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英雄兒女》裡戰鬥英雄王成的原型是承德縣人,可惜鮮為人知

2020-12-25 騰訊網

1.

這些天,在廣播、電視、電影院裡,在微信、抖音、朋友圈裡,都在傳遞著一個聲音: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

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70年前,一百多萬中華好兒女,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毅然決然的奔赴戰場,這其中,也有很多熱河兒女,有的長眠於朝鮮戰場,也有的勇立戰功。

最令承德人驕傲的是,電影《英雄兒女》裡王成原型之一的的英雄——徐申,是承德縣六溝人。

2.

在承德市檔案館的展覽室裡,有上面的這張照片。

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之一,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二級孤膽英雄」稱號的承德籍戰士徐申。

這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按照目前的媒體和官方所說,電影《英雄兒女》裡王成的原型有兩個,一個是烈士於樹昌,一位是2010年4月在遼寧錦州大嶺村找的蔣慶泉老人。

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對於徐申,卻少有人提起。

徐申是誰呢?

3.

承德縣六溝鎮有一個閆家溝村,據《承德府志》記載:「閆家溝在六溝店東八裡」,據說,最早在這裡居住的是幾戶姓袁的人家,因為袁與閆發音相近,陸陸續續的就被叫成閆家溝了。

1926年12月23日,閆家溝村一戶徐姓人家出生了一個小男孩兒,取名徐森,後來的資料多寫作徐申。

農村的男孩子從十幾歲開始,就和父兄一起種地,1947年,徐申21歲,這年,國民黨與共產黨爭奪承德戰鬥正酣,他用暴力抗拒了國民黨的抓兵。

1948年,承德第二次解放後,他投身於土地改革,分得了房屋和土地,出任了村裡的民兵隊長和治安委員。1950年11月參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五軍一九三師五七七團一營三連當戰士、班長。

1951年2—4月,徐申隨部隊赴朝參戰,參加了第五次戰役著名的名垂軍史的漣川阻擊戰。

4.

1951年5月25日,志願軍第65軍193師、194師各一部分兵力,經數日苦戰之後,奉命轉移至漢灘川一線,佔領漣川地區各要點,繼續頑強阻擊敵人,遲滯敵重兵集團的攻勢。

美騎1師在南峰峴遭到志願軍痛擊後,就將主力轉向攻擊志願軍所在的233.3高地。這個高地在漣川東山,為志願軍193師577團防禦地城的前沿屏障,這個團就是徐申所在的團。

233.3高地南緩北陡,地形突出,與右鄰237.8高地遙呼相對,緊緊卡住雙城通往鐵原的交通要道,直接鉗制漢灘川鐵路、公路大橋,是敵人北犯的必奪之地。577團編成兩個梯隊在該地堅守。5月29日5時,敵人開始向577團8連陣地實施猛烈的火力襲擊。

... ...

6月1日,徐申所在的部隊進入已被敵機、大炮、汽油彈燒、炸成禿山光嶺的漣川防禦陣地,與美國王牌軍「騎兵第一師」對抗。

從當日凌晨至中午,徐申和戰友並肩打退敵軍在13架飛機、17輛坦克和數門大炮掩護下的兩個連隊的兩次進攻。

下午1—5時,徐申所在連隊僅剩他和4名傷員,面對數十倍於我的敵軍一個營的兵力,徐申毫不畏懼,他邊安置傷員,邊運用陣地上的輕、重機槍和爆破筒、手榴彈等武器,多面出擊,連續打退美軍五次進攻,斃敵一百餘人,榮立戰地一等功,志願軍總部授予他「二級獨膽英雄」稱號。

《光輝的歷程——步兵第一九三師七十年》裡這樣寫到:

6月1日5時,敵人的13架飛機、17輛坦克和大量火炮又對我防禦陣地實施了長達2小時之久的火力突擊。7時,敵1個連分3路連續兩次衝擊,均被3連猛烈火力擊退。直到12時,敵人又用兩個連多次衝擊均未得逞。這時,3連1排陣地上只剩下新戰士徐申和4名輕重傷員。

徐申同志立誓為死難烈士報仇:「只要我徐申在,陣地決不能丟」。

他把傷員背到大石崖後,收集來槍枝彈藥,在戰鬥間隙向受傷的老戰士學會使用輕重機槍、爆破筒等兵器。

下午1時至5時,敵人以1個連增至1個營的 兵力先後5次發起衝擊,徐申同志獨立作戰,孤膽殺敵,使用陣地上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將幾十倍於己之敵各個擊退。

下午5時,8班長馬金山帶全班5人增援,以突然猛烈的火力 和陣前出擊粉碎了敵人進攻。全天共斃傷敵100餘人。

事實上,徐申從入伍到立功,不到半年時間,的確是一個新戰士。

陣地上只剩下他一個人和四個傷員時,他面對敵人飛機坦克的進攻,在我軍炮火的支持下,勇敢的戰鬥而且堅守住了陣地,這不就是電影裡的王成嗎?

巴金(中)與徐申(左)、65軍宣傳幹事王奐合影

5.

作家必須要深入生活。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著名文學家巴金曾兩度親赴朝鮮前線,風塵僕僕體驗和採寫志願軍官兵的戰鬥生活。巴金一行人的足跡遍及平壤、開城中立區和前沿陣地的潮溼坑道,會見採訪了上至彭德懷司令員下至鋼鐵戰士張渭良等許多英雄人物。

在六十五軍採訪的時間最長,而且見到了徐申。

那些時日,英雄們的事跡和精神,血與 火的戰鬥場面,強烈地震撼著巴金的心,也催動著他寫 下了多篇激情如火的通訊報導。在朝鮮期間和回國後, 他寫出了中篇小說《團圓》,後改編成電影《英雄兒女》, 還寫下了《我們會見了彭德懷司令員》等一批廣為人知 的優秀作品。

資料圖片

6.

1951年9月25日,承德縣人民政府在六溝鎮舉行千人慶功會。

熱河省人民政府向徐申家屬贈送「功臣之家」的錦旗。

10月1日,徐申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慶典觀禮,並與母親、妻子、女兒應邀參加毛主席舉行的晚宴。

1952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他「二級戰士榮譽」勳章。1953年回國後,任職排長、指導員,先後多次為軍隊、地方做巡迴演講。

1960——1979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一〇九工廠擔任工會主席、黨支部書記職務。

7.

由小說《團圓》改編成電影《英雄兒女》,王成這個形象是加進去的,巴金看到後非常滿意。

1964年 ,電 影 《英 雄 兒 女 》在 全 國播 映 後 ,極 為 轟 動 。時 任 全 國 文 聯 副 主 席 兼 作 家 協 會 副 主 席 巴 金 攜 妻 子 在 上 海 觀 看 了該 片 後 , 在 日記 中 這 樣 寫 道 :

「… … 看 長 影 故 事 片 《英 雄 兒 女 》,改 得 不 錯 。關 於 王 成 的 一 部 分 加 得 好 。王 芳 的 形 象 也 很 美 … … 」 (熊坤靜:《巴金與電影的誕生》)

電影《英雄兒女》裡的王成,一直忠實於巴金小說裡的一個情節,「…王成在山頭勇敢地犧牲了」,他的標誌性的細節有兩個,一個是孤膽英雄牢牢的守住了陣地,一個是「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與王成相比,徐申除了堅持到了勝利立功受獎沒有犧牲外,他的戰鬥經歷正是王成的一切,徐申就是王成。

8.

一個王成倒下了,千萬個王成站起來。

我們回顧歷史,在為徐申這樣的英雄而自豪的時候,還要懷念那些為了祖國解放而倒下去的「王成」,

據《承德縣誌》:1950年11月16日,動員抗美援朝。截止12月30日,已有583名青年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

在縣誌的最後烈士表裡,承德縣有名有姓的犧牲和失蹤在朝鮮戰場上的就有121人。

9.

承德人民遭受日偽蹂躪13年,尤其是遭受了慘無人道的「無人區」的折磨。所以解放以後倍加珍惜和平幸福的生活。

為了保衛和平,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承德的每個縣、每個村都有優秀青年又放下鋤頭,走上前線。據《熱河革命史稿》,熱河人民共向前線輸送8000餘名子弟兵,1400餘名幹部,230餘名軍幹校學員和一個2000人的擔架隊,人數總數為13000餘人。

戰爭是殘酷的,有人立功受獎,還有人長眠在鴨綠江的對岸,還有更多的人在戰後默默的回到農村,有的還負了傷,一直務農,經歷了各種經歷。

甚至,還有負傷後被俘,後來又回到農村的人,度過了他們灰色的後半生。

他們,也是最可愛的人。

本文參閱資料:《熱河革命史稿》

《承德市志》《承德縣誌》

熊坤靜:《巴金與電影的誕生》

《抒寫戰爭中的人性光芒——抗美援朝文學作品回顧》等

相關焦點

  • 《英雄兒女》中的王成原型還活著:深藏功與名,一生清貧無怨無悔
    文:逆風的小草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著名抗美援朝影片《英雄兒女》經典臺詞 王成是電影《英雄兒女》中一個感動了幾代人的著名英雄,電影中他那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經典臺詞充滿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至今讓人聽了也是熱血沸騰
  • 慘烈的修理山防禦戰:電影《英雄兒女》王成的原型之一便出自此處
    中國著名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原型之一便出自此次戰役。電影《英雄兒女》中的志願軍英雄王成防守修理山的志願軍為第50軍148師444團,在第444團團長趙國璋接受任務時,上級對他明確說明,讓444團防守修理山只是一個警戒性質的任務,但是戰局的發展並非如此
  • 《英雄兒女》「王成」取材於三位英雄人物,每一個都有歷史原型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的戰爭電影,由武兆堤執導,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堅持戰鬥,又和養父王復標、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聚的故事。電影中的志願軍英雄王成手裡握著爆破筒,向自己的部隊高呼「向我開炮」的那個場景,當年震撼了無數觀眾。這個英雄形象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他是由三個人的事跡拼湊而成,分別是蔣慶泉、於樹昌和楊根思。蔣慶泉1949年入伍,在軍中擔任步話機員。1952年隨軍到朝鮮戰場參加抗美援朝,在朝鮮的石峴洞北山遭到強敵圍攻時,向步話機高喊:「向我的碉堡頂開炮!」
  • 19歲她就榮獲一等功,是《英雄兒女》王芳的原型,隱姓埋名40年
    "向我開炮"——《英雄兒女》不知道多少人還記得1964年上映的《英雄兒女》,作為一部經典的戰爭片,《英雄兒女》一經播出,不知多少人為這句"向我開炮"而淚目。電影中的王成、王芳,給大家展現了一個不畏犧牲、不怕苦難的真正英雄。時至今日,依舊有不少人為之緬懷。其實不管是志願軍戰士王成、還是文藝團王芳,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原型。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女兵王芳——原型解秀梅,回顧一下這位女英雄的傳奇一生。解秀梅,1932年出生。
  • 《英雄兒女》:銀幕內外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
    當我們談及這段歷史,便自然會想起曾經風靡全國、家喻戶曉的電影作品《英雄兒女》。無論是主人公王成的英雄形象,還是那一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經典臺詞,抑或是在當時廣為傳唱的電影插曲《英雄讚歌》,都為一代中國人留下了深刻的時代記憶,讓那份熾熱的革命精神與愛國情懷伴隨影像流傳至今。在當下重新述說這部電影幕後的故事,人們依然能夠感受到影片散發的不朽藝術魅力。
  • 張藝謀《一秒鐘》上映,片中提到《英雄兒女》,兩部電影有啥關係
    電影《一秒鐘》已經上映,影片中提到了《英雄兒女》這部電影。今天給大家講講這部1964年上映的戰爭電影。影片描述了一位戰士在前線犧牲之後,他的妹妹在整理他的事跡時,又牽連出了另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王成在醫院待了沒幾天,舊傷還沒痊癒就嚷嚷著要繼續上戰場,醫院裡的護士怎麼攔都攔不住,這下只好驚動了團長和政委。王成的父親和政委是老朋友,也是戰場上一起生死與共的好戰友,但可惜的是王成父親不幸犧牲了,因此政委也不想讓王成上戰場,擔心他出什麼岔子。王成拿出自己的家書,是父親當年親筆寫下的,教育他們要悍不畏死、奮勇抗敵。
  • 《英雄兒女》王芳的原型,隱姓埋名40年,晚年因沒錢治病暴露身份
    她是電影《英雄兒女》中王芳的原型,感動了一代父母。僅在戰鬥中,她就救了15名傷員。當時,正是著名作家巴金根據謝秀梅在韓戰中的經歷和其他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跡創作了小說《團圓》,並將其改編成電影《英雄兒女》。以解秀梅為主要原型的王芳英雄形象教育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然而,這個在60年代在中國引起轟動的人在那之後消失了,並保持了40年的匿名。
  • 你熟悉《英雄讚歌》,可了解王成犧牲時的那首歌嗎?請來了解一下
    No.1說起《英雄讚歌》,說起王成,恐怕不知道的成年人不多。《英雄讚歌》是電影《英雄兒女》的主題歌,王成則是《英雄兒女》中的男主人公。每當聽到激越的《英雄讚歌》,每當說起「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王成,人們就會心潮澎湃、血脈僨張。
  • 致敬英雄!電影頻道19日起播出抗美援朝系列影片
    基於小說《團圓》描述的真實故事,長春電影製片廠完成了新中國電影史上不朽的巔峰之作《英雄兒女》。巴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到過朝鮮戰場許多部隊,英雄們的事跡使我感動,我寫了幾篇真人真事的散文,以後又集中概括了許多英雄形象,才有了《團圓》裡的王成。」
  • 《英雄兒女》有啥魅力?讓張藝謀念念不忘,用《一秒鐘》對其致敬
    《一秒鐘》是一部簡單、純粹的影片,是導演張藝謀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個人最感動的一個點是張九聲和劉閨女雙雙被捆,背對背,席地而坐,一邊看電影《英雄兒女》,一邊哭。為什麼選擇《英雄兒女》這部電影呢?因為《英雄兒女》裡的父親尋女和《一秒鐘》的尋找女兒的影像有所呼應,都觸及到了父女之間的情感。《英雄兒女》於1964年上映,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田壯壯父親)、周文彬等聯合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影片到底有什麼魔力,讓張藝謀久久不能忘懷,如今拿出來致敬。
  • 《英雄兒女》觀後感——鵝城是黃四郎建立的?
    《英雄兒女》拍攝於1964年,可以說,這部講述抗美援朝的電影反映了六十年代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 《英雄兒女》中的犧牲的戰鬥英雄王成,出身於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僅僅是千千萬萬被解放的在舊社會受壓迫的普通老百姓之一,並無其他特殊身份。而當下的國產影視劇中(除卻紀實向的影視劇作品) 主角往往是在舊社會家境殷實、生活無憂且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少爺小姐,亦或是佔山為王的,有著江湖意氣的綠林好漢。
  •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
    原標題: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曾經由於經濟、技術條件的限制,《上甘嶺》《英雄兒女》《三八線上》《英雄坦克手》等相關題材影片只能選擇單一視點和戰鬥場面的局部呈現,《金剛川》對戰鬥場面的技術還原以及首次介入空中視點,極大地強化了觀影體驗,補充了觀眾對這場戰役殘酷、嚴峻程度的感悟,尤其是幾個情節點——敵軍榴彈炮遠程轟炸橋體、我軍喀秋莎飛彈摧毀敵軍陣地、高炮班掩護橋體並反擊、敵軍延時炸彈引爆、「喪門神」B26燃燒彈焚燒橋體的全景式呈現及三次重複
  •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
    原標題: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曾經由於經濟、技術條件的限制,《上甘嶺》《英雄兒女》《三八線上》《英雄坦克手》等相關題材影片只能選擇單一視點和戰鬥場面的局部呈現,《金剛川》對戰鬥場面的技術還原以及首次介入空中視點,極大地強化了觀影體驗,補充了觀眾對這場戰役殘酷、嚴峻程度的感悟,尤其是幾個情節點——敵軍榴彈炮遠程轟炸橋體、我軍喀秋莎飛彈摧毀敵軍陣地、高炮班掩護橋體並反擊、敵軍延時炸彈引爆、「喪門神」B26燃燒彈焚燒橋體的全景式呈現及三次重複
  • 陰光祖:這盛世,如你所願,論《英雄兒女》
    這或許就是我的先輩們最真摯的心聲這或許就是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英雄兒女》也許你不曾知道當代文豪巴金老先生,但你一定知道一部1964年上映至今經久不衰的影視作品《英雄兒女》。也許你的記憶裡根本不曾出現趙先友和劉順武兩個名字,但是你一定對喊出:「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 67年,一老農看電影,突然指著犧牲的那個人含淚道:我還沒死
    在戰爭中,也湧現出了不少英雄人物,例如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等等。不過還有這麼一位英雄,他卻鮮為人知,人們只知道影視裡面的他。這個英雄就是《英雄兒女》裡王成的原型——蔣慶泉。人們看了這部電影後,大多數人都對一句話影響深刻:「為了勝利,向我開炮!」之後,王成就在影視裡壯烈犧牲了。
  • 抗美援朝70周年:《英雄兒女》主題曲歌詞是怎麼寫成的?
    中華詞作人才濟濟,《英雄兒女》原著小說為著名作家巴金的《團圓》,導演武兆堤是新中國成立前就開始拍攝電影的名導演,飾演王成的劉世龍和飾演政委的田方都是名演員,飾演王芳的劉尚嫻也是冉冉升起的新星,這種陣容拍攝的電影在當年絕對算「重點項目」,其主題歌為何會選擇非職業作詞人的公木來填詞?
  • 《金剛川》熱血上映,《上甘嶺》《英雄兒女》等10部抗美援朝電影...
    為了身後的祖國,為了長眠的英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型戰爭題材電影《金剛川》將於2020年10月2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等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
  • 《英雄讚歌》的原唱者是誰?為什麼她的名字一直鮮為人知?
    國產老電影《英雄兒女》自1964年上映後,重播了許多次,如果把這部影片比作「畫龍點睛」中的「龍」,那麼影片中的插曲《英雄讚歌》就是「點睛」,它們就像交相輝映的雙子星座,熠熠發光,無論是影片還是歌曲都成為了國人心中不朽的經典。
  • 79歲劉尚嫻:《英雄兒女》飾演王芳,後來卻默默無聞,近況如何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215)——劉尚嫻】No.112月25日,是《英雄兒女》王芳飾演者、表演藝術家劉尚嫻79歲的生日,在此,娛文娛視祝劉尚嫻老人生日快樂!安康幸福!如果讓大家舉出幾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最為經典的老電影,想必《英雄兒女》《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等都是人們的「必選」影片。
  • 田方誕辰110周年:《英雄兒女》演王政委,妻子是電影名家於藍
    No.12021年1月3日,是經典影片《英雄兒女》中王政委飾演者、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田方誕辰110周年的紀念日。在此,娛文娛視向已故老藝術家田方致以深深的懷念和崇高的敬意!作為中國電影史上最為優秀的軍事題材影片,《英雄兒女》藉助父子、父女、老戰友之間的生離死別、劫後重逢,成功塑造了王成、王芳、王文清、王復標等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