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少平與孫少安在人生道路上走的是完全不同的方向,也是因為這樣的一種生活中的選擇,讓兩個人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如果說孫少安是現實主義者,那麼孫少平就是理想主義者,而不管兩個人處於什麼樣的人生位置上,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生活願望和夢想。
只不過,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還是成為自己認為的自己,才是兩個人最大的不同。
如果我們要談孫少平,就應該首先明白,他的理想主義對他的精神和感情的影響,以及他最終想成為什麼樣的一類人,想選擇過怎樣的一種人生?
第一:孫少平選擇的人生,是做永遠的精神鬥士。
孫少平是怎樣的一種人?他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
我個人覺得,路遙在這部小說裡寫的少安和少平,其實是寓意了同一個人的兩種矛盾的生活思想,一種是基於現實而不得不去面對的生活問題,一種則是在思想裡獨自衍生出的一種理想的個人主義生活,只不過這兩種人生的結局,都讓我們看到了更深刻的人生道理,也讓我們看到了人生中的各種矛盾感。
在落地生活後,孫少安成為別人眼中的「老大」形象,通過奮鬥最終過著比較「風光」的農民生活,這對於他來說是樂得其所,沒有辜負自己的努力,在自己平凡的青春生活中算是給自己的生活有了一個滿意的交代,他奮鬥過,熱血過,但很多時候是為別人生活。
而孫少平則是另外一種人生,他是酷愛讀書的文學青年,是有著豐富情感和內心世界的青年人。他始終在自己理想的世界上摸爬滾打,最終成為了工人,但是也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這代價是沉重的,痛徹心扉的,在這平凡的世界中,他也逐漸明白了自己的平凡,自己的渺小。但是這種生活卻也有一種好處,就是他覺得即便自己再平凡,但是仍然可以在內心選擇不平庸的去生活,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所以他最終通過自己思想上堅韌的力量,讓自己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煤炭工人,雖然這種生活也並不是非常滿意,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也是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而真正的努力拼搏過了,並且是真正的改變自己脫離了農民的身份,成為了一名工人,這對於他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這裡我們不能批評他對於農民生活和工人生活的抉擇,因為每個人的路都不一樣,成為什麼樣的自己,選擇什麼樣的生活,總是要讓自己內心去決定,而少平,從一開始,就決定做一名知識青年,用讀書和精神信仰來武裝自己的生活。
在孫少安和孫少平的這兩種人生結局中,都說明的是兩個人對於自己平凡而不平庸生活的一種人生選擇,而這分割的兩個人其實也可以最終合成一個角色,一個表現的是一個人的現實世界的狀況,一個則表現的是一個人精神世界裡的狀況,這看起來是矛盾的,但是又不矛盾。
我們普通人,有時候也經常處在一種現實和精神兩種世界的分割中,來回切換,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成為什麼樣的自己。
所以路遙先生的這種寫作手法,才讓我們看到了真切的兩種人生和現實的矛盾,一種是少安,要為生計低頭,選擇各種對自己的退讓和成全別人;一種則是少平,對理想寧死不屈,要做真正的精神鬥士!
而孫少平,在這個角色裡,始終是代表著這個綜合起來的作為人的最高層次的精神世界,代表著更深意義層次上的人性特點和一種人的精神信仰。
第二: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最終成為了自己奮鬥中最堅韌的情感力量!
少平所遇到的周圍的人在他的青春奮鬥道路上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也讓他通過這樣的一種認識快速的成長起來。
孫少平一路的人生奮鬥道路上得益于田曉霞、田潤葉和曹書記、金波等人的幫助,才完成了由攬工漢到煤炭工人的進步,否則他是迷茫的。
因為這些人的幫助,讓孫少平在情感上有了一種特殊的力量,才最終成就並徹底解救了他的精神世界,也才讓他通過這樣的一種精神上的奮鬥方式最終看到了人生之外更大的世界,這對於一直追求精神世界心理滿足的孫少平來說,是非常珍貴和重要的。
從他一開始的上學,到最後畢業教書,再到獨自去省城從攬漢工做起,去尋找人生的另外一種機會,這一步一步的道路,都是因為他內心的這種想要掙脫現實,尋求自我的精神力量在起著作用,所以我們從這裡也看到了,作為一個精神至上的理想主義者,對於生活獨特的追求熱情。
而田曉霞、田潤葉、曹書記等從情感上和人情關係上一直對他的幫助,讓他本就豐富的精神世界增添了一種感恩的力量,同時也衍生出了一種自強不息,想要出人頭地,成為獨特自己的精神力量。這對於他後來能改變人生命運,終於從農民蛻變為工人是有特別意義的,也是他一路上的力量源泉所在。
尤其是田曉霞對於他精神世界的幫助,和一直鼓勵他多讀書,讓他更堅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奮鬥方向,成了他最終選擇這樣的一種生活的勇氣和堅定力量,讓他有信心繼續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行。
有時候,人的情感可以起到一種奇怪的精神力量,讓人在這種力量中不斷的前行和成長,並讓我們愛上這種精神力量的存在。
而這種情感關係的東西最終也會積澱出更堅韌的奮鬥力量,讓人蛻變。
即便是後來失去了至愛田曉霞,毀了容,但是這些生活的實際經歷也讓少平懂得了生活的平凡之處和偉大之處,平凡之處就是你永遠不知道苦難會在什麼時候來考驗你,偉大之處就是你總是在經歷過一段人生之後,得到一段情感力量之後,能得到更大的成長,讓自己變得越發穩重和成熟。
所以,少平的這些經歷和他所遇到的人,所經歷的情感的成長和變化,時刻影響著他的行為,也讓他逐漸在自己的人生中,對自己的人生路更加篤定和勇敢,而這些都離不開他人生中所遇到的這些人給他的經歷和啟示。
而在這裡,孫少平的這種精神上的變化,才是一個人最為重要的,看似他沒有少安努力,實際上他是通過思想的感情力量和思想意識來指導自己行為的,這可以說是更聰明的人生,是用心理因素來激勵自己奮鬥和成長的更為實際的人生。
第三:孫少平的這種人生經歷對於我們實際生活有什麼意義?
在《平凡的世界》中,我們一路讀來,似乎對孫少平的人物形象更為深刻,比起少安來,他更讓人能一眼記住,這是為什麼呢?大概,就是因為少平的這種精神信仰對人的不知不覺的內在影響吧。
少平雖然看起來沒有少安那種更實在的奮鬥,但是他與少安比起來卻更為聰明,他不僅是精神信仰者,也會通過這種精神信仰去指導自己的人生,指導自己更堅韌的去生活。他喜歡讀書,也把書中的智慧用在了自己的生活中。比起少安來說,他更懂得自己的需求,首先就是滿足精神,其次就是通過一種力量去改變生活,選擇自己更想過的一種生活,他的主觀能動性比孫少安更強。
從這方面來說,少平是能看清自己人生道路的一種人,而少安背負的東西太多,選擇也小,就在生活中失去了這樣的一種可以自主選擇人生的機會,這對於少安可能看似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卻真正的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比如他與田潤葉的愛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借鑑學習孫少平所具有的這樣一種獨立的精神思想,用這種思想來支配和選擇自己的生活,比如自己喜歡的事情,關於工作,愛情,都可以去遵從自己的意願去大膽嘗試。
雖然少平最終只是成為了一名煤炭工人,但是他為青春所付出的努力,他敢於去追尋心中的夢想,他堅定的去走自己的人生路,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一個青年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沒有浪費自己的青春,沒有選擇遺憾,這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是有積極的指導意義的。
勇於奮鬥,勇於嘗試,勇於選擇,可以摔得頭破血流,但是絕不會在自己的青春道路上退縮,可以在自己年老的時候說一聲:我不曾虛度了自己的年華,這才是青年人應該具備的青年精神。
所以,孫少平在《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中顯得更為突出,也是真正的主角,有著真正的青春意義和價值。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原創作品,私自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