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瘋按:今天是什麼日子?七夕?不,我要說的是張光宇誕辰120周年的紀念日。
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會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直到提到上世紀60年代的電影《大鬧天空》,才覺得依稀相識。
其實張光宇成就之高,一度被譽為「畫壇的梅蘭芳」,即不僅是畫得好,更畫得很東方很中國。陳丹青把這種風格概括為「畢卡索加城隍廟」。
今天,趁張光宇誕辰120周年之際,分享他的部分代表作品,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他。希望你喜歡。
張光宇最為人所熟悉的是他晚年作為美術設計的《大鬧天宮》,這是一部讓全世界驚嘆的動畫電影。
法國的《世界報》說:它做到了迪士尼作品的美感,同時藝術造型又是迪士尼所做不到,飽含中國特有的文化氣息。
張光宇為這部電影設計了眾多的人物造型。
張光宇生於1900年,無錫人,父親是位中醫。因家境貧寒,他十五歲去上海一家雜貨鋪當學徒。店鋪對面是有名的「新舞臺」,他一有空就溜進戲院去。
所以他的畫,有一種濃濃的戲曲的韻味。
其實,在《大鬧天宮》之前,張光宇在1947年已經創作了《西遊漫記》。
在這部作品中,張光宇將西遊記與現實結合起來,借古諷今,用《西遊漫記》諷刺國民黨的腐敗無能。
1947年6月,他在上海發表的《西遊漫記》自序中談起對孫悟空的理解:「一部舊《西遊記》經過了許多人的考證,大致對孫悟空這樣一個人物都非常推崇,你看他花果山稱聖的精神,是何等可愛?是一個具有革命精神的人物……說起來整整一部《西遊記》還不啻是一部孫悟空的史詩。」
張光宇本人,又何嘗不是一個可愛又有革命精神的藝術家?
他天馬行空的藝術創作,影響了日本的手塚治虫,宮崎駿等大家。不知道下面這幅畫,是否曾經給宮崎駿《天空之城》帶來靈感?
張光宇更為驚豔的作品,是創作於1935年的《民間情歌》。
當時,張光宇受新出版的明代作家馮夢龍編輯的《敘山歌》的影響,開始創作線描畫《民間情歌》。這本薄薄的小冊子,以其深厚的民間風味和嶄新的藝術形式,影響了幾代畫家。
他自己也配文,很生動:
姐脫衣衫白如雪,郎脫衣衫白如霜;
姐做獅子先睡倒,郎做繡球滾身上。
葉淺予曾說:「《民間情歌》不僅顯示他(張光宇)對中國民間版畫所下的功夫,並在造型方面透露德國畫家的嚴謹精神和墨西哥畫家珂弗羅皮斯的誇張手段,方是方,圓是圓,達到造型純熟之境。既簡練又飽滿的超完整性,與民間版畫有異曲同工之妙。」
小小蜜蜂翅膀黃,一氣飛到妹胸膛;
向妹心口咬一口,問妹想郎不想郎?
中年之後的陳丹青,頭一次翻到張光宇1935年前後創作的《民間情歌》,甚為吃驚:「早就知道張光宇好,沒想到這麼好!」
張光宇的創作非常豐富,還有大量大封面設計、字體設計、和諷刺漫畫。
《漫畫騎士》1934年
《三個漁翁》 1936年
《全國漫畫展覽會第一屆出品專號》 1936年
《上海漫畫》創刊號。
張光宇《十日談》封面
1930年代張光宇創作了諷刺漫畫《除蠅圖》,配文是「小的拍一記,大的讓它飛」,揭露當時政府治理貪腐的真相。
上個世紀20年代,張光宇創作諷刺汪精衛的《政聖圖》。
《窈窕淑兵》,是諷刺國民黨軍隊「人比槍瘦」的。
《進軍,把法西斯死路當作前途》,把蔣介石、邱吉爾、羅斯福、戴高樂與希特勒畫在一起。
張光宇在1959年為釣魚臺國賓館創作的大型壁畫《北京之春》,不過未被使用。
晚年黃永玉曾感慨,「張光宇六十多歲去世,(其弟)張正宇七十多歲去世,太可惜,太遺憾,也太傷感。如果像齊白石、黃賓虹那麼高齡,可以想像,會給世界文化帶來多大的快樂!」
也許我們不缺大師,只是遺忘了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