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百萬口棺材運到日本:山東最窮貧困縣,承包日本人死後的體面

2020-12-16 正解局

◆一口棺材,打開一個內陸縣城直通海外市場的大門,這就是曹縣發展的「蝴蝶效應」。

正解局出品

棺材這行,許多人覺得不那麼體面。

然而,有人卻將其做成一年上億元的生意,並讓日本的老者在電視上鞠躬表示,「感謝你們讓我的靈魂得到安息」。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90%的棺木都是中國山東曹縣生產的。

從曹縣壟斷日本棺木市場的背後,我們能夠窺探到一個貧困縣的發展之路。

1. 「棺二代」徵婚,嫁妝是8家「棺材鋪」

前些時候,網上有個「土豪招婿」新聞,說的是在山東菏澤市曹縣,有位老闆貼出告示,為自己30歲的女兒徵婚。在徵婚啟事裡開出的嫁妝是自家經營的8家網店。

(曹縣一「土豪」貼出的徵婚啟事)

這8家網店,正是棺材店。有網友算了筆帳,這8家網店估價有700萬。

在曹縣,做棺材生意別說身價百萬、千萬,年產值過億的也不在少數。這裡生產的棺木絕大多數用於出口,幾乎壟斷了日本市場。

每年都有上百萬口棺材從這裡被源源不斷地銷往日本,陪伴離世的人最後一程。

曹縣最早開始專門生產棺木的廠家,每個月都要發2萬套棺材到日本,一年的銷售額1個多億。

國內媒體比較「謙虛」,說至少60%以上的日本市場被曹縣的產品佔據。而日本有媒體報導,這個數字是90%。

東京電視臺為了這個事,還專門跑到莊寨鎮實地錄了一期節目來一探究竟。

(日本東京電視臺《不可思議的世界》節目)

2. 山東小縣,決定日本人死後的體面

要不是「棺二代」徵婚的那個新聞,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山東河南安徽交界處這個默默無聞的曹縣,決定了日本人死後的體面。

(日本電影《入殮師》劇照)

日本人的棺木最後要和遺體一起火化,所以易燃且輕的桐木是最佳選擇。

豐富的桐木材料,是曹縣搶佔日本市場的先天優勢。

曹縣西邊緊挨著的就是蘭考縣,這裡因焦裕祿種泡桐治理風沙而聞名。同樣一方水土,曹縣也盛產泡桐,特別是在曹縣西北角的莊寨鎮,是中國最大的桐木加工生產基地。

在曹縣,從事木材加工行業的人差不多有30萬。僅莊寨鎮,木材加工企業就有2569家,還有5000多個體戶,年產值500億元,幾乎相當於一個中部地區縣城的經濟體量。

這個鎮每年加工的木材,如果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的面積摞起來,和上海的金茂大廈一樣高。

僅有原材料優勢還不夠,曹縣棺材能夠佔領日本市場,除了質優價低外,還緊緊抓住了日本人的需求。

莊寨鎮一家生產棺木的企業,產品獨佔日本三分之一的市場。像這樣的「龍頭」級的鄉鎮企業,每家都有自己的駐日團隊,專門研究當地的文化習俗和消費動向。

日本人注重儀式感,「身後事」更不會馬虎。在棺材要求上,除了功能完備,還要美觀。

曹縣生產棺木的企業,在研究日本消費方向的基礎上,不斷滿足日本市場的需求。比如在櫻花季推出帶有櫻花元素的棺木,或是根據不同人群開發刺繡圖案。每年投放日本市場的新品比例能達到25%。

(曹縣生產的棺木,很多都是針對日本市場的需求「量身定製」)

在細節上,曹縣棺材也做到了極致。一口成品棺長寬尺寸誤差不超過2毫米。

日本的棺木上,有供家屬瞻仰的小木門,這個小木門在開合的時候,如果合頁有聲音,會被認為是對死者的不尊重。曹縣生產的棺木就在合頁上反反覆覆摸門道,不讓它發出一點兒響聲。

日本生產棺木大多是實木,對雕刻工藝要求極高。巧合的是,曹縣是傳承了百年的「木藝加工之鄉」,有得天獨厚的雕刻人才資源,能夠做到批量生產。

(曹縣棺木廠家的生產廠房。憑藉規模優勢,曹縣的棺木加工已經形成了流水線作業,質量和價格都碾壓日本產品)

日本本土生產的一口棺材要4000多元。曹縣生產的棺材,便宜的只需200多元,貴的也不過是日本生產一半的價格。

就這樣,曹縣生產的棺木迅速佔領了日本市場。

3. 「不吉利」與「怕麻煩」,

曹縣棺材產業的興起之路

上世紀90年代,受經濟大環境影響,日本本土的棺木加工廠開始在海外尋找代工。

他們的首選,就是以前為他們提供原材料的曹縣。

2000年前後,日本的廠家找到了曹縣外貿部門,希望把自己工廠木雕的活外包給曹縣的工廠以降低成本。

要知道,那時日本一個雕刻師傅一天的工資就要八九百元,而曹縣本地的師傅只要10塊錢。

如今曹縣一家棺木生意做得數一數二的一家企業負責人說,當時他們只是代工雕刻業務,可是代工的話就得聽命於人,人家說不合格就不合格,說要降價就得降價。他們一合計,既然日本人能做,我們憑什麼不能做?

於是,他們帶著自己的產品參加了上海的交易會,這些質量媲美日本廠家,價格卻低得多的棺木,一下子就引起了日本廠商的關注,曹縣生產的棺木,從此開始進入日本市場。

(曹縣當地的木材加工,最初大多是從事簡單的板材加工)

當然,能跨出這一步的企業,並不是特別多。原因有二:

一是「不吉利」。當年曹縣的工廠剛開始加工棺木的時候,來拉貨的大貨車看到東西掉頭就走,廠家的人沒辦法,騙著說是日本訂的工藝木箱子,才讓這些棺木順利東渡。

二是「怕麻煩」。做板材簡單,做棺木既要定製配件、買布,又要符合極高的精細標準。這對於習慣了簡單加工板材,從未接觸過複雜工藝的廠家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不過,一些有長遠眼光的企業卻抓住了這次機會。他們一方面聽從了日本客戶的「勸告」:板材加工利潤越來越薄,棺木的利潤高。

更為重要的是,曹縣人看到了老齡化社會給棺木生意帶來30年興盛期的巨大市場。

最新的數據顯示,2018年,日本大概有120萬人死亡,這個數字在未來幾年會持續上升,一直到2040年。

看到棺木的生意風生水起,越來越多的傳統桐木板加工企業,開始盯上日本棺木這個大生意。

自此,曹縣棺材產業形成規模。

4. 「財路」無法複製,

成為「超級鎮」的路卻有很多

時勢造英雄。

儘管有多家一年賣1個多億的「棺材大戶」,也有不少像徵婚送8家店老闆那樣的中小型棺木加工企業,但是現在這條「財路」顯然無法再簡單複製了。

不過,想成為莊寨鎮這樣的「超級鎮」,並不是只有這一條路。

靠本地傳統行業和資源發展的曹縣,正在讓人從城市回到縣裡,從縣裡回到鄉鎮。

(鄉鎮經濟發展離不開人才回流,反之人才回流也帶動了企業生產技術和管理、銷售的進步)

在曹縣製作棺木的廠裡打工,收入普遍好於當地其他行業。平均每月四五千的工資,和當地其他行業比已經算是不低了。在曹縣縣城,一個中層公務員一個月的收入也就4000元。

這些回流的工人裡,有之前在濟南或是外地打工回來的,也有附近鎮子裡來打工的。他們選擇在棺木廠工作,也是圖這裡工資比較高,工作和生活壓力不大。

(憑藉以棺木出口帶動的木業發展,莊寨鎮成了山東省經濟發達鎮改革試點)

甚至,有從廣東把廠子搬到曹縣的棺木企業。

從1999年就開始做棺材的一位廣東企業主,就把工廠搬到了曹縣莊寨鎮工業園。所有的桐木等原材料在曹縣本地加工,省了原料和物流成本,還解決了熟練工人等問題,省下來的錢買新設備,自然而然實現了產業的技術升級。

棺木行業只是一個縮影,倚仗產業聚集和不斷升級帶來的變化,曹縣的電子商務開始興盛起來。

電商為曹縣打開了通向世界的另一扇大門,吸引了更多人回家創業。

曹縣現在已經成了僅次於浙江義烏的全國第二大淘寶村集群。100多個淘寶村裡,村村都有大學生。就連以前指望著自家孩子讀大學走出村子的家庭,現在也把他們喊回家來做電商。

2017年,曹縣以74個淘寶村名列全國第3,2018年淘寶村的數量達到113個,全縣電子商務銷售額158億元,2019年淘寶村數量達124個,成了全國第二大淘寶村集群。

(2019年全國十大淘寶村集群)

曹縣也創下了一個個全國第一,世界第一:

中國最大的演出服產業集群,銷量佔淘寶、天貓的70%表演服網絡銷售全國第一木製品產業集群的銷量佔淘寶和天貓的40%、京東的50%生產了美國80%的木質國旗蘆筍年產15萬噸,出口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二

(曹縣大集鎮演出服公司數量)

儘管壟斷日本棺木市場帶著一點偶然的因素,但是背後卻是曹縣「一鎮一業」 聚焦優勢形成規模帶來的必然性。

因為人口基數大,曹縣是山東省級貧困縣。誰能想到,一個貧困縣能夠站到世界舞臺,創造一個個「世界第一」。

一口棺材,打開一個內陸縣城直通海外市場的大門,這就是曹縣發展的「蝴蝶效應」。

相關焦點

  • 每年百萬口棺材運到日本:山東最窮貧困縣,承包了日本人死後的體面
    每年百萬口棺材運到日本:山東最窮貧困縣,承包了日本人死後的體面 2020-01-08 14:14:44
  • 山東最窮貧困縣,承包了日本人死後的體面-虎嗅網
    從曹縣壟斷日本棺木市場的背後,我們能夠窺探到一個貧困縣的發展之路。「棺二代」徵婚,嫁妝是8家「棺材鋪」前些時候,網上有個「土豪招婿」新聞,說的是在山東菏澤市曹縣,有位老闆貼出告示,為自己30歲的女兒徵婚。在徵婚啟事裡開出的嫁妝是自家經營的8家網店。
  • 山東濰坊曹縣:壟斷日本90%的棺材,創下了多個「世界第一」
    正解局出品 棺材這行,許多人覺得不那麼體面。 然而,有人卻將其做成一年上億元的生意,並讓日本的老者在電視上鞠躬表示,「感謝你們讓我的靈魂得到安息」。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90%的棺木都是中國山東曹縣生產的。
  • 暴賺500億,從山東最窮光棍村到徵服4千萬中國女生,它憑什麼
    曹縣不僅承包了1億日本人的身後事,還讓近3000萬中國妹子瘋狂。這個山東最窮的縣城生產的棺材,讓號稱不用「中國貨」的日本人啪啪打臉。幾乎所有的日本人都會買上一次曹縣的棺材。1曾經的最窮光棍村,如今年賺500億山東曹縣是菏澤的一個縣,地處山東省和河南省的交界處。之前的曹縣只能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窮!每個人平均只有八分地,尚不及畝,人均GDP排倒數第一。
  • 山東最窮光棍村逆襲:年賺500億,迷倒4千萬女性,徵服1億日本人
    從山東最窮光棍村,到徵服4000萬中國女生,它憑什麼?山東這個城市從來都不缺乏奇蹟出現。比如章丘產的大蔥,比籃球巨星姚明還高,壽光產的白菜,差點讓韓國人吃不上泡菜,青島產的臉基尼更讓外國人慾罷不能!但作者今天想聊的不是章丘、壽光、青島,而是一個名叫曹縣的小縣城。
  • 國人備受青睞,日本家喻戶曉?這個山東小城憑什麼
    可後來,抓住了商機的山東菏澤曹縣依靠漢服,僅用10年就從貧困縣逆襲成了富豪縣。有網友甚至說,「中國漢服復興的起點不在西安也不在南京,在曹縣。」還有位漢服商家戚永每年漢服的銷售額可以達到上千萬,不僅如此,戚永在維持中低端走量款之外,還開闢了高端定製漢服。據AI財經社報導,比起大眾款,高端定製一年給他帶來的收入只有百萬量級,不算他最掙錢的生意。
  • 孫中山去世後為何有四口棺材?其中一口棺材裡為何還躺著梅蘭芳?
    孫中山留下遺言,希望自己死後能像列寧那樣,保存遺容供後人瞻仰。 孫中山遺容 考慮到水晶棺不能立即運到,而遺體不能久放。
  • 靠情趣內衣走紅,每年要發2000萬個快遞,維密「衰落」,它卻興起
    也許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代加工這一領域,但是中國的很多產品早就已經遠銷海外了。有些行業甚至能夠「壟斷」海外國家了,而國內這2大不起眼的行業,一個能夠壟斷日本市場,一個全國各地都「搶」著要買,年入上億元不成問題。比如棺材這一市場,事實上提到這兩個字很多人都會有些避諱。然而就是這個看上去不受歡迎的行業,在日本卻十分暢銷,能做成一年上億元的生意。
  • 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山東的手段
    據有關材料記載,抗戰八年中,被日本帝國主義擄走和誘騙去日本和東北的山東壯丁,不下二百餘萬人。牲畜也是日本侵略者掠奪的對象。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到處無貸價地搶奪耕牛。一九四一年,日本侵略軍對南沂蒙縣大「掃蕩」,有的區耕牛損失在百分之六十以上。一九四四年下半年還計劃在山東搶耕牛十萬頭。
  • 誰是山東最窮的城市,竟然不是菏澤!
    說到誰是山東最窮的城市,大家的第一感覺肯定是菏澤市。魯西南是山東的貧困圈,菏澤又是魯西南最窮的一個,這在山東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常識。可現在我要顛覆你的潛意識了,因為各個指標顯示菏澤已經摘掉山東最窮的帽子。
  • 六成日本逝者,最終與曹縣棺木為伴
    而她所在的山東曹縣,也因為出口各種各樣的精美棺材,逐漸成為日本棺木市場的主要供應者。 目前,曹縣棺木在日本市場處於主導地位,但長久以來,這一產業在當地屬於邊緣經濟,而它所處的木材加工行業又整體面臨轉型困境。
  • 日本古代怨靈被譽為日本「孔子」每年700萬人來此祈福「天滿宮」
    臨考前夕,不僅學生們發奮苦讀,學生家長也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很多家長都會專程來到山東孔廟,祭拜孔子,以祈福孩子取得好的成績,這絕非是迷信,而是一種美好的祝願。作為我們的緊鄰日本,那裡的學生和家長,又是如何祈禱心中的願望呢?今天我將用鏡頭帶領大家走進有著日本「孔廟」之稱的福岡太宰府,聊聊在日本人心中的「孔子」又稱日本四大怨靈之一的「菅元道真」。
  • 河南最窮的3個縣,發展相對落後,其中有你的家鄉嗎?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我國快速發展,河南的發展相對較好,在中國目前的知名度較高,這樣,各省就有一個問題,就是城市發展特別不平衡,有的城市很發展,但有的城市一直在拉後腿,那麼,你知道河南省最窮的三個縣在哪裡嗎?今天我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
  • 山東有名3個「窮」縣,坐擁長壽之鄉和百萬人口美名,是你家鄉嗎
    我們說到山東最窮的縣城,大家可能都以為是陽新,因為我們對山東縣城了解不多,為什麼現在的中國已經經歷了改革開放,所以那個時候的中國已經成為了過去,現在的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有了一些繁榮景象,但是這樣的貧窮地區因為某種原因在發展的潮流中退縮了,所以今天我們所說的山東是一個真正的貧困地區,
  • 一隻河豚能毒死30人,日本人為啥還敢冒死吃河豚?
    說到對河豚這道美味的追求,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日本瘋狂。日本人嗜吃河豚就像俄羅斯人玩輪盤,即便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正如一句古老的日本短詩所云:昨夜共君食河豚,今朝我來扶爾梓(棺材)。全世界大約有一百多種河豚,最令人注目的特點是它們受驚時會把水或空氣吸入腹部一個袋裡,這個袋子很有彈性,有如輪胎的內胎,河豚膨脹成一個比原先的驅體大二、三倍的球體,以此嚇跑來犯的敵人。
  • 日本在原子彈襲擊後的國運豪賭
    在原子彈空爆後,6千多度的高溫瞬間把幾萬幢房屋摧毀,超過7萬廣島人當場死亡,另有30%的廣島人受傷。當時廣島一片混亂,頓時失去了與東京方面的聯繫,在東京的參謀本部派人來廣島後,才了解到一些情況。後來日本派出了物理學家進行現場檢測,最後得出結論,確實是遭到了原子彈的襲擊。
  • 包拯用21口棺材下葬,真正墓室找到時,卻為何還是滿地狼藉?
    在中國的舊式思維中,在人們死後大家都抱有一個"息事寧人"的想法,無論自己身前是非對錯,都希望自己在九泉之下可以享受清淨。所以就衍生了很多的防盜手段,其中曹操為了防止自己的墓葬不被盜,下葬時採用了72口棺材分別出城,藉此擾亂視聽。他的兒子曹植則是利用了反向思維,在自己真正的墓室上面,建築了一個假的墓穴,可謂是誰都沒有想到。
  • 為何有人說鐵面無私的包拯當年給自己準備了20多口棺材?
    在包拯老家安徽合肥的民間傳說中,包拯為官清正,得罪了很多人,死後為了避免仇家報復,專門準備了21口棺材,其中當然只有1個是真的,其餘20個都是假的,然後從合肥的7座城門中分別運出下葬
  • 靠「棺材」、「情趣內衣」發家?這些小城有多強
    日本九成棺材來自中國,「中國棺材之鄉」有多強?「生老病死」本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讓天眼妹沒想到的是,壟斷了日本人「死亡生意」的竟是一個中國小鎮。在日本的橫濱港每天都會有幾艘來自中國的貨輪,密集的貨櫃裡裝滿了棺材,而這些棺材大多都源自於山東菏澤。
  • 中國「最窮」省份:知名度聞名世界,卻高達73個貧困縣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迅速發展,國家的經濟環境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事實上,我們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仍然有很多地方,是一個非常貧窮落後的國家,有一個被稱為中國「最貧窮」的省份,就是雲南,說到雲南,大家都不會陌生,隨著旅遊業的興盛,雲南省一直是中多驢友嚮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