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過去幾天裡,每當有人提到B站(嗶哩嗶哩的簡稱,英文名稱bilibili)的跨年晚會,杭州90後姑娘阿放的心底都會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她既是B站的用戶,也是B站的UP主(上傳視頻的人),「我一直覺得B站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不過,即使以腦洞大著稱的B站用戶,也萬萬沒想到,讓他們口中的「小破站」大放異彩的,是一場跨年晚會。
直播當天,直播人氣峰值8203萬,130萬條彈幕;至今超過5789萬的點播量,彈幕數突破189萬(截至昨晚8點半數據)。
截至昨晚8點半數據
直播過後的兩個交易日裡,B站在納斯達克的股價大漲近18%,合作方新華網A股股價大漲13%……
B站股價飄紅
比數據更為難得的是一種現象。在辭舊迎新這個老派,但人人都期待新意的時間點,終於有一臺晚會可以令「挑剔且專業」的80後、90後主動獻上滿滿的讚賞和敬意。
網友評論
但把它和主導方,被外界視為小眾文化聚集地的B站聯繫到一起,似乎又有一種情理之中的味道。
不能忽視的日子
B站舉辦跨年晚會的初衷,和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有關。當2020年零點鐘聲敲響後,00後、90後和80後分別要奔向20歲、30歲和40歲。「不同代際都在這個節點進入新的人生,我們不可能忽視對於用戶這麼重要的日子。」晚會的出品人、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說。
這樣的思維方式構建於10年前。當年,一個叫9bishi的網友在杭州創立了名為Mikufans的網站。它模仿彈幕網站鼻祖Niconico,用戶可以邊看視頻邊發表觀點,並且被同時看視頻的網友看到。
當年的Mikufans網站
當時,微博尚未流行,微信還沒出現,社區成了最主要的社交平臺。包括天涯、貓撲、19樓等在內都在暢想,讓用戶自發產生內容,聚集更多用戶,嘗試商業化。初生牛犢的Mikufans從一開始瞄準的就是小眾的二次元文化。
運營網站一年後,9bishi辭去了在金融公司的工作。2010年初,Mikufans更名為bilibili(後被網友簡稱為B站)。這個源於日本動漫《魔法禁書目錄》的名字足以說明,B站身上流淌的是二次元的血液。
後來人們才知道,這個略顯「中二」的行為來自於一個叫徐逸的年輕人,9bishi是他的網名。那時,估計徐逸也沒想到,這個奇怪的二次元名字為他吸引到了天使投資,徹底改變了B站的命運。
喜歡的力量
也是在2010年,現任B站董事長的陳睿成了B站的用戶。當年他創立的公司被金山收購,手裡有一筆閒錢。看他那麼喜歡B站,他的同學、後來創建搜狗的王小川建議,乾脆投資這個網站。
2011年,陳睿在杭州見到了徐逸。據說為兩人打開話題的就是bilibili這個名字。與其說那是一場投資人和創業者的見面,倒不如說是兩個熱愛二次元文化的網友見面。見面的結果是,陳睿成了B站的天使投資人。
從杭州到上海,B站打造「年輕人文化社區」的目標,以及來自用戶的熱愛始終沒變。陳睿經常提起一個例子:「早年間,有香港的用戶想看B站,自己出錢買伺服器。喜歡的力量真的很強大。」
阿放正式接觸B站是在2017年,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都認為B站是二次元的聚集地,而她對這些內容並不「感冒」。她上B站是為了練習街舞,當時B站是眾多視頻網站中,為數不多提供慢速觀看和鏡像觀看的平臺,這些功能更適合她練舞。
慢慢地,阿放發現,B站上有許多其他平臺不太能看到的內容,特別是原創內容,大多來源於網友自發上傳,不為金錢也沒有廣告。在過去三年裡,她在B站上學會了吉他和潛水,知道如何搭配顏色,舞跳得也越來越好,好到可以自己當UP主,發視頻上去供大家學習。
她說:「B站就是一個滿足年輕人分享快樂、愛好和思想的平臺。」也是基於維護這群年輕人的樸素願望,從2010年開始,B站每年都會舉辦「拜年祭」,把站內優秀的UP主推向前臺。而在2019年底這個時間點,李旎他們萌發了一個更大的想法。
破圈計劃
數月前,當宮鵬(B站跨年晚會總導演)告知團隊和身邊人,要為B站做一場跨年晚會時,得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反饋。團隊裡的85後立刻像打了雞血一樣,對每個細節都非常上心;另外一種聲音提醒他,B站的用戶難「伺候」,眼裡揉不得沙子,萬一辦不好,傷害了他們對B站的感情,後果不堪設想。即使宮鵬已經交出了《跨界歌王》《中國有嘻哈》《女神的新衣》這樣的成績單,也要當心。
果然,他們的第一版方案與B站完全不在一個點上。雖然雙方都認為歌舞演唱,音樂視覺化是好的呈現方式,但在內容上有分歧。「B站的核心目標就只有一個:破圈。」宮鵬說。
這實際上包含兩個目標:一個是B站自己破圈,讓更多人知道B站上有多元化的內容,而不僅僅是二次元;另一個是通過晚會幫助小眾文化破圈,讓二次元、國風、電音等文化被更多年輕人所熱愛,被更多人所熟知。
仿佛又回到了10多年前,徐逸敲下第一段代碼那刻,期待即將誕生的網站能聚集更多對二次元感興趣的年輕人。而現在,B站上已經有7000多個文化圈層、超800萬個標籤,數不清的優質視頻正在吸引過億的活躍用戶到平臺上收看、創造和分享。
如今的B站帶有某種神奇的力量,讓經典變流行,讓小眾變大眾,讓平民變精英,讓主流變親民。
擺在宮鵬面前的一道難題是,如何從這些海量內容裡挑出最具有代表性和共情感的部分,再結合團隊的節目製作經驗,用符合主流審美的方式呈現出來。
身為總導演,宮鵬是抱著忐忑的心態,全程開著彈幕看完B站跨年晚會的。當《中國軍魂》旋律響起,滿屏紅色彈幕撲面而來那刻,他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這個帶有主旋律色彩的節目,之前一直有人在糾結,最終換來了年輕人「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願在種花(中華的諧音)家」的熱血吶喊。
滿屏紅色彈幕
有著同樣感受的,是受邀前來的軍星愛樂合唱團。這群老兵原本以為老年而且是軍旅合唱團不會受歡迎,沒想到大幕拉開後,迎接他們的是年輕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類似的反差和意想不到貫穿了整場晚會。電音與民樂,二次元與三次元……這些看上去天生對立的內容,被精心編織到一起,喚醒了80後、90後的共同記憶,也讓整臺晚會成為今後記憶裡的一部分。
而這背後,是高度感性的用戶集結成群,在過去10年通過每一個點讚,每一個彈幕積累出的高度理性的數據。兩者共同作用,使得整場晚會成了集體智慧的結晶。
尋找共情和共鳴
在B站跨年晚會下方近3萬條留言裡,一位「學嘛不好非要學醫」的95後評價:「我可能很難再看到這樣一場方方面面都合乎我心意的晚會了。」
他說自己喜歡看日本番劇,也期待國漫崛起,喜歡聽外文歌,也愛傳統樂器,曾在11歲時夢見接到貓頭鷹的來信,也為中華民族的一身榮光和艱辛崛起而腳踏實地。
在他眼裡,這場晚會就是在燃燒,星星點點的螢光棒和每一條包含讚美的彈幕都是爆裂出的細小火花。火花炸響的聲音,就是新年的聲音。
和他一樣,幾乎從首個節目《歡迎回到艾澤拉斯》開始,許多人就再也冷靜不下來了。
這是以知名遊戲《魔獸世界》為靈感的舞蹈秀,2019年恰好是這款遊戲推出以來的第15年。無數80後、90後在艾澤拉斯的落日下奔跑,揮灑過青春和汗水,擁有過友情和愛情。當「為了聯盟」「為了部落」「獸人永不為奴」口號響起,現場的吶喊聲和屏幕上的彈幕已幾近瘋狂。
「如果說整場晚會有一個核心,那就是共鳴和共情。」宮鵬說。《魔獸世界》是整場晚會離現在最遠的一個IP,卻承載了至少兩代人的共同記憶。
若論時間,1967年出生的張薔,離現在更遠。這是宮鵬力主邀請的一位明星。當時,他在會議室連續放了幾首張薔的歌,結果每首過後,都有大批年輕人恍然大悟,表示聽過。
最終,張薔現場表演了《Let’s Disco》,在最後長達40秒的時間,沒有音樂伴奏的情況下,全場玩起了抖肩舞。
這一幕讓宮鵬很得意:「Disco是上世紀的流行文化,去年又開始流行起來,抖肩舞也是去年流行的舞蹈。這個節目把20世紀80年代的流行和2019年的流行結合在一起,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
視頻截圖
選材不決問B站
在張薔這段節目火了之後,這兩天B站上就出現了鬼畜視頻。有人做了一個懷舊版本,將原片的畫面調整為早年間的4:3比例,畫質調到清晰度不高的360P,看上去就像是上世紀80年代的影像資料。
看到這樣的創意,宮鵬也佩服至極。恐怕張薔本人也沒想到,有一天會以這樣的形式成為年輕一代人的焦點。而在她之前,唐國強、吳亦凡都曾因為B站的鬼畜視頻登上過微博熱搜。
也正是因為有這麼一批網友,讓B站後臺的大數據擁有更多參考價值。為了這屆跨年晚會,B站向宮鵬團隊提供了大量數據。晚會總策劃、B站市場中心總經理楊亮介紹:「從選題選曲上,策劃團隊和主創團隊基本是圍繞B站內容生態來挖掘,用一句話說就是『選材不決問B站』。不過基礎還是大眾的共情共鳴,所以不會是B站的自嗨。」
以《鋼鐵洪流進行曲》和《中國軍魂》為例,宮鵬之所以建議不要取消,是因為他看到B站年輕群體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十分喜歡,再加上B站形成的《亮劍》文化,讓他決定將兩首曲目放到一起。
果然,當《亮劍》裡扮演楚雲飛的張光北老師一出現,滿屏彈幕都在說劇中那句豪氣沖天的對話:「不管是誰在打平安縣城,我358團一定幫幫場子。」
視頻截圖
類似的節目還有被網友「封神」的《韻界》。原本,宮鵬和導演組都擔心,這個段落長達11分鐘,會讓許多人喪失耐心,沒想到最後好評如潮。「當初設置這個段落,邀請演奏家方錦龍老師,是因為B站有一群國樂愛好者,他們都是方老師的粉絲。」
用熱愛消除屏障
從整場晚會看,交響樂成了貫穿始終的形式。宮鵬表示,這樣的設置基於兩點考慮,一個是交響樂跨年在國內外都挺流行,另一個是晚會涉及的不少曲目本身就適合用交響樂來表達。
不過,他也沒想著按部就班地安排。在最終呈現裡,交響樂和民樂、電音,以及流行音樂都有互動,而且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二次元文化裡,有個「次元壁」的概念,現在成了泛指不同文化間的隔閡。但從宮鵬的實踐來看,次元壁沒有想像中堅固,「大家的喜好度都在打開,沒前些年的時候,各個群體間有隔閡。現在只要是好東西,大家都喜歡,屏障是不存在的」。
最有代表性的是趙兆老師領導的交響樂團。宮鵬打破「次元壁」的設想給他出了不少難題。像是第二個節目《哪吒》,原曲和交響樂毫不沾邊,而難度更大的是他最鍾愛的哈利·波特。
「趙老師是資深的哈利·波特迷,找他聊把《哈利·波特》主題曲改成交響樂的時候,他反覆確定是不是真要這麼做,因為太難了。」宮鵬說有一次到趙兆老師家,他還特地拿出《哈利·波特》的原曲,跟宮鵬詳細介紹,細緻到哪個音應該是誰來負責。
在錄影前,趙兆還突發奇想,為每位演奏家買了頂哈利·波特的巫師帽,讓整段節目更加渾然天成。
這種「功夫在詩外」的細節出現在許多節目裡。晚會結束曲、五月天演唱的《乾杯》,是致敬B站官網「乾杯」的顏文字。《Jump Up High》則是日漫歌曲的串燒,具體挑選哪些歌曲,是導演團隊召集了一批年輕人,用選秀的方式,按照100進50、50進30這樣的方式,從B站100首熱門日漫歌曲裡選出來的。
曾擔任《中國新說唱》視覺總監的宮鵬,一開始就為晚會設定了「音樂可視化」的思路,在舞臺上用音樂和特效呈現經典作品。
為了達到這個效果,他們為3000多平方米的舞臺配備了2000多塊屏幕、6臺噴火機、60部瞬時煙火、16臺乾冰、40部彩炮機、8部彩虹機、4條煙火瀑布、18支電子噴泉、4臺升降機,以及隱藏式軌道。
但在《鋼鐵洪流進行曲》演奏環節,他們沒有設置任何酷炫的舞臺效果,只是放了一個視頻,因為宮鵬不想夾雜其他東西,讓這首曲子更加純粹。
晚會的第一個版本剪輯出來一度讓團隊的每個人都瘋了,在一個畫面裡保證音樂和視覺的統一十分困難。「晚會最終版本是剪輯團隊用10個日夜完成的,光《魔獸世界》的開場8分鐘時間,就花了足足8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