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是大家公認的好工作,從每年上百萬人的考生參加就能看出來熱度有多高。然而,很多同學考上公務員後,卻產生了離職的想法,而且這種人還不少。為什麼歷經千辛萬苦考上公務員,最後卻要放棄呢?
1.理想與現實差距太大
每個人考公務員的動機都不一樣,但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在長輩的要求下報考的,大學一畢業,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直接就進了體制內。然而真的進入體制後,才發現真實的生活與長輩的描述差距有多大。原本以為公務員就是輕輕鬆鬆在電腦前打打字就行了,結果沒想到天天東奔西走,整日加班,強度比「996」還高,工資福利雖然還可以,但和程式設計師相比還是差遠了,難免會出現心理不平衡的情況。
2.工作看不到發展前景
年輕人,大多有一顆不安分的心,總喜歡做點有挑戰性的東西,並不是每個人都想著混日子。而公務員的生活,恰好就是每天重複同樣的東西,工作3年和工作30年也沒多大區別。這種生活會給人帶來焦慮感,自己沒有能力的提升,那也沒有更進一步的可能了。還不如趁年輕闖一闖,好歹能看到成功的希望。
3.工資待遇不夠花
很多人覺得公務員待遇好,福利多,那是潛意識的把家庭條件也算上去了,在家人長輩的幫助下,公務員的生活確實很滋潤,但是光看公務員自己的收入,那就顯得有些不足了。一個人生活可能會很舒服,兩個人就開始有些不夠用了,如果還有了孩子,為了讓孩子享受更好的資源,那光憑公務員自己的收入,還是很難的,畢竟身邊資源再好,也沒有免費送給你的。
其實公務員說到底也是只是一個職業,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你身邊有考上公務員後反而想辭職的嗎?可以說說自己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