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的《朗讀者》中,這7句經典語句,讀一遍,讓人受益終身

2021-01-12 豪哥賞文化

董卿的《朗讀者》中,這7句經典語句,讀一遍,讓人受益終身

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閱讀,可以讓我們跟隨書中的文字,去感受不同人不同的人生,或者是對人生不同的理解。而在《朗讀者》中每一段文字的選取和朗讀,都展現著他們的期望。

1.《不為什麼》 ——朗讀者:楊乃斌

經典語錄:

媽媽,你到底為什麼愛我?

不為什麼,只因你是我的孩子!

楊乃斌,在他一歲的時候,他便失去了聽力,而他的母親為了能夠讓他像健康人一樣的快樂成長,他的母親堅持要把他送到全日制的學校,而且就在楊乃斌上小學的第一天,他的母親成為了他的同班同學,而且這一陪伴就是十六年的時間。

在這段文字的朗讀中,包含了多少對媽媽的感激和感謝,母愛永遠都是這麼的偉大。

2. 《瓦爾登湖》——朗讀者:林兆銘

經典語錄:

要是沒有兔子和鷓鴣,一個田野還成什麼田野呢?他們是最簡單的土生土長的動物。

他是廣州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一名飼養員,在5年的時間裡面,只有他一個人堅持的在這裡陪伴、照顧這些手上的動物。而林兆銘選擇朗讀的《瓦爾登湖》,是想通過這段文字讓大家知道,大自然中不能缺少這些動物,這個星球上,需要我們也需要這些小動物。

3.《致信回家》——朗讀者:麥家

經典語錄:

讀書就是回家。

他曾經是矛盾文學獎的獲得者,同時也是繼魯迅,錢鍾書和張愛玲之後,唯一一位入選英國的企鵝經典文庫的中國當代作家,在《朗讀者》中他讀的是自己給兒子的一封信。

4.《陋室銘》——朗讀者:理察·希爾斯

經典語錄: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他雖然是外國人,但卻終其一生的只為研究漢字,熱愛漢字的他 ,也為中國漢字奉獻了將近20年的生命和熱情。

5.《如果》——朗讀者:郭小平

經典語錄:

如果你能惜時如金,利用每一分不可追回的光陰,那麼,你的修為就會如天地般博大,並擁有了屬於自己世界。

他原本是一位醫院的院長,但是最後卻選擇了辭職,辭職後的他,為愛滋病患兒建立了一所學校,它是全國唯一的一所愛滋病患兒的學校,他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把全部的愛都放在了這些遭遇不幸的兒童身上。而這段文字的朗讀者,我想不僅僅是為了鼓勵這些遭遇不幸的兒童,這些語句,同樣也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

6.《讓我怎樣感謝你》——朗讀者青少年助學基金會受助優秀學生代表

經典語句:

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收穫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這段朗讀是這些優秀的學生代表們,懷著感恩的心對曾經幫助他們的趙家和教授們的感激,就如句子中說的那樣,他們的一點資助,對這些孩子們來說卻是改變了整個人生。

7.《追風箏的人》——朗讀者:張一山

經典語句:

藍風箏知道自己麻煩來了,它絕望地使出各種花招,試圖擺脫險境,但我不會放過它,我穩住位置。

在這段文字中張一山的朗讀,讓人感覺那風箏就是他的演員夢,而藍風箏則是他面臨的阻礙。

在演員這個行業,經常會受到很多來自外界的質疑,而張一山並沒有沮喪,同時他的演技確實讓人無可挑剔。

正如董卿在節目上說的:年少成名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比別人更早地收穫了榮譽和光環,但是它也意味著,你比別人更早地感受到了某種桎梏。

生命的意義是如此厚重,無論我們怎樣全力以赴都不為過——董卿

每一次朗讀都意味著我們成長了一點,而每一次的朗讀它也悄悄的潛伏在了你的氣質裡。

在這些書中,他們所朗讀的每一句話,好像都映射著自己現階段的處境或者是故事,所以,在年輕的時候,不要忘記了要努力奮鬥,不負時光。而這些經典語句中,有的哪怕讀了一遍,可能就讓我們有了很大的感悟。

相關焦點

  • 董卿《朗讀者》的10句經典語錄,每讀一次都受益匪淺
    董卿《朗讀者》的10句經典語錄,每讀一次都受益匪淺有人說,我們這個時代不缺機會,所以也勢必會讓每個人面臨很多的選擇,那麼,是遵從自己的內心,還是隨波逐流;是直面挑戰還是落荒而逃;是選擇喧囂一時的功利,還是恆久平靜的善良;無論如何,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做出一個在日後回想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 「朗讀者」中的精美語句匯總,掌握了,滿分作文隨便寫!建議收藏
    要想寫出好的作文也一樣,多讀一些優美的句子,不要求一字一句全部背熟,但是只要你記在心頭了,當需要用到相關內容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能寫出好的作文出來了。《朗讀者》是一檔由中央電視臺推出,董卿擔任製作人的大型朗讀類真人秀節目,看過的人都知道,每一期都特別有內涵,十分經典,清新不落俗套!
  • 央視主持人董卿的閱讀心得,句句金句,看過將會終生受益!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應該把讀書看做生活的一部分,大家都知道一句諺語,那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大家平時多讀讀書,總有一天會用到。大家都認識董卿吧,董卿是著名的央視主持人,她連續主持了十多年春節聯歡晚會。董卿出生在書香世家,爸爸從小對董卿的要求很嚴,董卿從小就養成了每天讀書的好習慣,這讓董卿終生受益。
  • 董卿攜《朗讀者II》現身濟南
    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魏長民在發言中介紹,2019年齊魯閱讀季的主題為「閱讀新時代 助力新發展」,本次活動旨在文化積澱深厚的濟南和山東全省深入傳播「朗讀者」概念,推進「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書香氛圍。
  • 董卿轉型當《朗讀者》節目總導演
    封面新聞報導 董卿攜《朗讀者》正式回歸央視,間接粉碎辭職央視謠言。近日,時隔800多個日夜,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帶著她的王牌節目《朗讀者》第三季,以總導演、製作人、主持人三種身份與全國觀眾見面。許久不見的董卿,在節目《朗讀者》第三季中,一人任三職,一頭幹練的短髮,別具魅力。
  • 董卿攜《朗讀者》回歸央視!
    美女主持董卿,大眾女神! 隨著央視欄目《朗讀者》的回歸,美女主持董卿也重新回歸大眾視野,滿足了大家的期待。 央視主持眾多,董卿被大家稱為央視一姐,不僅得到大家的讚譽,還贏得了觀眾的喜愛。除了有過硬的專業素養和專業知識外,董卿柔和的性格也得到了大家的喜愛。
  • 董卿當上總導演《朗讀者》第三季濮存昕朗誦巴金作品
    許久不見的董卿,在節目《朗讀者》第三季中,一人任三職,一頭幹練的短髮,別具魅力。最近幾年,已經鮮少能看到董卿活躍在央視的舞臺上,這也讓董卿已經辭職離開央視的傳聞甚囂塵上。今年9月的時候,封面新聞記者曾報導了董卿現身為新一季的《朗讀者》拍攝宣傳片一事。兩個多月過去了,第三季《朗讀者》與觀眾見面。
  • 董卿來了!為什麼是廈門?首批朗讀者名單公布
    去年《朗讀者》就曾來到這座愛閱之城,今年更是攜全新升級的朗讀亭登鷺,在不斷開拓進取的廈門,首次開展直播活動。2019年,在「朗讀城市·廈門」的這場活動中,董卿朗讀了《廈門印象記》。為期三天的前採調研《朗讀者》第三季節目組沿途尋訪廈門的人尋訪這座城市裡熱愛朗讀、熱愛知識、熱愛生活的靈魂廈大,鼓浪嶼、環島路……都留下了她的足跡01在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董卿走進教室與廈大學子一起
  • 讀董卿的《朗讀者1》,因緣「遇見」,學會感恩,也要學會助人
    今天讀的書是董卿的《朗讀者1》。這本書是CCTV《朗讀者》節目的同名書籍,由董卿擔任主編,根據不同的主題彙編而成。今天特別提一下「遇見」這個主題詞。「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恆;人遇見了人,有了生命。」這是董卿在卷首語提到的一段話,一針見血地闡述了「遇見」的精髓。遇見,仿佛就是冥冥之中,天意的安排,是那樣的恰到好處,更像是一種註定的緣分。「遇見」這一主題的首位嘉賓便是著名演員濮存昕。
  • 高三黨 | 疫情作文素材7則,朗讀者美句素材160則,經典美句36則...
    又經典又實用的美句,值得熟讀成誦! 疫情相關作文素材7則 堅守奉獻 這個春節不平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展開,廣大黨員幹部、醫護人員等奮戰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
  • 《朗讀者》第三季12月11日晚開播 見證總導演董卿的風採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漫漫人生路,不知道會遇到多少坎坷,讀一本好書,就好比擦亮一根火柴,它會在你困頓疲憊的時候,照亮你腳下的路。」著名主持人董卿擔任的《朗讀者》第三季節目,將於今晚(12月11日)在央視三套面向全國播出。
  • 董卿:央視三套終於有了固定主持節目,時隔八百天《朗讀者》開播
    2020年在每個人的生命裡,都留下了五味雜陳的刻度,而來自五湖四海的朗讀者,在「一平方米」中匯聚成了一道照亮前方的光。當文字與生命相逢,讓我們一起傾聽希望與愛。與此同時,《朗讀者》還發布了最新的時長達3:40秒的宣傳短片,通過記錄《朗讀者》這些年走過的歷程,特別是今年以來為《朗讀者》朗讀亭投入的工作進行了梳理和介紹,為即將登陸央視三套黃金檔時段播出宣傳造勢。
  • 《朗讀者》第三季升級歸來,一平方米內讀「天地人心」
    在各類泛娛樂綜藝充斥螢屏的當下,《朗讀者》被觀眾們評為一股「綜藝清流」,在網絡時代的信息繭房中,在碎片化、功利化的閱讀趨勢中,用聲音帶領觀眾重拾精神世界的寬廣與厚重。  早在《朗讀者》第二季播出後,節目製作人、總導演兼主持人董卿便思考,如何讓節目走向更深更遠,避免陷入自我重複的窠臼。
  • 受益一生的10大世界名著,20句經典語錄,抽時間也要讀一遍
    那些歷經時間與歷史的篩選的經典名著,老少皆宜,雅俗共賞,就如同寶庫一般,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去閱讀,也會有不同的感受。或許很多人知道名著書名,但大多數人都未能靜下心來仔細研讀,領會其中的深意。本文特別推薦10大世界名著中最經典的20句話,抽時間也要讀一遍,在閱讀中走向豐富的精神世界。
  • 董卿:我每天睡前都要閱讀一個小時,這是堅持,也是自律
    我們也是從《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中才開始去重新認識董卿的。如果說她之前在春晚的舞臺上有多麼輝煌,那似乎也是一個好的主持人應有的素養。但從《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中,我們見識到一個飽讀詩書的女子身上的那種「貴氣」。那麼,有這麼多的詩詞知識積累,董卿是怎麼做到的?
  • 董卿:接受央視16分鐘專訪,消失小半年原是籌備《朗讀者》第三季
    盼星星,盼月亮,董卿的粉絲們等了小半年,天天念叨董卿去哪了。2020.8.20董卿在參加中央電視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節目錄製時,接受了【央視頻】的專訪!專訪董卿時長達16:38,本次專訪的最大的爆料,莫過於董卿官宣:朗讀者3正式啟動了,董卿在全情投入籌備《朗讀者》第三季,不打安全牌意味著主動放棄一些好的選擇,從而追求更好的選擇。前段時間把節目推了的原因終於可以說啦!
  • 談讀書談節目談生活 透過文字感受名嘴董卿的智慧
    「朗讀依舊,初心不改——《朗讀者II》特別專場暨新書發布會」1月15日在國家博物館劇院舉行,《朗讀者》節目製作人、圖書主編董卿在活動現場還與嘉賓共同朗讀,呈現出一場別開生面的《朗讀者》節目特別專場。央視總編室微信公眾號「CCTV看點」日前刊發文章,回顧董卿曾經談節目、談讀書、談生活的一些語句,讓我們透過文字一起感受董卿的「智慧」。 談讀書
  • 《百年孤獨》15句經典語錄,殘酷又哲理,父母讀給孩子聽受益終身
    ——《百年孤獨》這一段是《百年孤獨》的開篇,也是這本書流傳較廣的一段,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百年孤獨》這本書比較難讀難懂,人名更是眼花繚亂,很多人讀了幾頁就讀不下去了,便導致只記得開篇這一段。但是這本書除了主人公的名字很難記之外,也是一部不錯的魔幻主義小說。從小到大,從大到老。
  • 董卿:讀書是一個人一生的事業
    經常在春晚上看到董卿,沒想到在《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再看到董卿,的確是腹有詩書語自華。面對斷臂的女孩張超凡,董卿這樣說:「我們每個人都不完整,只不過有些是看得見的殘缺,有些是看不見的,用樂觀、堅強,勇敢追求一顆完整的精神世界,是值得欽佩的。」
  • 《朗讀者》完成全媒體新物種的「生長裂變」
    也正是這樣一粒茁壯的「種子」,在歷經了800多個日夜的蓄勢後,搭乘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縱深融合發展之風,於2020年爆發出巨大的生命能量,開啟了它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閱無數人的「生長裂變」之旅。面對前所未有的意外和煎熬,面對無數超出想像的勇氣和毅力,我們相信,總有一道光,會照亮前方」,董卿在《一平方米》節目的開篇,如此剖白此行歸來的意義。《朗讀者》從一開始的迫切願望,就是為了把「所有用生命寫字的人」給世界留下的光,照耀在更多人的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