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鬥轉星移的世界,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的更快。無論歷史的車輪怎樣匆忙,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勾起對味蕾與談資的回憶。舌尖奇談,為你描摹一段與眾不同的饕餮往事。
往期回顧
舌尖奇談|國難當頭,巴黎美食家吃掉了一座動物園
舌尖奇談|大唐吐蕃茶馬往事:茶葉是文成公主嫁妝?
舌尖奇談|西洋秘藥巧克力,為何討不到康熙帝歡心?
舌尖奇談|為何日本人比中國人更愛吃餃子?
舌尖奇談|古代吃貨救命秘方:河豚中毒,請飲糞清!
舌尖奇談|攻佔歐洲的土耳其烤肉,源自這個受難國度
舌尖奇談|在宋朝臨安的海鮮盛筵大快朵頤什麼體驗
舌尖奇談|明代特供臭魚:千裡疾馳來,天子笑開顏
舌尖奇談|炒出天價的長江刀魚,鮮味"天下獨尊"?
作者|張世東,網易歷史專欄作者,日本史研究者。本文為網易歷史頻道獨家稿件,謝絕轉載。
隨著迴轉壽司店在中國遍地開花,中國百姓想要吃一頓壽司並非難事。在這種廉價的迴轉壽司店,隨著轉盤推上來的不僅有百姓熟悉的三文魚、北極貝壽司,還有一種價格最便宜,看上去最不像壽司的「壽司」。在國內普通的壽司店,這種用油炸豆腐皮包裹著醋飯的壽司往往被稱之為「油豆皮壽司」。不過這種稱呼完全是中國人自己想出來的中式叫法。在日本,這種壽司的正式名字是「稻荷壽司」或「狐壽司」。更令中國人感到疑惑的還不止是沒有狐肉的狐壽司,日本還有一種更奇怪的「狸蕎麥」,這種狸蕎麥並不是狸貓肉和蕎麥麵,而是在煮好的蕎麥麵上放一塊炸麵糊!這種無釐頭的搭配令無數初到日本的中國遊客腦子發蒙。
為何用油豆腐包裹的米飯會和日本的稻荷神扯上關係?炸麵糊和狸子又有什麼關係?這一切都還要從日本的狐狸傳說和「狐仙」信仰說起。
狐與狸、稻荷神與二巖大明神
在當代中文語境裡,狐狸幾乎都是指「狐」。雖然「狐」與「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物,但是隨著漢語的演化,大家一聽到狐狸這個詞,腦子裡出現肯定是「狐」。「狸」這個字在詞中已經淪為後裝飾。而在日語語境中,沒有「狐狸」這個詞,幾乎完整保留了古文當中對於狐和狸的區分,「狐」叫作「きつね」(kitsune),「狸」叫作「たぬき」(tanuki)。
日本傳說中的狸的形象一般日本人的印象中,狐是尖耳尖鼻,體瘦精明的動物,而狸則是圓耳圓鼻,體型肥胖的狸貓。不過雖然日本人把狐和狸分的門清,但是在日本民間傳說中,狐和狸的形象還是有許多共同點的。首先,日本人認為狐和狸都有靈力,都是可以變成神的存在;其次是狐和狸都有變身的能力,而且尾巴越多(或者越大)能力越強,經常會變成人的樣子搞惡作劇,尤其是狸,日本民間傳說中認為,狸一天之內可以有十種不同的樣子;最後是狐和狸都有附身能力,經常會附到人的身上控制人作祟。
從傳說來看日本和中國對於狐都是會化作美女來誘惑人,被狐附身的人會發瘋,變得神經質,但是相比起狸在中國的低人氣,狸子在日本傳說中的出現頻率遠高於狐,在日本古代的村莊中,如果發生了不可思議的怪事,日本村民基本都會認為是狸子在作怪,就在對狐和狸傳說中,日本誕生了對狐和狸的信仰。
不過「狸」這個漢字在日本指的並不是中國的狸貓,因為日本並沒有狸貓這種動物,在這個漢字傳入日本的時候,日本民間就把貉、浣熊、獾甚至野豬等山間動物統稱為「狸」,但是這些動物長相各不相同,於是在傳說中逐漸演變出來現在的狸的形象,不過對於當代日語來說,狸一般指貉。
日清方便麵做的狐烏冬廣告,其中吉岡裡帆出演烏冬狐在中國人眼中,狐一般都是奸詐狡猾的壞角色,在中國的傳說中,狐除了偷東西、變成美女讓男人墮落以外幾乎沒幹過好事,但是日本人卻不這麼認為,日本農民認為,水稻是一隻白狐從從天界叼走稻穗來到人間,白狐是帶來豐收的神聖的動物,狐也可以視為穀物之神。根據《日本書記》的記載,保佑土地豐收稻荷神的使者正是狐,稻荷神通過狐和人類溝通,以保佑土地豐收。稻荷神是日本神道教中最重要的神明之一,供奉稻荷神的稻荷神社在日本遍地皆有。每個稻荷神社裡肯定都會在供奉稻荷神的同時供奉狐,尤其是日本最大的稻荷神社——伏見稻荷大社中的白狐,更是被日本人視作吉祥的象徵。不過隨著日本步入近代,稻荷神和狐的形象逐漸混淆,現在甚至很多日本人都認為稻荷神就是狐。
而狸的在日本雖然普遍認為是喜歡捉弄人,經常變成人的樣子興風作浪的動物,但是日本還是有對狸的信仰。因為日本人認為狸子會各種變化,尤其是新瀉佐度的團三郎狸,在傳說中是新瀉當地狸子的頭目,精通各種法術變化,經常幫助窮苦人民,不僅給看不起病的窮人治病,還會潛入富戶的家中偷取金錢分給窮人。久而久之,當地人把這隻狸子成為二巖大明神,建造了神社,將其供奉起來。
日本的狸子形象中往往有一個碩大的睪丸日本商人同時還認為狸是一種招財的動物,在日本的商店門口也能看到擺放的狸的雕像,因為日語中「狸」和「他抜き」同音。「他抜き」的意思是「超越別人、甩他競爭者」。而且日本傳說中還有狸有一個大肚子,在滿月的夜晚會像打鼓一樣敲自己的大肚子,用鼓聲來迷惑人心;狸子雖然邋裡邋遢,喝酒還不給錢,但它卻是一種財富的象徵。狸還有一個碩大的陰囊和睪丸,性能力極強。之所以這麼認為狸貓的大蛋蛋是象徵著「財富」,也是基於過去日本金匠常常用的陰囊來包裹黃金碎塊來製作金葉子這一事實。於是通過諧音和奇怪的傳說,狸在日本民間擁有大量的崇拜者。
日本狸的形象隨著宮崎駿大師的動畫電影《平成狸合戰》逐漸為中國人所熟知,日本人認為,狸有八個特點
1.鬥笠:福報好運,隔離從天降臨的災難。
2.大眼睛:聰明正直、洞澈事務的目光。
3.笑臉:和氣、凡事笑臉迎、人心平氣和。
4.酒壺:先苦後樂,有耕耘必有收穫。
5.帳簿:信用,一言既出,就像白紙黑字、說到做到。
6.圓腹:肚量,寬大為懷、和人為善。
7.錢袋:財富,錢袋滿滿、吃穿不愁。
8.尾巴:有始有終、做事會持之以恆。
由貢品而來的美食
日本人普遍對狐和狸都做為神仙供奉,那麼就少不了貢品。古時候日本人看到狐捕捉老鼠,於是認為狐狸喜歡吃油炸老鼠。就把捉到的老鼠放到油鍋裡炸熟,祭拜稻荷神和狐。油炸老鼠在日語中寫作「鼠油揚げ」,隨著日語的演化,「油揚げ」這個詞由本來的油炸食物變成了特指油炸豆腐皮,於是日本傳說也隨著詞義的變化做出了變化,狐變成了愛吃油炸豆腐皮的動物。於是稻荷神社前白狐的貢品從油炸老鼠變成了油炸豆腐皮。在目前看到的經過演化的日本傳說中,狐無一例外成了愛吃油豆腐皮的生物,事實則是狐作為一種肉食動物,是不可能喜歡吃油炸豆腐皮的。
不過狐愛吃油豆腐已經深入日本人心,於是日本料理中只要出現油豆腐的菜品基本都會帶個「狐」字。文章開頭中出現油豆腐壽司被稱為「狐壽司」或「稻荷壽司」。烏龍麵裡加入了油豆腐就是「狐烏冬」,日本人認為既然狐是稻荷神的神使,那麼食用「狐壽司」或者「狐烏冬」自然能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目前可考的狐壽司最早出現於1844年左右,《守貞謾稿》記錄了在江戶街頭出現了把米飯放入油豆腐中作成壽司,在街邊推車叫賣的攤販,當時就已經把這種壽司成為稻荷壽司或狐壽司。由於這種壽司製作簡單,成本極低,很快就在江戶的底層民眾中風行開來。
一碗標準的「狸蕎麥」狸蕎麥的來源則更是詭譎,油炸麵糊本來是用來做天婦羅的材料,而天婦羅則是中國人民熟知的日料菜品——用蔬菜或者海鮮裹著麵糊炸好,然後蘸醬食用。不過天婦羅的主角是麵糊裡的蔬菜或者海鮮,麵糊只是配角而已,單純的油炸麵糊則相當於是沒有了主體核心的食物,這在日文中寫作「たねぬき」,讀作(tanenuki),這個詞和狸的日語讀音「たぬき」(tanuki)十分相似,又由於油炸麵糊本來就是形狀多變,可以捏成任意形狀,和日本傳說中狸子的形態多變極為符合,於是「たねぬき」這個詞在日語中漸漸和和「たぬき」合二為一,最終變成一個詞。於是加了油炸麵糊的蕎麥麵順理成章的得名「狸蕎麥」。
狐烏冬與狸蕎麥的方便麵在日本的便利店中,比較常見的方便麵就是日本東洋水產或者是日清的狐烏冬和狸蕎麥了,尤其是東洋水產的泡麵系列,杯蓋上印著鬥大的「きつね」(狐) 和「たぬき」(狸),用以區分這兩種泡麵。
和用料動輒使用海鮮、叉燒等肉食拉麵和普通壽司不同,狐壽司、狐烏冬、狸蕎麥都是由隨處可見的廉價食材作成,甚至日本的高端壽司店中都拒絕提供狐壽司。但正是這些廉價料理伴隨著大量日本底層民眾走過了二戰結束後的困難時期,或許在日本戰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中,最溫馨的食物並不是菜碼堆滿的高檔拉麵,也不是東京銀座數萬一位的高檔壽司店,正是早上出門時母親準備的狐壽司和晚上回家一碗熱騰騰的狸蕎麥吧。
本文來源:網易歷史 責任編輯: 吳京昴_NN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