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百景圖原創布局
(人名來自江南百景圖,未經允許請勿二改二傳)
1
蘇州府有桃花塢,應天府有桃花源。
早些年知府在城郊建了桃花源,卻不為賞景,不為桃花酒,而是為了安葬州府中已逝之人。
有株桃花樹年歲最長,不知怎的也依舊比旁的樹長得更快一些,要不了幾年,已隱隱與唐伯虎曾移種桃花塢的那棵桃花樹一般大,從橋的那頭也能隱隱瞥見其風致。
過了橋,有一處不大不小的宅院,原先只葛儀一人居住。
據說搬進應天府之前,葛儀是在某個大戶人家做園丁活計的。
沒有人知道他最初為何來到這裡,又為何獨自置下這麼偏僻而又不太吉利的宅子,並且一住就是數年。
後來他又迎來了兩位吵吵鬧鬧的鄰居,因著這邊的宅子便宜,只好先住進來了。
再後來,因著後山有需要的藥引,李時珍便也住了進來。
有些冷清的桃花源,也就這麼熱鬧起來了。
江南百景圖夜景
2
往桃林深處復行幾步,便是知府特地著人沿著山脈開闢的人工湖,湖上有湖心亭,可將塢中景致一覽無餘。
乘小舟順流而上,不多時,即能到達桃園墓地。
此處雖是應天府最偏僻之處,卻時常有人前來掃墓祭拜,墓前一應瓜果貢品從未短缺。
祭掃之時,人們也會駐足橋邊的金魚池,投幣許願。
每逢清明等時節,葛儀也會受人之託前去代為擺放貢品,爾後前往湖心亭,在那棵全桃花塢最大的桃花樹下休憩,飲一壺酒。
據說有位叫張岱的文人寫了一篇《湖心亭看雪》,那人寫「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雖不如林中桃花嬌豔,那定也是極美的景致了,他想。
他等了無數個十二月,也沒能盼來想看的那場大雪。唯餘後院那兩畝棉花地,是萬花叢中僅剩的兩抹白,多少透著些可愛。
也不負他披星戴月,日日忙碌。
如此,雖不能得霜雪吹滿頭,便也知足了。
3
然而無論葛儀如何的安之若素,在墓園外居住,總歸是不吉利的。
祭拜過後與他攀談時,也有人曾問起他為何不忌諱這些,不懼怕這塊墓園森森的陰氣。他也只是笑笑不說話,依然自顧自地忙碌著。
不多時,他又在自家後院打理出了一塊小花園,還搬來了一個休憩桌在路旁供來來往往的行人歇腳。
他把最弱的一株桃花苗移到自己屋外悉心照料,來年等桃花長好了,他便準備種上松樹了。
到那時,院子裡也許又有新鄰居了吧?
4
知府曾說向桃花仙許願的紅籤無用,緣分全靠自己找尋。然而應天府的居民們把已故親友的遺骸葬進這片桃花源,定是心中堅信著仍會與他們共續下一世的緣分吧?
此處春光正好,桃李爭妍,卻獨不見你。
那我便替你看上一看,來世再共同分享。
而葛儀,年復一年,他都會在清明這一天獨自坐在湖心亭,飲一壺最上乘的桃花酒,只為在桃花樹下等他的那位姑娘。
那位笑靨如花,芳魂永眠桃林深處的,他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