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半澤直樹》,形容一下自己的感覺就是解氣、爽快,少有的想一口氣看完的日劇。豆瓣9.1分,93%以上的觀眾給出了4星以上好評,作為雅人叔繼《LEGAL HIGH》後又一代表作,至少是緩解了《LEGAL HIGH》沒有出第三季的遺憾。
13年首季播出時,平均收視率達到了28.7%,最後一集於關東、關西地區分別拿下了42.2%和45.5%的收視率,PK掉當年的第二三名《多謝款待》、《海女》,創下了自1989年日本平成年代以來的單集最高收視紀錄,至今未被打破。
如此王牌巨製,故事背景選在了日本經濟泡沫後的產業中央銀行,不同於諸多職場劇中見多不怪的同事間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這部劇更多的是講述腐朽體制下的銀行職員半澤直樹,從他身上折射出的隱忍、頑強、拼搏,敢於與一切不合理鬥爭到底的優良品質。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半澤直樹反覆念叨的口頭禪「以牙還牙,加倍奉還!」,實則是契合了當時日本主流的「武士道精神」以及「精英文化崇拜」形象特點。真誠相待每一個朋友,樂善好施幫助有困難的人,反抗日本「縱式社會」逆境中表現出的強大氣場,這樣的完美男人還有什麼理由不愛。
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精髓體現
小時候,父親告訴半澤直樹,一定要珍惜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要做那種像機器人一樣的工作。這成為了貫穿半澤一生的為人處世準則。
如願進入中央銀行的半澤直樹成了名副其實的精英職員,他正直不阿,待人禮貌,工作出類拔萃,深受下屬愛戴,他還結交了同樣懷揣夢想的渡真利忍、近藤直弼,重情重義的三人,成為了一生的至交。
要知道一個人一輩子會與很多人相遇,能互為好友的也不在少數,但能一直相處下去卻是少之又少了。在名利、金錢的誘惑面前,以及瑣事的困擾下,很少有人能像半澤直樹一樣將朋友、上下級別關係處理的和諧融洽,關鍵時刻都能全力相助。
面對將5億日元損失的責任推脫給自己的支行行長,半澤出色的查明了真相,堅決不做替罪羔羊。面對無奈轉職的好朋友近藤,他給予莫大的鼓勵,一起擊劍洩壓,一起喝酒暢聊,一起找回大學時候意氣奮發的自己。對於衷心的下屬,在追回5億貸款後,仍不忘提攜他們,讓他們去自己憧憬的崗位上創造價值。
即便在揭發常務大和田貪汙受賄的事件中,好友近藤選擇了背叛,用證據換得重回總部的機會,半澤知曉後也只是說了一句「沒關係的, 如果是我,也會這麼做的,恭喜你進入了自己夢想的宣傳部。」
沒有責怪,沒有埋怨,只有發自肺腑的祝福。理解朋友,而不是不計一切的獲得勝利,不然如同銀行高層那群黑白顛倒的資本家還有什麼區別。
從半澤直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集中體現。這種精神不能簡單理解成日本武士那種動則就切腹自盡的覺悟,而是基於一些美德如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的精神信仰。即同銀行內外非正義敵人鬥爭到底的「勇」字,還有待人接物「仁」「禮」的二字。
其中的「仁」「禮」指的不僅是風度,更是對他人的情感和關懷的外在表現,以及寬容、愛心、同情、憐憫的德行。比如面對西大阪鋼鐵社長東田的情婦藤澤未樹,半澤戳中其軟肋,與其貪圖這個自己不愛的男人的錢財,倒不如用自己的雙手去收穫成功。這種表現倒是很像《LEGAL HIGH》中的新垣結衣飾演的黛,在多次求助證人幫助的無果的情況下,最後也是用真誠的舉動感化對方。
這種精英人士身上體現出的柔情一面,顛覆了很多人對於這類人群那冷血無情的刻板印象,照顧了大部分觀眾的需求,而且正因為是眾多職場人欠缺的品質,才能更加引發共鳴與認可。
從直擊人心的臺詞到半澤精神
在銀行這個聲色犬馬的名利場,一直有著「有功勞便會被上司搶去,有責任便會讓下屬承擔」傳言,稍有不慎便會被轉職到偏遠的小部門,這倒不是像近期網絡爆火的IP短劇《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中的朱總喜歡將員工發配到非洲到黑色諷刺,而是血淋淋的永遠流放。
不同於中國的男女平等,夫妻雙方都工作養家的文化,在日本更常見的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日本女人多是作為全職家庭主婦照顧家庭和孩子,所以作為唯一經濟來源的丈夫一旦遭遇調離降薪,就不僅僅搬家那麼簡單,而是造成整個家庭的苦不堪言。因此半澤的每一次危機都是關乎存亡的挑戰。
困難當前,前所未有的重壓,很少有人能做到輕鬆應對。據日本新聞網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曾經發表的一項調查顯示,有超過6成的日本勞動者感覺到對工作的不安和精神壓力。重壓之下,很多人也許就會像近藤一樣患上精神疾病,被轉職淘汰。萬幸的是作為主人公的半澤直樹,在銀行這個險象環生的修羅場中,不負眾望的排除萬難,化壓力為動力,一次次化險為夷。
我不能在這種地方止步不前,他總是這樣告誡自己。
半澤的家庭經歷是坎坷的,父親被逼無奈自殺,母親獨自拉扯他長大,就業後在間接害死父親的仇人身邊工作,還要不斷遭受排擠與責難,讓人心酸的壓抑環境,卻無處不展現出他的堅強人格。上戶彩飾演的妻子也給了他很大的幫助,這種默默付出,不僅是放棄自己熱愛的插花事業,更是一心撲在家庭的決心,半澤自然不能虧待了他。
我要為父報仇,我要做行長,我要改變日本銀行,帶著這樣的抱負,才能在多次的詆毀、攻擊中頑強存活下來。
一直以來,半澤直樹都還在不遺餘力的幫助周轉困難的企業,他不願父親當年的悲劇再度上演,那些遭遇困境卻又有發展潛力的小企業他必須伸出援手。正如父親說的「正是這一顆顆小螺絲釘,支撐起了日本的強大經濟」,沒有他們的繁榮,就沒有強大的日本。一直帶在身上的螺絲釘,承載的是父親的遺願還有自己的夢想。半澤望著夜空中的星星,環抱住賢惠的妻子,願一切都是值得的,願勝利眷顧自己。
不容忽視的是,半澤入職產業銀行的91年,正是日本泡沫經濟的巔峰時期,海通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日本企業破產倒閉數從1990年開始上升,在1991年突破每年1萬家的關口,在1995年達到1.5萬家,在1998年每年破產數量接近2萬家。如此情形下忍辱負重,不僅是完成使命,也可能因為下崗而找不到更正規的工作。日本企業是終身僱傭制,這也是包括半澤在內的其他銀行職員即便遭遇再多不順也不願辭職的原因。
我相信人心本善,但一定要以牙還牙,加倍奉還!半澤說到做到!
在日本這樣的縱式社會關係中,企業如家庭,具有很深的契約關係下的家庭意識,同時這種社會關係非常注重身邊標誌與等級,因此半澤直樹這種不畏強權的據理鬥爭,他要10倍,甚至100倍的讓黑白顛倒的高層們受到應有的懲罰的做法更值得敬佩。
在最終話中,半澤聲嘶力竭對大和田喊出快下跪的話語,伴隨著位高權重的常務那不甘心,掙扎中哭泣的面龐,慢慢跪倒的情形,半澤握緊的右手終於鬆開,被螺絲割出了血的手指象徵著將多年情緒的宣洩爆發,自己為什麼會成為銀行職員的目的告一段落,沉悶的心結在那一刻也得到了解開。
在日本,本澤直樹逐漸演變成一種精神象徵,引發了連串的半澤直樹現象。一直忍氣吞聲的都市白領紛紛表示好想有一次可以抵抗不公的機會,大聲對領導說出不字。鵬鵬本人也像當時的日本觀眾一樣,有著「心撲通撲通的跳,一個小時的放送時間一會兒就過去了,這樣的電視劇好久沒看到了」「作為一般的社會人不太會做出的行為,半澤直樹卻做到了,看著很有趣」、「對現實鮮明的描述,銀行還真是恐怖啊」的感覺。
生活中半澤這樣的人也許不多見,但還是希望更多的人看了《半澤直樹》後,可以試著改變扭曲麻木的現實,試著發出心中的吶喊,因為還有這樣的覺悟,這個世界才有希望。生活不是一味的卑躬屈膝,當你真的敢於反抗,你才能真正的發光發熱,成為身邊人的火種。
延伸到堺雅人身上的進取心
飾演《半澤直樹》的13年,堺雅人已經年近40,30歲後逐漸成名的他,可謂大器晚成。
之前在與新垣結衣合作的李狗嗨中,雅人叔臺詞語速飛快,常讓其他演員倍感壓力,常常是3場臺詞連接記,且實戰中很少NG,經常一遍過後還要加大量臺詞,驚羨旁人。在劇中,尤其是法庭對決中的那些煽動性的話語的表現力,就連對方證人都會被策反,法官也經常被他的情緒渲染帶動。
緊隨其後承接了《半澤直樹》,雅人叔塑造了截然不同的角色性格,但臺詞功底依舊是鶴立雞群。無論是在劇中面對銀行人事,還是支行行長,還是最後的董事大會,舌戰群儒一般的的反駁與演說,與其說是在表演,不如說就是一種自然而然,不做作的本色展現。
但是誰會想到,如此優秀的演員,竟然是日本一流大學早稻田大學的一個中途退學的肄業生呢!為了熱愛的演戲事業,雅人叔早早選擇加入了當時田邊事務所,正式開始演繹生活。因為「任性」中止學業,還一度與家人有長達七年的關係僵硬期。
為了成為合格的演員,雅人叔付出了太多的艱辛。20歲入行,沒有任何背景和背景,嘗盡人生百態。
被家人切斷經濟來源的他,甚至做過甜品店店員、搬家工人,甚至窮到了把壽司店的傳單貼在牆上,看著圖片充飢的地步。沒有錢買青菜,為了防止營養不良,他就摘路邊的蒲公英做配菜,其中的困苦可想而知。
因此,他認真對待每一個得來不易的角色,花大量的時間研習臺詞,磨鍊演技。據說有一次為了練好奔跑的姿勢,他竟去研究羚羊的錄像帶,雖然之後因為「完全不能作為參考」而被迫放棄這個高難度動作,但如此的投入與敬業著實讓人欽佩。
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堅持,長期龍套、配角的他,雖然也曾以《超越顛峰》及《穿運動服的兩人》等片拿了8座最佳電影男配角獎,卻仍被視為「萬年綠葉」。終於憑藉在08年的NHK年度大河劇《篤姬》的優異表現,苦盡甘來,贏得追捧,而後逐漸走上事業發展期。
一路走來,雅人叔不斷拼搏進取,不達目的不罷休,與半澤直樹的精神如出一轍,人戲合一,戲裡的半澤與戲外的雅人叔贏得所有人的認可。
時隔7年後20年4月半澤直樹第二季即將上線,這部根據原作者池井戶潤《迷惘一代的逆襲》改編的續集,故事將圍繞半澤直樹被派遣到證券分公司工作的地方開始展開,相信這一次的半澤精神依舊會給我們帶來心靈上的震撼與洗禮。