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魚是我們飯桌上的最常見的食物。魚肉高蛋白低脂肪,口感細嫩營養豐富,不管是用來做成清蒸魚,紅燒魚還是燒成魚湯,每種烹飪方法都盡顯魚肉之鮮美。經常吃魚可以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有利於預防老人骨質疏鬆,促進兒童骨骼和大腦的生長發育,即便是減肥的人吃魚也不用擔心多長肉。
相信在農村長大的人小時候都到河裡摸過小魚,像熟悉的沙裡趴,泥鰍,麥穗子魚,那時候河裡的野生魚太多,撈到了也不稀罕,挑到大集上一斤也就賣個幾毛錢。如今生活好了人的錢袋子鼓了,在吃上講究個天然健康,農村的野菜野果啥的都成了稀罕物,過去天天捉的這些野生野長的小魚小蝦,也成了城裡人飯桌上的稀罕野味,在飯店吃一盤青椒炒小魚要40多元一盤。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而在農村大山的山澗溪流中卻有幾種小魚,水質越清澈無汙染才越多。生長在清澈溪流中的野生魚,比如藍刀子,魚嫩子,青皮嫩,船釘子,不論啥品種,只要是在山坑或深潭裡長大的,人們都把它們統稱為「山坑魚」。山坑魚,個頭只有手指大小,因為是在純淨的溪流裡長大,魚肉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山坑魚的生長速度緩慢,因而肉質非常的細膩還沒有土腥味,烹煮時不用調味料同樣也很鮮美。
農村娃們在溪流裡洗澡時順帶著撈一些山坑魚,折幾根柳樹枝把魚兒串起來,用柴火烤的色澤金黃,聞著味道噴香,吃在嘴裡是外酥裡嫩,是小時候最解饞的美味零食。山坑魚撈來用熱鍋焙乾,再經過煙燻最後而成美味的火焙魚,用青椒炒了香辣又下飯,是許多山裡人最愛的一道家常菜。
隨著《舌尖上的中國》以及眾多美食題材紀錄片的介紹,山坑魚被眾多食客所熟知而紛紛購買品嘗,現在火焙好的山坑魚價格越來越高,賣到了幾十元一斤。為啥山坑魚這麼貴,有些河裡還難覓山坑魚的蹤跡,當地農民告訴你,看看這些人都幹了什麼。山坑魚個頭小,使用普通的漁網很難捕撈,於是一些利益薰心的人通過電魚的方法在溪流裡撈魚,以獲得最大利益。電魚是一種「絕戶」式捕撈,即便是漏網逃脫的魚也難逃一死,電魚還會導致水體中的魚蝦,藻類及水生物死亡,生態循環受到破壞,難怪山坑魚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