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學生們來說,要想畢業的話論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關。很多大學生寫論文的時候通常都要到中國知網上查閱或是下載一些參考文獻。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比如,下載一篇7元的付費論文,卻要充值50元,一般人忍一忍就過去了,但是蘇州的一位大學生和這件事兒較上了真兒。一紙訴狀把中國知網告上法庭,近日該案宣判。
2018年5月,蘇州大學法學院學生小劉在中國知網下載名為「中藥」的文獻時,網頁提示需付費7元,他點擊購買按鈕後彈出一個充值頁面,充值中心提供了多種不同的充值方式,但均設置了最低充值金額50元。於是,小劉充值了50元,購買文獻後小劉向客服提出了退還餘額的請求,多次要求退還餘額無果後,小劉將中國知網告上法庭。
江蘇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法官 翁迎曉:「原告小劉提出幾個請求,第一是要求法院判令中國知網確立的最低額消費的限制規定無效。第二是請求要求知網將剩餘的費用退還給他。」
庭審中小劉認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最低充值額限制其充值金額不能退還的規定是格式條款,限制了消費者的權利應屬無效。
而中國知網的訴訟代理人認為,最低充值額限制是一種商業慣例。
江蘇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法官 翁迎曉:「訴訟代理人認為中國知網對於充值的方式上,已經設立了階梯式充值的規定,符合了用戶的多樣化需求,他們已經實行很多年,沒有用戶提出異議。」
經過審理法院最終認定,中國知網的最低充值規定及退款要收手續費的規定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限制了消費者的權利。是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應認定無效。對於小劉要求退款的請求,因中國知網庭審前已經退款,固法院對該項請求予以駁回。最終,姑蘇法院判決中國知網充值中心關於最低充值額限制的規定無效。駁回小劉的其它訴訟請求。由於,該案是小額訴訟,一審判決即為終審判決。
江蘇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法官 翁迎曉:「社會當中還有很多的商家也有這種最低額充值消費,可能金額大小不等,但這個方式本身是損害了消費者權益的。我們也想用這個案子來告誡一下還有其他社會上的一些商家,希望用這個判決起到一個規範指引的作用。」
目前,中國知網已對現有的充值方式進行了補充,設置了最低0.5元的簡訊方式充值。
區區幾塊錢確實是不算什麼事兒,但是霸道在這裡卻是可見一斑。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中國知網究竟是幹什麼的。簡單說,它是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和發行渠道。這裡面收錄了海量的學術期刊、文獻內容,掌握了核心版權資源和絕大部分期刊的版權資源。可以說,這家企業是處於一個行業的壟斷地位。目前,對於大學生們來說,離開知網論文寫作幾乎是難以完成的。知識付費無可厚非,但是利用平臺的優勢並強加霸王條款這就不厚道了。企業不能光想著如何盈利,還要提供好服務,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才是。作為消費者,在面對不合理的規則時,就需要像小劉這樣來較真兒。不僅是在做公益,更是在維護自身的權益。而監管部門更應該擦亮眼睛把這種經營者司空見慣的惡習扼殺在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