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詩詞|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瓈碎地聲

2021-01-11 楚予微茫

稚子弄冰

宋代:楊萬裡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瓈碎地聲。

【注釋】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脫曉冰:在這裡指兒童晨起,從結成堅冰的銅盆裡剜冰。錚:指古代的一種像鑼的樂器。磬(qìng):四聲 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製成,可以懸掛在牆上。玻璃:指古時候的一種天然玉石,也叫水玉,並不是現在的玻璃。

【賞析】

全詩攝取瞬間快景避開直接描寫,用生動形象的「穿林」響聲和貼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開掘稚子的情趣。

一、二句「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金盆,古時把金屬的東西統稱作金,這裡指銅盆。脫,脫離,取出。曉,清晨。鉦(讀zhēng),鑼。說清晨起來,兒童從銅盆裡取出夜間凍好的冰塊,用彩色絲線穿上當作銀鑼。天寒才能結冰,冰塊又是很涼的,兒童卻早早起來去玩它,寫出兒童不怕冷;一塊涼涼的冰有什麼好玩的呢?有的,可以穿上絲線當鑼敲。這是只有兒才想得出的,而且是「彩」線,「銀」鑼,又很美。說明這個兒童既頑皮,又聰明精靈。

第三句「敲成玉磬穿林響」,磬(讀qìng),樂器名,古時常用玉石雕成。懸於架上,以物敲擊。這句詳細描寫兒童提著銀鑼似的冰塊玩耍的情景。說他手提「銀鑼」在樹林裡邊敲邊跑,「銀鑼」發出玉磬般美妙的樂聲。無疑,這聲音清脆悅耳,傳得很遠。「穿」字,有人在林間奔跑的意思,也有聲音的傳播。詩句將兒童得到「銀鑼」,興高採烈的情態傳神地描繪出來,讓人想見他那狂喜的身影。

第四句「忽作玻璃碎地聲」。意外的情況發生了,詩的發展出現了波折。玻璃,古時指天然的玉類美石。碎地,落在地上摔碎。意思是;兒童手裡的冰塊忽然掉在地上,摔碎了,那聲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樣。兒童的心情怎樣呢?詩人沒有寫,但可以想像出,一定是感到突然,有些遺憾,先是果呆地站在那裡望著地上碎裂的冰塊。幾乎同時送到耳朵的聲響竟是那樣優美,又ー個意想不到,也許他會瞬間轉憂為喜,高興得又蹦又跳了。這最後一句,意外,又合情理。沉甸甸的冰塊,用絲線提著,掉下是很自然的冬天地面凍得很硬,冰塊又硬又脆,落地摔碎也很容易。但兒童不考慮這些,只顧高興地跑呀,敲呀,結果摔碎了。活畫出兒童天真可愛的形象,而且情趣橫生,餘味無窮,給人以美的享受。

詩中孩子弄冰的場景,充滿了樂趣:心態上,寒天「弄冰」,童心熾熱;色澤上,「金」盤「彩」絲串「銀」冰;形態上,是用「金盤」脫出的「銀錚」,圓形;聲音上,有 「玉罄穿林響」的高亢,忽又轉 作「玻璃碎地聲」的清脆。全詩形色兼具以感目,聲意俱美以悅耳賞心,繪聲繪色地表現出兒童以冰為鉦、自得其樂的盎然意趣。

全詩突出一個「稚」字。稚氣和樂趣能使兒童忘卻嚴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樂。孩童與老人在心理特徵上有諸多的相通之處,唯其如此,孩童的「脫冰作戲」的場景在老人的眼裡才有依依情趣。

正是以這種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徵為審美基點,楊萬裡通過「以稚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為詩趣,一方面從稚子的心理出發,描寫「脫冰」的動作細節;另一方面基於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賞其行為細節,這樣孩童的稚氣與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為形之於筆端的盎然詩意。詩人發自內心地尊重兒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繪得如此真切酣暢。

【作者簡介】

楊萬裡(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與陸遊、尤袤、範成大並稱為「中興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楊萬裡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楊萬裡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著有《誠齋集》等。

相關焦點

  •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怎一個「稚」字了得
    知州大人本就愛民如子,這種與民同樂的活動,自然是興致勃勃地整裝出發了。當地有打春牛的習俗,以示迎春和勸農之意。在立春的前一天,當地民眾用泥土堆成一頭土牛,邀請地方長官執彩鞭擊打土牛三匝,隨後民眾紛紛上前鞭打,直至將土牛打爛。活動現場,敲鑼打鼓,熱鬧非凡。禮畢回衙時,知州大人看著這喜慶的場面,興猶未盡,流連忘返。他看到有許多兒童模仿著大人們打春牛的動作,三五成群地撒歡逗趣。
  • 筱青讀詩詞:稚子弄冰
    稚子弄冰楊萬裡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看到一張張熟悉的笑臉,聽到一聲聲熟悉的話語,仿佛時光倒流,回到很久的從前……看到路邊經久不化的冰雪和那些歡快地追逐打鬧的孩子,忽然想起萬裡的一首小詩!「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金盆,古時把金屬的東西統稱作金,這裡指銅盆。
  • 詩文典講詩詞——《稚子弄冰》冬季孩子們的冰雪樂趣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冰天雪地的冬天你會幹什麼呢?宋朝的小朋友有一項很好玩的遊戲。這年冬天,詩人楊萬裡家的孩子們一大早就起來了,他們來到院子裡,那裡放了好幾個小盆,盆裡的水經過一晚上的冷凍已經結了一層冰。
  • 詩詞大會考楊萬裡的《稚子弄冰》,難住58人,觀眾:命題組調皮了
    這首詩是小學就學過的,寫得很直白,按道理應該不難理解,但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它卻難倒了百人團58人。我們先來讀一次這首詩,再來看題目:《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這是一首七言絕句。
  • 童趣詩詞大會開始了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不過也不能怪啊,這麼大的地,你也看不過來,孩子們貪玩看到這麼大的地自然要沒事來逛逛了。
  • 宋代詩詞中的兒童觀
    歷史上,關注兒童,描寫兒童,莫過於宋代文人,他們寫了大量的兒童詩詞,從不同角度展示了當時的兒童觀、教育觀。現在看來,其中不少還具有先進性,值得我們很好地研究與汲取。 我們知道,宋代人尤為尊師重教,特別推崇理學禮教。他們注重家風家教,王安石每次吃完飯,剩菜也不會浪費。
  • 2020年2月7日詩詞大會中出現的部分詩詞
    今天中國詩詞大會中出現的詩詞如下:一.沁園春·雪近代·毛澤東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 荷花詩詞千千萬,唯有蘇軾解花語,4首蘇軾唯美的荷花古詩詞
    碧紗窗下洗沉煙,棋聲驚晝眠。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縴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宋代詩人蘇軾的這首詞,寫於初夏,所以荷花還沒有結花苞,荷葉還小小的。只可惜,這一好覺被屋外下棋的敲擊聲驚醒了。睡不成了,只好出外走一走。剛剛下過小雨,小小的荷葉被風吹得東倒西歪,石榴花開得像火一樣。伸出纖纖細手,撥弄著清泉,那水珠濺到了荷葉上,碎了,又圓。
  • 最深情的詩詞,再忙也要背下來!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最歡喜的情,風景正好,與君重逢。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 《江南逢李龜年》最無奈的情,可憐白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