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原標題:投資者教育從「娃娃」抓起?證監會最新發聲 推動投教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看七大關鍵點
投資者教育該如何做?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給出了最新監管要求。
在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培訓上,閻慶民表示,中國資本市場是以散戶為主的市場,有1.7億中小投資者,解決「四不」(交易制度還不完備、市場體系還不完善、監管制度還不適應、交易者還不成熟)問題,就必須抓投資者教育,加強投資者教育,推動將投資者教育全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來看主要關鍵點:
1、目前,金融證券知識教育納入到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地方課程體系的試點地區主要集中在上海、廣東、浙江等發達地區的部分中小學校。在邊遠地區或其他資本市場發展相對滯後的地區,落實的不夠。
2、少兒財商素質教育可以從本質上改變人們對環境、對財富、對生活的認知,真正實現知識改變命運,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3、各類經營機構發揮主力軍作用,加強與各地學校的合作,牢牢把握公益和普惠的本質要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不斷加大投入,持續推出更加豐富的證券期貨學習資源。
4、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沒有吹糠見米的效果,不是教了大家馬上就發財,而要立足價值觀教育,從小培養誠實守信、珍惜財富、克勤克儉的價值觀。
5、投教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採取了先試點、再推開,先摸著石頭過河、再進行頂層設計的路徑,這是有中國特色的改革方法,也是符合國民受教育程度差別大這個實際的。
6、教育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從成熟市場的經驗看,穩定財富觀的形成要經過幾代人的積澱。要持之以恆的努力,階段性地進行總結、評估,相信一段時間之後,投教工作的效應就會更加顯現出來。
7、要善於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製作「看得懂」「記得住」「有文化」的投教產品,使理財知識入腦入心。
加強投資者教育,提升國民金融理財素養
閻慶民表示,證監會黨委高度重視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易會滿主席指出,加強投資者教育,推動將投資者教育全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我國資本市場成立剛剛30年,交易制度還不完備、市場體系還不完善、監管制度還不適應、交易者還不成熟。我們這個以散戶為主的市場,有1.7億中小投資者,解決「四不」問題,就必須抓投資者教育。
加強投資者教育,將投教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戰略部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閻慶民表示,一是提升國民金融理財素養的現實需要。美國是最早把理財教育納入學校日常教學的國家之一,上世紀90年代已將財經素養教育作為公民教育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首次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實現五中全會提出的目標,實現共同富裕,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要靠提升國民金融理財素養來實現。在學校教育中加強證券期貨知識普及,是借鑑了國際最佳監管實踐的做法,有利於幫助公眾培養正確的理財意識,從群眾基礎上防範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
二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將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源頭上提升投資者素質,增強其自我保護能力,讓投資者的知情權、參與權、分紅權、交易權等各項權利能夠得到充分保障和公平對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夠得到便捷有效的監管保護和司法救濟,關係到億萬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資本市場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
三是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的根基,他們的理念、行為、結構,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資本市場的發展水平和功能發揮。實現投資者教育的「抓早抓小」,有利於從源頭上為資本市場培育理性投資者,提高他們對市場的認同、理解和包容,理性參與市場,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同時也有利於促進上市公司、證券期貨公司等市場經營主體樹立投資者至上的理念,更好地服務投資者,助力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
少兒財商素質教育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閻慶民指出,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與資本市場發展和人民群眾要求相比仍有差距。
一是認識有差異,地區發展不平衡。這項工作雖然目前已有國務院和部委文件的明確要求,但實踐中,對這項工作必要性的認識仍有差異。目前,金融證券知識教育納入到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地方課程體系的試點地區主要集中在上海、廣東、浙江等發達地區的部分中小學校。在邊遠地區或其他資本市場發展相對滯後的地區,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對資本市場發展以及投資者教育保護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投資者教育保護工作人力資源及經費有限,為工作有效開展增加了難度。而事實上,貧困地區更需要轉變觀念,認識到少兒財商素質教育可以從本質上改變人們對環境、對財富、對生活的認知,真正實現知識改變命運,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投資者教育納入各地區各階段國民教育仍需凝聚共識。
二是落實有差距,交流協作待加強。經過前期努力,一些證監局已與當地教育部門籤訂了合作協議,但協議內容尚未完全落地,還需要我們繼續做工作,進一步加強溝通協作,積極爭取支持,形成合力。同時還要廣泛動員各類經營機構發揮主力軍作用,加強與各地學校的合作,牢牢把握公益和普惠的本質要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不斷加大投入,持續推出更加豐富的證券期貨學習資源。
三是手段需創新,科技賦能還不夠。現在投教產品的形式越來越豐富,投教宣傳的手段越來越多,趣味性也越來越強,但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日新月異,現代教育方式和傳播手段不斷變革,對投教工作不斷提出新挑戰。要善於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製作「看得懂」「記得住」「有文化」的投教產品,使理財知識入腦入心,真正轉化成理性投資理念和能力,提高投教納入國民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四方面強化投資者教育
閻慶民表示,今年施行的新《證券法》以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為核心目標和根本宗旨,增設了「投資者保護」專章,就投資者民事賠償等問題做出諸多制度創新,投資者保護也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要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紮實的舉措在更高起點上做好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這項工作。
一是抓適應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投資者教育也要適應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需要。劉鶴副總理提出「零容忍、不幹預、建制度」,中央深改委剛剛通過一系列資本市場重要政策文件,這些定位、要求和政策的落實都需要成熟理性投資者的積極參與、支持和配合,都需要投資者教育工作常抓不懈、久久為功。
二是抓普惠性。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沒有吹糠見米的效果,不是教了大家馬上就發財,而要立足價值觀教育,從小培養誠實守信、珍惜財富、克勤克儉的價值觀。要著眼普惠性,讓廣大人民群眾都從中受益,將這項工作矢志不渝地持續推下去。
三是抓系統性。五中全會將「堅持系統觀念」作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五項原則之一,投教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也要體現系統觀念。這項工作涉及主體多、前期投入大,需要市場各方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參與,要進一步加強交流協作,尋求各方合力。
四是抓漸進性。投教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採取了先試點、再推開,先摸著石頭過河、再進行頂層設計的路徑,這是有中國特色的改革方法,也是符合國民受教育程度差別大這個實際的。教育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從成熟市場的經驗看,穩定財富觀的形成要經過幾代人的積澱。要持之以恆的努力,階段性地進行總結、評估,相信一段時間之後,投教工作的效應就會更加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