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教練】反手用顆粒膠和反膠的最大區別,就在這兒了!-桌球國球匯

2020-12-18 騰訊網

@全民健身中心.程教練:找教練+麻煩老師幫我看看這位小朋友的動作結構有什麼問題,以後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謝謝

反手是顆粒膠嗎?

這應該是一個從小就開始系統訓練的孩子。動作外觀上看還是不錯的,基本的感覺打出來了。讓我們看一看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對於這樣的孩子,我仍然是實話實說。他應該有14、5歲了吧,按照國內一般的規律,如果他從上小學開始訓練,應該有7-8年的球齡了,也許更長,如果我沒看錯的話。

他的基本框架不錯,打起來穩定感還可以,動作比較鬆弛。現在說幾條意見:

我首先要問一下,他的反手應該是顆粒吧?正膠?還是生膠?之所以要有這一問,是因為技術要求、技術風格與兩面反膠在訓練上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球打到這個階段,是要加入打法及風格的培養了。但是他的技術風格是模糊的。一般來說,使用顆粒膠皮,進攻型選手,首先要快,再有就是要兇一些,甚至要毒一些。

因為今後他要面對的是漫天遍野的弧圈球,四平八穩的打顆粒,那真得粘得住才行,就是說回合能力要超強,或者落點意識過人,扛得住對方兩面拉。

出手要更突然

所以我就從他的反手技術說起。橫板反手用正膠。一般來說要快,這是必須的,再有就是出手要有突然性,技術上要突出敲擊,彈擊,因為只有擊球時間早,出手突然,正膠的特點才能更好地體現。

視頻裡多球是普通上旋,沒什麼旋轉,在這種條件下,更應該要求出手的速度和突然性,或者說儘量打出一定的爆發力才行。這個孩子的反手擊球時間,擊球點都有問題。

我們看一下他的第一組反手,是從視頻的第4秒開始的,第一板,他應該是發力的,但是動作不夠乾脆,第二板來球偏長,被頂住了,只能調整一板,第三板時間和點比較合適,打的相對就舒服一些,也發出了力,第四板還原慢了,又被來球頂住,再加上板形下壓過多,直接下網,第五板來球偏短,其實擊球時間仍然偏晚,但位置比較合適,可惜沒發出力。

他現在的擊球時間,如果是使用反膠,還說得過去,但是打正膠,就有些偏晚了。

這需要用單線練習來改進,突出早出手,而且還要前臂出的去,突出動作的張力感覺,他引拍時往往板形下壓過多,還有就是迎前擊球,頂著球打的概念較弱,另外引拍時手腕手指向後帶的不足,直接後果就是擊球時手腕力量打不出來。

說白了就是,環節都有,但是強調的不夠,效果自然就不夠理想了。這是手上的部分,打擺速,要想能打快,還要能發出力,重心的作用必須突出強調,特別是青少年,這是基本功。

他擊球時,重心的支撐作用就不夠明顯,說的直白一點,出手時右胯要快速前頂才行,但是他擊球時右腳根本就沒有踩住,這才是特別要解決的環節,否則快速轉換時想發力幾乎是不可能的。

只有重心使用的合理,有力,手上的東西才能體現出來。這需要在訓練時不斷的提示才行。打桌球這件事,這個年齡,完全有能力掌握更有內涵的技術精華了,有時候你還真不能把他們當孩子看。可以問問看視頻的國球匯的粉絲們,這個視頻的第一眼,你覺得練球的還是個孩子嗎?

注意手指手腕

正手部分。這個孩子的握拍要我看是利反手的。這沒什麼,利反手的握拍在橫板選手裡佔的比例相當大,但是在正手擊球時,手指手腕對板形變化的控制才是關鍵。

世界上幾乎沒有人能在快速轉換時手指手腕不變化的,但是要力求差異小,掌控得法才好。這個孩子在正手擊球時,粗看動作還可以,但是仔細探究一下,內涵有些問題。

視頻是多球,連續不斷的,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他在擊球時,手腕向內扣的成分比較多,這仍然不是致命的,關鍵是他擊球時球板觸球的位置,是在球板靠近下沿,靠近握拍手指的位置上,而且打到球體的側面偏多了。

這裡咱們吊一句文:這叫力臂太短,或者更好理解一點的說,沒打到球板的甜區上。所以,他的正手不管是旋轉還是力量都不會好。因為這有物理規律管著呢。

相對來說,反手還是容易解決一些,關鍵是這個正手。據我的經驗,只能局部適當調整,要想根本改變,幾乎沒有可能了。

因為他球齡太長了。改進的方法,一個是正手定點攻球,看好是正手攻球,一個是正手定點拉衝,一個是定點擺速,中等速度,正反手轉換時注意握板手指變化時的微調與合理,正手拉球引拍時手腕適當外展,力爭加大擊球時的力臂長度。把球板觸球時的位置儘量前移,內移,觸球時的點太靠近板邊是無法發力的,因為你根本就不敢發力了。

觸球時一定要多多地強調食指對球板的掌控。之所以要慢一些,是因為球板觸球位置的變化,哪怕一點點,他都會感覺變化非常大,這要教練在訓練時多多提示才行。

在這裡我多說一句,我在訓練啟蒙階段的孩子時,正手攻球是從平擋開始的,板形幾乎90°,沒動作,平推,就是儘量加大觸球面積,這樣很快就能建立手感,而幾乎從未出現過幾年後是用接近板邊的位置觸球的現象。所以,真得想清楚什麼才叫基本功才行。大道至簡,老祖宗早就把道理說得明明白白了。

這些純屬個人觀點,你們做參考。調整這些技術細節,是個細活,而且對孩子來說,有時會有些痛苦。你們要想好,再作決定。改有改的好處,不改有不改的對策。辦法總比問題多。

你也想問?……

馬凱旋,前北京隊隊員。1990年赴美工作,多名學生曾入選美國國家隊。其桌球履歷多彩獨特,教學經驗豐富。現為桌球世界雜誌與國球匯的技術顧問。

最真的喜歡,是點右下角的「在看」

相關焦點

  • 【找裝備】芳碳板和7夾板怎麼搭配套膠?-桌球國球匯
    【找裝備】芳碳板和7夾板怎麼搭配套膠?-桌球國球匯 又到了【找裝備】欄目回答球友問題的時間了!本期還是由國球匯君為小夥伴們答疑解惑。
  • 透視「東洋小魔女」伊藤美誠——桌球國球「萬裡長城永不倒」
    2020年3月,卡達公開賽,伊藤美誠收穫混雙冠軍、女單亞軍,是最大贏家;特別是對陣我們的大滿貫隊長丁寧,那是暴虐,給了「雙蛋」——4:0拿下,沒讓丁寧拿走一局;第三局竟然給曾經睥睨天下的大滿貫一個慘白的0蛋,而1個多月前的德國公開賽,丁寧還是4:1拿下。現在女乒除陳夢5戰全勝外,其他金花都嘗過敗績。這位「東洋小魔女」已經是桌球王國女單的頭號勁敵。
  • 反膠適合業餘愛好者嗎,桌球膠皮該如何選擇,技術如何提高
    伊藤美誠的反手是生膠,以往的中國桌球直板快攻,大部分是正膠。瑞典的法爾克,新加坡名將李佳薇,都是正手正膠的橫板打法。 很多人剛開始打球,就選擇了反膠,問到為什麼用反膠呢。 很多人回答,因為別人都在用,國家隊都在用,所以用反膠。這個沒有對或不對,在於自身如何使用。
  • 57歲「乒壇常青樹」用特殊打法書寫桌球傳奇,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第六人總結如下: 1,屬於長膠結合正膠的倒板進攻打法,這跟當今的兩面反膠弧圈結合快攻主流打法區別很大。倪夏蓮曾經是傳統直板正膠打法,後來教練結合她自身的特點,把她的打法改成了長膠倒板進攻打法。
  • 打了十幾年長膠,談談反手長膠打法的器材選擇!-桌球國球匯
    關於反手長膠打法的底板和膠皮配置 首先,建議您選用純木7層板,第一打顆粒手感好,第二也好搭配膠皮,5層的在塑料球時代就偏軟了。而加碳的外置過於衝彈,內置的稍微好些,這是最基本的方向。
  • 【找教練】打球時胳膊肘往後拉,有什麼壞處?-桌球國球匯
    @王維:找教練+小孩動作有問題嗎? 範向東教練解答 小朋友手上最後擊球的一剎那還是很有勁的,就是說整體的正手動作從定點來看毛病不大,對球的感覺也很好。 有一點毛病就是他的拉手是用手、胳膊肘帶動身體甚至腿往後拉的。
  • -桌球國球匯
    -桌球國球匯 本文為@楊馮生 原創,國球匯經授權發布前言: 書寫國手傳奇,傳遞國乒正能量。
  • 【斯帝卡V桌球】昔日八一悍將,如今「大宋」教頭,宋旭左手橫板生膠...
    左手橫板正手反膠反手生膠打法,使用的是斯帝卡經典的黑檀七底板。他的這種打法變幻多端,攻守兼備。曾經奪得過2012年亞洲青少年錦標賽男單、男團冠軍。2015年甲A聯賽男團冠軍,代表八一隊奪得2016年乒超聯賽冠軍、2017年亞軍。2018年獲得全國大學生錦標賽混雙冠軍。
  • 【桌球識貨】銀河,也是咱們國產器材的驕傲!-國球匯
    與此同時,銀河在產品研發方面也多有建樹,如紫龍烘乾工藝、聚能芯技術等,今兒國球匯君就來聊聊銀河的球板。  初學必備:CN1/CN2  銀河CN系列是專為兒童設計的球板,首字母C似乎是「children」的意思。
  • -桌球國球匯
    -桌球國球匯 桌球比賽中,11:0的比分很少見,但也不是沒有,包括一些頂級選手,也不乏遭遇這種「尷尬場面」的可能。
  • 桌球拍什麼是正膠,反膠,生膠和長膠,各有什麼特點?
    桌球拍常用的有反膠、正膠、反膠、生膠和長膠四種。其中反膠是常用的膠皮,而其餘的統稱為顆粒膠皮。使用這種膠皮打法的統稱為顆粒打法.值得一提的是, 歐洲運動員大多數都是「雙反」膠皮,即正手反膠,反手反膠。主要是為了更好得拉出強烈的弧圈球。當然也有使用正膠的選手,這個在我們介紹到後面時會有介紹!正膠:就是膠粒向外,也叫短顆粒膠皮。最大的優點是不怕旋轉,特點是彈性好、擊球穩。是直板快攻型運動員常用的膠皮之一。
  • 【找教練】基本功≠正反手攻球!拓寬思路很重要!-桌球國球匯
    @MK:正手攻球和反手攻球的視頻,指點動作,此處省略一千字…… @袁磊教練解答 首先還得對你表示肯定啊
  • 【桌球識貨】說真的,要論直板,我最服這個品牌!-國球匯
    之前國球匯君在球板推薦中說了一堆橫板,有小夥伴不樂意了:難道國球匯君忘了咱們直板大軍嗎?
  • 桌球反膠套膠的區別,選用國套、外套與混合套膠原則
    桌球拍由底板和套膠組合而成,兩者合理搭配,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功效。今天重點講一下桌球反膠套膠的區別。中國選手在正手使用國產反膠膠套,一般就是指狂飈3套膠,有國套、省套和普套等等,主要區別是套膠的海綿質量不同,當然價格相差也很大。中國選手在反手一般使用外套,一般用蝴蝶T系列的較多,有T64、T05等。不過也有用不習慣外套的選手,比如馬龍的反手就是狂飈37度。
  • 反手發球的4個動作要領+上肢爆發力訓練方法!-桌球國球匯
    與正手發球相比,反手發球的動作幅度要小得多,它的要點是揮動臂部的動作和扭轉身體的動作要保持同步,這樣的話很容易給桌球加上旋轉,但如果在判斷時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出現失誤。 雖然反手發球難度更大,但是只要練習方法對了,勢必會成為你的大招之一,get這4個技法,為你的桌球道路增光加彩!
  • -桌球國球匯
    決賽對陣馬龍,9局5勝賽制是關鍵,王楚欽大剌剌一句:反正我是沒壓力,和龍哥打能學一局是一局!  這話信息含量很足,同在北京隊彼此太熟悉,王楚欽像其他年輕運動員一樣崇拜馬龍,但是沒有過多畏懼,體現在戰績上亦是如此。
  • 【找教練】直拍橫打總覺得彆扭,這3點是不是沒做好?-桌球國球匯
    @列兵:找教練+老師您好,看看我的直板橫打,感覺特別不好 @袁磊教練解答 這位球友,你敢不敢把視頻拍的再長一點啊,一共五個球,實在太短了,真是考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