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強子對撞機形成罕見的四胞胎 「頂夸克」

2020-12-15 IT之家

北京時間 6 月 28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世界最大的原子對撞機——大型強子對撞機 「誕生」罕見的四胞胎粒子,它們被稱為 「頂夸克」。

主導亞原子相互作用的主流物理理論 「標準模型」曾預測存在這種四胞胎粒子,但是最新物理理論表明,它們的形成數量可能比標準模型所預測的更多。找到四胞胎粒子是檢驗該理論的第一步,這項最新發現是在 LHCP 2020 會議上公布的。

依據 2019 年發表的《物理評論 D》雜誌報告稱,頂夸克是已知最重的基本亞原子粒子,每個頂夸克的質量大約相當於一個鎢原子。然而,每個頂夸克都比質子小得多,這意味著頂夸克不僅保持著最重粒子的記錄,而且它們是已知最密集的質量形式。

雖然大爆炸後的最早期階段形成大量頂夸克,但它們的壽命非常短暫,在大約 1 萬億分之一秒內完全消失。現今,唯一能產生和觀測頂夸克的環境就是在大型粒子加速器中。

1995 年,科學家首次在費米實驗室兆電子伏特加速器中發現頂夸克,費米實驗室位於美國芝加哥郊外,是當時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現已退役。

2011 年,大型強子對撞機假設地幔是世界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該對撞機是由近 1 萬個強大磁環排列在一個周長 27 公裡的圓環結構,加速兩個質子束沿著相反方向運行,它們在 13 萬億電子伏特的能量下發生碰撞,其碰撞頻率比兆電子伏特加速器高 100 倍。

1995 年,費米實驗室兆電子伏特加速器中粒子束碰撞形成頂夸克和反物質夸克對,但是這些碰撞每隔幾天才會發生一次。相比之下,在曲線大型強子對撞機儀器(ATLAS)實驗和緊湊型介子螺線管實驗(CMS)中,更高能量和更高碰撞頻率會大約每秒形成一對頂夸克。

在近期的實驗中,研究人員正在尋找同時產生兩組頂夸克 / 反夸克對的現象,依據標準模型預測這些更複雜碰撞事件,其碰撞頻率應當是產生一對頂夸克碰撞事件的 7 萬倍。在尋找新粒子的時候,重要的是觀察碰撞次數偶然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該結果可由西格瑪單位(sigma)進行衡量。

在粒子物理學中,宣布發現頂夸克的黃金標準是 5 西格瑪以上,這意味著目前的觀測結果是由隨機波動引起的,發生概率僅為 350 萬分之一。3 西格瑪意味著觀測信號偶然發生概率僅為 740 分之一,依據費米實驗室研究人員的觀點,這是觀測結果 「最佳證據」。目前,關於頂夸克產生四胞胎的證據還不足以宣布為一項新發現。

2015-2018 年,物理學家在 ATLAS 和 CMS 儀器收集的數據中尋找四胞胎頂夸克,ATLAS 實驗小組宣稱,他們已經看到 4.3 西格瑪等級的 4 個頂夸克形成。同時,《歐洲物理雜誌 C》發表論文稱,CMS 儀器研究人員發現的四胞胎頂夸克僅為 2.6 西格瑪,在進行實驗之前,ATLAS 和 CMS 儀器預測四胞胎頂夸克的置信度在 2.6 西格瑪。

ATLAS 儀器觀測到的顯著性可能僅是偶然,或者這可能僅是一種跡象,表明四胞胎頂夸克的產生比標準模型預測更為普遍,這也可能意味著該測量結果是意想不到的物理學新線索。研究人員稱,下一次大型強子對撞機運行產生的額外數據,以及所使用的分析技術進一步拓展,將提高這一具有挑戰性的測量的精度。

相關焦點

  • ...課題組ATLAS實驗亮點成果發布——頂夸克四重奏:大型強子對撞機...
    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的ATLAS國際合作組近期發布了最新亮點成果:首次發現了質子對撞產生四個頂夸克物理過程(tttt產生態)的實驗證據,這是迄今為止人們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上能找到的最重(能量最高)的粒子末態。超重的粒子末態使得該過程對新物理的靈敏度很高,是尋找新粒子產生機制的理想環境。
  • 罕見!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創造了世界最重粒子的「四胞胎」
    在瑞士日內瓦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上,這些胖乎乎但又很小的四胞胎的形成早就被主導亞原子相互作用的主流物理理論「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所預測。 但新的物理理論表明,它們可能比標準模型預測的更經常被創造出來。
  • 大型強子對撞機對我們有什麼幫助
    大型強子對撞機(簡稱LHC)想必很多人聽說過,但它是做什麼的? 其實這是一座位於瑞士日內瓦屬於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粒子加速器和對撞機。其主要是被國際高能物理學用來做研究。大型強子對撞機是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來自大約80個國家的700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在此工作研究。由34個國家超過兩千位物理學家所屬的大學與實驗室所共同出資合作建造的。它是一種將質子加速對撞的高能物理設備。它是一個圓形加速器,深埋於地下100米,它的環狀隧道有27公裡長,橫跨法國和瑞士的邊境。
  • 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探秘,現代奇蹟是怎麼工作的
    這幾年,關於咱們國家應不應該建設大型粒子加速器,有很多的爭論,在發表我的觀點之前,想先分享一下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位於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相關知識。在法國和瑞士交界的地下100米處,坐落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它由一圈27公裡長的超導磁體組成,帶有若干加速結構,一旦啟動,將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發射質子和離子束,這些粒子束相互碰撞,科學家們記錄並分析碰撞產生的結果,讓物理學家可以測試不同粒子物理學理論,包括測量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質
  • 大型強子對撞機如何撞出「大爆炸」?這是一份使用手冊,簡單粗暴
    這正是粒子加速器和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近一個世紀以來一直在做的事情。2013年大型強子對撞機在發現'上帝粒子'以後,停機維護升級,兩年後又重啟在更高的能量段繼續運行,希望解決超對稱粒子的問題,2019年又停機升級,預計會在2021年重啟,這樣來回折騰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撞出更高的能量。
  • 大型強子對撞機,為什麼不能把51焦耳的能量注入一個亞原子粒子?
    大型強子對撞機,為什麼這樣一個巨大的、強大得難以置信的機器不能把51焦耳的能量注入一個亞原子粒子?當你看到我們在地球上所做的和在太空中所發生的事情時,根本無法進行比較。圖註:當兩個質子碰撞時,碰撞的不僅僅是夸克,還有海夸克、膠子,以及超越這些的場相互作用。
  •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什麼?中國計劃製造之前,不妨參考美國的教訓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高能物理學研究的實驗工具之一。發現希格斯粒子的每一次實驗,都需要通過大型強子對撞機將兩束質子加速至接近光速的狀態相撞。因為質子的直徑實在太小,所以兩顆質子能碰撞在一起的概率就像大海撈針一樣。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是歐洲核子中心。而當歐洲核子中心的科學家歡聚一堂,慶祝見證歷史的一刻時,遠在美洲大陸的美國科學家心裡可不好受。
  • 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發現輕子行為異常 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存在破綻
    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網日前報導,該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底夸克實驗(LHCb)團隊報告稱,他們在檢驗輕子普適性時發現,不同輕子的行為可能存在差異。儘管這一結果統計顯著性不高,但與此前其他結果吻合。如這些結果獲得證實,意味著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存在破綻。輕子是標準模型中的基本粒子,分為三代:電子、繆子(muons)和陶子(taus)。
  • 對撞機中發現全新的四夸克粒子
    ·物理學·LHC中發現全新的四夸克粒子夸克是物質的基本組成單元,通常2~3個夸克結合,形成強子(包括質子和中子近些年來,物理學家預言並發現了一些四夸克及五夸克粒子。最近,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一項實驗中,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四夸克粒子,它由兩個粲夸克和兩個反粲夸克組成,這也是首次發現由同一類重夸克構成的四夸克粒子。這項發現將幫助物理學家更好地理解夸克的行為,以及極端條件下的粒子理論。該研究目前已經於預印本網站公開。
  • 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探秘,它在尋找什麼
    昨天我們講了大型強子對撞機LHC(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探秘,現代奇蹟是怎麼工作的,今天讓我們再來了解一下,LHC有什麼用途呢。標準模型粒子根據之前的實驗和理論,我們現在認為,基本粒子被四種基本力支配:強核力(強相互作用力)——把夸克聚集在一起形成每個質子;弱核力(弱相互作用力)——引起放射性衰變;電磁力—
  • 美國製造大型強子對撞機用3D列印鈦合金冷卻棒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美國製造大型強子對撞機用3D列印鈦合金冷卻棒美國3D systems公司採用直接金屬列印(DMP)工藝製造出一種精密定製鈦合金冷卻棒,將用於歐洲核研究組織(CERN
  • 第三代輕子夸克質量下限設定 至少為0.98—1.73太電子伏特
    在最基本的層面上,物質由輕子和夸克這兩種基本粒子組成。輕子包括電子、繆子、陶子和與之相應的中微子;夸克則包括上夸克、下夸克、粲夸克、奇異夸克、頂夸克和底夸克,這些夸克組合在一起形成了質子、中子和其他複合粒子。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表明,輕子和夸克都有三代,其質量不斷遞增。而且,這兩類粒子迥然不同。
  • 物理學家:對輕子夸克的數量設定了新的界限
    在最基本的層面上,物質由兩種類型的粒子組成:輕子(例如電子)和夸克,它們結合形成質子、中子和其它複合粒子。在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下,輕子和夸克都可以分為三代。但是,一些擴展標準模型的理論預測,存在稱為「輕子夸克」(leptoquarks)的新粒子,該粒子將通過相互相互作用來使夸克和輕子統一。CMS合作組織在一份新論文中報告了其最新結果,該結果將與第三代夸克和輕子(頂部和底部夸克,tau輕子和tau中微子)相互作用。
  • 為什麼夸克不會單獨出現?質子內部存在量子糾纏?
    質子是複雜的,亞原子粒子本身由更小的粒子組成,稱為夸克和膠子。現在,來自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數據表明質子的組成並不獨立。其研究結果由三位物理學家在發表在《arXiv》上的一篇論文中指出:被稱為糾纏的量子鏈所束縛。量子糾纏以前曾在比質子大得多的尺度上進行過研究。
  • 全球最大強子對撞機獲批:造價1600億元、隧道足以包圍瑞士日內瓦
    中國的對撞機建設計劃依然存在爭議,但已經建成LHC(Large Hadron Collider,大型強子對撞機)的CERN(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在上周五通過了新決議,推動建設能量更高、隧道長度更長的對撞機。具體來說,新的環形對撞機能量可達100 TeV,比LHC的16 TeV增加了525%。
  • 舉世矚目的粒子對撞機,原來是在擲骰子?
    CERN的鳥瞰圖黃線標示的,是備受世界矚目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但在地表上你不會看見相關的建築和設備,因為LHC實際上是一個埋在地下根據這個模型,電子和上下夸克通過各種組合方式,基本形成了宇宙裡所有的正常物質。不過在這基礎之上,還要加上中微子,俗稱幽靈粒子。它不帶電而且非常輕。實際上,每秒有數以億計的中微子正穿透著我們,但因為它們和正常物質之間沒什麼反應,所以我們沒有任何知覺。
  • 中國建造世界最大粒子對撞機,澤披子孫萬代,恩惠綿延不絕
    他可能是我國下一代大型對撞機——100公裡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領導者,因此,他是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的支持者。當時,持反對意見的是楊振寧,他認為,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的成功機率只有40%,其結果具有太大的不確定性。因此,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並不是當下階段應該考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