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願每個人心中都充滿光明

2020-09-26 樹銘放映室


《千與千尋》中,宮崎駿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神秘的小鎮。這個小鎮有著中世紀的風格,那正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鎮上沒有人,只有黃昏時分頹敗的街景。我們的主人公荻野千尋,是個剛滿10歲的少女,在隨父母搬到鄉下的途中,她偶然闖入了這個小鎮。千尋是個特別普通的孩子,不十分漂亮,也不過分聰明,有點嬌生慣養,愛哭,脆弱,和我們每個人的兒時,沒什麼兩樣。我原本以為接下來的故事,將會非常順理成章地講述千尋的成長和蛻變。這當然也是這個故事的題中之意。但另一方面,我驚訝地發現,這個故事不只是面向孩子,教會他們勇敢的。它更是對每一個成年人的勸慰,告訴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曾有過一種東西,我們應該想辦法去尋回並守護。

那種東西,就是:向善的本能。

千尋將要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高度抽象的現實世界。可是,她並沒有站出來挑戰這些腐朽的規則,或是成為改變世界的英雄。相反,她接受了。為了生存,她在湯婆婆的澡堂裡,找了一份工作,安定下來。這就讓整個故事,更具有現實意義:我們每個人,都只能接受既定的社會規則,成為這場遊戲的一部分。而區別在於,有的人,被那規則馴化出一種懦弱;而有的人,卻始終有底線地活著。

風和日麗,道路暢通,樂聲輕巧溫馨,瑣碎的家常談話--一切都極為流暢,在這裡導演無意提及一個「重點」來引起觀眾的注意。因為那在同時也意味著限制住了觀者的思維和視角,而這對於期冀在潛移默化中傳達信息的劇本是不利的。「我尋到的光明,一直就和我在一起。」宮崎駿說也許是Always with me這首歌,給了他千尋的故事。這首歌最終成為了本片的主題曲,就像歌詞中唱到的:「每一次我們跌倒在地,仰望天空;我們驚異於她的湛藍,似乎是生命中的第一次。」 旅行和冒險的意義就在於:尋找了才知道原來最明亮最溫暖的力量就來自我們心底。在宮崎駿的世界中,萬物皆有靈性,連蘿蔔中也有神靈。千尋幫助的河神,正是因為人類的汙染而變得面目全非;千尋愛上的少年不是別人,而是一個河流的魂魄。唯有人與萬物和諧歸一,才可以發現,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都是免費而來的。
有人說這是一部成人童話,確實,片中傳達的關於成長的無奈恐怕只有成年人才可以理解。但我認為《千與千尋》更像是一個老人給孩子們緩緩道來的一個斑斕的寓言,告訴他們不要害怕成長,因為人生終歸是一場旅程;但這個老人也鼓勵他們不要失去童真,永遠都保留孩童般的心靈和眼光去感知世界。
如果說迪士尼編織的是美國式的夢:它抽離掉醜惡只留下美好、努力說明夢想力量。那麼宮崎駿的夢則是東方式的:婉轉、深刻又略帶複雜,在委婉的告訴你世界的真實,但同時又讓你不要忘記這個世界的美好。
我之所以認為《千與千尋》是難得的佳片(絕對是宮崎駿最優秀的作品),因為這是一部不光靠看和聽,還需要心靈去感受同時用幻想去填滿的電影。很多時候我們被某個細節感動,卻又說不出究竟為什麼,就像片中千尋乘坐海上的列車去往另一個城市的片段,即勾起了每一個觀者關於獨特個人經歷的回憶,卻又引起了某些微妙情感的共鳴。《千與千尋》的調子是傷感的,即使在碧海藍天的圖畫中,抑或神靈世界的斑駁光影中,這種傷感仍然滲透到電影中的每一個角落,攫住觀者的心。這即是宮崎駿的懷舊之情,同時也是成長帶來的傷感。


人生的詭計就在於,你總是相信明天比今天更好——這樣你才有繼續活下去的理由——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你會發現最美好的時光永遠在過去。於是我們總是在年幼時渴望成長,然後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懷念過去。這是心靈和時間之間的龜兔賽跑。
願每個人都能找到心中的光明。只是一輛車,只是一家三口,只是...一次搬家。
然而並不是全家人都認為「只是搬家而已」。千尋不經意中流露出了孩子特有的冷漠和埋怨的表情。
之所以說是「特有的」,因為這種表情是帶著天真調皮;在本質上脫離不開撒嬌,是期冀引起父母的注意(而千尋的父母,對孩子的言語則有著公式化的冷漠),換言之,是有著部分面對父母的成分;而非是一種真正冷峻的面對世界的神色。十歲的女孩子並沒有這種閱歷和痛苦。她也同樣還沒有明白家長能練就對一些事物司空見慣而不動聲色的本領...


因此千尋有強調「還是以前的學校比較好」,這種對家長的攻心就簡直是聲色俱下了(記憶中似經常這樣,笑)。
不願意接受新的事物,舉止冷漠,對世界沒有期冀,不會接受自然的色彩。
很多人會得出這樣的第一印象,而接下來的影片主題就是如何救贖一個精神上比較不可救藥的孩子,在一次冒險中給她填充精神元氣。(雖然接下來接觸的每個人都明明有各自的病態...)

相關焦點

  • 千與千尋寓意總結 千與千尋深意背後暗藏恐怖現實真相
    千與千尋寓意總結 千與千尋深意背後暗藏恐怖現實真相  電影《千與千尋》最近在國內上映,這部動畫電影寓意深刻,不過很多人也疑惑,它到底講了什麼呢?千與千尋寓意深刻解讀來看看。  宮崎駿還是一個環保主義者,片中的「腐爛河神」的出現也正是對此暗示,如此臭氣燻天的東西出現在千尋面前,唯獨只有她沒有退縮,她發現他身上有一根倒刺,於是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拉,這一拉卻拉出了自行車等無數工業文明的產物。  而《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無疑是一個最申奧的角色,許多人都猜測,它到底寓意著什麼?
  • 在看了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之後,我會和你在一起的
    千與千尋這部動畫越來越吸引人,尤其是最後一首歌:與你同在影片中的湯館被比作現實社會,雖然他充滿了汙穢和混亂,但他也能讓我們找到生命的真善美。千與千尋是兩個世界中主人公的不同名稱。千尋的兩個不同字符。在現實中,她是懶惰和膽小的;在另一個世界中,她堅強勇敢,激發無限潛能。
  • 再談一談千與千尋,這部充滿人生哲學的動畫
    千與千尋是我看過的最多的動畫了,至少在我的印象中已經看過了不下十次,這次將千與千尋的gif獻給大家。喜歡喜歡小千的朋友們也可以一起拿來欣賞,希望各位在生活中也可以遇到自己的白龍,熱愛生活,總會遇到自己的哈兒。仔細看的話,其實就會覺得千與千尋是一部充滿人生哲理的動畫,看得越多懂得就越多。
  • 千與千尋:鬼怪奇談,異界中的妖怪,每個都是對現實的諷刺!
    千與千尋:鬼怪奇談,異界中的妖怪,每個都是對現實的諷刺!1、 坊寶寶坊寶寶是一個生活在溺愛中的孩子,他也是湯婆婆的孩子,因為擔心孩子生病,擔心孩子磕著碰著,便讓他每天都呆在屋子裡,哪裡都不許去,甚至利用魔法模仿日光和月光讓寶寶每天都在屋子裡長大,所以哪怕坊寶寶已經長大,卻依舊沒有學會走路,但是卻因為父母的溺愛生成了撒潑任性的霸道性格。
  • 千與千尋:童年的回憶!(上)
    千與千尋:童年的回憶!這是小編看第一部宮崎駿的作品,一開始就驚豔到了小編,從畫風清奇,劇情梗概,以及所要講述的一些道理,從各個方面來說,這都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作品,個人很喜歡宮崎駿,在自己心目中那是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啊。
  • 千與千尋:為何小白不讓千尋回頭?原著中早有暗示,網友:心疼!
    你還記得,那每一幀都是壁畫的匠心巨作嗎?宮崎駿的電影是很多人心中最經典的回憶,有的人最開始接觸動漫的時候看的就是宮崎駿的電影,因為他的作品給人一種很溫暖的感覺,不管什麼時候都很治癒也讓人在她的動漫世界中看到了不一樣的一面,而《千與千尋》要重新上映的消息也引起了漫迷們的關注。
  • 橋本環奈與上白石萌音都演千尋?《千與千尋》將改編成舞臺劇
    主角千尋將由女演員橋本環奈(22歲)與上白石萌音(23歲)兩人共同擔任。《千與千尋》是由宮崎駿執導、編劇的作品,於2001年在日本上映。在日本的票房收入為316億8000萬日元,直到去年12月被電影《劇場版 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超越為止19年來一直是日本影史票房榜首。該片講述了少女千尋誤入神仙往來行走的街道,在澡堂「油屋」一邊工作一邊成長的故事。
  • 極致視聽盛宴《千與千尋寧波動漫音樂會》,震撼來襲
    宮崎駿的動漫,總有那麼一瞬間會讓人從溫暖到感動。在宮崎駿的世界裡,沒有陰謀,只有善良與愛,也許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千與千尋》是宮崎駿送給孩子們的童話,也是寫給大人們的寓言,無論你是天真的孩童,還是懵懂的少年,亦或是飽經社會磨礪的成年人,都能從這部作品裡找到慰藉。
  • 千與千尋:長大了才懂得的含義,你看出來了嗎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的一部佳作,在宮崎駿爺爺的筆下,每一個情節都代表著我們漸漸逝去的童真歲月,宮崎駿也將畢生精力放於創作動漫,帶給人們童年回憶的作品中。在千與千尋中,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孩提時光呢?讓我們一起重溫它吧!
  • 花藝分享|從神劇「千與千尋」看植物配置與建築
    "18年後重返銀幕時,「千與千尋」仍是經典。穿越主人描繪的世界就像是成人儀式,宮崎駿向世界展示的美麗童話,就像千尋的世界一樣,我們的世界充滿了美麗的事物。幾乎所有的植物都是夏天,豌豆花,繡球花花,夾竹桃...這不是世界,是仙境嗎?導演對植物的看法完全正確。1.植物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千與千尋》,不同的人在這部動畫電影中能夠看到不同的閃光點。
  • 千與千尋:進去之後會變成豬嗎
    這部電影很適合各種年齡段的人觀看,是一部值得反覆翻看,細細品味的電影,每個年齡段會有不同的體驗,每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悟。這是千與千尋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後千尋在湯屋門口遇見善良的男孩白龍,白龍見有人類闖入神界想帶千尋離開,可為時已晚,千尋的父母已經變成豬,人類的無盡貪婪終究會讓人變成又懶惰又蠢笨,任人宰割的豬,千尋也無法離開神界。在白龍的幫助下求助善良的鍋爐爺爺,鍋爐爺爺給了小玲一個烤蠑螈作為報答請求小玲幫助千尋,可以反應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金錢無所不能。
  • 千與千尋:父母變成豬真不是我的錯,細說千尋的無奈
    本篇將會對《千與千尋》前十分鐘進行深刻解讀,其實動畫中處處有細節,你注意到了嗎?漢字經常象徵具體的東西,日本詩歌中充滿了文字遊戲,接下來的場景中充滿了視覺線索和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這讓我想到了柯南,裡面的很多案件都和平假名/片假名有關。在第一個建築上,我們看到一個不完整的短語,這個短語的第一個字是漢字「正」,就像我國的「正大光明」牌匾,正的意思是公正、正義,它是權力的象徵。
  • 【千與千尋】熱映中,票房破2億,好電影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千與千尋】目前保持單日票房的冠軍,取得這樣的成績是真的很不錯的。從好看度等各個方面來說,真的是讓人非常的驚喜,可以拍出這麼好看的電影,不得不感慨宮崎駿的厲害之處。他的很多作品大家都耳熟能詳,也都看過了。
  • 千與千尋,為何只有千尋給河神洗澡,宮崎駿的用心良苦你懂了嗎!
    導語:給河神洗完澡之後,所有人都對千尋開始刮目相看,所有人都覺得原來這個人類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不友善,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笨,有好相逢,人類身上有某種特性,是他們所沒有的千尋今天的勇敢讓所有人都感覺甚是驚訝,問問,沒有想到這個人類竟然是如此的大膽,今天的事情他們所有人有目共睹,他們開始改變對千尋的看法
  • 千與千尋:白龍為何不讓千尋回頭,真相原來是這樣
    白龍告訴千尋在這個世界裡的生存法則,在這個世界裡,每個人都必須有工作,如果沒有工作便會被湯婆婆變成豬,等到豬肥了,就把它做成飯。白龍幫助千尋找到工作,他還帶著千尋去看她變成豬的父母,他安慰傷心的千尋,並承諾會幫助千尋。這天千尋意外看見了受傷的白龍,她想幫助他,白龍卻飛走了。千尋不放心白龍,便悄悄地去湯婆婆的住處(白龍是湯婆婆的手下,但白龍很善良)。
  • LOOK | 千與千尋 · 夏至,電影院見
    所以 他的動畫陪著我們一路長大每次重溫一遍都猶如清水滴在長滿青苔的巖石上猶如一列火車在黎明時分駛過大海千尋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最開始都是普通的 有一點點懶惰的 遲鈍又有點嬌氣的可到最後 誰不是像她一樣 從四顧茫然的單純小孩變成了在四面楚歌的人生中
  • 千與千尋:千尋和白龍是愛情嗎?希望每位「千尋」都能遇上她的白龍!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老師的代表作之一,千尋本來是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女孩,但為了拯救在奇異世界變成了豬的父母親,千尋從不諳世事成長到獨當一面,她身上的勇敢善良值得我們學習。白龍在千尋小的時候幫助過千尋,所以知道千尋的名字,善良的白龍推薦千尋到湯婆婆那裡當幫傭還幫助千尋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千尋和白龍互相幫助,白龍幫助千尋找回了原來的名字,千尋也協助白龍找到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破除了詛咒。能把女孩子護在身後的男孩子真的超級有魅力啊!男友力max!
  • 讀完宮崎駿工作:千與千尋,我們都需要學會成長
    讀完千與千尋,我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成長起初,小倩來到了唐武,認識了白龍,然後千尋幫白龍找到了他的名字——胡胡胡川,白龍也想起了他們的會面。兩個人微笑著,手牽手在空中飛,淚水從眼角流出,隨風飄向天空。
  • 千與千尋恐怖真相
    在千尋來到油屋,去找湯婆婆,懇求湯婆婆給予她一份工作的時候,不堪其擾的湯婆婆同意了千尋的請求。但是湯婆婆收走了千尋名字裡的其它幾個字,只留下了一個「千」字,並稱呼千尋為小千。而這,就是湯婆婆控制千尋的第一步,也意味著千尋的迷失。事實上,在日本神話裡,就有「知道了妖怪的名字就等於控制了這個妖怪」這麼一個說法,著名的日本動畫《夏目友人帳》就是根據這個說法展開的故事。
  • 淺談我對《千與千尋》片名的理解,包含了王國維先生的人生三境界
    「千尋」是主人公真正的名字,而「千」是湯婆婆給予的名字。千尋之所以能夠回到人類社會,重獲自由,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她時刻銘記自己是「千尋」而不是「千」。在劇情中存在一條暗線,小白龍與千尋對話時,大多用「千尋」而很少用「千」來稱呼千尋,它是不是時刻在提醒千尋勿忘初心,方得始終。而在現實生活中,長輩給我們的名字,我們是否還記得長輩的初衷,記得自己最初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