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文娛 依依
Young Toys,一家能與Sonokong、Academy、MIMI World並駕齊驅的韓國玩具公司。1980,由兒童出版物公司啟蒙社創立。
但從公司的發展來看,Young Toys的獨立發展之路卻不如其他幾家韓國玩具企業。銷售額和淨利潤也在快速下滑。
比如,2019年Young Toys的年銷售額為7.61億元,同比減少33%,營業利潤則減少20%,為5757.5萬元(98億韓元)。淨利潤則由2018年的2.25億元縮減至1852.39萬元,不及2017年的十分之一。
但Young Toys旗下玩具L.O.L.盲盒,卻是海內外的長期熱銷產品。
命運多舛,幾經轉手的Young Toys
幾十年來,Young Toys歷經波折,數次被轉手。現在,該公司最大的股東是中國的PAG(Pacific Alliance Group,太盟投資)。
Young Toys的命途多舛始於1997年的金融風暴。隨著母公司啟蒙社的破產,第一次被轉讓。
幾經周折後,在2004年由初始成員金相熙等人通過收買股份而進行重組,但在2012年又以3.53億(600億韓元)的價格,賣出96.5%的股份給香港的Headland capital partners(匯睿資本),會長金相熙全身隱退。
Young Toys的轉賣命運並沒有在此終結,2015年再一次被轉讓給PAG(Pacific Alliance Group,太盟投資)95.6%的股份約合人民幣12.93億元(2200億韓元)。而從去年開始,PAG又打算將Young Toys轉賣出去,接洽了韓國的Mirae-n子公司Nvestor投資,因為新冠疫情的蔓延,轉讓失敗。
創立初期的 Young Toys主要依靠進口日本萬代、多美等玩具公司的產品。特別是多美的玩具,Young Toys幾乎以壟斷的方式在韓國進行銷售。
1999年,Young Toys的第一個自主研發的女童人形玩偶Kongsuni正式被推出市面,與MIMI的聰聰成為競爭關係。「Kongsuni」這個名字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在韓語發音中「Kong」是豆子的意思,Kongsuni表達的是許多韓國父母的心聲:「希望不喜歡吃豆子的孩子都會喜歡上豆子」。
隨著Kongsuni的人氣逐漸高漲,2000年,以Kongsuni為主角的電視節目《蹦蹦跳跳的豆豆》正式通過電視與大家見面。14年後,又以早教動畫《搞怪又活潑的Kongsuni》重新回到了電視熒幕上。
芭比娃娃Jouju的命運和製作她的公司Young Toys一樣坎坷。
起初,Jouju是美泰和多美合作的芭比娃娃,由Young Toys進行生產以及在韓國銷售。但隨著美泰與多美解約開始和萬外合作,Jouju的整體風格也隨之改變。不變的是依舊由Young Toys進行生產以及在韓國銷售。後來,Young Toys和萬代的合作也隨之終結,Young Toys在萬代版芭比娃娃的基礎上進行修整,Jouju正式誕生。
Jouju還邀請了當時代韓國著名的漫畫家車勝鎮創作以Jouju為主角的言情漫畫《我愛的Jouju》,經過多次的形象修改,於2012年最終成型,推出了3D動畫《Secret Jouju》。
如今,以Kongsuni和SecretJouju開設的Youtube帳號的訂閱人數已經達到了507萬。其中Kongsuni的恐龍科普動畫的播放量達到了6.7億次,Jouju最高的播放量則是600萬。而且,Jouju從2012年以來一共出品了13季的3D動畫,還開創了新詞「Fashion Idol」。
2009年,韓國本土的第一款變形汽車機器人Tobot誕生,在2012年為Young Toys實現了3.18億元(542億韓元)的銷售額,而在此之前的2008年,該公司的年銷售額為8342.5萬元。而這也促成了Young Toys出走韓國的2012年的那次轉讓。而到了2015年,Tobot的累積數量就已經達到了800萬個。
但這個增長勢卻在2015年停滯,受到Sonokong的麥卡德和萬代的獸電戰隊的雙重衝擊下,銷售額大幅度縮減。從2014年的6.56億(1117億韓元)銷售額降至4.53億元(771億韓元),同比減少31%。為此,太盟投資甚至狀告轉讓YoungToys股份的匯睿資本偽造銷售額,要求索賠2.35億(400億韓元)。
為了挽救Young Toys的銷售額,太盟投資決定研發一款可以替代Tobot的男童玩具,為此與日本的多美和D-rights合作共同研發新款陀螺玩具爆旋陀螺。同時還在韓國開展爆旋陀螺大獎賽,以擴大其影響力。
而這一切的努力,也的確得到了相應的回報。2017年,銷售額同比增長51%,達到了9.19億元,營業利潤則同比增長了107%,達到了2.58億元。
Young Toys年銷售額7.61億元,淨利潤2703.70萬元
2019年,Young Toys的年銷售額為7.61億元,同比減少33%;營業利潤則減少20%,為5757.5萬元(98億韓元)。淨利潤則由2018年的2.25億元縮減至1852.39萬元,連前一年的1/10都沒有達到。
會出現這麼大幅度的縮減現象與韓國少子化的社會問題不無關聯。
據韓國玩具協會的統計發現,2019年整個韓國的玩具規模同比減少了20%~30%。該協會的會長表示:「作為玩具的主要消費群體的2~4歲的兒童總數在減少,而且孩子們比起玩具,越來越喜歡玩遊戲和在YouTube看視頻。此外,國內的玩具企業已經很久沒有再創造出新的具有強有力吸引力的品牌了,這些都是韓國玩具企業銷售額下滑的原因。」
而在重男輕女問題比較嚴重的韓國來講,把握數量偏多的男童玩具市場,才是制勝的關鍵。在這一方面,YoungToyss最重要的兩個品牌Tobot和爆旋陀螺的市場影響力,在推出相關動畫作品的前兩年,即2017年和2018年曾創造出行業內都無法忽視的成績,而2018年的11.35億銷售額,是創業以來最高的銷售額。但到了2019年,卻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同樣的問題此前在MIMIWORLD中也講過。
雖然爆旋陀螺在2019年9月份播出的第二季動畫,並沒能為Young Toys帶來實質上的影響,但借著疫情在韓國仍舊無法徹底消失,孩子們依舊無法出門上學的情況下,不知道Tobot V第二季動畫的開播,能否為Young Toys帶來轉機。
而事實上,據韓國玩具協會的統計發現,玩具市場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2%。
Young Toys的出口額因為找不到數據而無法詳談,但據有關人士所說,Young Toys的出口額在總銷售額中的佔比不足10%。而且由於受到薩德部署問題的影響,進軍中國市場的進程受挫,而得不到進一步的發展。
就連提到《爆旋陀螺》(又名:陀螺戰士),國內觀眾也只會想到由日本Madhouse出品的動畫,而玩具生產商也只知道是日本的多美玩具,沒有人知道這一品牌曾有Young Toys的參與,更沒有人知道還有韓國的3D版本的動畫。
L.O.L.盲盒
盲盒,作為一種不拆開就永遠不知道裡面裝著的是什麼的玩具,以另類的方式出現在玩具市場,並迅速收攏具有冒險精神的玩具愛好者,甚至還收割了一批收藏愛好者,促生出盲盒經濟。
在韓國,在搜尋引擎上搜索盲盒,最先出現、出現次數最多的就是Young Toys的盲盒L.O.L.品牌。雖然標榜的是女童玩具,但很快就在市場上打出屬於自己的天地。
據韓聯社的報導,2019年樂天瑪特在玩具方面銷售量第一的就是Sonokong的麥卡德;第二則是動畫《Bugsbot》衍生的角色玩具;第三是Hello Carbot;第四位就是Young Toys的L.O.L.盲盒。是前四位裡面唯一的一款女童玩具。
Young Toys的L.O.L.盲盒是2017年推出市面的女童玩具,通過拆解圓滾滾的膠囊可以獲得玩具的每一個部件,包括服裝、飾品、肢體等,通過自行組裝就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人形玩偶。一經推出,在海內外銷售的總量就超過了250萬個。
2019年新出的Hair Goals新系列,還為玩偶添加了毛髮。2020年的Light版,則是添加了螢光劑,會在黑夜中發光。
L.O.L.盲盒的經濟效益讓Young Toys看到了希望,2019年6月4日正式上架與LINE Friends聯動的盲盒產品——BT21,試圖布局海外市場。本次推出的產品共有兩種,Universtar VOL.1和Universtar VOL.2。
BT21是LINE Friends與韓國當今最有人氣的組合BTS(防彈少年團)聯合研發的角色,在海內外都有眾多的粉絲。每一次有新產品的出現,都能受益於粉絲效應而頃刻間脫銷。而盲盒和粉絲經濟的結合也將為該產品帶了更多的可能性。
*以上匯率按照7月45日1元人民幣=0.0059韓元換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