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越來越國際化 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文越來越國際化 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這句歌詞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我們都希望中文真的可以成為像歌詞裡一樣的地位,如今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這意味著什麼?中文是世界上第幾大語言?中文是誰創造的?
-
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學好漢語已成大勢所趨?
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漢字更是一直屹立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在本月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語言是溝通交流的工具、文化傳承的載體,經過多年的發展,全球目前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當中,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中文課程,學習中文的人數約為2500萬,且人數還會隨著時間不斷上漲,學好漢語已成大勢所趨。
-
教育部: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在教育部今天(2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聚焦「一帶一路」,2019年在我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佔比達54.1%。同年,中國與俄羅斯雙向留學交流人員規模突破10萬人。
-
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馬海燕)記者22日從中國教育部獲悉,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教育部22日舉行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情況。
-
全球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外交部:中文有堅實基礎
有記者提問,據昨天教育部新聞發布會消息,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此前個別西方官員和媒體稱中方通過對外漢語教學擴大全球影響力。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和基礎。學習和掌握不同國家語言,對促進各國經貿投資合作、文明交流互鑑和人民友好往來具有積極意義。無論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有多遠,語言都會迅速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
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俄專家:考生最愁的是語法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籤11份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已累計覆蓋54個國家和地區。與此同時,我國各級各類教育赴境外辦學穩步推進,發布《高等學校赴境外辦學指南》,加快「魯班工坊」建設,啟動中國特色海外國際學校建設試點。2020年9月1日,杜拜中國國際學校作為首批試點正式開學。
-
教育部:八成留學生歸國 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教育體系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程家財介紹,五年來,共舉辦了9屆留學英才招聘會,有1500多家單位參展,為留學回國人員提供3萬多個就業崗位。為解決受疫情影響,給留學回國人員帶來的就業難問題,成功舉辦了2020年留學英才網絡招聘季,參加招聘季的單位達1000多家,提供招聘崗位2萬多個。
-
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外交部這樣說
要堅持統一標準,旗幟鮮明反對「雙重標準」,堅定捍衛國際共識,反對以一己之私,將反恐政治化、工具化。要堅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重視預防性反恐和去極端化,努力剷除恐怖主義滋生土壤。要堅持開放包容,反對將恐怖主義與特定國家、民族和宗教相掛鈎。
-
普通話普及率超80%、60多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一起看我國...
語言文字事業具有基礎性、全局性、社會性和全民性的特點,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力量,事關國民素質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事關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事關歷史文化傳承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國家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
投資者教育從「娃娃」抓起?證監會:推動投教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在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培訓上,閻慶民表示,中國資本市場是以散戶為主的市場,有1.7億中小投資者,解決「四不」(交易制度還不完備、市場體系還不完善、監管制度還不適應、交易者還不成熟)問題,就必須抓投資者教育,加強投資者教育,推動將投資者教育全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
閻慶民副主席在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培訓上的講話
易會滿主席指出,加強投資者教育,推動將投資者教育全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我國資本市場成立剛剛30年,交易制度還不完備、市場體系還不完善、監管制度還不適應、交易者還不成熟。我們這個以散戶為主的市場,有1.7億中小投資者,解決「四不」問題,就必須抓投資者教育。藉此機會,我談兩點體會和一點建議。
-
70個和2500萬——國際中文教育基礎廣泛而堅實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櫟):教育部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有2500萬,「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中文水平考試、中小學中文考試等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這表明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日前在京舉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透露的這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全球70個國家,2500萬人正在學中文,未來還用學英語嗎?
消息說: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人。更令人感到高興的是,近五年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
-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現場150多名北京有關高校師生代表,以及全球100多個國家1600多名觀眾線上參加了啟動儀式。田學軍致辭指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學習和掌握不同國家語言,對促進各國經貿投資合作、文明交流互鑑和人民友好往來具有積極意義。
-
國外約2500萬人在學中文 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日增
12月22日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的有關情況。據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2016年至2019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近252萬,回國人數超201萬,學成回國佔比近八成。
-
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在...
現場200多名北京語言大學和有關高校師生代表,以及全球100多個國家1600多名觀眾線上參加了啟動儀式。田學軍副部長在致辭中指出,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據粗略統計,目前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近2億,表明國際中文教育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日增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12月22日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的有關情況。來華留學質量規範與監管體系不斷完善,來華留學生結構不斷優化。2019年,來華留學生的學歷生比例達54.6%,比2016年提高7個百分點。國外約2500萬人在學中文「十三五」期間,按照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總體部署,教育對外開放領域著力加大制度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合作辦學聚焦提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