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高橋大市場正式納入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
(高橋大市場。)
(在捷歐咖啡體驗中心看到,這裡配套有商品展廳、咖啡學院、咖啡教研室等功能區。圖片均由通訊員提供)
星辰在線10月2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嶽珊 通訊員 熊其雨)手工研磨、萃取時光,10月22日上午,隨著中國青年咖啡師表演賽評委李瑞凱的巧手上下翻飛,義大利的咖啡機完美「邂逅」衣索比亞原生種咖啡豆,濃鬱的咖啡香從高橋大市場非洲咖啡街飄出。
李瑞凱的另一重身份,是湖南捷歐咖啡有限公司總經理。春江水暖,企業先知。審批流程減少、投融資日漸便利、產業鏈不斷升級……隨著高橋大市場正式納入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這個在高橋大市場紮根21年的企業家敏銳感知到,從原產地直採咖啡豆等跨境電商將迎來乘風破浪、正當其時的「黃金拐點」。
變化
特定行業市場將迎「黃金拐點」
「我們對咖啡豆的的需求量很大,希望以自貿試驗區的設立為契機,逐步打通上中下遊產業鏈,讓產品走向全國、銷路越來越廣。」李瑞凱1999年來到高橋大市場,創業之初「東西賣得又雜又冷門」,從2001年開始,李瑞凱逐步將咖啡、茶飲作為主打產品,自主研發產品,並以貿易+服務為主營業務,開設了4家咖啡店。
星辰全媒體記者在捷歐咖啡體驗中心看到,這裡配套有商品展廳、咖啡學院、咖啡教研室等功能區。目前,該企業已成為中南地區最大的咖啡整合服務商,客戶遍布全國各地,和全球60多個國際品牌建立了穩定合作。
然而,在進口咖啡豆等非洲非資源型產品方面,困擾李瑞凱的「老大難」問題也由來已久:咖啡行業和市場存在信息不通、進口關稅高、對非貿易專門通道不完備和配套支持體系不完善等制約因素,運輸時間長、清關時間久、流通成本高,不利於企業的發展壯大和產業聚集。
「為了確保品質,我們現在委託國內一家外資貿易公司,從非洲、巴西、哥倫比亞、德國等國家進購原材料和機械設備,一年僅運費就需要花費數十萬。」李瑞凱算了一筆帳,現在月均進購2噸原材料,一年需進購近30噸,7成產品在省內銷售,3成產品銷售省外,儘管整體銷售額趨於平穩,但中端環節和運輸成本較高。
李瑞凱說,如果為參與中非貿易往來的相關商戶規劃特定區域,鼓勵企業在長沙自建廠房,打通咖啡生豆的倉儲、加工、經銷和終端,面向全國發展經銷商銷售產品,人工成本可降低50%,銷售額至少會提高10倍以上。
趨勢
「民族中間商」或將打通行業「腸梗阻」
「用刮刀對巧克力醬進行調溫時,溫度不能低於28度。」
「一包可可粉變成一塊巧克力,後期要經過融化、調溫、注模、脫模和包裝等程序。」
……
在高橋大市場非洲可可中國營銷中心,巧工文化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負責人楊洋正手把手教學員體驗手工製作巧克力,DIY的形式吸引了不少市民觀看。
據介紹,為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再上新臺階,高橋大市場今年建設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範園,非洲咖啡街、非洲可可中國營銷中心均屬於中非經貿促進創新示範園子項目,於8月18日同步開業。如今,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吃到香甜絲滑的巧克力,還可買到可可粉、可可油等多種以可可作為原材料開發的非洲食品以及日用產品。
作為加納共和國在中國市場的代理商和經銷商,在此進行交易的湖南省海外經貿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衷林波說:「通過中非經貿合作示範園的搭建,從原產地直採,打通了非洲原材料產地和消費者之間的加工、研發、流通、銷售通道,非洲可可將以更實惠的價格、更便捷的方式與市民見面。」
自貿試驗區維度和廣度不斷擴展,也將為非洲可可中國營銷中心帶來諸多紅利。「相信政府對我們的扶持將更大,有利於降低流通環節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衷林波說。
據了解,在國內相關行業市場,以可可全產業鏈為核心的產品延伸和覆蓋面廣,涉及巧克力、食品加工、烘焙、日化和釀酒等行業。其次,糕點店和甜點店均需大量使用深加工的可可粉,可可粉在烘焙行業的使用量大,市場挖掘潛力空前。
而據業內人士分析,因國內對部分非洲產品設置了嚴格的準入門檻,或進口關稅率較高,以致出現腰果等產品繞道東南亞加工再出口到中國的現象,企業採購時「買價高」,售出時「賣價高」,受到影響的,還是市民的「錢袋子」。
下階段,非洲可可中國營銷中心將借力自貿建設區的「窗口聚集效應」,計劃把可可行業的廠商聚集到長沙地區,推動原材料進入自貿區,有效轉移行業產能,形成配套化、集群化、產業化。同時,引入城市合伙人制和城市運營中心,接觸更多的生產端和消費端,把生產端、廠家、消費者的信息、訂單、需求整合在一起,向四周擴展產品分銷渠道。屆時,市民將品嘗到海鮮、花生、鯷魚等更多、更新鮮、更實惠的優質進口食品。
企業要發展,市場來助力。「自貿區是推動企業轉型發展,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強力引擎。」高橋大市場董事、總經理羅曉相信,對進入自貿區的企業來說,行政審批和服務的提速,可有效降低企業成本,而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的聚集,又可幫助企業吸納人才、提檔升級,極大地帶動創業和社會投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