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國資正在密集重倉天津。
12月28日早間,上海實業城市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實城開)公告宣布,該集團成功中標位於天津市河東區工業大學3號地塊的土地使用權,需支付土地出讓金為26.6億元。
公告披露,上述地塊總地盤面積約為42,145平方米,為住宅用地,可開發為約11.6萬平方米住宅項目。據此推算,樓面價21768元/平米,溢價率18.2%。
上實城開表示,收購該地塊象徵集團即將著手開展全新的地標住宅開發項目,並充實集團土地儲備。
上實城開由上海實業集團旗艦企業——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上實控股」)控股,以中國房地產開發、運營等綜合業務為主要投資方向,是上海實業集團旗下最具發展前景的房地產業務整合平臺之一。
而上海上實集團是上海市國資委全資控股的企業。
在此之前,上海上實集團已經多次參與天津國企混改。
2020年12月19日,上海上實集團以67%的股權,混改了天津醫藥集團。
為了參與醫藥集團混改,上實集團還牽頭成立了津滬深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0億元。
2020年4月20日,上海上實集團以77.58%的股權,混改了天津信託。
除了上海上實集團,上海國資委下屬的另一家企業上海建工集團也在積極布局天津。
2020年12月21日,天津市政府與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上海建工集團將發起設立天津城市更新改造專項基金,初期計劃注入資金100億元。
2020年5月22日,上海建工集團以3.28億,收購了天津住宅集團51%的股權。
2020年,上海電氣收購了天津鋼管集團51%股權。
再往前,2018年,上海綠地集團以14.86億,混改了天津建工65%股權。
2
不光國資,來自上海的民間資本也在重倉天津。
2019年11月20日,上海復星集團參與天津國資混改,旗下豫園股份以5.22億控股海鷗表業65%股權。
2018年,上海復星集團投資22.3億元,入股天津捷威動力工業有限公司。
在新能源電池研發生產領域異軍突起,目前正在籌備科創板上市。
早在2000年就參與天津藥業改制的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認為,很多重要的工作和機會都在天津,未來看好天津,將參與更多的混改項目。
2019年5月29日,上海復星集團旗下的復地集團,拿下濱海中心商務區地塊。
2020年12月2日,復地集團再次拿下空港地塊。
同時在天津港保稅區範圍內投資建設不低於4萬平米的生物醫藥產業園。
2020年10月12日,上海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到訪南站商務區,將落地復星FOLIDAY「復遊城」項目,總投資約600億。
據了解,復星集團還打算在濱海新區落地亞特蘭蒂斯。
3
上海的企業為什麼對天津「情有獨鍾」?
2019年3月22日,天津國企混改項目在上海召開了推介會。
天津說:從原來的坐等別人上門來詢問,到現在走出去整體推介,表面上看只是形式的變化,實質上卻是我們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勇氣。
最重要的是,天津這座城市,已經走到了「奇點時刻」。
上海的企業看到了,不僅認同,而且看好。
天津雖觸底,但更有能力反彈。
4
這幾年,天津很艱難。
2018年GDP擠水分,工業增速下滑、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數據一直都不好看。
產業轉型陷入瓶頸,導致人口吸引力不強,畢竟強大的產業才是留住人才的關鍵。
同時,杭州、蘇州、南京、武漢等城市進入「崛起期」。
內憂外患,讓天津被稱為「沒落的貴族」,陷入低谷。
經濟是房價最終的支撐。
天津的房價,導致負面輿論雪上加霜。
不過,低谷中的天津似乎正在迎來一些重要的變化。
新的產業開始傾斜天津,比如5G、數據中心、晶片……
一些公建開始落地天津,比如復遊城、大健康產業……
一些新的東西正在醞釀。
觸底時刻,很多「白衣武士」出現在了天津,多方資金開始抄底天津。
畢竟天津的「骨架」在這擺著了。
關鍵是,這些「白衣武士」看到了天津經濟日漸企穩。
5
今年1-11月,天津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增幅比1-10月提高0.5%。
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8.9%;工業投資增長1.1%。
最值得一提的,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尤其快。
1-11月,天津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1.7%,連續5個月保持20%以上。
事實上,從GDP擠水分以及政府的舉措來看,天津正在直面問題,挫骨療傷。
營商環境上,推出「天津8條」「民營經濟19條」等措施,甚至提出了對企業「只說yes不說no」。
產業結構上,一方面進行供給側改革,淘汰落後產能,化工廠搬家,完成60個工業園清理整合,盤活示範工業園區低效閒置土地2679畝。
另一方面培育新動能,著力打造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4個主導產業。
天津的經濟,似乎已經出現新氣象。
只不過,船大難掉頭,特別是在企穩階段,需要的時間更長。
既然天津已經「跌落」,要關注的不是曾經的頂峰有多高,而是它的反彈力。
來自上海的企業,正在加倉天津,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但改變之路,依然艱辛。
◎文章來源於「天津購房指南」,部分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