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狼行千裡吃肉,馬行千裡吃草,這是自然規則,商場亦是如此,無奸不商,如果你期待奸商在網絡時代消失了,那你就錯了。近期,作為社會中的一名普通大眾,看到有打假人士對於幾個網絡名人直播帶貨進行打假,情節非常精彩,總是有意想不到的重點戲份,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顯其能,哭天喊地,一會咬牙切實的說:不是我的錯,一會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承認錯誤,希望得到諒解。
那麼,如何正確看到直播帶貨呢?
直播帶貨就是通過網絡技術手段,讓用戶通過聲音、圖像、人物體驗等手段,更直接、更立體地了解貨物,以便於快速實現交易的一種方式。
1、在最初,商品交易通過以物換物、以貨幣換物等方式,雙方都需要看到對方的物品,現場確認之後,一把交錢一把交物,講究是貨物離手概不負責。
2、後來,商家提出7天無理由退貨,30天免費更換等各種售後保障服務,通過多年的積累,大家對於這種誠信體系原來越認可,普通大眾在心裡普遍建立了相應的商品交易誠信認知。
3、現在,隨著網絡的發展,網購已經成為了人們採購物品的重要方式,這是應運而生的直播帶貨就逐漸代替了過去的圖文模式,以更直觀的方式給人們帶來了衝擊。
直播帶貨只是賣貨人採用網絡技術而已,與貨物質量無關
大家天天喊網際網路+,但是等到網際網路+來了,很多人只看到了網絡的便利和優點,卻沒有對網絡進行全面的認識,進而忽視了網絡的局限性。
直播帶貨,說白了就是賣貨人通過網絡的方式,通過人物視頻現場互動解說,把貨物賣出去,這只是一種銷售的方式和方法而已。直播只是對於網絡技術的一種應用,至於貨物合不合格、到不達標不是網絡能夠解決的,特別是沒有得到權威部門的網絡驗證。
網絡銷售監管逐步完善,需要一個過程
網絡發展的速度太快了,很多時候,我們的思維受限於認知的影響,暫時沒有跟上,或者已經想到了,但是很多工作需要一個時間過程,而在這個時間過程中,必然會發生類似網絡打假這種事情的發生,而且這不是結束,只是一個開始。
如何加強自我識別和監管
1、不管你是名人,還是普通大眾,只要是從事銷售就應該辦理相關營業手續,在網絡銷售的時候就應該亮證經營。
2、所售產品必須接受網絡認證或驗證,特別是網絡賣貨,所賣物品必須在權威機構的資料庫裡可查,可識別,而且要輕易就能查到。
3、加強監管和監督,商家必須有能夠承擔責任的能力,現在網絡直播帶貨,銷售額瞬間就能上百萬,上千萬,在受益的同時,也要匹配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以上只是有感近期網絡直播翻車,打假也是真真假假,受傷害的最終還是普通大眾,歡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