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解密廣州槍案防彈衣為何被擊穿 疑犯使用大口徑手槍鋼彈

2021-01-20 爪遊控

摘要:9月16日晚,廣州市海珠區南田路發生激烈的警匪槍戰。荔灣區公安分局民警在對製毒窩點開展抓捕時,遭遇犯罪嫌疑人黃某(男,51歲,廣東省人)瘋狂槍擊。儘管警方最終將黃某擊斃,但民警林雲中彈受傷,協助警方開鎖的群眾譚飛龍中彈犧牲。

   9月17日,廣州南田路崑崙一街,警察用斧頭鑿開鐵門,取走「9·16」緝毒槍戰留下的子彈。 南都記者 梁煒培 攝

9月16日晚,廣州市海珠區南田路發生激烈的警匪槍戰。荔灣區公安分局民警在對製毒窩點開展抓捕時,遭遇犯罪嫌疑人黃某(男,51歲,廣東省人)瘋狂槍擊。儘管警方最終將黃某擊斃,但民警林雲中彈受傷,協助警方開鎖的群眾譚飛龍中彈犧牲。

廣州警方曾通報,林雲、譚飛龍是在偵查嫌犯所在樓層時突然遭遇嫌犯槍擊。事發前,林雲將自己的防彈衣讓給鎖匠譚飛龍,林雲左手、腹部共被擊中3槍,3槍均為貫穿傷,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譚飛龍背部中彈,防彈衣被擊穿,因傷重搶救無效身亡。

身穿防彈衣為何還會被手槍擊穿?廣州警方披露的細節引起不少網友質疑。昨日,南都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並非譚飛龍所穿的防彈衣性能差,而是疑犯使用的手槍穿透力極強。疑犯使用的是奧地利G LO C K手槍,這款手槍在國外專門裝備軍警使用,屬大口徑的制式手槍。況且,這次疑犯還使用了鋼芯子彈。

疑犯被擊斃時還有十餘發子彈

南都記者獲悉,廣州南田路的槍戰事件並非一次孤立案件的收網,而是「5·6」緝毒專案延伸案件。近期荔灣警方在某K T V抓獲陳某等涉毒嫌疑人,隨後在天河區查獲一批製毒工具,收繳冰毒3300克。幾次收網行動後,深挖出犯罪嫌疑人黃某(綽號「撈哥」)與他人一起製毒的線索。

經偵查,荔灣警方成功鎖定涉毒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黃某藏匿在海珠區南田路一棟小居民樓,這正是後來槍戰發生的地方。9月16日下午1時許,包括林雲在內的9名辦案民警來到該居民樓,目標嫌疑人黃某就鎖定在樓內。

毒販是各類罪犯中最兇殘的一類,較大的毒販往往裝備有致命性武器。警方內部流傳,「毒槍同源」、「有毒必有槍」,販毒案與槍案緊密相連。從安全角度考慮,林雲和辦案民警沒有貿然行動,決定進入樓內充分分析地形等情況後,再決定抓捕方案。但由於小樓為自建住宅,居民不多,民警耐心等候一個多小時後,依舊沒法打開大樓門禁進入樓道。隨後,辦案民警聯繫到經常協助警方工作的鎖匠譚飛龍前來幫忙。

開鎖後順利進入居民樓,林雲主動請纓去案犯所在樓層偵查,譚飛龍也主動提出上樓配合。穿著林雲讓出的防彈衣,譚飛龍俯身觀察著門鎖,林雲則緊握手槍在旁警戒。

連續的槍聲響起,嫌疑人黃某手持槍枝,突然開門向外連開數槍,企圖奪路而逃。林雲下意識用身體堵住門口,用力推了一把譚飛龍,提醒他快速撤離。林雲左手動脈中槍,腹部也被擊中兩槍。譚飛龍背部中槍,防彈衣被子彈擊穿,倒在血泊中。歹徒並沒有就此罷休,邊射擊邊往外逃竄,樓內上下的民警立即同時開火,將黃某壓制退回屋內。

「參與抓捕的民警都是好樣的!」知情人告訴南都記者,目標嫌疑人黃某當時備有長短兩個彈夾。至其被擊斃時,長彈夾放在旁邊,只剩下一發子彈,短彈夾已經插入槍中,還有十餘發子彈。而樓內上下將黃某壓制退回屋內的民警,當時手槍內的子彈分別為3發和2發,他們卻讓其他戰友先撤退請求支援,自己堅持壓制住黃某。

抓捕行動實際還有些「意外」,窩點內除黃某外,還出現其他涉案嫌疑人,所幸這些人沒有武器在身。9月21日上午11時,廣州警方曾向媒體通報,至發稿時為止,南田路製毒案的「阿輝」等另外兩名涉案嫌疑人已被警方先後抓獲。4名協助和包庇犯罪嫌疑人潛逃的嫌疑人也紛紛落網。目前,該起案件已由市公安局牽頭,繼續在偵辦中。

受傷警員3處槍傷全為貫穿傷

受傷後,林雲和譚飛龍被送往醫院救治。當晚9時許,經醫院全力救治,譚飛龍因傷重不治身亡。知情人士介紹,他屬流血過多休克性死亡。林雲經手術搶救脫離生命危險。穿著防彈衣的譚飛龍為何還會被手槍擊穿死亡?這是事後警方遭受質疑最多的地方。

騰訊軍事《講武堂》欄目專家分析認為,身穿防彈衣還會被手槍擊穿,從民警林雲左手、腹部所中3槍全為貫穿傷的情況來看,很可能是嫌犯使用了穿透力很強的手槍。

事實也的確如此。南都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嫌疑人黃某使用的是一把奧地利格洛克(G LO C K )手槍,這款手槍在國外專門裝備軍警使用,是大口徑制式手槍。而且使用的是穿透力強的鋼芯子彈,配備了滿滿兩彈夾。

黃某使用的格洛克手槍具體型號暫不清楚。但以格洛克公司最早的格洛克17式9毫米手槍為例,該槍使用的是9毫米魯格彈,標準彈夾容量為17發,從1983年開始成為奧地利陸軍制式手槍。現今格洛克手槍已經發展出4種口徑、8種型號,並被40多個國家的軍隊和警察裝備使用。格洛克手槍不但小巧輕便,而且機構動作可靠,容彈量大,擊發速度快。

《講武堂》欄目專家認為,奧地利格洛克手槍威力在54式手槍之上,再加上配有鋼芯子彈,擊穿目前警用的G A 3標準防彈衣完全有可能。

警方內部人士分析表示,譚飛龍的犧牲還要考慮到槍戰現場環境等其他因素,因為在樓梯內發生槍戰,譚飛龍和民警躲避時只有上樓或下樓兩個途徑,此時疑犯進行槍擊,子彈有可能擊中防彈衣不能遮蔽的地方,在猛烈火力下救援也存在困難,可能導致搶救不及時。

相關焦點

  • 媒體解密廣州槍案防彈衣被擊穿:嫌犯用鋼芯彈
    廣州警方曾通報,林雲、譚飛龍是在偵查嫌犯所在樓層時突然遭遇嫌犯槍擊。事發前,林雲將自己的防彈衣讓給鎖匠譚飛龍,林雲左手、腹部共被擊中3槍,3槍均為貫穿傷,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譚飛龍背部中彈,防彈衣被擊穿,因傷重搶救無效身亡。身穿防彈衣為何還會被手槍擊穿?廣州警方披露的細節引起不少網友質疑。
  • 廣州槍案防彈衣被擊穿解析:軍隊制式手槍 鋼芯子彈
    廣州警方曾通報,林雲、譚飛龍是在偵查嫌疑人所在樓層時突然遭遇嫌疑人槍擊。事發前,林雲將自己的防彈衣讓給鎖匠譚飛龍,林雲左手、腹部共被擊中3槍,3槍均為貫穿傷,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譚飛龍背部中彈,防彈衣被擊穿,因傷重搶救無效身亡。  身穿防彈衣為何還會被手槍擊穿?廣州警方披露的細節引起不少網友質疑。
  • 廣州緝毒行動槍戰群眾犧牲原因 防彈衣被鋼芯彈擊穿
    廣州警方曾通報,林雲、譚飛龍是在偵查嫌犯所在樓層時突然遭遇嫌犯槍擊。事發前,林雲將自己的防彈衣讓給鎖匠譚飛龍,林雲左手、腹部共被擊中3槍,3槍均為貫穿傷,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譚飛龍背部中彈,防彈衣被擊穿,因傷重搶救無效身亡。身穿防彈衣為何還會被手槍擊穿?據南方都市報25日消息,並非譚飛龍所穿的防彈衣性能差,而是疑犯使用的手槍穿透力極強。
  • 5.56毫米槍彈無法擊穿防彈衣,美軍將裝備新6.8毫米口徑槍彈
    美國防部決定改變槍彈口徑,因為5.56毫米口徑的子彈無法擊穿俄羅斯等國的新式防彈衣,替代M-4A1卡賓槍和M-249機槍的新機槍將使用6.8毫米的新子彈。新子彈旨在擊穿防彈衣並致傷,未來將淘汰5.56毫米口徑的子彈,但並不僅僅只是淘汰5.56毫米口徑的子彈那麼簡單的事情,意味著美軍所有裝備的槍械都將淘汰,這絕對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軍費。美國決定改變槍彈口徑,6.8毫米的新子彈,相對5.56毫米口徑更大,可以在藥筒中存放更多的火藥,因此殺傷力也將更大,子彈的飛行速度也更快捷,更有可能擊穿鋼、陶瓷和其他裝甲。
  • 無法擊穿中俄新式防彈衣,美軍要改變槍彈口徑,中國網友有話要說
    美國計劃將目前使用的5.56毫米口徑槍彈更改為6.8毫米口徑槍彈早已見諸報端,日前已經開始付諸實施。據俄羅斯媒體11月1日消息稱,三家生產商:真實速度公司、德事隆集團以及西格紹爾公司已經作為候選生產商被美軍選定,更換口徑槍彈計劃已經開始進入實施階段。
  • 9毫米穿甲彈能穿透防彈衣嗎,怎麼樣?
    防彈衣就是人體的護甲,而穿甲彈又是針對護甲出現的彈種,目的就是擊穿護甲,可以說護甲和穿甲本身就是一對矛盾。至於說9毫米穿甲彈能不能穿透防彈衣,這個真不一定。1.先說說穿甲彈。穿甲彈是一種靠炮彈或者子彈的動能擊穿裝甲防護的彈藥,之所以能夠穿甲是因為穿甲彈使用硬度很高的合金鋼芯。一般分為普通穿甲彈、被帽穿甲彈、脫殼穿甲彈、穿甲燃燒彈等。一般槍械用的都是被帽穿甲彈,大口徑步槍也有用脫殼穿甲彈的。2.再說說防彈衣。防彈衣又叫避彈衣,避彈背心,防彈背心,避彈服等,有軟體、硬體和軟硬複合體三種。
  • 運用次口徑超速穿甲彈技術,俄羅斯9x19mm手槍穿甲彈性能有多強?
    雅利金PYa手槍和GSh-18手槍都是9mm口徑,能發射西方標準的9x1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但俄軍「烏鴉」項目一開始就提出,新研製的手槍彈必須能擊穿輕型防彈衣,因此俄軍為雅利金PYa和GSh-18研製了幾種威力強大的高速穿甲彈。
  • 防彈衣能抵擋槍彈直射嗎?有了防彈衣仗還怎麼打?
    很流行的一種說法是說防彈衣不防彈,只能防爆炸物破片,如果穿了防彈衣被子彈直接射中,彈頭穿過防彈衣後會變形,翻滾著擊穿人體,造成的傷害比不穿防彈衣還大;即使防彈衣擋住了槍彈沒有穿透,彈頭的衝擊也會震斷肋骨和內臟,造成「鈍傷」,內出血;能抵擋步槍彈的高等級防彈衣的確有,但成本極高,重量極大,一般士兵不會裝備,blablabla……這些說法,沒有一個是真的,至少在21世紀,沒有一個是真的
  • 口徑12.7毫米 戰鬥民族的瘋狂轉輪手槍 不論遊戲現實皆是近戰殺器
    而在現實世界中,這款外形硬朗風格彪悍的左輪手槍,真實名稱叫做RSH-12突擊左輪手槍,該槍全重2.2千克,長度357mm,寬度53mm,槍管150mm,口徑12.7mm,容量為5發的彈巢向左側開閉。這種採用了大口徑槍彈的左輪手槍,有效射程為200米左右,該槍的握把下和槍管上端的皮卡汀尼板用來安裝手電筒、雷射指示器、準直器或望遠鏡瞄準器等附加設備,除此之外還可以安裝特殊的戰術手柄,以便於用來射擊的時候穩定槍身。
  • 重狙真實威力:能擋98K穿甲燃燒彈的四級防彈衣,一槍打穿兩件
    常規防彈衣裡,IV級已經是頂級標準了 尤其是在子彈威力較大的時候,這樣的柔性物體也不能把衝擊分攤到更大的軀體表面——這樣即使是防彈織物最終把子彈擋了下來,但人依然會因為內臟和血管被衝擊破裂而受傷、死亡。在美國就曾有案例,警察穿的軟質防彈衣擋下了.45口徑(11.43毫米)的大威力手槍子彈,但是由於肋骨被打斷後刺穿了肺部,傷者最終死亡。
  • 5.8×21mm手槍彈已經成為浮雲
    由於手槍槍管較短,所以小口徑手槍彈藥通過高燃速發射藥,通過較大的膛壓峰值,獲得較高的初速,以穿透目標的防彈衣或護甲。這種彈藥的關鍵就是穿甲性能,就是說只有穿透防彈衣才能發揮出偏轉特性,造成目標較大的瞬時和永久空腔,從而達到殺傷效果。如果要衡量穿甲性能,動能截面積比值就是一個關鍵數據。
  • 這把衝鋒鎗一個彈匣五十發,能夠一槍射穿防彈衣
    這把衝鋒鎗一個彈匣五十發,能夠一槍射穿防彈衣有一把衝鋒鎗在衝鋒鎗領域,可謂稱得上是一把絕佳的極品。因為其威力大能夠擊穿防彈衣以及一些其它出眾的設計,讓這款衝鋒鎗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一代衝鋒鎗的典範。這款偉大的衝鋒鎗就是比利時國營公司赫斯塔爾的佳作——FN P90式5.7mm衝鋒鎗。
  • 防彈衣能擋AK47子彈很厲害?中國防彈衣水平曝光,難以置信的強大
    《歐亞時報》在22日報導稱,目前國際上大多數防彈衣都是二級類別,而且很重,只能防禦手槍或衝鋒鎗發射的9毫米子彈。「巴巴卡瓦奇」防護水平已經達到了美國司法研究所的三級標準,因此很強大,事實真是如此嗎?「巴巴卡瓦奇」是由高密度、高強度的聚乙烯製造的,其防護力主要來自一塊厚而硬的裝甲防彈板,屬於硬甲防彈衣。
  • 這款在近距離無視防彈衣的手槍 真能成為俄羅斯下一代制式武器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提升,戰鬥民族的槍械早已經不再是數十年前那麼傻大黑粗,然而無論怎樣升級進化 ,俄羅斯人深入骨髓的粗曠狂野依然體現在武器的設計之中,就比如這一款不管外形威力都極為霸道的Udav「巨蟒」手槍。
  • 研製了新型9毫米口徑子彈,達到鋼芯穿甲效果
    繼去年成功研發出「蟒蛇」手槍之後,俄羅斯中央精密機械研究院近日再度傳出喜訊,為這款手槍量身研製了一款新型9毫米口徑子彈。與普通手槍子彈不同,這款子彈同時具備了無噪音和超強的穿透性。測試顯示,在200-290米射程內,這款子彈完全可以可悄無聲息擊穿防彈衣殺敵,堪稱特種作戰神器。
  • 防彈衣就如同是紙糊一樣!
    甚至在某些特定場合下,其威力比大炮來得還要大。據了解,作為一把在12.7毫米口徑的反器材狙擊步槍,巴雷特M82A1狙擊步槍空重14千克,最大射程能達到6000米,有效射程近2000米。而在巴雷特M82A1狙擊步槍剛問世的時候,其主要被用於摧毀敵方的裝甲車,雷達站以及戰鬥機等等。
  • 戰鬥民族換新式手槍,彈容量追衝鋒鎗,射程100米,用9mm穿甲彈
    託卡列夫手槍在俄軍服役的時間已經超過70年了,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老古董,但你別看它老,它的威力除了沙漠之鷹外鮮有敵手。不過託卡列夫也有很多缺陷,為此俄軍一直在研製這款手槍的替代品。2019年6月,俄軍宣布新款手槍即將量產替換託卡列夫手槍,而這款手槍就是蟒蛇手槍。
  • 關於小口徑手槍:目前正式列裝軍隊,似乎只有92式5.8毫米
    衝鋒鎗,軍迷們都知道,發射的是手槍彈,因此,7.62毫米、9毫米、11.43毫米,這三大口徑就成了全球手槍的流型口徑,其中,以7.62毫米和9毫米,這兩種口徑的手槍最為普遍,是軍中最常見的手槍。
  • VKS微聲狙擊步槍,超大口徑螺紋鋼發射器
    之前的幾篇文章裡,彩雲給大家介紹了蘇聯9x39mm亞音速步槍彈以及配套的多種微聲槍械,9x39mm步槍彈由於彈頭又大又重,還有大型鋼芯,用重彈頭彌補低速,質樸剛健,特別符合彩雲的螺紋鋼暴力美學,故被戲稱為「螺紋鋼彈」。那麼9x39mm是俄羅斯特種微聲武器的口徑上限嗎?
  • 克格勃專用的特工手槍?用它自殺的軍官倒不少:蘇聯PSM手槍
    除此之外,蘇俄還有6.35×16mm SR、7.65×17mm SR手槍彈以及一種鮮為人知的小口徑手槍彈——5.45mm MPTs(俄文МПЦ,蘇軍代號7Н7)手槍彈。左側第一枚就是5.45mm MPTs手槍彈5.45mm MPTs手槍彈5.45mm MPTs手槍彈的誕生非常巧合,70年代初,蘇聯需要研發一種小口徑手槍彈,並要求這種小口徑手槍彈擁有強勁的侵徹性能,至少能夠室內作戰中擊穿軟質防彈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