方式融入資金的餘額,放寬至不超過淨資產2倍;通過在滬深交易場所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標準化融資工具融入資金的餘額,放寬至不超過淨資產3倍。
蘇筱芮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廣東省的這份文件,可以說在多個方面存在利好:一是對於小額貸款公司來講,融資槓桿放寬、融資渠道擴大,有利於小額公司主動、積極擴大業務規模,對小貸公司的長期發展是一種利好;二是對於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而言,這份文件通過對小貸公司施加利好,間接將政策優惠傳導至下遊的中小企業,小貸公司是我國金融體系的「毛細血管」,對中小實體企業的服務支持地位不言而喻;三是文件鼓勵小貸公司向疫情防控相關企業、醫療器械、藥品、醫護用品製造等防疫必需行業的企業開啟綠色通道,對復工復產、防控防疫的大局產生利好。
放寬部分小貸公司的槓桿率至5倍,廣東省是全國首個省份。要知道的是,此前,廣東小貸公司融資槓桿最高為1倍,且只能從不超過兩家銀行借款。
但並不是所有的小貸公司都可以放寬融資槓桿,就如《意見》所稱,只有「各項監管指標優良、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小額貸款公司,經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批准」才可以享受這種政策。
分析稱:短中期內不會改變
疫情的出現讓原本就處於「停業、關門等」狀態的小貸公司雪上加霜。小貸公司由於受到槓桿率的限制很難做大做強。
一般情況下,小貸公司的平均槓桿率在2倍左右,3倍槓桿率已經很高了。
此次雖然只是放寬部分小貸公司的槓桿率,但對廣東省小貸行業影響深遠。中國人民銀行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全國共有小貸公司7680家,其中廣東省的小貸公司數量僅次於江蘇省、遼寧省位列第三,共456家;貸款餘額為709.95億元,成為為數不多的貸款餘額超過500億元的省份地區。
而且,蘇筱芮認為,「這种放寬短中期內不會改變,因為受到的衝擊部分中小企業、特定行業從停產受損逐漸走向收支平衡再到恢復盈利,必然不是一個短期的過程。因此相應政策必然也會存在一定的持續性,以幫助中小企業度過此次難關。」
至於廣東省的放寬政策會不會在全國起一個帶頭作用,「其他省份不一定有放寬的可能,根據目前的數據,也就是截至2020年2月18日24點的數據來看,廣東省的疫情確診人數僅次於湖北,位居全國第二。這是廣東省內根據本省的防疫形勢、企業現狀做出的政策調整。」蘇筱芮坦言。
事實上,早在2019年就已傳出網際網路小貸公司的槓桿倍數放大3-5倍,且監管分別從註冊資金、槓桿、對個人以及企業投放金額的限制對網際網路小貸提出要求,但仍處於討論階段。
2017年末P2P整治方案明確提出,網際網路小貸槓桿為不超過1.5倍。而各地金融辦部分在實際執行時已經突破這一比例,如重慶、上海等地的槓桿率普遍在1.5倍-2倍,湖南省甚至達到3倍。
「高槓桿其實對我們來說是個好政策,放款額度大也能把註冊資金髮揮更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