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甲狀腺癌接近五年了,我家二寶也接近五歲了,也就是說在我妻子離預產期十天左右的時候,我被確診為甲狀腺癌。在孩子出生九天後,我謊稱單位有急事需要出差,安頓好妻子,瞞著父母,在哥哥的陪同下,來到西京醫院,由呂勇剛教授團隊給我做了人生第一臺手術。
一段悲傷的往事,我和所有的癌症患者一樣,在得知自己患癌以後,也出現極度的恐慌,治療中的無助,到最後的坦然面對。我能夠做到像今天一樣坦然面對,從容地坐在這裡講述我的故事,必須感謝呂勇剛教授團隊給了我規範的治療、精準的手術、耐心的開導。術後,我不但繼續回歸幸福美滿的家庭,而且依然是單位的中流砥柱。
呂勇剛教授團隊2018年10月從西京醫院來到西北大學附屬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工作,我緊跟呂教授團隊,繼續在市三院定期複查。在呂教授團隊成立2周年之際,團隊招募志願者,我踴躍報名參加,我想給和我一樣的癌症患者提供幫助,並把自己的抗癌經歷分享給他們,希望他們不要活在患癌的恐慌之中,早點學會坦然面對。
五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在我與妻子的陪伴下,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父母從當初的無奈到現在的安享晚年,妻子從起初的憂心忡忡到現在成為一名幸福快樂的全職太太,我從一名癌症患者又變回家庭的頂梁柱,且在單位身居要職。今天,我將自己的抗癌經歷總結如下,希望能給身患癌症的你們帶來些許慰藉。
了解癌症,不是恐懼癌症
患上甲狀腺癌以後,我同所有的癌症患者一樣,也時常把擔憂掛在臉上。在行碘131治療隔離期間,我自學了甲狀腺癌診療規範,並在百度貼吧與專業人士進行交流溝通。尤其是我打算給家人買保險時,了解到甲狀腺癌竟然被排除在外,得過甲狀腺乳頭狀癌的人也可以購買保險。我相信保險行業的大數據,可見,甲狀腺癌是多麼「善良」的一種癌症。就如網絡上流傳一句話:如果人生必須要得一種癌症,我希望自己得甲狀腺癌。通過學習甲狀腺癌的知識,讓自己真正了解甲狀腺癌這個疾病。知己知彼,懂了,就不怕了;不怕了,也就不會生活在患癌的恐懼之中了。
投入工作,忘記癌症患者身份
患癌不久,回到工作崗位,領導同事都對我特別關照,時刻讓我感覺自己是個癌症患者。但此刻的我,覺得自己不應受到特殊待遇,在與領導長談後,領導不但對我刮目相看,而且委以重任。尤其是2018年,我負責了一個大項目,我努力工作兩年,順利出色地完成了項目。不但證明了自己,而且得到了領導的認可,繼續被委以重任。在工作中的忘我投入,不但忘記自己癌症患者的身份,而且明顯改善家庭經濟困難,並給家人一份經濟保障。
回歸家庭,陪伴家人
努力工作之餘,我的業餘時間基本上都給了家人。往日朋友的喝酒聚會,我已經基本不參加,單位不必要的應酬,我也選擇推脫。因為我深刻地體會到,陪伴必定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陪伴是我對父母養育之恩最好的回饋方式,陪伴是我對無怨無悔跟隨我一生的妻子的愛的表現。因為深刻地體會到,在我生病期間,父母和妻子對我的擔心和不安,害怕我發生意外的不舍。如今,有了我的陪伴,他們的生活更加的安心和愜意。
相信醫生,定期複查
呂教授的患者群經常會有一些患者提問:教授,我頭疼頭暈,會不會是術後併發症?我消化不好,牙疼、腿疼,會不會是手術引起的?我相信,每一位患者手術前,醫生都會告知手術風險及併發症,甲狀腺癌幾乎是沒有遠期的併發症。其實這些都和手術無關,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道理,如果確實身體不適,就應該去醫院看病。我想說的是,術後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如果定期複查沒有異常,要相信科學,相信醫生的判斷。
患甲狀腺癌近5年,雖然定期要去醫院檢查,每天按時吃藥,但是我感恩我依然健康地活著。5年的抗癌經歷中,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成長,學會了珍惜。最後,我想祝福我的病友們在西北大學附屬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甲乳外科的診治下早日康復,永遠健康幸福!也祝願呂勇剛教授團隊所有醫護人員工作順利,身體健康!(西安市第三醫院供稿)
編輯:劉少華
【來源:西部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