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的「初代」梟雄:織田信長及「天下布武」的信念

2020-12-18 騰訊網

自日本應仁之亂後,由足利家族所建立的室町幕府,已然名存實亡,內部原本的統治結構被打破,幕府無力掌管手下諸大名,致使原本負責拱衛京都的「守護」,逐漸佔地為王,各自「建國」,領國制的趨向愈發明顯。從十六世紀三十年代開始,戰國大名始成氣候,互相成割據之勢,直到七十年代,有強大資本和軍事實力的大名逐漸穩定下來,從而開啟了日本戰國時期「群雄紛爭」的亂世年代。

所謂「群雄爭霸」,這一點和我國春秋戰國時代極為相似,這也是日本「戰國時代」名稱的由來。因為自十六世紀七十年代以後,不少大名及其領國已經初具規模。如東方有今川義元,北方有齋藤義龍、東北有被稱之為「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北有「北陸守護神」上杉謙信,瀨戶內海有智將毛利元就,就連京畿之地也有六角義賢、細川勝元等割據勢力(不過之後細川勝元的權力被三好義長篡奪),畿內以北有朝倉孝景建國等等。

仍需要說明的是,儘管當時大名割據現象已經殃及天皇所掌控的京畿地區,但還是那句話,由於日本天皇的精神信仰地位,所以無論各地如何紛爭對抗,始終沒人敢有將天皇取而代之的想法。但這一時期就連室町幕府都成了擺設,因此以天皇為代表的中央朝廷,也就更加沒有什麼話語權了,基本趨於「透明」狀態。

「桶狹間合戰」

不過,上文中提到的這些大名梟雄,名氣雖然有大有小,但無一例外的是,他們都只佔據了一方領土,英雄豪傑也好,小人奸佞也罷,始終都沒能完成心中所共有的「統一大業」。因此,儘管那一時期也曾出現了不少如嚴島合戰、小豆坂合戰、上田原合戰、桂川原合戰、國府臺合戰、長筱合戰等等著名的戰役,但真正改變了日本戰國格局的戰役,卻是發生在永祿三年(西元1560年)的「桶狹間合戰」。

之所以將桶狹間合戰作為日本戰國時代的轉折點,則是因為在這場戰爭中,出現了一位迄今為止仍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大人物——織田信長。經過桶狹間一戰,原本實力薄弱,名望並不大的尾張國(今日本名古屋一帶),在織田信長異軍突起的勢力帶領下,不斷徵戰,又陸續整合政治資源,大有席捲天下,統一太平之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作為被許多日本戰國迷所推崇的織田信長,我們還是先來對他進行一個簡單的人物介紹。織田信長本是尾張國織田信秀的嫡長子,出生於西元1534年尾張國的那古野城,小名吉法師。西元1546年,十二歲的織田信長按照武家傳統,在古渡城進行元服禮(日本武士及天皇的成人禮),並據傳統取大名為「三郎信長」。

而根據武家元服禮的要求,一般武士之子在舉行完儀式後,就代表著已經可以到了上馬徵戰的年紀。加之織田信長天資聰慧,本領高強,因此僅在元服之後的第二年,便被委任為尾張國總大將,率領軍隊徵伐三河國吉良大濱的割據勢力。

值得一提的是,據日本史料記載,織田信長面容英俊,頭戴紅巾,身披甲羽,也是一名翩翩少年。因此,在當時並不是所有人都對這樣一位少年將領感到信服。但在之後同吉良大濱的作戰中,織田信長卻成功衝入敵方軍陣,並在敵軍後方大肆放了幾處火後,又全身而退。這一戰績不僅震驚了其手下家臣,也樹立了織田信長在軍中的威望。

西元1551年3月,織田信秀辭世(終年四十二歲),身為嫡長子的織田信長順理成章的繼承領主之位,掌握了尾張國的全部權力。九年後(即西元1560年5月12日),被稱之為「東海之雄」的駿河守護今川義元,率領兩萬七千餘人的大軍,向尾張國浩浩蕩蕩的殺去。直至十八日夜裡,織田信長及其家臣才收到今川義元舉兵徵伐尾張的消息,但此時離大軍壓境不過咫尺之間,留給織田信長等人商議禦敵之策的時間更是急促。

因此,據《桶狹間合戰記》的記載,當時年僅二十七歲的織田信長連夜召集家臣家將商議禦敵之策,卻始終無法得到一個令他滿意的答案。如身為織田家重臣的林桶勝就表示:

敵為大軍,我為小勢,若正面迎擊,幾無勝算,因此當先居城固守,再尋戰機。

按照當時日本戰國時期的軍事策略來看,凡大軍壓境,固守城池(又被稱之為「籠城戰略」)不出,尋合適戰機再出兵禦敵,是絕大多數戰國大名在與敵對戰時的做法。所以包括林桶勝在內的多數家臣將領,都對這一方略表示贊同。

然而,年輕氣盛的織田信長卻表示反對,根據他的說法:

先父信秀殿教誨,敵大兵壓境時,當離開居城奔赴國境抗敵,吾當謹遵教誨。出兵迎敵,迅決勝負。

再加上織田信長於同一時間,又出人意料的得到了今川義元在桶狹間一帶的軍事部署,而今川義元又沒能料到織田信長敢先發制人,所以也就沒太在意前期禦敵。結果,織田信長出其不意的率軍殺向桶狹間,今川義元的萬人大軍最終沒能成功抵禦,全線崩潰。據記載,桶狹間一戰,今川義元兵敗如山倒,在舍轎撤退的途中,卻被織田信長的家臣毛利新介追趕,並將其首級割下。

不過,織田信長雖然獨具軍事才能,收攏人心的能力也絲毫不差。在確定今川義元的首級真實後,便委託手下將其首級同遺體一併帶回駿府,又在熱田以南一帶,為其修建了千部佛經供奉的「義元塚」。順提一個小常識,在今川義元死後,其佩刀「左文字」,從此便為織田信長所有,作為戰勝的依據。

而在今川義元戰敗後,其殘餘勢力逐漸向松平原康聚攏。為了避免戰事無端升級,織田信長便派遣使者對松平原康進行遊說,成功與其結盟。為了表示結盟的誠心,松平原康不僅驅逐了今川家的全部勢力,甚至還將其賜予的「元字」換掉,正式更名為「德川家康」。

西元1562年,織田信長同德川家康於清州正式結盟,史稱「清州會盟」。

織田信長的信念——「天下布武」

在得到德川家的有力支持後,織田信長又一路徵戰,以風捲殘雲之勢,於戰場上連連獲勝,勢力迅速擴大,不可同日而語。西元1567年,織田信長聽從妙心寺派禪僧澤彥宗恩的建議,將「天下布武」四字作為自己的馬蹄形印章文字,表明其欲將通過武力徵伐的方式,迅速統一天下。

由於織田信長的名望逐漸傳遍整個日本,中央朝廷也不過向其靠攏。為了表明誠意,西元1573年7月28日,朝廷欲意改元,重擇年號,並將年號的選擇同織田信長進行商議。在經過多方討論後,織田信長最終決定取《道德經》中:清靜為天下正一句,以「天正」作為年號。所謂「天正」,即指天地秩序重歸正軌,即表明織田信長「天下布武」的最終奮鬥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天下布武」的戰略方針偏向於武力徵伐,但實際上織田信長在徵戰的同時,也兼具懷柔方針,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戰爭發生,同時一心建設領國,發展經濟,並沒有到窮兵黷武的地步。

曇花一現的「安土時代」

西元1576年元月,織田信長擇近江國安土山一處,令人營造了一座氣勢宏偉磅礴的城堡,並具山名將其命名為「安土城」,有「平安樂土」之意。日本南化和尚曾作《江州安土山記》,並於文末附七言詩一首:

六十扶桑第一山,老松積翠白雲間。

宮高大似阿房殿,城險困於函谷關。

若不唐虞治天下,必應梵釋出人間。

蓬萊三萬裡仙境,留與寬仁永保顏。

由於安土城的營造,自身高大宏偉,又被賦予了「平安樂土」的美好寓意,因此史學界也習慣將安土城營造完成後,織田信長繼續徵伐天下的時代,稱之為「安土時代」。

織田信長作為日本戰國時期最先名揚天下的一代梟雄,不僅為之後日本的再度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也對國內消耗日久的經濟,起到了一定恢復和帶動發展的作用。西元1582年6月,織田信長於本能寺之變不幸遇刺,殞命黃泉。

織田信長的去世,也宣告著曾短暫出現的安土時代的終結。但值得一提的是,織田信長「天下布武」的志向,卻並沒有因此被時代所湮滅,反倒成就之後又一位梟雄——豐臣秀吉(原織田信長家將),在日本歷史的豐碑上再度寫下光輝燦爛的一筆。

相關焦點

  • 從「尾張大傻瓜」到「天下布武」,一代梟雄織田信長幸運的一生
    信長和歸蝶 2014年,由小慄旬、柴咲幸主演的真人版電視劇《信長協作曲》,講述了戰國傳奇人物「第六天魔王」、「天下布武」的一代梟雄織田信長幸運的一生。被稱為「戰國三傑」的織田信長一生徵戰無數,由尾張小領主成為「天下人」(即天下第一人,指有能力、有希望統一戰國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幸運女神似乎一直傾向他。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去年12月,從名古屋入境日本,首先想到了織田信長。織田信長,出生於尾張國的那古野城(現名古屋市)。從這裡他一步步走向全日本,並留下了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合稱「日本戰國三傑」。另兩人相比織田信長的光芒萬丈,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 日本戰國時,織田信長不按常理「出牌」,「天下布武」計劃才順利實施
    這段歷史中湧現了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其代表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三位,而織田信長作為戰國時代崛起的「新星」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建立了強大的軍事政權,這為後來日本國內的再次統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織田信長本人出生在一個並不強大的領主家庭,為什麼他能順利的進行「天下布武」計劃?當時的日本是什麼狀況?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日本天皇又處在什麼樣的地位?
  • 織田信長的膽略與「天下布武」的提出
    日本戰國時代,是日本歷史上群英薈萃,英雄輩出的年代,在短短幾十年中分別出現了,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武田信玄、石田三成、伊達政宗等佼佼者。然而如果論膽略與氣魄,還是織田信長為最佳。織田信長本來在織田家族中並不佔據優勢,因為行為乖張,做法獨特常常被眾多家臣看做傻子,這也難怪,在日本那個年代,上至日本天皇,下至普通百姓,都還是按照千百年來的規矩生活著,至於諸多大名及其府內的家臣更是亦步亦趨,智謀、徵戰,皆是按照自古以來的傳統和做法行事。歷史總有變革,時代也在變遷,就是這樣被大多數織田家臣不看好的傻子,竟然假託病情,引其弟織田信行前來探望,然後殺之。
  • 冷酷無情殺伐果斷 織田信長在《九州劫》中重現梟雄風採
    月半叔帶你品三國,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織田信長"這個名字,對於許多熟悉日本戰國文化的朋友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作為日本戰國時期末期最著名的梟雄,他性格冷酷,殘忍,野心勃勃,為人特立獨行,殺伐果斷,他一舉終結了長達兩百年的日本亂世,稱得上是戰國亂世裡的頭號梟雄
  • 織田信長在這「天下布武」,成就這座傳奇岐阜城
    如果用上帝視角看這座歷史名城和名山,就發現它的非凡魅力,會有種穿越歷史,回到織田信長登臨岐阜城天守之頂,俯視美濃富庶山河的感覺,蜿蜒的長良川像一條飄帶,流過歧阜市區,遠處山巒疊嶂,群山環抱,突然能理解信長發出「天下布武」的那種宏願豪情原因了。
  • 織田信長作為日本戰國時代的終結者,他究竟是從哪一戰崛起的?
    導語:織田信長的崛起始於他的成名之戰——桶狹間合戰。在桶狹間合戰中,織田信長改變了日本武士光明正大、相互約定、列陣作戰的傳統戰法,採用了「野武士」偷襲暗殺的下三濫手法,一舉襲殺了「東海道第一弓取」——今川義元。憑此一戰,織田信長揚名天下,從此走上了「天下布武」的徵程。
  • 天下布武 南蠻貿易 織田信長的格局在《九州劫》能夠再現嗎?
    ,這三人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此三人在極大地程度上改變了日本的歷史走向、奠定了日後日本的政治基礎,而他們也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被世人稱為"三傑",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三人中誰才是"戰國第一人"呢?
  • 日本戰國的終結者,日本亂世頭號梟雄,第六天大魔王——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末期赫赫有名的一代梟雄,他性格特立獨行,冷酷,殘忍,任性,野心無比巨大,甚至以第六天魔王自居,雖然人們諷刺他為尾張的大笨蛋,但他卻終結了長達二百年的日本亂世。他備受日本人崇拜,甚至人們將其奉若神明,但也有日本人質疑是不是他放大了日本的擴張野心。
  • 戰國布武武將:成也信長 敗也信長—淺井長政
    年少有為淺井長政由此也得到了織田信長的賞識,信長將自己的妹妹市姬(日本戰國第一美女)嫁給了長政。兩家由此聯姻結盟。後來織田信長擁護足利義昭上洛,淺井長政鼎力相助。
  • 盤點日本戰國時代的各路梟雄
    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被稱作日本的戰國時代,最早源自大名武田信玄所制的《甲州法度之次第》,其開篇即寫道「天下戰國之上」。,那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些日本人都耳熟能詳的梟雄。織田信長織田信長,日本戰國三傑之一,身著一身黑衣黑甲。因血洗日本的神山比叡山,故有別稱「第六天魔王」。
  • 織田信長的崛起—桶狹間合戰!
    織田信長「天下布武」的印章。然而這條路卻被織田信長走通了,或許真的是上天垂憐,日本戰國時期的一顆新星正在冉冉升起。織田信長通過此次大戰的洗禮徹底成長為日本戰國時期最具威望的大名,為他以後的統一之路奠定了基礎。
  • 「尾張的大傻子」到「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的「開掛」人生
    導語:日本戰國風雲史:「尾張的大傻子」到「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若要說起日本戰國歷史中,誰風頭最盛,那麼非織田信長莫屬。織田信長以尾張一國起步,一步一步變成整個日本戰國八十八國最強的「天下人」,並且為以後日本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稱得上是「戰國第一風雲兒」了!
  • 織田信長變成了萌柴犬?盤點這些年被動漫玩壞的織田信長
    《織田肉桂信長》戰國時代,一世梟雄織田信長,在即將一統全國前夕,於京都本能寺之變中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謀反而自殺。死前他許了一個願:要是有下輩子,就當條狗吧。於是織田信長在現代日本復活了——作為一隻叫肉桂的可愛柴犬-。
  • 《織田肉桂信長》裡寵物的「前世」之織田信長
    「織田肉桂信長」裡面講的是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後穿越到了現代變成了肉桂開始了新生活。但隨著不斷融入現代生活,他發現同在戰國時代的名將們也穿越到了現代。不過也都是動物的形式啦!本著我老馬猴「出其不意」的原則,咱們就來講講動漫裡那些戰國寵物在戰國時的生平吧。今天先講的就是我們的主角,也就是「天下布武」的創造者織田信長公啦!織田信長(生於1534年,卒於1582年)是「尾張之虎」織田信秀的長子。年少時的信長,與同齡人一起沉溺於玩樂之中,被織田家家臣以及鄰國的大名戲稱為「尾張大傻瓜」。
  • 從亂世梟雄曹操與織田信長,看「霸道總裁」如何煉成
    「亂世出英雄」——曹操和織田信長,先後登上了混戰的歷史舞臺;「時勢造英雄」——他們都成為了各自時代戰國亂世的「黑幫老大」、一代梟雄。中國東漢末年的曹操被譽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還是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織田信長則是日本戰國安土桃山時代大名、名將、政治家,堪稱「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都是「高幹子弟」,出身軍政世家,背景深厚。
  • 關於戰國霸王織田信長的有趣番劇,你看過幾部?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部分關於織田信長的動漫Ⅰ隨著一月新番劇的持續熱播,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織田肉桂信長》這部有趣的戰鬥(寵物)番。戰國時期稱霸一方的織田信長轉世後,居然變成一隻名叫肉桂的柴犬,隨後信長發現信玄,政宗等人氣武將居然也轉生成為狗狗,充滿歷史趣味的狗狗日常開始上演了。
  • 《九州劫》:織田信長的好老師 平手政秀死諫信長成就霸業
    提起日本戰國,就不得不說起織田信長這個名字。作為日本戰國時期末期最著名的梟雄,他性格冷酷,殘忍,野心勃勃,為人特立獨行,殺伐果斷,被稱為日本戰國的"第六天魔王",在他成功的背後,離不開他老師平手政秀的悉心教導,可以說是平手政秀一手成就了這個日本戰國梟雄。
  • 織田信長在一夜之間改變日本戰國格局:奇襲桶狹間
    在日本戰國時代,就有一場顛覆各勢力認知,顛覆日本戰國格局的戰爭,被稱為「桶狹間之戰」。此戰是織田信長以極少的兵力奇襲今川義元,並將其誅殺,一夜之間破了對方幾萬大軍,讓日本戰國格局突變。今川義元為了取得爭霸天下的資本,決定上洛「狹天子以令諸侯」,甚至想以自身將軍家的血統直接自立為徵夷大將軍。畢竟他對自己的實力有充足的自信,既是名門之後,又有強大的能力,還兼有駿河、遠江、三河的勢力。尚未安內的織田家。
  • 「三傑」之間的比拼 織田信長才是真正的「戰國第一人」?
    ,這三人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此三人在極大地程度上改變了日本的歷史走向、奠定了日後日本的政治基礎,而他們也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被世人稱為"三傑",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三人中誰才是"戰國第一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