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自由人最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關於死的默念,而是對於生的沉思。——斯賓諾莎#斯賓諾莎語錄#
什麼樣的人會很少想到死?大家都知道,死,是我們人類,每個人都會去想到的一件事,只是有些人想得多,有些人想得少,更有些人很少會想到死。那麼很少想到死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呢?
在沒有讀斯賓諾莎的語錄前,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說,肯定是有錢人,越是有錢的人,可能都會想過自己不會死,因為他用的、吃的、穿的、享受的、都是全世界最好的東西,也是最衛生、最有營養的東西,就算想到死,很多有錢人也會認為自己至少也能活一百多數。
但有些人肯定會反對說,越是有錢的人,可能越是害怕死,所以會經常想到死後,自己的財產怎麼辦?其實反對的人,也並不是沒有道理。這麼一說,很多人就會回答說,誰把生死看淡,把名利看淡,把人的一切看淡,覺得人生不過一場夢,那麼就很少會想到死了。
這麼回答的人,可以說是讓人很難反駁的,世界上怕也只有這種人,把生死看淡,覺得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得不去經歷的人,看淡了,自然就不會放在心上了,而且能做到看淡人生的人,什麼都不放心上的人,可能會活得長壽一點,因為他心裡裝不下煩惱,只追求快樂,但也不會過分快樂,都一切平常心去看待。
更有人會認為傻子會想過死嗎?植物人會想過死嗎?還有那些做夢都想成仙的人,更可能沒有想到死。對這類人,可能真沒有想到死。但這樣回答,真的不是富有哲理,更沒有人會覺得很聰明,甚至大家都會這樣來回答。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也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會很少想到死?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斯賓諾莎的回答,富有哲理,惹人深思!文字如下:
讀完斯賓諾莎的語錄,可以說真的富有哲理,什麼樣的人是自由人呢?很多人可能又會說是有錢人,非也,真正的自由人,都是思想得到了自由,他喜歡自由自愛的去思考,去沉思,這樣的人,他的思想行為是不受任何人控制的。
這樣的人,每天都在思考,大腦無時不刻在轉動,對生的沉思,對生的思考,就好比哲學家,大多數哲學家面對死亡,都是不會過多去討論,即便去討論死,也是為了更好地生,這就是哲學家,哲學家們都只知道死是不可逆轉,不可改變的事實,但是面對生,很多哲學家都喜歡去思考,如何生?怎麼生?才會有意義?
更是為了人類,該怎麼生存,人類發展才會更美好?這是哲學家們喜歡去沉思的問題,所以這樣的人,他們最少想到死,相信很多人都是舉雙手贊成的。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斯賓諾莎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叔本華就說過,「人存在就是一場痛苦的鬥爭,
生命的每一秒就是為了抵抗死亡而戰鬥,而其結果必定是擺脫不了死亡。」
你看叔本華將人生看得多麼透徹,人存在就是痛苦,每天每時每刻都是為了抵抗死亡而戰鬥,說的真的是,我們每天做的事,所忙的事,無非都是想活得更好,想活得更好,看似是求生,其實更是在抵抗死亡而已。
活得更好,就能將自己健康快樂幸福延長,活得不好,生活的很痛苦,就是將自己生命折壽,壽命減少。但大家都知道,死亡是大家都擺脫不了的事實。活得再好,無非也是多活幾年,幾十年,一百年而已,到目前為止,好像人類長壽也不超過兩百年,即便有,也是值得懷疑的。
莎士比亞說過,「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經死了好多次;
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在一切怪事中,人們的貪生怕死就是一件最奇怪的事情,行為勝於雄辯,愚人的眼睛是比他們的耳朵聰明得多的。」你看這段語錄,雖然是在說死,無非也是教導人更好地活著,像勇士一樣活著,不要做懦夫而已。
因為懦夫活著,很多時候,面對困難,不敢抵抗,不敢掙扎,苟延殘喘地活著,活著也沒有任何價值與意義,這樣地活著,其實已經死了。正如臧克家所言,「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
臧克家這首詩歌是寫給魯迅的,魯迅在他那個年代,就屬於像勇者一樣活著,不畏懼死亡,所以他一生就死一次,但他卻如他自己的名言樣,永遠活在了人們的心中,魯迅也有過名言,魯迅說,「死者倘若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你看這些名言都是在談論死,其實都是在教人類如何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義與價值。了解死,理解死,看透死,都是為了更好地生。
所以說什麼樣的人會很少想到死?斯賓諾莎的回答,富有哲理,惹人深思!
如果你也想更多人看到名人的語錄,不妨點讚、收藏、分享一下。如果你也有最喜歡的一段語錄,不妨留言分享給大家,一起來學習交流!
聰明的人,都有一個很好的習慣,舒婷的語錄有說,能讓人受益一生
人性中最壞的特點,被叔本華的語錄道破,讓人讀完感到很可恨!
喜歡沉默的人,讀完史鐵生的語錄,都能找到沉默的很多好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