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發140億,沃森生物正處在風口浪尖上。
這個周末,一則關於沃森生物股權轉讓的消息在資本圈裡炸開了鍋。
而說起這則大消息,則是因為一個預期價值超700億的上海澤潤,沃森生物準備11.4億就給賣了!於是一下子,沃森生物就陷入了「賤賣」資產的輿論漩渦,同時還被證監會質疑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但12月7日,事件又有了大逆轉,沃森生物12月7日早間公告,暫不將《關於籤署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及增資協議的議案》提交公司2020年第六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這是決定又不賣了?而最終賣不賣,現在誰也說不好。但二級市場上,沃森生物股價大幅低開,投資者已經開始不買帳了。
1
「賤賣」資產惹「眾怒」
12月4日晚間,沃森生物發布了一則股權轉讓公告,擬轉讓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控制權,這一核心子公司的轉讓款為11.4億元。
圖片來源:官方公告
而上海澤潤研發二價、九價HPV疫苗多年,其中二價疫苗註冊申請在6月份獲得受理,引發了市場的熱烈追捧,此次在即將孵化出小雞之前賣掉雞蛋,引發了投資人的強烈憤怒。
在周末的電話會議上,投資者也是「火藥味」十足。12月5日沃森生物一眾高管召開電話會議,對投資人回應相關事件。
結果問答環節雙方言辭一度激烈,投資者問出「這個議案在中國資本市場通過是不是一個恥辱」、「是不是利益輸送」、「這是對中小投資者的羞辱」。
而沃森生物高管的回應言辭也十分抓眼:「你可以質疑我們的管理水平差,但你不能質疑我們的人品。」
12月7日早晨,也許是頂不住各方的壓力,沃森生物披露稱,基於公司總體發展戰略和有利於上海澤潤長遠發展的原則,公司做出上述上海澤潤股權轉讓及增資相關交易的決議,相關決議披露後,受到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公司重視投資者意見,並積極與投資者進行溝通,為更廣泛的聽取各方意見,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暫不將《關於籤署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及增資協議的議案》提交公司2020年第六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
與此同時,12月7日早晨沃森生物還披露了一份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監管層要求公司回應轉讓上海澤潤控制權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等,關注函的信息量巨大。
但二級市場上,失望的投資者拿股票發洩著自己的情緒,沃森生物股票開盤大跌,股價以37.53元/股開盤,對應跌幅17.81%。在盤前交易中,沃森生物股價報36.53元/股,跌幅20%。開盤大跌之後不久就觸及跌停價36.53元/股,市值蒸發約140億元。
圖片來源:雪球截圖
2
「金蛋」為何成「棄子」
對於投資者的種種指責,沃森生物董事長李雲春在電話會議上回應稱,綜合考慮到沃森整體的發展戰略以及現在遇到的現實問題,「交易有利於澤潤的獨立發展」。其進一步指出,在HPV領域,沃森產品或不具備明顯優勢。
「(國產)二價,我們的上市時間也比萬泰慢了;(國產)九價HPV現在的競爭格局可能也更加慘烈了。」李雲春說,如果要繼續研究加產業化HPV疫苗,針對國內和國際的競爭格局,最少還要投10-15個億,這沃森生物確實還有一定壓力。
因此,本著為團隊、投資人負責,做出這個決定。「希望能通過這樣一個舉措,給澤潤打開一個獨立發展的空間。三年之後再看我們今天的舉措,你會明白的。」李雲春稱。
上海潤澤二價疫苗將於2022年上市銷售,九價疫苗仍處於臨床I期,談商業化為時尚早,在本次交易資產評估中,樂觀預計於2026年上市銷售。
市場機會越來越小,而未來研發投入依然是個「無底洞」。
選擇此時找個戰略接盤俠來平攤風險,共享利益,對於沃森生物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
而據天風證券預測,我國HPV疫苗市場空間巨大,最高或達到1200億元以上。另有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HPV疫苗合計獲得批籤發1018.11萬支,至2020年,僅1-9月國內HPV疫苗批籤發就達到1108萬支。
國產疫苗入主前,國內HPV疫苗市場幾乎被默沙東壟斷。2018年起,智飛生物在國內獨家代理默沙東的四價和九價HPV疫苗。2018年默沙東的4價和9價HPV疫苗在國內上市即佔據70%的市場,2019年更是超過80%。
2019年底,鍾睒睒實控的萬泰生物的二價HPV疫苗成為了首支國產獲批的宮頸癌疫苗,定價329一支,與進口疫苗相比價格優勢明顯。天風證券以此計算,在不考慮海外市場的情況下,沃森二價HPV有望實現峰值銷售收入24.58億元。
而目前沃森的九價HPV疫苗正在臨床3期,一旦上市銷售,其價值或將遠超二價HPV疫苗。
因此,從這方面來說,上海潤澤確實被被低估了。
3
打的什麼算盤?
2010年沃森生物A股上市之際,創始人李雲春持股比例高達20%以上。上市之後,李雲春一路減持,截至2020年三季報,其持有沃森生物的股權僅剩3.13%,套現高達幾十億。其中今年內的減持比例達1.06%。在今年的10月份發布的《2020胡潤百富榜》上,李雲春以52億元財富,排名1103位。
據了解,目前沃森的第一大股東為雲南工投集團,持股比例為4.97%。雲南工投集團參股沃森的動作可追溯到2016年9月,當時其以約12.4億元受讓玉溪地產以及李雲春、劉俊輝等三位自然人股東近1.23億股股份(佔總股本8%),成為沃森生物第一大股東。3位自然人股東合計套現近8億元,其中董事長李雲春套現4.07億元,退居第二大股東,劉俊輝套現3.47億元退居第三大股東。
2017年初,工投集團通過二級市場以10.18元/股的均價增持沃森生物100萬股,並分別在同年7月和9月,工投集團再次以大宗交易方式受讓李雲春、劉俊輝等人3556萬股和2594萬股,合計7.9億元,李雲春再次套現3.58億。
隨後,2018年12月,李雲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2704.71萬股,套現約4.8億元;2019年1月,李雲春再次減持沃森股份1028萬股,因未按規披露,遭深交所下發監管函。據外匯天眼計算,從2018年底至2019年3月,李雲春共計4次減持累計套現超過5億元。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同樣,在出讓子公司股權這件事情上,沃森生物也已經不是第一次。
早在兩年前,李雲春就曾甩賣掉其最有價值的單克隆抗體嘉和生物控股權,受讓方為高瓴資本。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次出讓子公司控股權的背後都有泰格醫藥的身影。
創始人不斷減持公司股份,同時持續轉移核心資產,不免讓投資者產生「大股東是否要跑路」的質疑。
市場的反應也證明了這一點。
沃森生物的股價在今年8月達到每股95.86元後,隨即一路狂瀉,市值也從1400億元腰斬至700億,截至如今的563.8億元。
未來能否挽回投資者的信心,關鍵還在於公司能否持續盈利,能否實現穩定增長。這就要看沃森生物選擇的mRNA新冠疫苗賽道能否幫其打贏這一場翻身仗。
雲掌財經素材來源:
科創板日報:《賤賣還是另有所圖?沃森生物電話會引爆醫藥圈 真相或與這些有關》
雷達財經:《沃森生物轉讓HPV疫苗資產遭深交所問詢,投資者要求更換董事長》
時代財經:《套現超十億,沃森生物李雲春因「講人品」登上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