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布武 南蠻貿易 織田信長的格局在《九州劫》能夠再現嗎?

2020-12-05 九州月半叔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

從日本的室町幕府到安土桃山這期間,是日本的戰國時代,在這一時期中誕生了無數有名有姓的顯赫人物,諸如武田信玄、上杉謙信、足利義輝、今川義元等等,但是在這些割據一方的大名中,有三位仁兄是公認的超脫於其它所有人之上,這三人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此三人在極大地程度上改變了日本的歷史走向、奠定了日後日本的政治基礎,而他們也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被世人稱為"三傑",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三人中誰才是"戰國第一人"呢?別著急月半叔這就來與大家盤一盤這其中的功與過吧。

雖然的德川家康是終結了戰國時代並且建立了新秩序——江戶幕府的人,但是在現在的語境中,世人經常將德川家康與豐臣秀吉類比,然後用一些斷章取義的論據來抹殺了德川家康的能力,將其最後一統江山的功績說成是依靠"活得長"篡取的,這種說法在月半叔看來未免有失偏頗。

其實見微知著,德川家康的能力早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就顯現無疑,他面對豐臣一系優勢兵力的圍追堵截,還能見縫插針利用敵人短暫的失誤將危難時刻轉化為自己的勝機,這種能力不可謂不強。且在內政方面德川家康強化和鞏固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的封建社會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其功勳不可忽視。

但是客觀來講,德川家康所改組和強化的日本封建制度,仍然是建立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基礎上。嚴格的身份制度把每個人都死死地固定在一個狹窄的框子裡,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的進步。他推動海外貿易並非要民間貿易自由發展,走上近代重商主義的道路,而是出於幕府政治和經濟的需要,目的是為了維護封建的政治統治,所以在格局上還是要差了另外兩人一些。

再說豐臣秀吉,我們的"猴子"兄弟,有著令人羨慕的履歷——從一介布衣再到"天下人",當然這與其自我奮鬥也是分不開的,在入了織田信長的眼後他很快就在織田家中立足,而在本能寺之變後,果斷"中國大迴轉"掌握了信長留下的政治遺產並奪取了最高權力。在內政上,他完善了信長留下的政治體制還通過發布"刀狩令"避免了大規模的叛亂行為,後來通過"太閤檢地"重新規定了農民的權利與義務堪稱戰國時代的土地改革。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意識到了島國的資源稟賦必然導致內卷的問題,可惜他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卻選擇了侵略別國,最終一腳踢到了鋼板上導致了人亡政息。

因此在很多歷史愛好者眼中,"第六天大魔王"織田信長更當得起"戰國第一人"這一評價。在軍事上織田信長完成的"桶狹間之戰"是戰國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而在他成功上洛之後更是接連取得了三場"信長包圍網"戰爭的勝利,可見其在軍事上的成就無人能與其匹敵。而在政治上更是成熟的可怕,從一開始他就有著完整的政治綱領——"天下布武",其中更是解決了日本統一後"該建立什麼樣的政府",而其給出的答案是"一個由武家來支配的天下",其用心就在於提高政府的專制度而提升執政水平。同時在經濟上,他更是深諳"交流、溝通才能進步"這一時代潮流,他主導下的"南蠻貿易"不止讓自身的實力更加強大,也將此時西方的先進技術引入國內,進而推動了整個日本社會的跨越式發展。

若非事發突然的"本能寺之變"導致了信長的英年早逝,日本則有可能在織田信長的帶領下,趕上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末班車,進而擺脫"海島內捲化"並加入到即將到來的全球化分工之中,由此將信長稱為"戰國第一人"可謂再合適不過的了,無他,其文治武功俱全甚至超越時代指點江山的形象給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而信長的身影不止存在於史書當中,在諸多的影視資料、遊戲作品中都有所展現,如大河劇《信長 KING OF ZIPANGU》、《信長之野望》系列中都對不同時期的織田信長有著不同程度的描繪,同樣在SLG遊戲《九州劫》中也對其形象有著獨到的刻畫。

在《九州劫》的世界中,織田信長是一名五星將領,其身穿以紫色為底色的武士大鎧,在鎧甲的外側還披有一件印著織田家徽的外套,其右手的拿著一把泛著紫光的武士刀,再搭配上其騎乘在馬背上的造型,顯得威風凜凜、不落凡塵。而其獨有技能"天下布武",也取典自在其成功上洛後,為討伐四方大名而秉承的大義名號。

遊戲中,織田信長可以同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組成"戰國三傑"陣容,就算是在遊戲中此三人依然還有著強力的羈絆。同樣,織田信長還可以和足利義輝組成"上洛"陣容,其效果可以讓戰鬥中我方前鋒的普通攻擊傷害有大幅度提升,並且還能保護我方大營為其抵擋普通攻擊和主動技能。作為當前版本的新晉強勢陣容,在對戰其他隊伍時有著不遜於"三傑"的實力,而在對陣同宗的"三傑"陣容時甚至還有一定的優勢。

戰國中的織田信長集文治武功於一身,雖然死於"本能寺之變"但其在生前攢下的政治遺產已經足夠雄厚,甚至可以供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與大明掰一掰手腕,而其留下的影響更是為德川家康統一日本建立江戶幕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各位主公又對織田信長的一生有怎樣的評價呢?歡迎在評論區中評論,分享你對於織田信長的獨到觀點吧!

看歷史滄桑,品九州軼事,點點關注,明天我們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擁有獨特戰略眼光的織田信長 在《九州劫》也是獨樹一幟
    在這一時期織田信長在戰略上主要目的就在於——立足本州東部,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織田信長選擇了,先家族、再地區最後稱霸東部乃至上洛京都的進程。不止如此,當信長統一尾張地區後立刻發布"天下布武"的戰略方針,立志建立一個由武家主導並統治的新秩序,有此一節就等於從綱領上將其與其它諸侯大名區分了開來,而之後的上洛京都也是意料之中,在此期間還擊退了兩次信長包圍網,其武德充沛冠絕整個日本。
  • 比起「尾張的大傻瓜」 九州劫中的織田信長更像「第六天魔王」
    在幕府戰國時代,一些武裝僧兵團體也形成了堪比大名的龐大勢力,他們是織田信長統一天下的巨大阻礙,在當時佛教盛行的日本,信長也是少有的與諸多佛教門派敵對的大名。同時,織田信長也是一個理性主義者,他不相信世間存在靈魂和神佛,反對往生極樂的說法,對當時蠻橫的佛教僧侶十分厭惡,勢力強大的信長也受到當時僧人們的恐懼,"第六天魔王"的稱號也逐漸不脛而走。
  • 冷酷無情殺伐果斷 織田信長在《九州劫》中重現梟雄風採
    之後在與今川義元的戰鬥中,織田信長更是表現出了十足的戰術頭腦和性格上的特立獨行,他不惜違背武士的榮耀也要率領親兵偷襲金川義元,最終義元在戰鬥中陣亡,駿河軍大敗而歸,信長的名號也震動了日本。之後信長更是信心爆棚,加速實現自己"天下布武"的野心,他以擁護足利義昭的名義開始了上洛之戰。他先是擊敗了六角父子,隨後又收復了三好義繼和松永久秀。
  • 《九州劫》:織田信長的好老師 平手政秀死諫信長成就霸業
    除此之外,政秀的死諫也徹底打動了織田信長,在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織田信長都收起了暴躁頑劣的壞脾氣,做事也變得更加成熟穩重,從此告別了"尾長的大笨蛋"這一形象。有不少影視作品都還原了二人的這一段歷史,時代劇《織田信長》中就通過木村拓哉塑造了無比麻煩的織田信長,而小林稔侍飾演的平手政秀忠心耿耿,為了信長的教育盡心盡力,完全是一副良師的模樣。
  • 「三傑」之間的比拼 織田信長才是真正的「戰國第一人」?
    他推動海外貿易並非要民間貿易自由發展,走上近代重商主義的道路,而是出於幕府政治和經濟的需要,目的是為了維護封建的政治統治,所以在格局上還是要差了另外兩人一些。 在軍事上織田信長完成的"桶狹間之戰"是戰國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而在他成功上洛之後更是接連取得了三場"信長包圍網"戰爭的勝利,可見其在軍事上的成就無人能與其匹敵。而在政治上更是成熟的可怕,從一開始他就有著完整的政治綱領——"天下布武",其中更是解決了日本統一後"該建立什麼樣的政府",而其給出的答案是"一個由武家來支配的天下",其用心就在於提高政府的專制度而提升執政水平。
  • 日本戰國的「初代」梟雄:織田信長及「天下布武」的信念
    西元1562年,織田信長同德川家康於清州正式結盟,史稱「清州會盟」。 織田信長的信念——「天下布武」 在得到德川家的有力支持後,織田信長又一路徵戰,以風捲殘雲之勢,於戰場上連連獲勝,勢力迅速擴大,不可同日而語。
  • 織田信長的膽略與「天下布武」的提出
    至此,織田信長掌握了織田家的大權,完成了內部的統一。然而,雖然織田信長完成了尾張氏織田家的內部統一,但當時,以織田家的實力,其頂多算一個中小大名,兵力不過區區5000,在當時大名之中,實在微不足道。織田信長雖有雄才大略,但當時還是以內部整頓為主,並沒有大的發揮,然而歷史就是這樣,總在不經意間給一些時代英雄們前所未有的眷顧,織田信長作為日本一代英雄,上蒼不會忘記他,今川義元,我們可以稱之為織田信長的天使,當然換一句話說,今川義元是一個天大的倒黴蛋。
  • 從「尾張大傻瓜」到「天下布武」,一代梟雄織田信長幸運的一生
    信長和歸蝶 2014年,由小慄旬、柴咲幸主演的真人版電視劇《信長協作曲》,講述了戰國傳奇人物「第六天魔王」、「天下布武」的一代梟雄織田信長幸運的一生。這個盟約雖說規定是平等同盟,但是織田氏比松平氏強大,所以雙方更近似於哥哥和弟弟的關係,松平氏對織田氏惟命是從,如織田氏進攻朝倉氏,就命令松平家出兵。當然織田氏也幫助松平氏打敗了勁敵武田氏。 三、天下布武 清州定約的同時,幸運女神又一次傾向了信長。
  • 織田信長在這「天下布武」,成就這座傳奇岐阜城
    如果用上帝視角看這座歷史名城和名山,就發現它的非凡魅力,會有種穿越歷史,回到織田信長登臨岐阜城天守之頂,俯視美濃富庶山河的感覺,蜿蜒的長良川像一條飄帶,流過歧阜市區,遠處山巒疊嶂,群山環抱,突然能理解信長發出「天下布武」的那種宏願豪情原因了。
  • 《九州劫》手遊將領組合介紹
    《九州劫》手遊將領組合介紹 戰國與三國具有本質上的不同,曾有人戲言說,與三國的一場場動輒數十萬人的大戰相比,日本戰國時期的一場場戰爭就像是村子與村子之間的鬥毆。
  • 日本戰國時,織田信長不按常理「出牌」,「天下布武」計劃才順利實施
    這段歷史中湧現了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其代表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三位,而織田信長作為戰國時代崛起的「新星」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建立了強大的軍事政權,這為後來日本國內的再次統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織田信長本人出生在一個並不強大的領主家庭,為什麼他能順利的進行「天下布武」計劃?當時的日本是什麼狀況?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日本天皇又處在什麼樣的地位?
  • 《織田肉桂信長》裡寵物的「前世」之織田信長
    「織田肉桂信長」裡面講的是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後穿越到了現代變成了肉桂開始了新生活。今天先講的就是我們的主角,也就是「天下布武」的創造者織田信長公啦!織田信長(生於1534年,卒於1582年)是「尾張之虎」織田信秀的長子。年少時的信長,與同齡人一起沉溺於玩樂之中,被織田家家臣以及鄰國的大名戲稱為「尾張大傻瓜」。然而,人在多愁善感的青春年代所經歷的,能夠大致決定他的才幹。信長大概就是在這時期裡見聞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吧。
  • 戰國三傑之一 豐臣秀吉能否在《九州劫》中成就「太閤」之位
    青年時代的豐臣秀吉大概是個謀求武士職位的浪人之輩,結束流浪後回到尾張國,投奔到尾張的領主織田信長麾下,以足輕的身份成為了織田氏的家臣,在這一時期他因聰明才智得到織田信長的賞識,逐步由僕役升格成為下級武士進而在織田家的地位不斷攀升。
  • 在亂世中做出選擇的阿市能否在《九州劫》再次影響歷史?
    當時的織田信長、上杉謙信、德川家康、毛利元就、北條氏康等戰國明星,都在這一時代中為了自身的夢想與家國天下而努力著。然而戰國的局面乃至後來江戶幕府的誕生都離不開一個女人的影響——織田市,今天就讓月半叔來揭開她在戰國中是用了何種力量徹底改變了戰國歷史吧。織田市又稱阿市,是織田信長的妹妹,相傳織田市擁有絕世美貌被譽為"戰國第一美女"。
  • 戰國遊戲中大名沒能問鼎天下?但在《九州劫》中的技能卻有點意思
    日本戰國時期,舞臺的中央是屬於日本中部的各位大名,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上杉謙信、武田信玄等等,這些大名是日本戰國最為著名的人。不過在日本戰國中還有一個不可小覷的地區,那就是九州,諸多重要的九州大名支撐起了日本戰國的另一半天下。
  • 巨變突起:敵在本能寺,織田信長身死
    引言:織田信長在奪取了美濃國的稻葉山城後,建立了一座新城,改名為岐阜城。岐者,岐山也,希望自己可以達成像周文王鳳鳴岐山、統一天下那樣的目標;阜,是高大的意思。隨後他開啟了以岐阜城為根據地,統一全日本的徵程。
  • 織田信長在一夜之間改變日本戰國格局:奇襲桶狹間
    在日本戰國時代,就有一場顛覆各勢力認知,顛覆日本戰國格局的戰爭,被稱為「桶狹間之戰」。此戰是織田信長以極少的兵力奇襲今川義元,並將其誅殺,一夜之間破了對方幾萬大軍,讓日本戰國格局突變。今川義元為了取得爭霸天下的資本,決定上洛「狹天子以令諸侯」,甚至想以自身將軍家的血統直接自立為徵夷大將軍。畢竟他對自己的實力有充足的自信,既是名門之後,又有強大的能力,還兼有駿河、遠江、三河的勢力。尚未安內的織田家。
  • 織田信長小傳:佛擋殺佛,想統一日本的大魔王,死後屍骨無存
    (放蕩不羈的年輕的織田信長)【兄弟相殘的織田家】1554年(20歲),尾張國發生政變,大名被殺。在混戰中,織田信長奪取了清洲城,正式成了織田家的首領。1556年,支持織田信長的美濃國大名被兒子謀殺。信長的弟弟也趁機反叛,在被信長擊敗後,不久又再次謀反。信長只好派人將弟弟給殺了。1559年(25歲),信長成為了尾張國的大名。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1562年,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締結清州同盟,穩定了後方,信長開始專心向西發展。三、天下布武桶狹間之戰後,信長開始美農攻略,討伐殺害嶽父齋藤道三而成為美濃領主的齋藤義龍。隨著西美濃三人眾(稻葉一鐵、氏家卜全、安藤守就)、竹中半兵衛、其它如蜂須賀正勝、前野長康、金森長近等人加入信長陣營,終於在1567年擊敗齋藤龍興,將美濃國納入版圖,成為統治尾張美濃兩國的大名。這一年信長33歲。織田信長取得美濃後,將稻葉山城改名岐阜城,因為周文王和孔子分別是岐山和曲阜人,可以看出信長的志向。此時,信長開始使用「天下布武」印,以統一全日本為目標。
  • FGO人物誌:織田信長
    年少時被戲稱為「尾張的大傻瓜」,長大後卻一擊擊敗今川義元揚名天下,敢於對阻礙自己霸業,卻在日本有著巨大影響力的佛教出手,最終在心腹明智光秀的造反下,於本能寺中自殺。織田信長,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和衝田總司一樣,這位在日本民眾最為喜歡的日本歷史人物自然是逃不過我們FGO創作者們的魔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