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早市的魚攤轉轉,初冬天冷人少,但魚攤前買魚的顧客還真不少。現在正是大慶地產魚大量上市的時候,一些平時少見的白嘎啦眼、嘎牙子、牛尾巴魚也都變成了常見,這幾種魚你能分清嗎?
在魚攤前,經常有人對著這幾種魚問叫啥,區分不開,今天我把這幾種魚拍下來與大家分享交流。
這是大慶肇源江邊的白嘎拉眼。這種魚長不大,最大也就大拇指粗細,十公分左右長,跟嘎牙子很類似,但沒有嘎牙子身上那種很明顯的斑塊,而且它的眼睛周圍有一圈明顯的白色的眼圈,所以叫它白嘎啦眼子。一般都醬燉,一根刺,肉質細嫩味美。每斤13元。
這是是嘎牙子魚。這個比較常見了。每斤25元左右。我的做法是家常燉,或者做魚湯,絕對的美味。
這個牛尾巴魚。能看出它們的區別嗎?看顏色、體型就不同,最小的是白嘎啦眼、其次是嘎牙子,牛尾巴魚長的稍大一些。牛尾巴沒有養殖的,每斤上百元,現在大都是養殖的,每斤30元左右。醬燉牛尾巴魚絕對是美味。
在介紹兩種魚。這個是葫蘆籽魚,長的小,都是野生的,每斤10元,這種魚缺點是不易保存,出水後幾個小時就開始爛肚子,幹炸嘎嘎香。
這個是麥穗魚,典型的長不大的魚。適合醬燉土豆條或者打魚醬,下飯下酒都不錯。 今天分享這種魚,不知道對您有沒有幫助。歡迎留言點評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