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主動完成作業的習慣?

2021-01-20 手機光明網

  問題:

  網上盛傳的「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是我們家孩子的真實寫照。每天放學督促他寫作業,我倆就要進行一場「拉鋸戰」:一個字還沒寫,就開始講條件;寫了不到五分鐘,就要喝水、上廁所;語文還沒寫完,就要換本寫數學……我真是羨慕那些寫作業不用催的娃爹媽。怎麼才能激發孩子的內驅力,養成主動、高質量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呢?

  專家觀點

  海澱區中關村第一小學班主任張清玉老師:拖拉、效率低、專注力不高、積極性不強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寫作業時常見的問題。家長對此要有一個心理預期,耐心分析出孩子上述行為背後反映的問題是什麼。當家長緩和情緒,沒那麼焦慮的時候,才能夠更有效地幫助孩子激發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首先,要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學生的責任和義務,而寫作業是學習最直觀的表現之一。在每次開始寫作業之前,先跟孩子聊聊天,幫助他緩解一下學校學習的緊張情緒,讓孩子吃點東西,喝足水,上好廁所,清空學習桌上一切非必要的物品,準備好學習用具,讓孩子從心理,到身體,再到環境,都做好了寫作業的準備。久而久之,孩子知道了這樣一個流程,就不會再那麼畏懼寫作業這件事情。充分的準備是後續專注寫作業的前提。

  其次,家長可以藉助手帳、時間計劃表等方式,引導孩子規劃寫作業的時間和完成各科目作業的順序,讓孩子做到心中有數。低年級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建議最開始以10-15分鐘為節點,逐漸拉長寫作業的時間段。最開始,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製作時間表,之後逐步讓孩子自己判斷完成每項作業的時間,這個過程就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過程。同時,家長可以跟孩子商議具體的獎懲規則,比如專注寫作業10分鐘,可以休息5分鐘。勞逸結合,也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讓孩子參與到規則的制定中,並將規則書面呈現出來。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他能把控做事情的時間,還在不斷地被肯定和尊重,這些都能夠很好地提升他寫作業的興趣和自信心。

  最後,關於作業完成的質量,從最開始就要引導孩子自己檢查,培養他們的自主性,不過度依賴家長。比如完成寫話練習後,家長閱讀,讓孩子聽聽想表達的內容是否說清楚了。孩子先經過思考,家長再給予指導,既訓練了孩子的思維,又實現了家長的引導,這樣的檢查效果才最理想。

  幫助孩子養成主動、獨立、高質量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家長和孩子的通力合作,需要家長的陪伴和鼓勵。家長越早重視這個問題,並著手耐心引導孩子解決這個問題,孩子就能早一天做作業的「主人」。(文/本報記者林豔)

[ 責編:田媛 ]

相關焦點

  • 家長怎麼幫助孩子改掉拖拉的毛病,培養孩子按時主動寫作業的習慣
    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學生,有些孩子作業快速而準確,讓老師和家長感到欣慰,還有些孩子寫起作業來,磨磨唧唧,事情一籮筐,好不容易坐下來,吭哧半天也寫不好。為什麼孩子之間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孩子本身的差距很小,關鍵在於在課餘時間家長的引導和是否幫助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 小妙招:孩子作業拖拉、不認真(1、培養習慣+2、作業檢查)
    一、如何培養孩子認真寫作業的習慣?1、獎勵法來限制。培養孩子的學習好習慣不能心急,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2、關心詢問來糾正。當孩子寫作業拖拉,家長要及時的制止,可以詢問一下情況,是否是遇到了困難?還是壓根就不想寫作業,還是有其他的理由。
  • 王院峰:孩子作業拖拉,想寫不想寫的,該如何糾正這個習慣?
    王院峰:孩子作業拖拉,想寫不想寫的,該如何糾正這個習慣?我想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驗,孩子一寫作業,就各種各樣的事情來了,一會是我要喝水,一會是我要上廁所,要不就是一寫作業,就開始沒精打採,瞌睡來了。放學回來一個字都沒有寫,過一會就要睡覺了,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
  • 董卿育兒觀: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自律性
    現在孩子的學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長都報了很多課後給孩子的培訓班和補習班。所以很多孩子不僅要每天做學校布置的作業,還要完成培訓班布置的任務,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然而,自律性差的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都很被動。就像從學校回家,如果父母不督促提醒,他們幾乎不會主動做作業。即使在做作業或者做事的時候,他們也很難集中注意力。經常被各種事情吸引,很難繼續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這樣的孩子,自律性自然差。2.缺乏時間觀念。自律性差的孩子很難主動做事,因為他們缺乏明確的時間觀念。他們不知道每個時間段做什麼,也不知道做一件事要多久。
  • 孩子三年了寫作業老是拖拉,不認真,要怎麼去改正下不好的習慣?
    6:10—6:40完成英語作業,三年級英語作業主要以背讀課文和單詞為主,能力強的孩子家長應該要求會聽寫。7:00—7:30家長可以帶領孩子一起看會電視,可以是動畫片,電視劇,推薦家長帶孩子看《新聞聯播》,多了解國內外大事,積累寫作素材。8:00—9:00家長帶著孩子複習和預習,養成習慣的複習預習習慣。
  • 家長該不該給孩子批改作業?學前教育如何實現普惠?教育部回應社會...
    針對社會各界關注的學校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學前教育如何實現普惠等熱點問題,教育部也一一做出了回應。2019年,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8%,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臺帳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其中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改善。
  • 孩子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上海請專家專題解答,供家長參考
    孩子做作業家長未必要全程陪著,可根據之前商定的作業計劃,結合孩子的實際表現進行過程性關心、提醒和鼓勵,從小學高年級起應逐步放手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建議有相關意願的家長在孩子完成作業後再集中進行解題方法指導,不宜養成隨做隨問隨答的習慣。如果孩子放學回家,情緒低落,你可以問孩子:「你碰到了什麼事?需要我幫助嗎?」
  • 語文老師建議:孩子不願作業,家長靠複習語法,一句話就給解決了
    趕緊去寫作業!快點寫!比磨蹭……諸如此類的家長用語,是不是很熟悉?作為語文老師,我想說,我們的家長可能在溝通上確實有問題,想解決孩子寫作業的不良習慣,我們除了在日常的輔導過程中,不斷去糾正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我們還應該注意溝通的技巧。
  • 家長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布置額外的作業?
    不過總有些這樣的家長,覺得孩子每天早早完成了作業,不再做點什麼習題,時間豈不是都浪費了?於是又引發了新一輪熱議。今天,大貓就來跟大家聊聊,家長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布置額外的作業?首先,我們需要討論的是現在家庭作業的意義和作用!作業的作用很明確,就是鞏固所學知識技能。
  • 幼兒園手工作業有多奇葩?寶媽:不是培養孩子,是鍛鍊家長
    遭遇過「手工作業」的家長想必都有過這樣的心得和小小的抱怨,老師的課題是:「廢物利用,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但仔細想想,三四歲的孩子,能做出的東西實在有限,還不都是看家長的能力嗎,那家長動手能力差的,孩子可怎麼辦呢?
  • 不寫作業父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家長該怎樣陪孩子寫作業?
    近日隨著一位父親退出家長群的視頻的爆火,把老師與家長的關係又一次推向了大眾的視線中,同時,大家也普遍發現了家長對於孩子家庭作業的頭疼程度已經不亞於工作壓力了。但即使迫於社會壓力很多老師已經不敢明目張胆地給家長布置各種類似於給孩子「批改作業」的任務了,可家長又真的覺得輕鬆了嗎?
  • 家長式崩潰:「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曾經有一份權威機構的調查報告《寫作業壓力報告》結果顯示:我國有91.2%的家長都曾經陪孩子寫過作業,只有不到10%的家長由於各種原因避免了"家庭輔導員"這個高危職業。而91.8%的家長中,又有78%的家長每天都要為孩子輔導作業,而在這78%的家長又有76%的家長表示自己曾經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產生過親子矛盾。
  • ...該怎麼辦?孩子做作業為什麼會煩躁?學習上一直被說教,家長溝通...
    建議你們也每次先指出孩子做對了的題目,然後鼓勵孩子照著做這道題的思路和細心程度去檢查其他的題目。這樣孩子就會知道標準是什麼,有了努力的方向。家長有沒有唱紅臉和唱白臉的分工?建議讓a家長陪伴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一起」完成作業。
  • 孩子做作業該不該陪?
    父母參與孩子作業的方式和程度,會對孩子的人格產生深遠影響。   下午跟幾位已經當了媽媽的同事在辦公室裡聊起孩子學習的問題。我告訴其他媽媽自己一向不主張陪伴孩子學習,只是告訴孩子學習是他自個的事情,如果遇到什麼不懂之處可以來問我,其他的部分則得他自己完成。每一次孩子做完作業要求籤名我也只是一目掠過(甚至完全沒有)就給孩子籤了名。
  • 小編碎碎念 |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該怎麼解決?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在不同層面為孩子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小編有話說!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說明,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1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這兩天一條#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 的話題在網上迅速蔓延開來。公司同事小邱今天上班還向我抱怨說今天又輪到她去學校打掃衛生了,學校安排學生值日打掃衛生本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可現在卻逐漸變成了家長的職責,甚至家長忙沒時間去學校打掃衛生還會遭到老師的數落。作業家長批改,衛生家長打掃,不得不說,這屆家長真的太累了!
  • 《自驅型成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
    陪孩子寫作業一直是最近幾年的熱議話題。很多父母都有如下疑問:我一直督促孩子寫作業,他怎麼就是不寫?我在旁邊教孩子寫作業,怎麼越教孩子越不願意寫了?……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父母把這歸因為孩子不自律,然後,千方百計的找方法,讓孩子學會自律。
  • 孩子寫作業拖拉,如何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這裡有妙招
    專注語文教學,分享語文知識,快樂學習語文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現在,孩子寫作業拖拉,是成了很多孩子的通病以及很多家長的「噩夢」。今天我們針對一些具體的拖拉問題提出一些具體方法,希望大家用後治理拖拉立竿見影。
  • 一道數學題,難倒一家四口,低文化父母該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
    結果老師一直沒有回覆,無奈之下,孩子的作業只能空著等第二天問老師了!一道小學數學題難倒了一家四口,這種例子並不少見,那麼低文化水平的父母到底該如何給孩子輔導作業呢?在我看來,給孩子輔導作業並不是說一步一步地幫孩子寫作業,而是要教給他正確學習的方法,提高他的學習積極性,畢竟將來學習的主體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 自測:如果你是三種家長,還是別陪孩子寫作業了,放過彼此吧
    其實我們可能都忽略了一點,就像扶著寶寶走路、教他們自穿衣服一樣,家長作為孩子成長的顧問,目標都是讓他成為一個自主獨立的人。同樣地,在寫作業上,輔導作業的最終目標,並不是讓孩子獲得學業上的成功,而是讓他能自己完成作業,處理好學習中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