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青讀詩詞:稚子弄冰

2020-12-07 筱青讀詩詞

稚子弄冰

楊萬裡

稚子金盆脫曉冰,

彩絲穿取當銀錚。

敲成玉磬穿林響,

忽作玻璃碎地聲。

稚子送冰

臘月二十九!

回到久違的家鄉!

看到一張張熟悉的笑臉,聽到一聲聲熟悉的話語,仿佛時光倒流,回到很久的從前……

看到路邊經久不化的冰雪和那些歡快地追逐打鬧的孩子,忽然想起萬裡的一首小詩!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

金盆,古時把金屬的東西統稱作金,這裡指銅盆。

錚(讀zhēng),鑼。

清晨起來,兒童從銅盆裡取出夜間凍好的冰塊,用彩色絲線穿上當作銀鑼。

天寒地凍的日子才能結冰,銅盆裡結冰更說明天冷。

冰塊自然是很冷很涼的,這個頑皮的小童卻早早起來去玩它。

怎麼玩呢?

從銅盆裡取出來,中間穿上彩色的絲線當鑼敲。

至於怎麼取出來,怎麼穿絲線,沒有細緻地描寫。

留給讀者去想像。

銅盆凍住冰是很難取出來的,一般的竅門就是倒上一瓢開水,盆四周的冰立刻就化掉了。

盆一倒過來,冰就整個出來了!

絲線是怎麼穿的呢?

可以凍冰之前把絲線放在水裡,自然就凍住了。

也可以在取下的冰中間鑿一個洞!

反正孩子的智慧是無窮的。

尤其是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

美麗的,「彩」線,亮晶晶的「銀」鑼,一想就覺得美。

這個兒童真是又聰明,又頑皮。

稚子弄冰

「敲成玉磬穿林響」,

磬,樂器名,古時常用玉石雕成。懸於架上,以物敲擊。

兒童手提「銀鑼」在樹林裡邊敲邊跑,「銀鑼」發出玉磬般美妙的樂聲。

這聲音清脆悅耳,傳得很遠很遠。

「穿」字說明聲音清脆,有穿透力。

兒童得到「銀鑼」,興奮地在村裡玩耍!

既然是敲鑼,自然不是一個兒童。

孩子們都是喜歡熱鬧的,肯定是一群孩子圍著這個有金鑼的孩子,追追打鬧。

稚子弄冰

「忽作玻璃碎地聲」。

孩子們正在興奮之際,兒童手裡的冰塊忽然掉在地上,摔碎了,那聲音就像玻璃落地摔碎一樣。

兒童怎樣呢?

詩人沒有寫,但可以想像出,一定是感到突然,有些失望,呆呆傻傻地看著地上碎裂的冰塊。

可是轉瞬之間看到那一地的碎冰又高興得又蹦又跳了。

這最後一句,意外又合情理。

沉甸甸的冰塊,用絲線提著,掉下是很自然的,冬天地面凍得很硬,冰塊又硬又脆,落地上自然容易摔碎。

兒童不考慮這些,只顧高興地跑呀,敲呀,結果摔碎了。

活畫出兒童天真可愛的形象,而且情趣橫生,餘味無窮。

詩中孩子弄冰的場景,充滿了樂趣:

心態上,寒天「弄冰」,童心熾熱;

色澤上,「金」盤「彩」絲串「銀」冰;

形態上,是用「金盤」脫出的「銀錚」;

聲音上,有「玉磬穿林響」的高亢,忽又轉作「玻璃碎地聲」的清脆。

全詩形色兼具以感目,聲意俱美以悅耳,繪聲繪色地表現出兒童以冰為錚、自得其樂的盎然意趣。

相關焦點

  • 張華娟:品讀《稚子弄冰》
    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張華娟老師一起來讀楊萬裡的《稚子弄冰》(《小學生必備古詩詞112首》)。領讀人:張華娟人民教育出版社資深編審、古代文學博士後主要從事中小學語文教材、教學研究及人文社科圖書編寫、策劃。為了幫助小學生們更好的理解、學習這些詩詞,我們這本《小學生必備古詩詞112首》把這6冊課本中所有出現的古詩詞都集結起來,每首詩加拼音、注釋(解字入詩)、詩詞的大意(詩意淺說)、賞析(畫龍點睛)、知識連結(詩裡詩外)等內容;詩詞出現順序完全依照其在課本裡的先後順序,與課內學習緊密聯繫;方便學生自讀自學。
  • 詩詞大會考楊萬裡的《稚子弄冰》,難住58人,觀眾:命題組調皮了
    因為自然、通俗,楊萬裡的作品入選中小學課本的不少,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稚子弄冰》。這首詩是小學就學過的,寫得很直白,按道理應該不難理解,但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它卻難倒了百人團58人。我們先來讀一次這首詩,再來看題目:《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 預學古詩《稚子弄冰》(五下)
    跟朱煜老師預學古詩五年級下冊《稚子弄冰》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楊萬裡的《稚子弄冰》。2.知詩人楊萬裡是南宋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大詩人,很多同學之前已經讀過他的一些詩,但這一首呢,比較少見。稚子弄冰【宋】楊萬裡稚子 金盆 脫曉 冰彩絲 穿取 當銀 鉦敲成 玉磬 穿林 響忽作 玻璃 碎地 聲4
  • 五年級下《稚子弄冰》PPT+習題
    在學習了《四十田園雜興》的基礎上,學習第二首關於童趣的古詩《稚子弄冰》。這首詩描寫了孩子們在冬天的一場嬉戲,寫出了孩子們的喜樂與失望,體現了孩子們的快樂和自由。讀詩歌教師範讀,要求學生讀準字音,適當停頓,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朗讀古詩的基礎上,對照注釋,說一說每句詩的意思。《稚子弄冰》後兩句表現了兒童的心情由開心、快樂到失望。
  • 古詩鑑賞與寫作:讀《稚子弄冰》學如何把古詩改成小短文
    每一首詩都有自己的呼吸,都有自己的故事,心浮氣躁的人是走不進詩詞的世界的。我喜歡古詩詞,喜歡去把一首首古詩詞的呼吸、韻味、落寞,化成一片深情。如何把古詩改成小短文?以《稚子弄冰》為例。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 水晶的心——《稚子弄冰》楊萬裡
    再往湖裡面去,冰就很薄很薄了。現在還不能滑冰,不安全的。」「哦。」火松鼠有點失望,悻悻地坐下來。「雖然還不能滑冰,但是,請你聽一段演奏吧,好不好?」冰鎮熊笑眯眯地說著,拿起一塊石頭,從湖邊的冰上敲下幾塊,按照薄厚不同排開放在一塊平平的大石頭上,又拿起一根小樹棍兒,依次敲了下來。「多,來,米,發,索!真好玩。我也要敲。」
  • 停課不停學:五年級語文的《稚子弄冰》要學什麼?
    在這個「停課不停學」的節骨眼上,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第二首的古詩《稚子弄冰》要學些什麼呢?我覺可以從「五部曲」入手,下面的這「五部曲」各位可以了解一下。「前奏」:了解詩的題目。《稚子弄冰》這個題目估計比較好理解,大概的意思就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在玩冰塊。「稚子」在「弄冰」的動機是什麼?
  • 詩文典講詩詞——《稚子弄冰》冬季孩子們的冰雪樂趣
    稚子弄冰宋 楊萬裡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只見孩子們沿著盆的邊緣小心翼翼地把冰和盆分離出來,這樣就得到了一塊圓圓的冰盤。然後,一個小孩取來了針線,他們在冰盤的中間鑽出一個小孔,把一根彩線從中間穿過去,再系起來,這樣就做成了一件銀光閃閃的打擊樂——銀鉦。「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這些心靈手巧的孩子們,看著手中漂亮的手工作品,開心地歡呼起來。
  • 稚子弄冰全詩翻譯 稚子弄冰古詩意思
    《稚子弄冰》  宋·楊萬裡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全詩圍繞一個「稚」字,繪聲繪色地表現出兒童以冰為鉦、自得其樂的盎然意趣。
  • 筱青讀詩詞:荷清·納蘭性德
    筱青讀詩詞:荷 清·納蘭性德荷清·納蘭性德魚戲葉田田,鳧飛唱採蓮。白裁肪玉瓣,紅翦彩霞箋。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美人憐並蒂,常繡枕函邊。「田田」,蓮葉茂密的樣子。
  • 停課不停學:五年級語文的《稚子弄冰》要學什麼?五部曲了解一下
    在這個「停課不停學」的節骨眼上,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第二首的古詩《稚子弄冰》要學些什麼呢?我覺可以從「五部曲」入手,下面的這「五部曲」各位可以了解一下。 「前奏」:了解詩的題目。 《稚子弄冰》這個題目估計比較好理解,大概的意思就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在玩冰塊。「稚子」在「弄冰」的動機是什麼?
  • 古詩文學習011:五年級下冊,楊萬裡《稚子弄冰》
    稚子弄冰[宋]楊萬裡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注釋①〔稚子〕幼小的孩子。②〔金盆脫曉冰〕早屬從金屬盆裡把冰取出來。③〔鉦zhēng〕一種金屬打擊樂器,形狀像鍾,有長柄。④〔磬qìng〕一種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
  • 南宋楊萬裡《稚子弄冰》背後的文化知識趣談
    南宋楊萬裡所寫《稚子弄冰》背後的文化知識趣談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學期的語文教材裡,開篇就收錄了南宋詩人楊萬裡的七言絕句《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教材《稚子弄冰》影像這首小詩寫得超凡脫俗,畫面感極強,具有很強的生活性。
  • 最美的聲音在心頭:欣賞古詩裡的音聲美之《稚子弄冰》
    《稚子弄冰》是南宋詩人楊萬裡的一首七言絕句。創作此詩時詩人已有50餘歲,正在常州任上。據說時值立春時節,按當時習俗,立春前一日,當由地方長官執彩鞭擊打春牛,以示迎春和勸農。打春之牛初用土牛,後來多用葦或紙紮制。這首詩寫了小孩子看到大人們打春牛的場面後進行模仿的情景。
  • 從《稚子弄冰》等三首詩看南宋末「江湖派」和正統詩派的不同走向
    有朋友提問:《四時田園雜興》、《稚子弄冰》、《村晚》這三首詩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題主把這幾首詩放在一塊來提問,自然是自己早已有了看法,認為這幾首詩所表達的感情類似。用筆清新,描寫細膩,讀起來逸趣橫生。我們再看楊萬裡的《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平水韻「八庚」部的七絕。
  • 學習《稚子弄冰》,感受兒童玩冰的有趣場景,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
    現在讓我們走向冬天,看看孩童們是怎樣弄冰取樂的。理解古詩題目「稚子」指幼小的孩子「弄冰」指玩弄冰塊詩歌以成人的視角描繪了一個稚氣滿紙而又詩意盎然的「脫冰作戲」的場景。
  • 五下《古詩三首》筆記,《稚子弄冰》改作文方法,思維導圖加範文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一課《古詩三首》手寫筆記課後練筆《稚子弄冰》改作文方法同樣我們還可以問弄冰的動作是什麼?弄冰時發出了什麼聲音?嘴裡又說了什麼話?臉上的表情是怎麼樣的呢?其實就是要我們添加上環境描寫和人物描寫。第三就是要通過不同的描寫來擴展。就這樣簡單三步:一找六要素,二問怎麼樣,三擴多描寫,敘事性古詩改作文是不是很簡單呢?你學會了嗎?
  • 古詩詞鑑賞-《稚子弄冰》宋.楊萬裡
    【注釋】 1.脫曉冰:指兒童晨起,從結成堅冰的銅盆裡剜冰。 4.稚子:指幼小、天真的孩子 5.磬:四聲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製成,可懸掛。 【譯文】 清晨,兒童將銅盆裡凍的冰剜下來,用帶來的絲線穿起當錚。
  • 筱青讀詩詞: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澹萬裡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澹萬裡凝」。無邊的沙漠結成百丈寒冰,冰凌縱橫交錯;漫天的陰雲凝結在萬裡長空。此兩句是寫景,也是過渡語,由上文的寫景,過渡到下文送別。
  • 今日詩詞|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瓈碎地聲
    稚子弄冰宋代:楊萬裡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瓈碎地聲。【注釋】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脫曉冰:在這裡指兒童晨起,從結成堅冰的銅盆裡剜冰。錚:指古代的一種像鑼的樂器。【賞析】全詩攝取瞬間快景避開直接描寫,用生動形象的「穿林」響聲和貼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開掘稚子的情趣。一、二句「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金盆,古時把金屬的東西統稱作金,這裡指銅盆。脫,脫離,取出。曉,清晨。鉦(讀zhēng),鑼。說清晨起來,兒童從銅盆裡取出夜間凍好的冰塊,用彩色絲線穿上當作銀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