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娟:品讀《稚子弄冰》

2020-12-07 中國教育新聞網

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古詩詞以其豐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富有節奏和音律的語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璀璨文化。《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要培養小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的要求,因此無論在課內課外,古詩詞的學習和積累對於語文素養的提升至關重要。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張華娟老師一起來讀楊萬裡的《稚子弄冰》(《小學生必備古詩詞112首》)。

領讀人:張華娟

人民教育出版社資深編審、古代文學博士後

主要從事中小學語文教材、教學研究及人文社科圖書編寫、策劃。

有時候遇見嬉戲的孩子,隨著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我們的嘴角會不知不覺中會上揚了起來,仿佛看見春天的花開了,聞到夏天的麥香,感受到秋天的清爽一樣,心情不由得便好起來。

宋代的詩人楊萬裡也曾和我們有一樣的感受,他曾經寫過一首詩:

年幼的孩子,從銅盆裡取出凍得結實的冰塊,穿上彩絲,把冰塊作銀錚敲個不停。那美妙的聲音猶如玉磬聲穿林而來,優雅清越。可是忽然傳來玻璃碎地的聲音,那一定是孩子們玩的太歡了,絲線斷了,冰塊掉落在地上了吧。

這是選入教育部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五下的一首詩。教材中除了這首,還新選了很多這樣有童趣、適合孩子們閱讀的。新的統編教材共選入112首詩,比之前的教材中75首的推薦誦讀要多了許多。分布在6冊課本裡,有的作為課文出現,有的在語文園地中出現,有的在推薦誦讀篇目出現。作為課文出現的古詩詞有注釋,有導讀練習等。語文園地和推薦誦讀的篇目,則只有古詩詞原文。為了幫助小學生們更好的理解、學習這些詩詞,我們這本《小學生必備古詩詞112首》把這6冊課本中所有出現的古詩詞都集結起來,每首詩加拼音、注釋(解字入詩)、詩詞的大意(詩意淺說)、賞析(畫龍點睛)、知識連結(詩裡詩外)等內容;詩詞出現順序完全依照其在課本裡的先後順序,與課內學習緊密聯繫;方便學生自讀自學。

低年級的學生可以用來預習,有興趣、有餘力的話,可以看看未來幾年自己會學到哪些古詩詞,不要強求背誦,而是重在閱讀、吟誦,感受詩詞的音韻美。高年級的學生可以用來複習,我們出版社的核心業務是教材編寫和出版,一直以來關注基礎教育,對一線課堂和學習比較了解。比如在對五六年級的詩詞導讀中,我們注意加了一些提醒學生回顧、總結、梳理的引導。如在這首《稚子弄冰》的「詩裡詩外」部分,我們提醒道:「我們學了不少寫兒童的詩,白居易的《池上》中的小娃偷採白蓮,卻『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胡令能的《小兒垂釣》中的小童『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本詩中的稚子弄冰,都凸顯了兒童的聰明機靈與自得其樂。」這樣把前面兩首在一年級和二年級學到的詩,通過五年級的這首《稚子弄冰》中的回顧,我們讓小讀者能勾連起以前讀過的詩,溫故而知新,把這些同類詩放在一起去感受、對比,會有更多、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詩詞其實離我們很近,並不深奧,看楊萬裡寫的這一首就知道,生活裡孩子們玩冰塊的一個畫面就可以寫成詩。他是如何觀察孩子們從盆裡取出冰塊,怎麼用彩絲穿上,拿著當玩具玩,冰塊敲起來的聲音是怎樣的。而詩歌末句以冰塊碎地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們卻看到了聲音之外的孩子們笑個不停、玩的開心的樣子。貼近生活,觀察生活,生動的表現,即使是孩子們的玩耍場面,也能寫成很好的詩詞或者作文。語文學習中,有些孩子發愁寫作文,有些孩子寫出來的作文很假,只是為了應付作業,而不能享受到表達的快樂。在古詩詞的學習中,不僅能積累一些優美的詩句,也能學習觀察、表達方法,可以引導、促進孩子們的寫作和表達的興趣和能力。《小學生必備古詩詞112首》這本書在這些方面作了一些引導。

學習古詩詞,重在閱讀、吟誦,重在積累。它不是一天一時的事情,而是長期積累的過程,而且應該是一個快樂的過程,讓孩子們樂在其中,擁有感悟古詩詞的能力,擁有創作詩詞、樂於表達的能力,會終生受益。

《小學生必備古詩詞112首》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文社科編輯室 主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相關焦點

  • 筱青讀詩詞:稚子弄冰
    稚子弄冰楊萬裡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稚子送冰臘月二十九!回到久違的家鄉!看到一張張熟悉的笑臉,聽到一聲聲熟悉的話語,仿佛時光倒流,回到很久的從前……看到路邊經久不化的冰雪和那些歡快地追逐打鬧的孩子,忽然想起萬裡的一首小詩!
  • 預學古詩《稚子弄冰》(五下)
    跟朱煜老師預學古詩五年級下冊《稚子弄冰》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楊萬裡的《稚子弄冰》。2.知詩人楊萬裡是南宋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大詩人,很多同學之前已經讀過他的一些詩,但這一首呢,比較少見。稚子弄冰【宋】楊萬裡稚子 金盆 脫曉 冰彩絲 穿取 當銀 鉦敲成 玉磬 穿林 響忽作 玻璃 碎地 聲4
  • 五年級下《稚子弄冰》PPT+習題
    在學習了《四十田園雜興》的基礎上,學習第二首關於童趣的古詩《稚子弄冰》。這首詩描寫了孩子們在冬天的一場嬉戲,寫出了孩子們的喜樂與失望,體現了孩子們的快樂和自由。讀詩歌教師範讀,要求學生讀準字音,適當停頓,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朗讀古詩的基礎上,對照注釋,說一說每句詩的意思。《稚子弄冰》後兩句表現了兒童的心情由開心、快樂到失望。
  • 停課不停學:五年級語文的《稚子弄冰》要學什麼?
    在這個「停課不停學」的節骨眼上,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第二首的古詩《稚子弄冰》要學些什麼呢?我覺可以從「五部曲」入手,下面的這「五部曲」各位可以了解一下。「前奏」:了解詩的題目。《稚子弄冰》這個題目估計比較好理解,大概的意思就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在玩冰塊。「稚子」在「弄冰」的動機是什麼?
  • 稚子弄冰全詩翻譯 稚子弄冰古詩意思
    《稚子弄冰》  宋·楊萬裡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全詩圍繞一個「稚」字,繪聲繪色地表現出兒童以冰為鉦、自得其樂的盎然意趣。
  • 停課不停學:五年級語文的《稚子弄冰》要學什麼?五部曲了解一下
    在這個「停課不停學」的節骨眼上,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第二首的古詩《稚子弄冰》要學些什麼呢?我覺可以從「五部曲」入手,下面的這「五部曲」各位可以了解一下。 「前奏」:了解詩的題目。 《稚子弄冰》這個題目估計比較好理解,大概的意思就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在玩冰塊。「稚子」在「弄冰」的動機是什麼?
  • 古詩鑑賞與寫作:讀《稚子弄冰》學如何把古詩改成小短文
    以《稚子弄冰》為例。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稚子弄冰》是宋代詩人楊萬裡於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所作,當時詩人正在常州任上,時常州有「打春牛」的習俗。這首詩寫的就是兒童看到大人們鞭打春牛的場面後進行模仿,上演一場「脫冰作戲」的場景,這一場景表達出作者對孩子的喜愛之情,同時,也引起詩人對豐收的聯想。如何把它改寫成小短文呢?
  • 水晶的心——《稚子弄冰》楊萬裡
    再往湖裡面去,冰就很薄很薄了。現在還不能滑冰,不安全的。」「哦。」火松鼠有點失望,悻悻地坐下來。「雖然還不能滑冰,但是,請你聽一段演奏吧,好不好?」冰鎮熊笑眯眯地說著,拿起一塊石頭,從湖邊的冰上敲下幾塊,按照薄厚不同排開放在一塊平平的大石頭上,又拿起一根小樹棍兒,依次敲了下來。「多,來,米,發,索!真好玩。我也要敲。」
  • 古詩文學習011:五年級下冊,楊萬裡《稚子弄冰》
    稚子弄冰[宋]楊萬裡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注釋①〔稚子〕幼小的孩子。②〔金盆脫曉冰〕早屬從金屬盆裡把冰取出來。③〔鉦zhēng〕一種金屬打擊樂器,形狀像鍾,有長柄。④〔磬qìng〕一種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
  • 南宋楊萬裡《稚子弄冰》背後的文化知識趣談
    南宋楊萬裡所寫《稚子弄冰》背後的文化知識趣談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學期的語文教材裡,開篇就收錄了南宋詩人楊萬裡的七言絕句《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教材《稚子弄冰》影像這首小詩寫得超凡脫俗,畫面感極強,具有很強的生活性。
  • 詩文典講詩詞——《稚子弄冰》冬季孩子們的冰雪樂趣
    稚子弄冰宋 楊萬裡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只見孩子們沿著盆的邊緣小心翼翼地把冰和盆分離出來,這樣就得到了一塊圓圓的冰盤。然後,一個小孩取來了針線,他們在冰盤的中間鑽出一個小孔,把一根彩線從中間穿過去,再系起來,這樣就做成了一件銀光閃閃的打擊樂——銀鉦。「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這些心靈手巧的孩子們,看著手中漂亮的手工作品,開心地歡呼起來。
  • 詩詞大會考楊萬裡的《稚子弄冰》,難住58人,觀眾:命題組調皮了
    因為自然、通俗,楊萬裡的作品入選中小學課本的不少,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稚子弄冰》。這首詩是小學就學過的,寫得很直白,按道理應該不難理解,但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它卻難倒了百人團58人。我們先來讀一次這首詩,再來看題目:《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 最美的聲音在心頭:欣賞古詩裡的音聲美之《稚子弄冰》
    《稚子弄冰》是南宋詩人楊萬裡的一首七言絕句。創作此詩時詩人已有50餘歲,正在常州任上。據說時值立春時節,按當時習俗,立春前一日,當由地方長官執彩鞭擊打春牛,以示迎春和勸農。打春之牛初用土牛,後來多用葦或紙紮制。這首詩寫了小孩子看到大人們打春牛的場面後進行模仿的情景。
  • 從《稚子弄冰》等三首詩看南宋末「江湖派」和正統詩派的不同走向
    有朋友提問:《四時田園雜興》、《稚子弄冰》、《村晚》這三首詩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題主把這幾首詩放在一塊來提問,自然是自己早已有了看法,認為這幾首詩所表達的感情類似。用筆清新,描寫細膩,讀起來逸趣橫生。我們再看楊萬裡的《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平水韻「八庚」部的七絕。
  • 學習《稚子弄冰》,感受兒童玩冰的有趣場景,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
    現在讓我們走向冬天,看看孩童們是怎樣弄冰取樂的。理解古詩題目「稚子」指幼小的孩子「弄冰」指玩弄冰塊詩歌以成人的視角描繪了一個稚氣滿紙而又詩意盎然的「脫冰作戲」的場景。
  • 五下《古詩三首》筆記,《稚子弄冰》改作文方法,思維導圖加範文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一課《古詩三首》手寫筆記課後練筆《稚子弄冰》改作文方法同樣我們還可以問弄冰的動作是什麼?弄冰時發出了什麼聲音?嘴裡又說了什麼話?臉上的表情是怎麼樣的呢?其實就是要我們添加上環境描寫和人物描寫。第三就是要通過不同的描寫來擴展。就這樣簡單三步:一找六要素,二問怎麼樣,三擴多描寫,敘事性古詩改作文是不是很簡單呢?你學會了嗎?
  • 古詩詞鑑賞-《稚子弄冰》宋.楊萬裡
    【注釋】 1.脫曉冰:指兒童晨起,從結成堅冰的銅盆裡剜冰。 4.稚子:指幼小、天真的孩子 5.磬:四聲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製成,可懸掛。 【譯文】 清晨,兒童將銅盆裡凍的冰剜下來,用帶來的絲線穿起當錚。
  • 《火影忍者》手遊冬日祭冰品屋活動怎麼樣 冬日祭冰品屋活動介紹
    導 讀 火影忍者手遊冬日祭冰品屋活動怎麼玩?
  • 一哥「俗人讀水滸」之——品讀水滸開場詞
    眾人讀水滸,且讀熱鬧,俗人讀水滸,也讀熱鬧,然而熱鬧深處無處不鬧心、無處不煩心、無處不愁心、無處不揪心,淚目處、英雄漸遠,痛心處、生命已歸,靜心處、王侯將相早做了杯中殘茶、盞內淡酒,哪裡還有什麼爭戰殺伐、一世風流。何有此慨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