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孔嬤嬤一席話,讓盛老夫人的老年生活質量大大提升

2020-12-14 米蘇是我

看《知否》原著的時候,除了主線劇情,我也很喜歡去挑著那些有老夫人們的劇情觀看。

那些走入遲暮之年的老夫人們真的很有魅力,就像讀者笑笑說的:

歲月磨礪了她們的風骨,卻未曾讓他們通過人生至暗時刻頹廢了她們的氣度與格局,反之是讓他們的白髮與皺紋充滿了人性之美。

而在眾多老夫人中,孔嬤嬤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她不僅自己充滿著人生智慧,一生歷經艱難,卻總有辦法,逢兇化吉,過得開心,還總是用自己的智慧來影響旁人,盛老夫人就因為聽了她的一席話,老年生活的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01孔嬤嬤其人

孔嬤嬤是盛家姐妹幾個的教習嬤嬤。

她曾經以一席「治家」言論,四兩撥千斤,輕輕鬆鬆地,就讓盛紘開始自省自己在治家上出現的問題,藉此還撼動了林姨娘在盛家經久不衰的恩寵地位。

這讓盛家一眾老小,以及看書的我們都佩服不已,也忍不住問一句,這樣厲害的孔嬤嬤是如何「修煉」出來的呢?

孔嬤嬤的前半生過得很艱辛。

當年,孔嬤嬤後娘生的妹妹,被官家選中,進宮做宮女。而彼時的孔嬤嬤已經定了親,正在家中待嫁。

可孔嬤嬤那黑了心的後娘,居然因為見不得自家女兒把青春耗在那個暗無天日的皇宮裡,就偷摸用計,讓孔嬤嬤頂替了自己的女兒入了宮。

自此,孔嬤嬤失去了期待已久的婚姻,不得不在皇宮裡曲意逢迎,提心弔膽地過日子。

毫無疑問,那段時間孔嬤嬤過得很艱難。閨蜜盛老夫人在回憶起孔嬤嬤的經歷時,也忍不住感慨說,孔嬤嬤的一輩子都被耽誤了。

可孔嬤嬤卻很樂觀。她很豁達地表示,自己沒什麼不容易。

她說:

我這輩子經歷的,可比常人精彩。不說吃過的用過的,光是皇帝我就見了三個,皇后見過五個,后妃貴人更是如過江之鯽,也算是開眼了!還能衣食無憂地活到花甲,沒什麼好抱怨的。我那妹妹,嫁人,和夫君之外的人在一起,東窗事發後被休,一輩子弄得聲名狼藉。我那後娘為她傾家蕩產,最後潦倒而死,我可比她們強多了。

一直以來,孔嬤嬤都是個很懂得自我調節的人。

剛被送進宮時,她可能會覺得有些沮喪。可在意識當下的環境不能改變時,她就開始把注意力從悲傷的情緒中轉移,轉而去想辦法,思考該如何適應環境,讓自己活下去。

而她確實也做到了。甚至皇帝換了好幾任,她也依然穩坐在六局女官的位置上。

雖然,孔嬤嬤離自己曾經希望成家生子的夢已經很遠了,但她總是懂得安慰自己,去從自己的經歷中挖掘閃光點。

要知道,她早已經不再是個普通的,有時還會為生計發愁的民女。

她身處宮中,不僅衣食無憂,受人尊敬,還能穿梭在歷史間,見證一個個貴人的起落。

這樣的經歷不是普通人能有的。孔嬤嬤很滿足,也發自內心地認為自己是不枉此生了。

在這樣的自我調節之下,孔嬤嬤的心態非常平衡,內心的小世界非常安穩。整個人的生活質量也非常高。

加上娘家的情況時不時傳來,關於那對黑心母女「害人終害己」的消息,也成了孔嬤嬤閒暇生活的「佐料」。

而當孔嬤嬤可以在聽到這對母女自食惡果的情況後,大笑出聲時,她也真的放下了心底最深處,那絲對前塵往事的糾結。

02勸慰盛老夫人

盛老夫人和孔嬤嬤的相識,是因為作為侯府嫡女的她曾在年輕的時候,被接入宮中,在靜安皇后身邊呆過一陣,進而認識了侍奉在側的孔嬤嬤。

兩人年齡相仿,性格投機,相處融洽。就連盛老夫人出宮出嫁後,兩人也沒斷了聯繫。

因此,孔嬤嬤也清楚盛老夫人的情況,知道她和夫婿的關係並不融洽,就連自己的親兒子也因為盛家的家宅之亂而夭折。

痛失親子,加上夫婿英年早逝,盛老夫人完全可以選擇改嫁。而她的娘家也為她尋好了對象。

可盛老夫人看著因為主君離開而陷入混亂的盛家,和當時無依無靠的小盛紘卻心軟了。

她拒絕了娘家的安排,留在盛家,穩定下盛家的局面,再撫養盛紘成才。

等到一切塵埃落定,盛老夫人也已經兩鬢斑白,只能留在盛宅,了此餘生。

回首往事,盛老夫人無法忽視內心的酸澀。她感慨:「紘兒終歸不是我親生的,何必討人嫌;況且我也乏了,當年折騰的天翻地覆又如何,還不是一場空空。」

盛老夫人選擇認命,是認清人性真相後的失望,也是對命運的妥協。

但孔嬤嬤卻有不同的意見。甚至,孔嬤嬤在聽了盛老夫人的感慨之後,卻指責她,罵她傻。

孔嬤嬤說盛老夫人傻,是因為她不顧自己,偏要浪費自己的青春,守著一個不曾善待她的盛家。

可畢竟,往事不可追。孔嬤嬤簡單提了過往後,把重點放在了當下。

她直言不諱地指出,像盛老夫人這樣,沒剩多少日子可活的人,更應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改善當下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理由有二。

理由一,是從盛老夫人自己出發。

盛老夫人雖然對盛紘有再造之恩,但她到底不是盛紘的生母,兩人的關係也隔著一層。

而以盛紘一貫自私的性格,如果盛老夫人自己不把自己當回事,盛紘也樂得省事,對盛老夫人的情況裝作不知。

可反過來說,盛紘自私的性格並非全無好處。就像他是當官的,看重自己的名聲。所以如果盛老夫人改了心思,把自己當回事,讓盛紘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一些事,盛紘也不敢忤逆。

因此,盛老夫人其實明明一直手握著改善自己生活的條件,只是總愛消極躲避,沒有充分利用。

理由二,是從盛老夫人寵愛的小孫女明蘭出發。

畢竟盛老夫人現在不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了。她最愛的孫女明蘭還指望著她生活。

而盛老夫人如果能過得好,活得久,明蘭也會跟著享福。

這些道理,盛老夫人不是不懂,只是總是下意識地迴避。

可這次,孔嬤嬤把一切說透了,盛老夫人也不能再縮在自己的殼子裡了。

為了明蘭,為了自己,她願意充分利用自己剩下的日子,再搏一把,要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

其實,很多時候,人的生活質量會因為人念頭的改變而發生質變。盛老夫人是如此,多年前那個認清命運安排的孔嬤嬤也是如此。

兩個閨蜜一向平靜無波的眼睛都紅了,她們互相望著,似乎也在從對方的臉上找尋追憶自己逝去的青春年華。

談話進行到最後,看到終於重整精神的閨蜜,孔嬤嬤把自己一直奉為生活寶典的,靜安皇后臨終的話,贈予盛老夫人。

「不把噁心的事放在心上,當裝傻時得裝傻,該卑微時就卑微,該吃吃,該享受就享受,也不枉這一輩子。」

遵照這句話生活的,不把「噁心事」放心上的孔嬤嬤,這輩子也活得比很多人都暢快。

她在宮中見慣了人間的繁華之後,就請辭頭也不回地離開。她選擇落葉歸根回到故鄉,在有生之年,看看山水,恬淡生活。

而聽了孔嬤嬤的勸說後,盛老夫人也開始學著不把「噁心事」放在心上。在她不再固步自封為難自己之後,她在盛府的日子也好過了很多。

03寫在最後

我很喜歡原著中盛老夫人的結局。

她雖然因為開始真性情生活,而被王氏姐妹算計,臥床休養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她也因此看透了很多真相。

她因為再次認清了盛紘的冷漠(畢竟是養了這麼久,還付出了那麼多的孩子,認清還是覺得受傷),而感到有些難過。

但她也從這次事情中看到了明蘭對自己的真心,這是讓盛老夫人覺得很欣慰的事情。

而在整個事情中,顧廷燁對明蘭的維護,也讓盛老夫人對明蘭未來的生活放了心。

因此,餘生她可以走出盛家的大宅,走出多年來自己對內心的桎梏,避開冷漠的盛紘,跟著重情重義的長柏夫婦,縱情山水間,看花開花敗,日出日落。

雖年老矣,但生命還很長,未來也很美。

(END)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王氏和盛老夫人犯過同一個錯,盛老夫人被辜負半生
    《知否》原著中,明蘭曾對盛紘正妻王氏的經歷有個很好笑的評論:嫁了個老公像老闆,生了兒子像老爹。原因是王氏這人沒心機,看人看事常局限於表面,容易被人挑唆做錯事。所以,老公和兒子就繃緊了神經,時不時約束和提醒一下她。
  • 《知否》原著:探花郎的通房紅兒,喪心病狂毒害盛老夫人嫡子!
    勇毅侯府的獨女和探花郎的一段愛情往事,不堪回首,也不值一提,但是,從孔嬤嬤等人的口中,我們依然能還原這段愛情的悽涼真相。更甚至於——她想要取盛老夫人而代之,成為原配正室。所以才要想辦法毒害老夫人的嫡子,這位紅兒究竟是如何毒害老夫人嫡子?我們慢慢來看下,當時,盛老夫人在盛家很不得志,探花郎花心,有過很多位妾侍,像是盛紘的母親,但是盛紘母親不得寵愛,老夫人當初的兒子一直病懨懨的,查不出原有,本來以為慢慢會好,誰知道這位嫡子居然一命嗚呼,盛老夫人心痛至極,開始徹查這件事。
  • 知否:通房紅兒究竟是啥下場?難怪探花郎恨透盛老夫人,下手真狠
    導語:世上越是狠心之人,越有一副「菩薩」面孔,譬如小秦氏和賀弘文的奶奶,小秦氏捧殺繼子不眨眼,賀弘文的奶奶親手了解了丈夫通房的子嗣,反而得到了家庭和睦,夫婦美滿的結局,倒是面冷心熱的盛老夫人,只因為低估了一個女人,落得個年紀輕輕喪夫喪子的下場,何其諷刺。傳說中的紅兒是誰?
  • 《知否》原著:如蘭嫁入文家前,盛老夫人就替她做好「和離」打算
    如蘭這樁婚事,也屬於低級,雖然盛老太太明面上「不痛」如蘭,但暗地裡還是替如蘭做了打算,盛家四位蘭中,雖然盛老太太最喜歡明蘭,但對如蘭也很好,只是許多人不知道,如蘭嫁給文炎敬,就算是低級,盛老夫人也是低級,所以懂得低級的女兒的苦楚,更何況淑蘭經歷過那件事之後,她更明白,低級的婚姻也不是
  • 《知否》原著:懂得認命的孔嬤嬤,頂替妹妹入宮為婢,成人生贏家
    導語:孔嬤嬤堪稱明蘭的偶像,作為那個時代的女人,孔嬤嬤一生未婚未孕,在宮中為奴為婢,但是打出來自己的「名氣」,但凡是達官貴人的女兒,只要被孔嬤嬤教育了一番,必定能找到好人家,上和靜安皇后是朋友,下和盛老太太成了手帕交,比起平民百姓而言,這一生算是好過了很多。
  • 《知否》原著:使出「火牛陣」的琉璃夫人,會愛自己的女人多酷
    《知否》原著的結尾,顧廷燁帶著盛明蘭去看了琉璃夫人的「無望亭」和靜安皇后的陵寢。一個破落不堪,一個金碧輝煌。破落不堪的「無望亭」,傳說是琉璃夫人和高大學士拜天地的地方。琉璃夫人和高大學士經歷磨難,最終相守一生,兒孫滿堂,成為「傳奇眷侶」。
  • 《知否》原著:盛紘儀表堂堂,康姨父眼神渾濁,不止因為娶妻不賢
    《知否》原著中,女性角色各有各的味道,男性角色也各有各的風採。這次,我想聊的,是一對連襟——康姨父和盛紘。他們都曾是一表人才的翩翩少年,也都娶了王家女兒為正妻。盛家算不上名門,全家只有一個盛老夫人是侯府千金,底蘊深厚。可偏偏盛紘不是她親生,只是個庶子。因此,在當時,即使盛紘才華橫溢,比起康姨父也是落了下風。甚至,王老大人還嫌盛紘是庶子出身,家世背景不行,想要推掉這門親事,只因王老太太眼光好,認定盛紘秉性厚道,將來必有前程,才點頭應允。
  • 《知否》原著:最讓人信服的人物不是盛老太太,也不是盛明蘭
    《知否》原著:最讓人信服的人物不是盛老太太,也不是盛明蘭文/無計讀書古今中外,高手從來都是來自人間。好像高手,大多都深藏不露,可一出手,必然威名遠震。被人熟知。有高手,像喬峰。遙想當年,北喬峰的名號一出,那可是威震四方。
  • 《知否》原著:朱曼娘活不成琉璃夫人,只因3點
    在文章的一開頭,我首先說明一點,本文是《知否》原著小說的書評,琉璃夫人這個人物只在小說中出場過,與電視劇有所出入,還請諒解。 在她之前,就有一位跟她出身一樣卑微的女子上演了從歌妓到超一品的誥命夫人的逆襲,名留青史,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琉璃夫人。因此,朱曼娘希望自己可以活成琉璃夫人,享受著富貴榮華的生活。 可惜,朱曼娘失敗了。在原著裡,她的下場也很悽慘。她不僅沒能嫁入顧家,而且活活拖死了自己的兒子昌哥兒,最終變得瘋癲。
  • 《知否》原著:被婆婆欺壓十年後,華蘭靠給公公安排一位貴妾脫困
    《知否》原著中,盛家幾個高嫁的女兒,入婆家後,都受了一番波折。明蘭夫妻一心,猶如鐵板一塊,在化解了小秦氏製造的一系列危機之後,最終收穫幸福。墨蘭以妾的手段,坐正妻之位,本末倒置,終其一生,都在後宅中掙扎。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愛的太真,傷的太深,一輩子最對不起自己
    文/王家小山01 出身名門,為愛下嫁《知否》不管是劇裡還是原著裡,盛家老太太都是對明蘭最好的人!明蘭母親去世,是老太太把她養在跟前。盛老太太是整個知否裡,最讓人敬佩的老太太,這和她的事跡脫不開關係。盛老太太,出身名門,乃是開國元勳勇毅侯的嫡出獨生女,金陵徐家的大小姐,是當時靜安皇后的閨蜜,是太醫世家小姐的手帕交。
  • 劇中作惡多端的康姨母,在《知否》原著中,她的結局更加大快人心
    在《知否》原著中,康姨媽可就沒這麼幸運了,在長柏的主導下,她的結局可真是大快人心。在這個世界上,康姨媽最為在乎的無非是她自己的地位,她兒女的幸福,到了最後,這些她最珍視的東西都被剝奪了。《知否》原著,妾室典範香姨娘,能熬出頭的,都是有幾分能耐的
  • 《知否》原著中真賢妻鄭大夫人:她的彪悍自有底氣
    鄭大夫人,《知否》原著中最讓人交口稱讚的賢惠妻子,也是最為彪悍的女子。同為閨閣中的脂粉英雄,鄭大夫人的彪悍和《紅樓夢》中王熙鳳的彪悍又有所不同。鄭大夫人的彪悍是會讓人發自內心感到產生一種敬意,而王熙鳳的彪悍則會讓人覺得太過狠辣。
  • 《知否》原著:華蘭公公的良妾要查帳,袁夫人心虛,失去管家權!
    導語:自古以來,婆媳仿佛是「天敵」,華蘭從小到大都是被人寵愛著長大的,盛老夫人、王大娘子和盛紘,無論是哪一個都將她當寶貝一樣,偏偏嫁入袁家後,遇到了一個奇葩婆婆,處處受氣,逼得華蘭沒辦法,整日窩在房間裡受氣,袁夫人為何屢屢針對華蘭?
  • 《知否》:若是沒有長柏和明蘭,盛老太太這一生到底是為了什麼
    盛老和小孫女一同躺在床上,有一搭沒一搭聽著婚禮外頭的情況,聽著聽著,盛老忽然道:「明兒,給祖母背首說婚嫁的詩吧。」明蘭最近正在《詩經》,想了想,挑了首最簡單的,便朗聲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於歸,宜其家人。"
  • 知否盛老太太:熱鬧自在人心,因為盛明蘭,又重新熱愛生活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紘抱怨自己的嫡母盛老太太生活的太素淨,像庵堂一般,應該擺設的熱鬧一些才好。盛老太太說:熱鬧自在心裡,人心若是荒了,裝扮的再熱鬧無用,不過就是擺設罷了。後來孔嬤嬤來盛府,教養盛家的女兒們,也說盛老太太「縮到一角當活死人」。
  • 《知否知否》原著沒心機的盛如蘭,下嫁給文炎敬,婚姻甜中帶苦!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趙麗穎飾演的是盛明蘭這個角色,她是庶女出身,最後卻嫁入侯府,逆襲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可謂是劇中最好命的女子之一。張佳寧飾演的是盛如蘭這個角色,她性格直爽,沒有心機,下嫁給鳳凰男文炎敬,是盛家姐妹中唯一嫁給愛情的女子。
  • 知否原著:從盛長柏的婚禮過程,看看古代大家族的結婚流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詳細描寫了盛家嫡長子——盛長柏的一系列婚禮流程,今天小編從盛長柏的婚禮流程,來看看古代大家族成親的系列流程。盛長柏是盛家的長子嫡孫,盛老太太和盛紘對長柏的親事,格外重視。長柏科舉之路十分順暢,逢考必中。
  • 《知否知否》原著,最聰明的女人不是盛明蘭,而是愛笑的她!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趙麗穎飾演的是盛明蘭這個角色,她是庶女出身,最後卻嫁入侯府,逆襲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可謂是劇中最好命的女子之一。都說,劇中最聰明的女人是處處藏拙的盛明蘭,前期隱忍堅強,學著韜光養晦,後期活出自我展露鋒芒。
  • 《知否》明蘭本欲要康姨母性命,只因她一席話,無奈送往內獄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最近的劇情中,盛家祖母被人下毒,最終查出來始作俑者是康姨母。說起來這康姨母也是一個閒著沒事找事的主兒,她自己和自家官人不和睦,所以看著別人家裡和睦自己心裡就不得勁兒,而且喜歡沒事就攀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