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遊三峽》外兩組,作者/湯立久,賞析/幸福老頑童

2020-12-19 騰訊網

薦賞

湯立久佳作

遊三峽

——湯立久

眾峰碧峭翠霞深,綠水清澄白帝襟。

石徑穿空騰霽霧,風蒲鳴鳥促高砧。

五更九畹飛流下,百裡三橋抱膝吟。

綺夢如花霜鬢早,重遊勝地睥遐琛。

初 冬

寒山向暮薄煙光,嘆愛雲樓蓋冷霜。

雨柳新姿尤媚好,江梅亞歲更幽香。

堯年自適何其幸,榆景從容亦復長。

分享天倫三五月,松窗炳燭照昏黃。

初冬早上學

遠上黌門趁雨遲,寒風侵曉腹中飢。

路彎車轉還需等,誦讀霜晨恐到時。

晨 吟

起啖生薑片,行穿舊貝裘。

刷牙先喝水,洗臉再梳頭。

綠葉含霜動,紅爐暖襪愁。

詩吟鄉路遠,轉眼到山州。

嵌名悼陳公世友先生

暄風富水流芳遠,苦雨龍山灑淚多。

詩賦聯文陳後世,友聲朗朗奏悲歌。

大雪前遣懷

重衾午睡愛斜曦,醉暖凌人越發威。

曬背無風登竹閣,烹茶有興脫棉衣。

枝搖迭影苔猶綠,橘襲憐香藕正肥。

遙望松雲皆可賞,賞心何處莫相違。

大雪

大雪隨時到,新寒切骨中。

陰雲銜重碧,冷地躺輕紅。

葉綠難容露,人勤可忍風。

堯天長此樂,惜惜我詩窮。

贈大雪白果葉

公孫得寵得黃金,不信胡風有俗心。

更喜多情斜腳雨,寒埃洗淨設齊衾。

註:公孫即公孫樹。

作者簡介

湯立久,湖北陽新人,鄉村教師,陽新縣詩詞學會會員,陽新縣詩詞學會、富川詩社辦公室主任兼副秘書長,陽新縣教育詩聯學會常務副會長。作品散見於《新上海詩詞》、《富川詩詞》、《星火文苑》、《百度》《新浪新聞》巜騰訊新聞》等刊(網站)。

作品賞析區

賞析湯立久老師的作品《遊三峽》

賞析人:幸福老頑童

《遊三峽》:三峽兩岸,山峰多多,蒼翠陡峭,青色的煙霞深深;江水清明澄澈,隨風起浪,打溼了瞿塘峽口。山間石路從空中穿過,即將消散的雲霧,奔跑跳躍;蒲柳樹上的鳥兒盡情的促進提高它們的鳴叫聲;遙遠的河流,伴著繁星點點,吟詠抒懷。想起當年,美麗多彩的夢,就像花一樣姿容出眾,如今可惜早已兩鬢斑白;故地重遊,只能靜靜的凝視那遠方的珍寶,歲月不饒人,青春已不在。

湯老師的作品意境深粵,表達方法獨特,跨越之廣闊,留白天地寬,是多少詩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佳作點讚!

解析員簡介

幸福老頑童,『青蔥歲月槍為筆,遲暮年華筆做槍』,此生願做、化槍筆於無形,在幸福間遊刃的『頑童。現為《星火文苑》籤約解析員

鄭重聲明

此文版權歸星火文苑所有,未經允許不得以任何方式再次發表,違者必究!

星火團隊成員

總編:思馨

副總編:WHO

技術顧問:礦

法律顧問:李木子

詩歌賞析組:

組長:深山篝火

優秀賞析員:深山篝火,幸福老頑童,殘陽如血(排名以加入平臺先後為序)。

詩歌朗誦團隊:

資深優秀主播:野鶴閒雲,雲霞,吉祥如意,冰雕玉琢(排名以加入平臺先後為序)。

編委成員:

虎哥,石橋過客,寧靜致遠,第六弦,百靈,青山獨秀,縱峰野老,若寄若黎,俯仰興星,炎焱燚,肱茵,歲月如歌,紅顏無過,狼魂烈鷹,左心奮贊,儒越儒風,執此天涯,天道酬勤,遺忘無忌,千古一諾,歸星,一土,元真,伊冷,逍遙仙,曲藏,秋思(排名以加入平臺先後為序)。

我們的宗旨是:

團結一致,勇往直前!齊心開創文學淨土!與詩友惜緣共處:你若不離,我便不棄!

投稿須知

圖片:來自網絡

侵權:聯繫必刪

發表:星火文苑

相關焦點

  • 古詩《 己亥初雪》外三首,作者/劉會堅,賞析/幸福老頑童
    作品賞析區 賞析劉會堅老師的作品《次馬凱先生「題中華詩詞五代會」》、《已亥初雪》和《長城頌》 賞析人:幸福老頑童 次馬凱先生《題中華詩詞五代會》:詩詞是中華的文化精髓
  • 古詩《井岡山旅遊詩三首》外一組,文/宋治雨,解/幸福老頑童
    作者簡介宋治雨(湖北陽新)現年70周歲,退休教師。中華詩詞學會、湖北詩詞學會會員,原王英鎮詩聯學會負責人。作品賞析區賞析宋治雨老師的作品《井岡山一遊》賞析人:幸福老頑童遊覽井岡山,處處皆景觀;杜鵑紅遍野,錦繡望無邊。山中煙霧繞,穿行竹林間;樓宇彩霞映,五河五瀑潭。
  • 《冬景閒吟》古詩詞一組,作者/宋治雨,賞析/幸福老頑童
    作者簡介宋治雨(湖北陽新)現年70周歲,退休教師。中華詩詞學會、湖北詩詞學會會員,原王英鎮詩聯學會負責人。作品賞析區賞析宋治雨老師的作品《冬景閒吟》、《柿樹落葉吟》賞析人:幸福老頑童《冬景閒吟》:冬天夜裡的寒風,不停的抖動著冰冷的雲,把整個大地和天空中的浮塵,蕩滌的乾乾淨淨
  • 古詩賞析《向抗戰老兵致敬》作者/郭慶剛,賞析/殘陽如血
    作品賞析區 賞析郭慶剛老師的古風《向抗戰老兵致敬》外三首 ——殘陽如血 《向抗戰老兵致敬》,自1931年的九.一八開始至1945年的八.一五為止,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
  • 古詩《閒吟四首》作者/柯美業,賞析/殘陽如血
    作者簡介 作品賞析區 賞析柯美業老師《閒吟四首》 ——殘陽如血 《雋聯集韻》,精美的對聯韻味爽口: 「百川歸大海,群雁翥穹蒼。
  • 《牡丹》外二首,作者/騰飛
    《牡丹》 作者/騰飛 諸位都愛牡丹花 作者簡介 現為《星火文苑》籤約作家 作品賞析區 鄭重聲明 此文版權歸星火文苑所有,未經允許不得以任何方式再次發表,違者必究!
  • 《 一起》作者/紹良,賞析/深山篝火
    我們一定會更加疼惜彼此 愛,需要用心呵護,彼此包容 那麼,就讓我們牽一座橋吧 牽著你我的手 我們一起陪著慢慢地走 一起共赴風雨 一起仰望星空 作者簡介
  • 《​一起》作者/紹良,賞析/深山篝火
    我們一定會更加疼惜彼此 愛,需要用心呵護,彼此包容 那麼,就讓我們牽一座橋吧 牽著你我的手 我們一起陪著慢慢地走 一起共赴風雨 一起仰望星空 作者簡介
  • 【雙語園地】古詩賞析——《江雪》
    【雙語園地】古詩賞析——《江雪》 英文翻譯內容來自《古詩裡的核心詞》 設 計:劉 慧
  • 千古名句,別有洞天:初中必背古詩詞千古名句賞析
    這份《初中必背古詩詞千古名句賞析》,是我多年來一直在用的一份資料。 雖然標題有「初中」兩個字,裡面也收錄一些小學必背古詩詞裡的名句,而且非常適合基礎詩歌鑑賞薄弱的高中生。你之所以古詩詞鑑賞不會,是因為小學初中沒學紮實。
  • 辦歌會、品美食、遊三峽……這場論壇,行業專家暢論長江三峽旅遊魅力
    12月10日,2020長江三峽旅遊發展論壇暨企業家座談會在萬州舉行。如何推動三峽文旅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來自全國文化旅遊界的專家紛紛建言獻策,提出打造三峽遊輪旅遊,發展民宿、度假區經濟。除論壇外,第十一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期間還舉辦了多項活動。10日晚,2020世界大河歌會在江南新區三峽文化園精彩上演。12月10日至14日,將舉行2020三峽美食文化節暨萬州烤魚節。
  • 聆聽:古風《皇城相府隨筆》作者/快快樂樂,主播/冰雕玉琢
    依山傍水建府邸, 攬月擷翠兩相宜。 2020.11.8 作者簡介
  • 籤約作家:茶緣《阮郎歸~冬月》外四首,誦/雲霞,解/殘陽如血
    江南塞北兩鍾靈, 一首幽詞賀慶。 作品賞析區 賞析《阮郎歸·冬月》等古詞五闕, ——殘陽如血 冬月寒流欺殘年,無奈依偎。可嘆齊眉不再全。
  • 讀古詩系列《春日》小學生必背古詩
    古詩誦讀 ----------▽▽▽▽▽▽▽▽----------- 古詩解析 注釋
  • 詩歌賞析|六首春日古詩:春意枝頭俏,桃花灼灼開
    詩文賞析:桃樹生長的壯實茂盛,花朵開的鮮豔似火。這位姑娘就要出嫁,利益夫家和諧幸福。桃樹生長的壯實茂盛,果實結的豐碩喜人。這位姑娘就要出嫁,後嗣綿延子孫興旺。桃樹生長的壯實茂盛,綠葉茂盛青翠欲滴。其四 惠崇春江晚景[ 宋 ] 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 元旦遊三峽指南,長江黃金6號和世紀寶石號的區別
    歡迎大家隨時在這兒留下你想要了解的三峽旅遊困惑哦!還有不到2周的時間,2020年接近尾聲,2021年的元旦即將到來,最近有粉絲給我留言,元旦去長江三峽旅遊人多嗎?乘坐哪艘遊輪比較好?其實元旦節,長江三峽的天氣還不是特別暖和,所以遊三峽的客人比較少,特別是每年的1月份都是長江三峽旅遊的淡季,所以開航的三峽遊輪也比較少,整個1月就兩艘三峽豪華遊輪在開航,分別是長江黃金6號和世紀寶石號。這2艘遊輪到底選擇哪艘遊輪遊三峽好呢?我們就從它們的區別一起來詳細了解。
  • 白居易的一首古詩,閒逸悠然,讀了兩遍,一種喜悅感撲面而來
    作者經常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鮮明生動的詩意氛圍。晚年的白居易淡泊名利、忘記得失,經常寫一些閒適詩,表現作者「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下面介紹白居易的一首古詩,閒逸悠然,讀了兩遍,一種喜悅感撲面而來。老白立刻就打起了精神,也許是詩人本來就喜歡觀察思考,也許是他有點老頑童的本性。「鳶飽凌風飛,犬暖向日眠。腹舒穩貼地,翅凝高摩天。」這四句形象地描繪了鳶和犬的模樣和神態。一個不畏高寒、展翅飛翔,一個貼地酣眠、沐浴陽光,一幅活生生的生活畫面,穿越時空地呈現在讀者明前。
  • 長江三峽都是哪三峽,三峽遊輪包含景點介紹
    三峽旅遊沿途的景點重慶,長壽古鎮,豐都鬼城,豐都玉皇勝地,豐都天堂山,忠縣石寶寨,雲陽張飛廟,奉節白帝城,神女溪,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巴東神龍溪,三峽人家,三峽大壩,屈原故裡,宜昌。黃金系列遊輪:豐都鬼城,小三峽,三峽大壩;總統系列遊輪:石寶寨,神農溪,三峽大壩;世紀系列遊輪:石寶寨,神女溪,三峽大壩;美國維多利亞系列遊輪:玉皇聖地,神女溪,三峽大壩;
  • 古詩譯文賞析1-望廬山瀑布
    然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譯者已將原文精華物我兩化,天人合一,並駕著想像之舟,駛入藕花深處,與原文作者心靈契合。最後譯者以語出之,使原詩的景致在異域重現光彩。這就是所謂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的最高境界。譯者沒有英漢兩種語言的精深造詣,沒有披荊斬棘的獨創精神和高超的翻譯技巧,是難以達到如此境界的。本文僅選取三首唐詩及名家譯文進行比較賞析,以說明詩歌翻譯的獨特與高難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